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淄博市难治性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萍
李时光
+2 位作者
陈群
丰新倩
李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目的比较细菌培养法和核酸检测法对胃黏膜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出率,通过检测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型与“金标准”培养法的耐药表型进行一致性比较,从而评估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
目的比较细菌培养法和核酸检测法对胃黏膜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出率,通过检测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型与“金标准”培养法的耐药表型进行一致性比较,从而评估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快速检测的价值。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呼气试验阳性且已经经过一次或以上四联根除Hp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Hp培养、Hp核酸检测和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84例胃黏膜组织样本,培养法检出Hp阳性60例(71.43%),阴性24例(28.57%),核酸检测法检出Hp阳性79例(94.05%),阴性5例(5.95%),两种方法检测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例培养阳性的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为88.3%,其次是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均为73.3%,对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均为1.7%,未发现对利福平和阿莫西林耐药菌株,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核酸检测法检测Hp耐克拉霉素基因23S rDNA突变位点,与药敏结果比较,一致率是91.67%,核酸检测耐左氧氟沙星基因突变位点261A和271T,与药敏结果比较,一致率为96.67%。结论淄博地区检出的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已超过70%,不建议将其用于首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核酸检测法检测Hp和耐药基因与培养法一致性较高,可以用于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克拉霉素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胃癌内镜直视下与手术后测量病灶范围的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红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0-671,共2页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进展期胃癌很难治愈,但早期胃癌(EGC)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低,被认为可以治愈。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有很高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报道内镜直视下活检钳测量法估测EGC病变...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进展期胃癌很难治愈,但早期胃癌(EGC)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低,被认为可以治愈。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有很高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报道内镜直视下活检钳测量法估测EGC病变范围与外科手术切除后检测病灶范围作比较研究,分析发生误差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EG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直视下
早期胃癌
病灶范围
测量
手术后
淋巴结转移率
黏膜下层
病变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肠腺癌、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PAR-2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新
郑秀娟
+3 位作者
李时光
张晓蕾
周平
刘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00-3803,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大肠腺癌、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确诊的大肠腺癌患者38例,UC患者42例,对照组46例,均内镜下活检肠黏膜组织,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大肠腺癌、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确诊的大肠腺癌患者38例,UC患者42例,对照组46例,均内镜下活检肠黏膜组织,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组织中PAR-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腺癌组及 UC 重度、中度组患者病变肠黏膜中PAR-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大肠腺癌组PAR-2阳性表达均高于UC中度、轻度组(P<0.01),且高于UCⅢ级~Ⅳ级组及Ⅰ级~Ⅱ级组(P<0.05);大肠腺癌组与UC组患者病变处PAR-2表达明显高于非病变处(P<0.01);大肠病变治疗前后两者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AR-2表达与UC病变程度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PAR-2过度表达与大肠腺癌及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大肠癌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溃疡性结肠炎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淄博市难治性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萍
李时光
陈群
丰新倩
李庆
机构
淄博市
第一
医院
检验科
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sdLDL-C,No.2018WS008)
淄博市医药卫生科研项目(No.20231800128)。
文摘
目的比较细菌培养法和核酸检测法对胃黏膜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出率,通过检测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型与“金标准”培养法的耐药表型进行一致性比较,从而评估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快速检测的价值。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呼气试验阳性且已经经过一次或以上四联根除Hp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Hp培养、Hp核酸检测和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84例胃黏膜组织样本,培养法检出Hp阳性60例(71.43%),阴性24例(28.57%),核酸检测法检出Hp阳性79例(94.05%),阴性5例(5.95%),两种方法检测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例培养阳性的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为88.3%,其次是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均为73.3%,对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均为1.7%,未发现对利福平和阿莫西林耐药菌株,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核酸检测法检测Hp耐克拉霉素基因23S rDNA突变位点,与药敏结果比较,一致率是91.67%,核酸检测耐左氧氟沙星基因突变位点261A和271T,与药敏结果比较,一致率为96.67%。结论淄博地区检出的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已超过70%,不建议将其用于首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核酸检测法检测Hp和耐药基因与培养法一致性较高,可以用于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快速检测。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克拉霉素
左氧氟沙星
Key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Resistance
Resistance genes
Clarithromycin
Levofloxacin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胃癌内镜直视下与手术后测量病灶范围的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红玲
机构
山东省
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0-671,共2页
文摘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进展期胃癌很难治愈,但早期胃癌(EGC)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低,被认为可以治愈。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有很高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报道内镜直视下活检钳测量法估测EGC病变范围与外科手术切除后检测病灶范围作比较研究,分析发生误差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EGC的检出率。
关键词
内镜直视下
早期胃癌
病灶范围
测量
手术后
淋巴结转移率
黏膜下层
病变范围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肠腺癌、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PAR-2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新
郑秀娟
李时光
张晓蕾
周平
刘彤
机构
山东省
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00-3803,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大肠腺癌、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确诊的大肠腺癌患者38例,UC患者42例,对照组46例,均内镜下活检肠黏膜组织,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组织中PAR-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腺癌组及 UC 重度、中度组患者病变肠黏膜中PAR-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大肠腺癌组PAR-2阳性表达均高于UC中度、轻度组(P<0.01),且高于UCⅢ级~Ⅳ级组及Ⅰ级~Ⅱ级组(P<0.05);大肠腺癌组与UC组患者病变处PAR-2表达明显高于非病变处(P<0.01);大肠病变治疗前后两者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AR-2表达与UC病变程度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PAR-2过度表达与大肠腺癌及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大肠癌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溃疡性结肠炎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淄博市难治性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王萍
李时光
陈群
丰新倩
李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胃癌内镜直视下与手术后测量病灶范围的比较
丁红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肠腺癌、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PAR-2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马新
郑秀娟
李时光
张晓蕾
周平
刘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