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种血清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莹 赵锦彤 +2 位作者 于天平 燕涛 潘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6(SOX6)、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淄博市第一医院和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MI...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6(SOX6)、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淄博市第一医院和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组,根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52例和非MACE组48例,选取同期于淄博市第一医院和淄博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TEN和SOX6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血清PTEN和SOX6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PTEN和SOX6水平对AMI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SOX6 mRNA水平显著降低(0.69±0.14 vs 1.03±0.16,P<0.01),血清PTEN mRNA水平显著升高(1.56±0.15 vs 1.05±0.08,P<0.01)。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血清SOX6 mRNA水平显著降低(0.61±0.15 vs 0.78±0.13,P<0.01),血清PTEN mRNA水平显著升高(1.74±0.18 vs 1.37±0.12,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PTEN水平与cTnI、CK-MB、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血清SOX6水平与cTnI、CK-MB、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OX6和PTEN联合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89~0.962),二者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0.866~0.974)。结论AMI患者血清中SOX6水平下调,PTEN水平上调,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AMI及预测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OXD转录因子类 诊断 人类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编码与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4R和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何金山 岳兵 +4 位作者 李克峰 王立群 苑翠珍 郭继鸿 李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291-429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7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右冠状... 目的探讨心电图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7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组87例,RCA远端组35例,左回旋支(LCX)组33例,余2例患者为左前降支闭塞,总结心电图V4R和a VR导联ST段特点。结果 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9,P<0.05),其中RCA远端组和LCX组收缩压高于RCA近端组(P<0.05)。3组间V4R导联和a VR导联ST段变化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842、21.025,P<0.05)。V4R导联ST段抬高预测RCA近端闭塞的灵敏度为41%(36/81),特异度为87%(59/68);a VR导联ST段压低预测LCX闭塞的灵敏度为39%(13/33),特异度为93%(113/122)。结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V4R导联ST段抬高更多见于RCA近端闭塞,a VR导联的ST段压低更多见于LCX闭塞,二者对判断罪犯血管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V4R a VR ST段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胆管梗阻的介入性引流技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谢宗贵 易玉海 +1 位作者 张绪萍 张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支胆管梗阻介入性引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 1例多支胆管梗阻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左右肝管同时植入支架内引流 (13例 )、左右肝管间植入支架经右肝管外引流(3例 )、右肝管支架内引流并左肝管外引流 (3例 )和右... 目的 探讨多支胆管梗阻介入性引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 1例多支胆管梗阻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左右肝管同时植入支架内引流 (13例 )、左右肝管间植入支架经右肝管外引流(3例 )、右肝管支架内引流并左肝管外引流 (3例 )和右前叶肝管支架内引流并右后叶肝管外引流及左肝管内引流或外引流 (2例 )等内外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2 1例患者共植入胆道内支架 36枚 ,其中 35枚支架起到良好的内引流作用 ,1枚因位置不良无内引流作用。 19例患者胆道引流充分 ,黄疸完全消退。 2例患者黄疸未完全消退。结论 多种方式的胆道内外引流技术对大部分多支胆管梗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多发性 介入性治疗 胆道支架 胆道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神经节瘤2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春 李克峰 +3 位作者 黄红丽 苑翠珍 孙宁玲 郭继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76-2877,共2页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0—2013年我院诊断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29例,记录并分析其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肿瘤定位和影像检查。结果29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18例(62.1%)...