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淄博市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设计研究
1
作者 刘树祥 高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0-44,共5页
交通规划数据库是未来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淄博市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采用MS Access2000软件,基于T r a n s C A D系统,包括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表、交通调查原始数据录入和校核模块等内容,在原始数据与查询表之间建... 交通规划数据库是未来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淄博市综合交通规划数据库采用MS Access2000软件,基于T r a n s C A D系统,包括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表、交通调查原始数据录入和校核模块等内容,在原始数据与查询表之间建设一种动态链接关系,同时通过共享和安全机制为交通规划研究提供数据服务,也为城市交通规划信息平台的建设搭建一个初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数据库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导向下的淄博市中央活力片区城市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小平 李鹏 +1 位作者 宁伟 李超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1-57,共7页
第75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以后,低碳发展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如何将"双碳"目标融入城市设计方法体系,成为新时期规划师亟需思考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淄博市中央活力片区城市设计的编制,从减少固定碳源、减少移动碳源、促进自然碳... 第75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以后,低碳发展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如何将"双碳"目标融入城市设计方法体系,成为新时期规划师亟需思考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淄博市中央活力片区城市设计的编制,从减少固定碳源、减少移动碳源、促进自然碳汇3个方面构建低碳导向下城市设计的框架及路径,通过与传统城市设计方案的碳排放水平进行比较,评估低碳导向下城市设计的减碳效益,以期为低碳发展时期城市设计的编制提供方法及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城市设计 碳源 碳汇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与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魏培峰 赵明 王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8-155,共8页
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实现雨洪利用和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生态方面对淄博市展开调研与分析,切实把握海绵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实现雨洪利用和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生态方面对淄博市展开调研与分析,切实把握海绵城市的重点建设方向,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思路与规划策略,推动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编制思路 策略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目标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与淄博市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小平 李鹏 魏培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4-60,共7页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要求总体城市设计应以创造宜居的城市空间为目标,因此如何将宜居理论融入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宜居目标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及实施路径,成为新时期规划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文章在对宜居及宜居城...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要求总体城市设计应以创造宜居的城市空间为目标,因此如何将宜居理论融入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宜居目标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及实施路径,成为新时期规划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文章在对宜居及宜居城市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结合淄博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立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从构建城市安全格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搭建后续行动计划四个方面构建宜居目标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体系,以期为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 总体城市设计 以人为本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智慧导向下淄博市火车站区域旧城更新规划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绪军 赵明 王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0,共6页
将绿色智慧作为旧城更新导向符合国家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目标。文章以淄博市火车站区域规划实践为例,探讨了以绿色智慧为导向的旧城更新规划方法,即站在顶层设计的层面,首先构... 将绿色智慧作为旧城更新导向符合国家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目标。文章以淄博市火车站区域规划实践为例,探讨了以绿色智慧为导向的旧城更新规划方法,即站在顶层设计的层面,首先构建绿色智慧的总体战略体系,以全面指导整个城市更新工作;其次,以绿色为导向进行生态修复,优化资源利用模式,构建紧凑、生态的空间格局,为城市修补提供空间框架;再次,以智慧为导向开展城市修补,进行社区设施服务优化、景观优化,营造宜居、包容的社区环境;最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社区管理系统,在完善社区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保障规划目标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智慧 旧城更新 总体战略 规划理念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张店老城区更新中用地性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鑫 耿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36-239,共4页
研究以淄博市张店老城区为实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将张店老城区2005年~2010年用地性质变化地块分为符合规划和不符合规划两类,从数量统计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老城区2005年~2010年用地性质变化的分布现状,总结出老城区用地性质变... 研究以淄博市张店老城区为实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将张店老城区2005年~2010年用地性质变化地块分为符合规划和不符合规划两类,从数量统计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老城区2005年~2010年用地性质变化的分布现状,总结出老城区用地性质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更新 用地性质变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 土地使用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析方法的淄博高铁站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培峰 张丽梅 +1 位作者 张宁 吴登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8-93,共6页
高铁站是衔接站场所在城市和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其规划不仅要考虑站场的功能空间需求,还要考虑站场与城市、站场与区域的联动对站区空间的需求。文章以淄博高铁站规划为例,采用区域分析的方法,指出高铁站地区的开发建设要与城市的发... 高铁站是衔接站场所在城市和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其规划不仅要考虑站场的功能空间需求,还要考虑站场与城市、站场与区域的联动对站区空间的需求。文章以淄博高铁站规划为例,采用区域分析的方法,指出高铁站地区的开发建设要与城市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并分别从站区、城市和区域三个空间层次展开分析,进而提出淄博高铁站地区空间发展规划布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地区 区域分析 空间发展规划 淄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淄博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 被引量:9
