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定位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周景明 丁兰英 +1 位作者 李文昌 孙鹏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6-19,共4页
连续5年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中、高量施肥处理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有所改善,作物产量较高;低量施肥处理区的土壤肥力水平明... 连续5年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中、高量施肥处理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有所改善,作物产量较高;低量施肥处理区的土壤肥力水平明显降低,作物产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肥力 作物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肥和常规化肥对小麦前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刘春生 史衍玺 +2 位作者 孙鹏 隋方功 魏元秀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以磁化肥,常规氮磷钾化肥和鲁麦15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二因素五水平的肥料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量级的等养分对比条件下,磁化肥对小麦生长前期的总干物重和根冠比的影响显著地好于常规化肥;对小麦根干重的影... 以磁化肥,常规氮磷钾化肥和鲁麦15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二因素五水平的肥料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量级的等养分对比条件下,磁化肥对小麦生长前期的总干物重和根冠比的影响显著地好于常规化肥;对小麦根干重的影响显著地好于常规化肥;对地上部干重和分蘖总数的影响两种化肥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肥 小麦 肥效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棉一体化栽培氮磷钾肥料运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鹏 隋方功 +2 位作者 魏元秀 史衍玺 刘春生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进行大田肥料试验,研究了小麦-棉花一体化肥料运筹技术。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水平土壤上,麦棉一体化栽培小麦产量一般在6000~6300kg/hm2,棉花产量一般在1575~1725kg/hm2,即使在高施肥量条件下,产量... 进行大田肥料试验,研究了小麦-棉花一体化肥料运筹技术。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水平土壤上,麦棉一体化栽培小麦产量一般在6000~6300kg/hm2,棉花产量一般在1575~1725kg/hm2,即使在高施肥量条件下,产量也很少有所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肥料用量为小麦N225kg/hm2、P2O5110kg/hm2、K2O135kg/hm2,棉花185kg/hm2、P2O590kg/hm2、K2O140kg/hm2。在中肥力水平土壤上,麦棉一体化栽培小麦产量达到6000~6300kg/hm2,棉花产量达到1500~1650kg/hm2的适宜肥料用量为小麦N255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棉花N225kg/hm2、P2O5110kg/hm2、K2O170kg/hm2。在低肥力水平土壤上,麦棉一体化栽培很难达到小麦6000~6300kg/hm2、棉花1500~1650kg/hm2的产量水平。适宜肥料用量为小麦300kg/hm2、P2O5135kg/hm2、K2O240kg/hm2,棉花N250kg/hm2、P2O5150kg/hm2、K2O2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肥料 小麦 棉花 氮磷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田小麦钾肥效应试验简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鹏 边峰 +1 位作者 隋方功 丛惠芳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对高产田小麦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产麦田,土壤速效钾100ppm-K左右,施用钾肥的效果很显著,表现为小麦分蘖早、蘖壮,单株分蘖及次生根多;年后返青、拔节早,成熟前单株绿叶多;茎秆壁厚度增加,基二节横向破裂... 对高产田小麦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产麦田,土壤速效钾100ppm-K左右,施用钾肥的效果很显著,表现为小麦分蘖早、蘖壮,单株分蘖及次生根多;年后返青、拔节早,成熟前单株绿叶多;茎秆壁厚度增加,基二节横向破裂耐压力明显提高,较对照增加1.10N;成穗率高,穗粒数增加1.4粒/穗,千粒重增加3.1g,增产28.4%。试验条件下,氯化钾的最佳用量为每亩20kg,N∶P_2O_5∶K_2O≈3∶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田 钾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谷不同叶片养分吸收及运转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隋方功 郭立忠 +2 位作者 史全文 赵镭 孙鹏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57-263,19,共7页
利用盆栽方式对夏谷不同叶片的养分吸收及其运转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叶片的生理功能和作用,将不同叶片分为根叶组(初叶~第8叶)、茎叶组(第9~13叶)、穗叶组(第14~17叶)和粒叶组(第18~旗叶)。各叶组分别对根系、茎秆、穗部性状... 利用盆栽方式对夏谷不同叶片的养分吸收及其运转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叶片的生理功能和作用,将不同叶片分为根叶组(初叶~第8叶)、茎叶组(第9~13叶)、穗叶组(第14~17叶)和粒叶组(第18~旗叶)。各叶组分别对根系、茎秆、穗部性状及籽粒发育起主要作用。各叶组的叶片对矿质营养元素的输出能力不同,茎叶组叶片的氮、钾运转率最高,穗叶组次之,粒叶组最低。茎叶组磷的运转率大于穗叶组与粒叶组,根叶组叶片干物质重量的最大时期出现在抽穗期,茎叶组在开花期,穗叶组在乳熟期,而粒叶组出现在完熟期,其平均单叶最大干重分别为96.5mg,269.4mg、271.9mg和274.6mg。越是上位叶组的叶片其平均单叶最大干重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矿质营养 养分运转 夏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