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溶性钼催化剂对煤/生物油共炼体系的加氢改质和抑焦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博远 杨露 +3 位作者 刘聪聪 付信忠 李国荣 杨腾飞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99,共6页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制备一种油溶性钼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煤与生物油的浆态床加氢共炼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催化剂硫化形成的高分散纳米MoS_(2)具有丰富边缘活性位点,在800μg/g加量下反应后干基无灰煤转化率为98.8%,液体产物收率达81.0%...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制备一种油溶性钼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煤与生物油的浆态床加氢共炼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催化剂硫化形成的高分散纳米MoS_(2)具有丰富边缘活性位点,在800μg/g加量下反应后干基无灰煤转化率为98.8%,液体产物收率达81.0%,且O质量分数大幅降低至2.80%。油溶性钼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加氢饱和及加氢脱氧效果,促进了原料煤的氢解转化和生物油的加氢改质。固体产物的热解性质和微观形貌对比则进一步证实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有显著的抑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催化剂 生物油 干基无灰煤转化率 加氢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固液两相流流动特性及叶轮磨损特征
2
作者 乔金宇 徐生玮 +3 位作者 李明辉 史连 刘磊 滕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2-778,共7页
在闭式循环试验台上对不同流量条件下垂直管道内大颗粒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同时分析泵在输送固液两相流时的叶轮磨损特征.运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颗粒在透明管段内的运动图像,分析颗粒的运动轨迹、轴向速度、径向速度等参数.此外,通过在... 在闭式循环试验台上对不同流量条件下垂直管道内大颗粒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同时分析泵在输送固液两相流时的叶轮磨损特征.运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颗粒在透明管段内的运动图像,分析颗粒的运动轨迹、轴向速度、径向速度等参数.此外,通过在叶轮表面涂上油漆并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油漆脱落情况,研究了叶轮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增大,垂直管道内颗粒的平均轴向速度和平均绝对径向速度呈上升趋势,同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速度差逐渐减小;叶轮磨损首先出现在叶片前缘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展至叶轮的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叶片上,其中后盖板的磨损最为严重;在叶轮中,科氏力相较于离心力对颗粒运动特性起主导作用,这使得颗粒更倾向于紧贴叶片的压力面运动,从而导致较为显著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 垂直管道 磨损 高速摄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模板法制备离子印迹磁性微马达及污水中Pb^(2+)动态去除的研究
3
作者 马桂红 张青 +1 位作者 耿忠 于海宝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24-3334,共11页
离子印迹材料是一种传统的选择性去除离子的材料,但吸附能力低、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实际应用。探索一种高吸附容量和低成本的新型材料来捕获污水中的Pb^(2+)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自然界中的荷花花粉为模板,通过水热、浸渍煅烧... 离子印迹材料是一种传统的选择性去除离子的材料,但吸附能力低、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实际应用。探索一种高吸附容量和低成本的新型材料来捕获污水中的Pb^(2+)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自然界中的荷花花粉为模板,通过水热、浸渍煅烧、光照还原和离子印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Pb^(2+)印迹Janus磁性微马达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非对称球形微马达对污水中Pb^(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吸附最大值可达67.12 mg/g。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此外,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磁性,可进行方向控制和循环利用。本文为高效、高选择性去除污水中的Pb^(2+)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马达 生物模板 离子印迹 Pb^(2+) 吸附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值偏差耦合的多电机同步预测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晗 杜钦君 +2 位作者 徐东祥 赵金阳 徐执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2,共9页
针对在时延及干扰环境下,多电机转速同步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在偏差耦合结构的基础上引入速度误差及其均值,设计了均值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结构,提高了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 针对在时延及干扰环境下,多电机转速同步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在偏差耦合结构的基础上引入速度误差及其均值,设计了均值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结构,提高了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其次,将均值偏差耦合结构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均值偏差耦合多电机同步预测控制器,实现时延环境下多电机的转速同步控制;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策略在时延及干扰环境下显著提高了多电机系统的转速同步控制精度,且具有转速同步误差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 转速同步控制 速度误差 均值偏差耦合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型催化剂在煤/重油共炼体系中的加氢抑焦作用
5
作者 杨露 刘聪聪 +4 位作者 孟彤彤 张博远 杨腾飞 邓文安 王晓斌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6-2564,共9页
