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探析——以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涪陵黑猪种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强 龚世龙 +2 位作者 张世洪 梁光华 李海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25-226,共2页
生猪养殖因占用大量耕地和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一直是养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亟待破解的保持猪肉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相矛盾的难题。本文从推广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意义、研究重金属污染因子迁移特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作物... 生猪养殖因占用大量耕地和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一直是养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亟待破解的保持猪肉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相矛盾的难题。本文从推广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意义、研究重金属污染因子迁移特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作物品种选择的重要性3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试验研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期为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生猪养殖 涪陵黑猪 种养循环生态模式 重庆涪陵 南沱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涪陵区生猪规模场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学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在玉 邓敏 《畜禽业》 2013年第5期72-73,共2页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涪陵区生猪养殖场的抗体免疫保护率情况,以及为该区防治动物疫病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2012年对涪陵区25个集约化生猪养殖场进行了定点血清样品采集,分别采集了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血清样品各500份,共1000份,然后...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涪陵区生猪养殖场的抗体免疫保护率情况,以及为该区防治动物疫病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2012年对涪陵区25个集约化生猪养殖场进行了定点血清样品采集,分别采集了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血清样品各500份,共1000份,然后利用免疫血清学抗体检测试验对蓝耳病抗体进行了血清学抗体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400份血清样品中蓝耳病抗体阳性的血清有336份,阳性率为84%,2011年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70%,2010年蓝耳病阳性率为55%,2012年与前两年血清抗体监测水平对比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区 生猪 高致病性蓝耳病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涪陵区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光华 邓敏 +4 位作者 张世洪 李海林 李兵 李海华 张志斌 《畜禽业》 2019年第6期45-46,共2页
依据涪陵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市场对品质猪肉的高需求、传统养殖模式污染严重、外三元品种边际效益低等问题,结合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阐述我区... 依据涪陵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市场对品质猪肉的高需求、传统养殖模式污染严重、外三元品种边际效益低等问题,结合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阐述我区在创新联合育种、养殖模式转型、盈利模式升级、人才转型升级、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升级、三产业融合和产业平台升级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猪产业 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 发展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区山羊布鲁氏菌病原学的研究
4
作者 邓敏 梁光华 《畜禽业》 2018年第8期20-20,共1页
目的了解涪陵区山羊发病流行的种型。方法对2014-2016年从2个布鲁氏菌病阳性羊场流产胎儿组织获取10份样品,通过细菌学生化实验、PCR检测实验,10份样品中2份样品无菌株生长;将8株布鲁氏菌实验样品和羊3型标准菌株条带进行测定比对。结果... 目的了解涪陵区山羊发病流行的种型。方法对2014-2016年从2个布鲁氏菌病阳性羊场流产胎儿组织获取10份样品,通过细菌学生化实验、PCR检测实验,10份样品中2份样品无菌株生长;将8株布鲁氏菌实验样品和羊3型标准菌株条带进行测定比对。结果该8株阳性布鲁氏菌样品与羊3型标准菌株条带一致。结论涪陵区流行的羊种布鲁氏菌主要是羊3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细菌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的现代畜牧业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琴忠 《中国畜牧业》 2015年第22期68-69,共2页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畜牧业以“建设三峡库区优质畜禽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安金为重、特色发展”的原则,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狠抓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化适度规模养殖、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畜牧业以“建设三峡库区优质畜禽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安金为重、特色发展”的原则,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狠抓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化适度规模养殖、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促进养殖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在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建设 重庆市涪陵区 畜禽良种工程 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化生产 加工基地 畜禽生产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研究
6
作者 张凤鸣 朱丹 +3 位作者 陈四清 何朝勇 任小明 何道龄 《畜禽业》 2019年第1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方法利用太湖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随后进行横交固定,测定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肉质品质以及胴体特性。结果涪陵黑猪Ⅱ系日增重0.56±0.08 kg,料重比3.4... 目的研究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方法利用太湖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随后进行横交固定,测定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肉质品质以及胴体特性。结果涪陵黑猪Ⅱ系日增重0.56±0.08 kg,料重比3.44±0.51,屠宰率73.07%,瘦肉率51.87%,胴体背膘厚28.25 mm,眼肌面积29.45 cm^2,肌内脂肪含量3.11%±0.16%,平均产子数12.1头。结论涪陵黑猪Ⅱ系具备高产子性,肉质品质高,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的优点,显示此次杂交产生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杂交利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利用 繁殖性能 生长性能 胴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种养循环生态大棚与传统半封闭猪舍育肥性能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光华 邓敏 +6 位作者 张世洪 何晶晶 李海林 李海华 张志兵 朱丹 陈四清 《畜禽业》 2019年第7期4-5,7,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涪陵黑猪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内的育肥性能,并与传统半封闭育肥猪舍比较。方法在同一品种、同一饲料、同一时间段内由同一饲养员分别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和传统半封闭猪舍内对涪陵黑猪育肥,记录数据,育肥结束后,统计分析并对... 目的初步研究涪陵黑猪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内的育肥性能,并与传统半封闭育肥猪舍比较。方法在同一品种、同一饲料、同一时间段内由同一饲养员分别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和传统半封闭猪舍内对涪陵黑猪育肥,记录数据,育肥结束后,统计分析并对比两者育肥性能指标。结果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实验结果为:发病率为5%,成活率为99.60%,日增重为(614.04±62.22)g,料重比(3.06±0.09):1;传统半封闭猪舍实验结果为:发病率为9%,成活率为98.40%,日增重为(516.53±51.79)g,料重比(3.38±0.01):1。结论涪陵黑猪育肥,种养循环生态大棚优于传统半封闭式猪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黑猪 种养循环生态大棚 半封闭猪舍 育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产业发展现状探讨
