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树脂基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思雨 娄春华 周永丽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9,83,共6页
将十二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玉米秸秆作为改性剂,制备玉米秸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FTIR和接触角测试对玉米秸秆及改性玉米秸秆进行结构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酯化改性玉米秸秆。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玉米秸秆及改性玉米秸秆,测试... 将十二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玉米秸秆作为改性剂,制备玉米秸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FTIR和接触角测试对玉米秸秆及改性玉米秸秆进行结构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酯化改性玉米秸秆。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玉米秸秆及改性玉米秸秆,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反应速率提高,固化时间缩短。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降低了26.98℃,残余质量增大了17.67%。由锥形量热测试可知,随着秸秆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HRR峰值和THR值分别下降了58.54%、4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酯化改性 环氧树脂生物质复合材料 热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稀释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王艾德 崔金德 +3 位作者 梁丽丽 张琳涵 曹允灿 刘庆润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研究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稀释稳定性。制备基础硅油化合物,并利用包含氨基的氨基酸对其改性。对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实施稀释倍数下的分层测试、表面张力测试以及透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离心稳定性、耐酸、耐碱稳定性测试下溶液没有出现... 研究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稀释稳定性。制备基础硅油化合物,并利用包含氨基的氨基酸对其改性。对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实施稀释倍数下的分层测试、表面张力测试以及透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离心稳定性、耐酸、耐碱稳定性测试下溶液没有出现分层,而耐热稳定性、耐电解质稳定性两个测试虽然出现分层情况,但是比例系数均在0.1以下,说明经过稀释后,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随着稀释倍数提高,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表面张力越来越小,透光率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虽然二者出现波动,但最终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证明其性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 制备工艺 分层 表面张力 透水率 稀释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乙酰化改性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姜思雨 娄春华 +2 位作者 于晶晶 王慧晓 周永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针对玉米秸秆良好的亲水性以及与疏水性环氧树脂相容性差的特点,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酸酐对玉米秸秆进行表面疏水改性,研究改性前后玉米秸秆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分析了乙酰化改性玉米秸秆红外吸收性质、改性前后C,O元素变... 针对玉米秸秆良好的亲水性以及与疏水性环氧树脂相容性差的特点,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酸酐对玉米秸秆进行表面疏水改性,研究改性前后玉米秸秆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分析了乙酰化改性玉米秸秆红外吸收性质、改性前后C,O元素变化,以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结果表明,乙酰化能成功将亲水性玉米秸秆酯化成疏水性结构,但玉米秸秆纤维素晶型并未完全改变。随着玉米秸秆含量的增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性能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改性后秸秆与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增强。秸秆添加量增多,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均降低,残余质量均增加,反应速率提高,固化时间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环氧树脂 生物质材料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棕榈酰氯改性玉米秸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姜思雨 娄春华 周永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49,共6页
以棕榈酰氯改性的玉米秸秆作为填料,将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树脂,制备环氧树脂/改性玉米秸秆生物质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改性前后的秸秆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利用扫描电子... 以棕榈酰氯改性的玉米秸秆作为填料,将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树脂,制备环氧树脂/改性玉米秸秆生物质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改性前后的秸秆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在1754 cm^(-1)处有新的C=O特征伸缩振动峰出现;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中C1(C=C、C—C)、C2(C—O)含量分别从47.85%和40.24%下降到41.30%和30.64%,C3(C=O)、C4(C—O—C)含量分别从9.12%和2.79%增加到20.56%和7.20%,说明改性后玉米秸秆疏水性增强,与EP的相容性得到改善;随着玉米秸秆含量的增加,E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与纯EP比增加了100.3%和157.77%;弯曲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未改性秸秆添加量达到10%时,冲击强度最大比纯EP提高了16.8%,而改性后秸秆的含量达到15%时,比纯EP提高了7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玉米秸秆 棕榈酰氯 环氧树脂 生物质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