采用马瑞常渣与印尼褐煤进行煤/重油加氢共炼反应,研究了马瑞常渣脱除沥青质和催化剂加量对共炼体系加氢转化深度的影响。利用XRD、XPS、TEM、TG、^(13)C NMR和SEM对共炼反应后固体残渣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沥青质的存在会促进生焦过程... 采用马瑞常渣与印尼褐煤进行煤/重油加氢共炼反应,研究了马瑞常渣脱除沥青质和催化剂加量对共炼体系加氢转化深度的影响。利用XRD、XPS、TEM、TG、^(13)C NMR和SEM对共炼反应后固体残渣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沥青质的存在会促进生焦过程并显著降低共炼体系中煤的转化效率,达到同等转化深度时脱沥青油体系中所需催化剂加量大幅度降低。对于沥青质含量较高的马瑞常渣体系,催化剂反应后固体残渣中有机碳质组分芳香度降低,含氧组分比重下降,且残余有机碳也更易发生热解,表明催化剂对反应体系中碳质组分优异的氢解作用。固体残渣的微观形貌分析则显示出催化剂对生焦过程的良好抑制效果,有助于提高反应体系的加氢转化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催化剂 加氢 沥青质 生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球压痕实验学习与应用平台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滨 孔德胜 +3 位作者 邵晓明 柏钦成 胡沛语 李玫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8,131,共5页
为实现连续球压痕实验教学的高效性、可视化,增强对压痕获取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解,设计一种基于Matlab/APP工具的连续球压痕学习与应用平台。应用Matlab提供的APP设计工具完成计算平台的界面设计,利用回调函数实现数据的外部读取与修改功... 为实现连续球压痕实验教学的高效性、可视化,增强对压痕获取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解,设计一种基于Matlab/APP工具的连续球压痕学习与应用平台。应用Matlab提供的APP设计工具完成计算平台的界面设计,利用回调函数实现数据的外部读取与修改功能、绘图页面与表格页面的数据交互功能。采用12Cr1MoV材料进行了平台测试,结果显示,平台计算获取的拉伸性能与传统拉伸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压痕法 拉伸性能 虚拟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宽频带法的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恺宁 王强 +3 位作者 陆信波 司文荣 傅晨钊 李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70-4779,共10页
油纸绝缘缺陷是引起油浸式变压器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传统脉冲电流法进行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检测的频率较低、频带较窄,难以全面反映局部放电信息,影响绝缘状态估计。为此设计和使用了一种有效测量频带为30 kHz~50 MHz的超宽频带局部放... 油纸绝缘缺陷是引起油浸式变压器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传统脉冲电流法进行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检测的频率较低、频带较窄,难以全面反映局部放电信息,影响绝缘状态估计。为此设计和使用了一种有效测量频带为30 kHz~50 MHz的超宽频带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测量频带较宽,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局放信息,更适用于局放类型的识别。在实验室中分别搭建变压器油纸绝缘3种典型缺陷模型下的局放实验平台,采用超宽频带局部放电检测法和传统脉冲电流法分别对局放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并对其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为直观对比两种局放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基于两种检测数据,设计了受限玻耳兹曼机结合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模型进行局放类型识别。结果表明:在超宽频带检测方法下,3种典型缺陷模型下的局部放电幅值、放电次数的相位分布具有各自特点,且不同于传统脉冲电流法;分别基于两种方法提取的特征参数值具有较大差异;在文中所举分类方法和选择特征量的情况下,基于超宽频带法的局放类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7.22%,相比于传统脉冲电流法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局部放电 超宽频带 谱图特性 局放类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肼基-4-氨基-1,2,4-三唑硝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军 王霆威 +6 位作者 崔立明 胡勇 张陆 曹文丽 董文帅 吴金婷 张建国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5-650,共6页
以三氨基胍硝酸盐(TAGN)、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化、脱水等反应合成了3-肼基-4-氨基-1,2,4-三唑硝酸盐((HATr)·(NO_(3))_(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采用TG-DSC联用热分析技... 以三氨基胍硝酸盐(TAGN)、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化、脱水等反应合成了3-肼基-4-氨基-1,2,4-三唑硝酸盐((HATr)·(NO_(3))_(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采用TG-DSC联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特性;运用Gaussian 09程序和EXPLO5预估了其爆轰性能;利用BAM感度测试仪对其进行感度测试。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甲酸质量分数45%,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在最佳合成条件下产率为92.92%,产物为白色晶体。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156~270℃;理论爆速和爆压分别为7978m/s和28.3GPa;撞击感度大于40J,摩擦感度为360N,均低于TNT和RD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富氮化合物 3-肼基-4-氨基-1 2 4-三唑硝酸盐 三氨基胍硝酸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绕系统反演滑模恒张力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庞浩 杜钦君 +2 位作者 赵金阳 徐执诏 徐东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3-102,共10页
针对卷绕系统工作时卷料张力波动较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区间观测器的反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张力控制方法。构建卷绕系统数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逼近卷绕系统中卷料半径、惯量等参数变化部分所引起的随机响应,设计区间状态观... 针对卷绕系统工作时卷料张力波动较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区间观测器的反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张力控制方法。构建卷绕系统数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逼近卷绕系统中卷料半径、惯量等参数变化部分所引起的随机响应,设计区间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转速、卷料张力的上下界。根据估计出的状态值,构建反演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使张力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到零,有效增强了系统鲁棒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使卷料上的张力在1.6 s后达到给定值并保持恒定,相较于常规的滑模控制器和已发表文献中的滑模控制器,其调节时间分别减少了57%和33%,证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满足卷绕设备收卷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系统 张力恒定控制 反演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器 区间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塑料薄膜的发展与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茂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99,共8页