8
作者 梁光华 邓敏 +6 位作者 张世洪 李海林 李兵 李海华 张志兵 朱丹 陈四清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7期43-44,共2页
结合重庆涪陵区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生猪产业存在肉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培育新品系、钻研绿色养殖新模式,涪陵黑猪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并取得了明显成绩。对其进行了介绍,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生猪产业 涪陵黑猪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宗义 朱丹 +3 位作者 陈四清 何朝勇 任小明 何道龄 《畜禽业》 2019年第11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方法在盆周山地猪纯繁选育的同时连续5年开展的肥育性能测定,仔猪阉割后在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测定了育肥猪体重20~90 kg阶段的日增重、料肉比、体长、体高、胸围、倒数3~4肋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等生... 目的研究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方法在盆周山地猪纯繁选育的同时连续5年开展的肥育性能测定,仔猪阉割后在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测定了育肥猪体重20~90 kg阶段的日增重、料肉比、体长、体高、胸围、倒数3~4肋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等生长发育指标,抽取部分猪屠宰,测定屠宰率、三点均膘、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等胴体指标,肉色、pH 1、肌内脂肪等肉质指标。结果盆周山地猪日增重400 g,料肉比4∶1~4.28∶1,90 kg体长112~120 cm,体高56.5~58.3 cm,胸周围102.53~106.20 cm,倒数3~4肋膘厚3.40~3.89 mm,倒数3~4肋眼肌面积11.90~16.25 cm^2,屠宰率71%~74%,瘦肉率38%~49.8%,肉色3.9以上,pH值6.2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61%以上。结论盆周山地猪体高中等,背膘较厚,眼肌面积小,是典型的脂肪型猪种,具有肉色鲜红、肌肉系水力强、肌纤维细嫩、肉质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 育肥 胴体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在玉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292-6293,共2页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仔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涪陵某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和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仔猪在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平均效价为2.62。随着日龄的增长...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仔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涪陵某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和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仔猪在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平均效价为2.62。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不完全保护水平。不同日龄首免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效价对试验猪的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影响。[结论]30~45日龄是仔猪接种FMD疫苗的最佳时间,这与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检测 口蹄疫 母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敏 梁光华 张元琴 《畜禽业》 2018年第7期77-77,80,共2页
目的:对涪陵区2015-2017年猪口蹄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部分猪群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近3年全区规模场与乡镇散养户的生猪血清17 920余份、组织样品776份,按猪群阶段分别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病原学监测,得出合格率、阳性... 目的:对涪陵区2015-2017年猪口蹄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部分猪群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近3年全区规模场与乡镇散养户的生猪血清17 920余份、组织样品776份,按猪群阶段分别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病原学监测,得出合格率、阳性率,用SPSS统计学方差显著性分析;结果:同一年的规模场合格率要高于散养户合格率,且差异显著(p<0.01);规模场病原学监测阳性0.33%;散养户病原学监测阳性3%。结论:涪陵区散养户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差,有部分散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流行病学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环境对猪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昌福 《中国畜牧业》 2015年第24期72-72,共1页
猪舍环境是猪生产中必须依赖的条件之一,创造适宜的猪舍环境能够增强猪只体质,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反之则易降低猪只的生产性能,还有可能引发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只有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才能使猪舍的环境达到良好状态,以满足猪只对... 猪舍环境是猪生产中必须依赖的条件之一,创造适宜的猪舍环境能够增强猪只体质,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反之则易降低猪只的生产性能,还有可能引发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只有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才能使猪舍的环境达到良好状态,以满足猪只对环境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环境 猪生产 饲养密度 控制措施 生产水平 空气温度 公猪精液 生产性能 母猪繁殖力 粪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不同阶段猪瘟抗体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敏 《畜禽业》 2018年第1期27-27,共1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猪瘟抗体水平,对某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生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分析。方法:在一年之内分季度检测了首免前的4周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及经产母猪、首免后及二免后生猪的猪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结果...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猪瘟抗体水平,对某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生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分析。方法:在一年之内分季度检测了首免前的4周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及经产母猪、首免后及二免后生猪的猪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结果显示,4周龄(首免前)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偏低,平均为36.65%;其一免和二免的生猪猪瘟抗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平均值分别为56.67.%和93.34%。结论:通过该实验数据分析,及时对规模化猪场进行免疫程序的完善,对提高猪瘟的防控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猪瘟抗体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对种猪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世权 张杰 张世洪 《畜禽业》 2018年第5期20-21,23,共3页