8
作者 宁伟 李冰 赵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2-59,共8页
自生态城市理论被提出以来,世界各地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实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生态城市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淄博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生态城市构建方面有着良好的... 自生态城市理论被提出以来,世界各地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实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生态城市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淄博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生态城市构建方面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基础。淄博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区作为淄博新区的核心地块,承担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规划在明确了生态城市指导方针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城市对环境、资源、交通和空间等方面的要求,分别进行了整体空间规划、绿色交通规划、绿色建筑规划、生态能源利用规划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等,力图打造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生态示范区,推动淄博新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生态示范区 淄博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群式城市镇村发展思路探讨——以淄博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令军 宁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09-212,共4页
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首先对淄博市镇村发展水平进行初步判断,深入分析当前镇村发展现状和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融入城镇型、强强联合型、撤乡并镇型、村企联合型和迁(合)村并点型。其次,从区县和市域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镇村发展... 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首先对淄博市镇村发展水平进行初步判断,深入分析当前镇村发展现状和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融入城镇型、强强联合型、撤乡并镇型、村企联合型和迁(合)村并点型。其次,从区县和市域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镇村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发展模式 淄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老城区支路网改造与梳理探讨
10
作者 梁文娟 张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16,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淄博市老城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交通拥挤、支路网密度较低、支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应重视支路网的建设,对支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并从政策和措施上为支路网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淄博市老城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交通拥挤、支路网密度较低、支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应重视支路网的建设,对支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并从政策和措施上为支路网的建设提供保障,以充分发挥支路网的功能,改善城市路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市老城区 支路网改造 密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桅杆结构纤绳连接拉耳孔边裂纹扩展形状变化特性研究
11
作者 瞿伟廉 鲁丽君 李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0-205,共6页
本文采用两自由度的裂纹扩展模型,以桅杆结构纤绳拉耳孔边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裂纹扩展增长量来追踪裂纹扩展。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通过有限元法所获得的各种裂纹形状所对应的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无因次形状因子进行多项式... 本文采用两自由度的裂纹扩展模型,以桅杆结构纤绳拉耳孔边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裂纹扩展增长量来追踪裂纹扩展。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通过有限元法所获得的各种裂纹形状所对应的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无因次形状因子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用拟合曲线上的值代替离散的无因次形状因子扩充插值数据库,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任意形状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无因次形状因子,并计算得到确定裂纹扩展速率所需要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最后根据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裂纹扩展速率确定桅杆结构纤绳连接拉耳孔边裂纹的扩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边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扩展速率 最小二乘法 扩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化的一点思考
12
作者 刘虹 刘保颖 刘海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近年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等方面的讨论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反映了政府对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社会属性的定位,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强烈的公共责任感和自豪感。说明了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本文通... 近年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等方面的讨论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反映了政府对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社会属性的定位,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强烈的公共责任感和自豪感。说明了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本文通过浅析城市规划社会属性和社会责任探讨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属性转变的落脚点和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社会属性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三维疲劳裂纹最大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被引量:10
13
作者 瞿伟廉 鲁丽君 李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3,共6页
介绍了裂纹的类型、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以一维问题为例,推导论证了奇异单元能够很好的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应力强度因子一般表达式表明应力强度因子与载荷呈线性关系,并依赖于物体和裂纹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本文借助大型... 介绍了裂纹的类型、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以一维问题为例,推导论证了奇异单元能够很好的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应力强度因子一般表达式表明应力强度因子与载荷呈线性关系,并依赖于物体和裂纹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本文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位移外插法计算了三维表面裂纹前沿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与《应力强度因子手册》基于实验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结果与理论解误差较小,裂纹最深处应力强度因子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纹 奇异性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惯量模型的柔性进给系统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骆飞 李学伟 +1 位作者 高军 彭庆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58,共5页