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技术,从产品的生产工艺、应用现状、设备人员要求、可降解农膜、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国内外农膜的研究技术,提出了农用薄膜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农膜工艺技术 研究 应用 可降解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几何的曲轴圆度误差评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颖 侯英麟 +3 位作者 张胜传 丁烁锟 窦亚萍 李长安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179,共6页
为提高测量曲轴圆度误差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包的曲轴圆度误差视觉测量的方法。首先,对评定系统进行相机标定与畸变矫正,通过设计的采集系统来实时获取曲轴的旋转图像。然后,通过去噪和亚像素边缘检测等方法提取边缘坐标,利用... 为提高测量曲轴圆度误差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包的曲轴圆度误差视觉测量的方法。首先,对评定系统进行相机标定与畸变矫正,通过设计的采集系统来实时获取曲轴的旋转图像。然后,通过去噪和亚像素边缘检测等方法提取边缘坐标,利用三维重构手段获取圆周离散数据点。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计算几何技术的圆度评定模型,利用文献中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以三坐标测量机的曲轴圆度误差结果作为标准值,对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机器视觉检测结果较三坐标测量机绝对误差均值为3.4μm,证明了圆度误差视觉评定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应用于曲轴圆度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圆度评定 计算几何 三维重构 亚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硫化钼制备及对PA66的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青 张雨溪 +1 位作者 张斌 刘聪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三氧化钼纳米带为前躯体,采用传统的溶剂热制备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MoS_(2))材料,并通过向反应溶剂中添加不同种类的修饰剂进行优化。分别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以实验室合成的三氧化钼纳米带为前躯体,采用传统的溶剂热制备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MoS_(2))材料,并通过向反应溶剂中添加不同种类的修饰剂进行优化。分别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在合成过程中对纳米MoS_(2)进行优化,探究修饰剂类型对纳米MoS_(2)材料形貌及结构的影响,最后将PVP修饰的纳米MoS_(2)(P-MoS_(2))材料作为塑料改性剂应用到尼龙(PA)66上,研究其对PA66塑料耐磨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形貌及结构分析,以探究不同修饰剂及配比对产物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P-MoS_(2)材料粒径均为50 nm左右,颗粒大小均匀,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而未添加修饰剂、添加CTAB和SDBS两种修饰剂形成的MoS_(2)纳米粒子颗粒存在聚集现象。结果表明,其纳米P-MoS_(2)改性PA66的耐磨性能随着纳米P-MoS_(2)添加量增大而逐步提高,在纳米P-MoS_(2)质量分数为9%时,PA66的耐磨性能最佳。随着纳米P-MoS_(2)含量的增加,PA66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逐步提高,同时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oS_(2) 修饰剂 分散度 尼龙66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改性聚甲醛滚焊机控制器支架注射模设计
13
作者 刘红燕 贺玉强 魏茂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101,115,共7页
滚焊机控制器支架塑件使用玻纤改性聚甲醛合金进行成型,由于塑件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的缘故,运用CAE进行优化分析后,使用三点点浇口对模腔进行浇注,因而模具结构相应采用三板模结构。采用三板模的另一个作用是模具的三次开模打开中,有两... 滚焊机控制器支架塑件使用玻纤改性聚甲醛合金进行成型,由于塑件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的缘故,运用CAE进行优化分析后,使用三点点浇口对模腔进行浇注,因而模具结构相应采用三板模结构。采用三板模的另一个作用是模具的三次开模打开中,有两次打开可以用于驱动定模侧抽芯滑块实施侧抽芯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塑件上两个盒形倒扣的脱模难题。模具中设计了两个斜导柱滑块用于复杂组合特征的侧抽芯脱模,还设计了多个增强扁形针用于深筋位的顶出脱模,避免了设计弱小顶针工作时经常折断的问题。采用差异化模温解决玻纤改性聚甲醛成型时塑件表面易产生浮纤问题,型腔成型件使用热油冷却,温度95~100℃;型芯使用水冷,温度80~85℃。注射压力100 MPa,背压0.5 MPa。分三段保压将塑件翘曲变形控制在2.8 mm以下,第一段90 MPa-15 s,第二段70 MPa-10 s,第三段50 MPa-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玻纤改性 注塑 滚焊机支架 定模抽芯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管材拉伸性能试验影响因素的分析
14
作者 魏茂强 田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3,共6页
分析了影响热塑性聚乙烯塑料管材拉伸试验结果的因素,包含试验环境温度、拉伸试验速度2个因素。通过对不同试验速度和不同试验环境温度的拉伸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速度、试验环境温度等因素均对拉伸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得... 分析了影响热塑性聚乙烯塑料管材拉伸试验结果的因素,包含试验环境温度、拉伸试验速度2个因素。通过对不同试验速度和不同试验环境温度的拉伸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速度、试验环境温度等因素均对拉伸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测试严格按照标准条件进行,尽量减少人员和环境改变因素而影响试验结果。通过多组试验和数据分析,给出了试验环境温度、拉伸试验速度这2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分析得出了聚乙烯管材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速度和标准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