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0—2013年我院诊断为副神经节瘤的患者29例,记录并分析其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肿瘤定位和影像检查。结果29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18例(62.1%),男11例(37.9%);平均发病年龄(39.0±3.8)岁,平均病程(4.5±2.5)年。临床表现为头痛14例(48.3%),头晕11例(37.9%),心悸10例(34.5%),胸闷、出汗各6例(20.7%)、乏力、腹痛、腹部包块各5例(17.2%),呕吐3例(10.3%),面色苍白、抽搐、怕热各2例(6.9%),面色潮红、视物模糊、无痛血尿、腹泻各1例(3.4%)。血压增高者23例(79.3%),血压正常者6例(20.7%)。共16例患者检测了血儿茶酚胺水平,儿茶酚胺升高13例(81.2%),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升高11例(68.8%)、多巴胺升高8例(50.0%)、肾上腺素升高3例(18.8%),儿茶酚胺正常3例(18.8%)。18例(62.1%)肿瘤位于肾上腺,9例(31.1%)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3.4%)位于纵隔,1例(3.4%)位于膀胱。肿瘤直径(4.0±1.4)cm。结论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差异大,血压增高、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较多见,肾上腺以外的肿瘤所占比例较大。CT能发现副神经节瘤,但不能确定肿瘤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高血压 肾上腺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股骨头供血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姜西静 安翠华 +2 位作者 王宏 王成霞 李秀珍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 ,阐明介入治疗的应用原理和内服外敷中药的作用 ,并讨论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选择进入患侧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 ,缓慢灌注 6 5 4 2、复方丹参、低分子... 目的 :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 ,阐明介入治疗的应用原理和内服外敷中药的作用 ,并讨论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选择进入患侧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 ,缓慢灌注 6 5 4 2、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等。术后继续静脉用尿激酶、6 5 4 2 ,连续 5天 ,并内服复方丹参片持续半年 ,外敷东方活血膏连续 3个月。一个月后重复治疗一次 ,半年后再重复一次。结果 :根据髋关节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这 6种运动的度数和为 2 6 0°~ 32 0°的改变来判断髋关节的运动功能 ,190°~ 2 6 0°为Ⅰ度 ,16 0°~ 190°为Ⅱ度 ,130°~ 16 0°为Ⅲ度 ,130°以下为Ⅳ度。治疗后其功能明显改善 ,尤其是疼痛症状更为好转。 6~ 12个月后影像学检查发现死骨有所吸收 ,有新生肉芽组织形成。结论 :股骨头坏死进行介入治疗并内服外敷中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痛苦小、简便、安全 ,尤其对于早期病人更为适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药物灌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早老症1例
6
作者 王成霞 张维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239-239,共1页
成人早老症,又名 Werner 综合征,又称白内障硬皮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伴骨改变的更少。本文对1例成人早老症作了总结。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主诉双足皮肤溃疡2年,1994年8月左外踝外伤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形成溃疡。病史中,198... 成人早老症,又名 Werner 综合征,又称白内障硬皮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伴骨改变的更少。本文对1例成人早老症作了总结。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主诉双足皮肤溃疡2年,1994年8月左外踝外伤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形成溃疡。病史中,1980年开始脱发增多,1986年双足多处胼胝,1995年因左足拇趾坏死行切除术。1996年强行剥除双足胼胝后形成溃疡。2年前诊为白内障,右眼已行白内障摘除术。1年前确诊'高血压病'。15岁月经初潮,量少,生育1男1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早老症 WERNER综合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双介入治疗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姜西静 安翠华 +1 位作者 王宏 李秀珍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和 /或合并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动脉灌注药物及经皮肝穿刺植入胆道支架的临床效果给予讨论。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胰腺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 ,经皮肝穿刺进行外引流或植入胆道支架进行...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和 /或合并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动脉灌注药物及经皮肝穿刺植入胆道支架的临床效果给予讨论。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胰腺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 ,经皮肝穿刺进行外引流或植入胆道支架进行内引流解除黄疸。结果 :12例病人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有 3例病人肿瘤体积有所缩小 ,行PTCD病人黄疸完全解除。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对缓解肿瘤生长速度和减少疼痛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但对减少肿瘤体积、改善黄疸疗效有限。经皮肝穿刺胆汁外引流和植入胆道支架内引流可有效解除黄疸 ,改善症状 ,延长病人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介入性治疗 疗效 胆道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