针对柔性进给系统速度环控制参数难以精确整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机床柔性进给系统的三惯量模型,采用根轨迹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速度环进行了PI参数整定,并根据最短调整时间确定了速度环控制参数与柔性机械传动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针对柔性进给系统速度环控制参数难以精确整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机床柔性进给系统的三惯量模型,采用根轨迹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速度环进行了PI参数整定,并根据最短调整时间确定了速度环控制参数与柔性机械传动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的通过机械传动系统惯量比和前两阶固有频率得到准确的控制参数,并获得快速、稳定的系统响应特性;依据该方法整定的系统响应比频域法更快速;与根轨迹法整定结果相近,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比根轨迹法简单的多,更适用于实时在线辨识和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进给系统 参数正定 三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软件的三维裂纹实体建模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鲁丽君 李明 刘建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2-296,共5页
为了解决三维裂纹建模因需要体现裂纹前沿处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而呈现的复杂性问题,给出采用基于ANSYS软件的实体建模法创建三维椭圆形裂纹有限元模型的详细步骤,并利用基于ANSYS软件的实体建模方法,建立中心表面裂纹、孔边角裂纹、... 为了解决三维裂纹建模因需要体现裂纹前沿处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而呈现的复杂性问题,给出采用基于ANSYS软件的实体建模法创建三维椭圆形裂纹有限元模型的详细步骤,并利用基于ANSYS软件的实体建模方法,建立中心表面裂纹、孔边角裂纹、穿透裂纹模型;通过算例,比较三维穿透裂纹采用基于ANSYS软件的实体建模法与逐节点直接建模法所得到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值。结果表明:基于ANSYS软件的实体建模法具有足够的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精度,验证了实体建模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可靠性;该三维裂纹模型创建方法仅通过修改建模命令流中的部分参数即可生成裂纹尺寸不同的裂纹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纹 实体建模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光混凝土材料比选与路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岩 张久鹏 +3 位作者 杨阳 景宇飞 王艺淳 郭晓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3-978,共6页
为了探索寻找一种适用于光伏道路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并提高废旧玻璃的再利用率,适应绿色交通发展需求,通过耐黄变试验及透光性能试验对多种材料比选,制备了一种以废旧钢化玻璃为集料、环氧树脂为胶结料的透光混凝土面层材料.通过评价其路... 为了探索寻找一种适用于光伏道路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并提高废旧玻璃的再利用率,适应绿色交通发展需求,通过耐黄变试验及透光性能试验对多种材料比选,制备了一种以废旧钢化玻璃为集料、环氧树脂为胶结料的透光混凝土面层材料.通过评价其路用性能验证了其作为一种道路混凝土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相比于其他透明树脂有更好的耐黄变性能,并且体积和质量指标相对稳定,损失率不超过1%;废旧钢化玻璃作为集料,其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经济效益,并能够提高废旧资源的利用率.所制备的透光混凝土由于使用树脂材料,其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有无水分情况下的抗滑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透光混凝土 废旧钢化玻璃 环氧树脂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园林植物造景的空间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妮娜 芦建国 王永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246-249,共4页
基于对"空间"的理解,提出植物造景空间性的概念,分别从植物的个体空间结构、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组合造景所形成的空间等3个方面阐述,从而较好地把握植物材料在园林中的运用,继而明确植物造景空间性在园林中的作用,旨在... 基于对"空间"的理解,提出植物造景空间性的概念,分别从植物的个体空间结构、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组合造景所形成的空间等3个方面阐述,从而较好地把握植物材料在园林中的运用,继而明确植物造景空间性在园林中的作用,旨在对今后的园林建设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植物造景 空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技术在住宅中的综合应用
18
作者 郭潇潇 胡松涛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5期96-98,共3页
介绍了青岛某别墅的空调和热水供应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把地源热泵技术用于住宅的空气调节、卫生热水供应和游泳池补水供水,还采用了辐射供暖与辐射供冷等节能新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流程、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的选取等。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节能外窗 辐射供暖 辐射供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意义及模式方法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庆华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4期110-111,共2页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显然这对城市良性、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了解决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便有必要采...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显然这对城市良性、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了解决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便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整治方法。因此,在阐述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模式方法,以期促进城市的稳步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 意义 模式方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Q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赵宁波 马化雨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9期64-65,共2页
SBQ生物处理污水技术,是一种以高效微生物复合剂SBQ菌群为主体,采用复合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在污水一体化生化处理池中增加了缺氧环节,使水解、好氧氧化一体,硝化、反硝化同池完成,通过曝气调控及微生物反应过程的调控,高效脱去氮和磷,实... SBQ生物处理污水技术,是一种以高效微生物复合剂SBQ菌群为主体,采用复合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在污水一体化生化处理池中增加了缺氧环节,使水解、好氧氧化一体,硝化、反硝化同池完成,通过曝气调控及微生物反应过程的调控,高效脱去氮和磷,实现污水处理脱氮脱磷的一体化。该工艺污泥产量少,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约1/10,同其它脱氮除磷工艺相比,不但不增加处理成本,还降低处理成本,氨氮去除率达95%以上,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一个空白。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Q微生物 城市污水处理研究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