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淄博市28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1
作者
徐丽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59-760,共2页
目的分析全市28 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对全市28 所医院2014 年第四季度发生且上报登记的123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 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59.35%)和医生(23.58%)为主;...
目的分析全市28 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对全市28 所医院2014 年第四季度发生且上报登记的123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 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59.35%)和医生(23.58%)为主;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占98.37%;暴露源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的占62.60%,乙肝暴露源占30.08%,丙肝暴露源占2.44%,梅毒暴露源占4.07%,其他血液型传播疾病占0.81%;职业暴露发生频次最高的环节为废物处置,其次是手术中和拔针;暴露后均及时进行了局部处理和预防性干预,经追踪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通过监测来查找锐器伤的关键控制点,重点强化目标人群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高危因素的有效管控,最大限度的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锐器伤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及送检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
25
2
作者
徐丽华
任霄剑
+3 位作者
张婷
刘金芝
范晓婷
刘艳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规范血培养送检、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为研究资料。2017年1-12月为干预前组,2018年1-12月为干预后组。2017年12月开始成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小组,...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规范血培养送检、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为研究资料。2017年1-12月为干预前组,2018年1-12月为干预后组。2017年12月开始成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小组,并逐步实施其他干预措施。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全院治疗性、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分别为22.29%、30.16%、60.30%,高于干预前的14.91%、18.55%、4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培养双套及以上送检构成比由干预前的15.48%提升至干预后的26.97%。干预后血培养污染率较干预前降低(1.02%VS 2.98%),干预后血培养阳性率较干预前升高(11.67%VS 9.52%)。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11%,低于干预前的37.88%;干预后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4.67%、2.56%,低于干预前的15.60%、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性抗菌药物联用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开展环节质控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血培养送检率,改善了血培养的送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血培养
抗菌药物
送检率
送检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淄博市28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1
作者
徐丽华
机构
淄博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59-760,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全市28 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对全市28 所医院2014 年第四季度发生且上报登记的123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 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59.35%)和医生(23.58%)为主;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占98.37%;暴露源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的占62.60%,乙肝暴露源占30.08%,丙肝暴露源占2.44%,梅毒暴露源占4.07%,其他血液型传播疾病占0.81%;职业暴露发生频次最高的环节为废物处置,其次是手术中和拔针;暴露后均及时进行了局部处理和预防性干预,经追踪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通过监测来查找锐器伤的关键控制点,重点强化目标人群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高危因素的有效管控,最大限度的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锐器伤
职业防护
分类号
R13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及送检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
25
2
作者
徐丽华
任霄剑
张婷
刘金芝
范晓婷
刘艳华
机构
淄博市
中心医院
医院
感染
管理科
淄博市
中心医院
产科
淄博市
中心医院
护理部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5WS003)。
文摘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规范血培养送检、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为研究资料。2017年1-12月为干预前组,2018年1-12月为干预后组。2017年12月开始成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小组,并逐步实施其他干预措施。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全院治疗性、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分别为22.29%、30.16%、60.30%,高于干预前的14.91%、18.55%、4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血培养双套及以上送检构成比由干预前的15.48%提升至干预后的26.97%。干预后血培养污染率较干预前降低(1.02%VS 2.98%),干预后血培养阳性率较干预前升高(11.67%VS 9.52%)。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11%,低于干预前的37.88%;干预后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4.67%、2.56%,低于干预前的15.60%、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性抗菌药物联用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开展环节质控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血培养送检率,改善了血培养的送检质量。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血培养
抗菌药物
送检率
送检质量
Keywords
multi-sector cooperation
blood culture
antimicrobial agent
submission rate
submission quality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淄博市28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徐丽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及送检质量中的应用
徐丽华
任霄剑
张婷
刘金芝
范晓婷
刘艳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