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牛慧艳 张占强 +1 位作者 王海 王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20-823,共4页
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30例)或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30例),于治疗第1、5、15、30和90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30例)或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30例),于治疗第1、5、15、30和90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提高(P=0.02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6.67%(11/30)、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显效率为10%(3/30)、总有效率为56.67%(1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5,P=0.00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提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苯丙酮类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牛慧艳 张占强 +6 位作者 王会芳 李彦 郭立军 谢志领 韩杰 王海 李瑞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并比较其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天,治疗组患者Hcy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自身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志勤 黄一宁 +6 位作者 王海 王晶 黄晓勇 牛慧艳 吕静 刘娟 郭立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时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改变特点与临床生理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急性脑卒中对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55例(观察组),进行有关临床指标检查和不同时刻CRP的测定。另选在...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时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改变特点与临床生理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急性脑卒中对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55例(观察组),进行有关临床指标检查和不同时刻CRP的测定。另选在门诊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照组),测定CRP作为对照。结果 观察组患者CRP动态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69~0.0006),发病初期CRP的变化与WBC计数、血糖、胆固醇变化显著相关,随后的增高则与年龄、甘油三酯、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有关,与格拉斯哥意识评分和巴塞尔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CRP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机体损伤的实际状况,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但这种变化会受到血液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甘油三酯类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型线粒体脑肌病一家系两代四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慧艳 刘娟 +2 位作者 王海 彭超英 贾渭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104-3108,共5页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对只有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mt-DNA)传递给下一代的母系遗传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帮助临床认识此病,进一步提高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母系遗传 卒中样发作 癫痫 智能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牛慧艳 张占强 +6 位作者 李彦 郭立军 李瑞学 谢志领 韩杰 王海 李瑞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脑...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脑代谢等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血清CRP、TNF-α水平,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