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通过对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选取国家核心原种猪场实施物理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与监控、消毒与无害化处理、投入品控制等成套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净化种猪场生产内外环境。结果表明:2012-2016年猪瘟、口蹄... 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通过对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选取国家核心原种猪场实施物理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与监控、消毒与无害化处理、投入品控制等成套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净化种猪场生产内外环境。结果表明:2012-2016年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逐年提高,母猪获得了良好的免疫保护屏障和抗体整齐度,进而提高了种猪的生产性能,每头母猪保育仔猪数原种猪场2016年较2012年提高了3.89头,增长了26.07%,父母代种猪生产场提高了3.71头,增长了24.05%,差异极显著(P∠0.01);每头母猪保育仔猪数的提高是由于母猪年产窝数、产活仔数和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控制技术 生产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古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7期189-189,72,共2页
2016年4月上旬涪陵区某猪场发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解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根据临床治疗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常用药物,确定了三种用药方案对其治疗,记录其治疗结果。方案Ⅰ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治愈率为93.... 2016年4月上旬涪陵区某猪场发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解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根据临床治疗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的常用药物,确定了三种用药方案对其治疗,记录其治疗结果。方案Ⅰ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治愈率为93.7%;方案Ⅱ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的治愈率为86.7%,方案Ⅲ盐酸沙拉沙星注射液的治愈率为80%。三种用药方案对猪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均有良好效果,用药方案Ⅰ的治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关节炎型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产品兽药残留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有荃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12-13,共2页
1 兽药残留因素分析 目前,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造成兽药残留超标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因素。 1.1 饲料中滥用原料药、药物添加剂造成兽药残留超标一些企业为追求高效益和高利润,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抗生素、磺胺... 1 兽药残留因素分析 目前,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造成兽药残留超标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因素。 1.1 饲料中滥用原料药、药物添加剂造成兽药残留超标一些企业为追求高效益和高利润,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抗生素、磺胺类、呋喃唑酮等化学药品和其他违禁药品),且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化学药名称和休药期,并向养殖户销售,使畜禽在生长周期体内不断蓄积药物,导致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残留分析 畜产品 饲料添加剂 药物添加剂 控制 残留超标 化学药品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生猪养殖成本的几点建议
17
作者 文昌福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4期69-69,共1页
一、控制养殖成本1.充分利用杂交优势,选用优质品种。众所周知,美系长白、英系大白等国外品种,属于晚熟品种,体形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缺点是性成熟晚、发情表征不如地方品种明显、产仔率低、对饲料的要求高、抗应激能力差。而国... 一、控制养殖成本1.充分利用杂交优势,选用优质品种。众所周知,美系长白、英系大白等国外品种,属于晚熟品种,体形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缺点是性成熟晚、发情表征不如地方品种明显、产仔率低、对饲料的要求高、抗应激能力差。而国内品种恰恰相反,如荣昌猪、太湖猪等,性成熟早、发情表征明显、奶水多、多胎多仔、耐粗食,缺点是体形差、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单个猪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成本 性成熟 抗应激能力 荣昌猪 太湖猪 杂交优势 晚熟品种 产仔率 国外品种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兔饲养管理技术
18
作者 张世洪 徐龙平 张胜 《植物医生》 2016年第5期32-32,共1页
1种公兔饲养管理非配种期间种公兔日粮应以青绿饲料为主,饲喂量每天每只800~1000g,混合精料30~50g。冬季适当加喂胡萝卜和麦芽。配种期种公兔的日粮应营养全面,体积小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每天每只应补喂鱼粉5~7g,胡萝卜100~150... 1种公兔饲养管理非配种期间种公兔日粮应以青绿饲料为主,饲喂量每天每只800~1000g,混合精料30~50g。冬季适当加喂胡萝卜和麦芽。配种期种公兔的日粮应营养全面,体积小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每天每只应补喂鱼粉5~7g,胡萝卜100~150g,麦芽30~50g,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以保证精子活力和受精率的提髙,日喂精料量应增加30%~50%,以改善精液品质,同时应提供充足的优质青绿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管理技术 肉兔 青绿饲料 非配种期 混合精料 矿物质元素 种公兔 消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建造应注意的四个因素
19
作者 文昌福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1期83-83,共1页
猪舍是猪群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建造科学合理的猪舍,给猪群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空间在猪生产中至关重要。猪舍内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质量、猪的活动空间、粪便处理方式等,这些因素对猪群的影响... 猪舍是猪群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建造科学合理的猪舍,给猪群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空间在猪生产中至关重要。猪舍内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质量、猪的活动空间、粪便处理方式等,这些因素对猪群的影响受栏舍建造结构的直接作用。为了提高猪舍的适用性,建造猪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建造 科学合理 生长空间 环境因素 空气流速 空气质量 活动空间 粪便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边远山区养殖户现有饲喂方式的弊病和改进
20
作者 陈有荃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第5期44-44,共1页
重庆边远山区,山多地少,多种植玉米,养殖形式多以自给自足的散养为主。有的养殖户养一两头母猪,自繁自养;有的从其他农户处买几头小猪来育肥,养殖少、规模小、饲喂方式比较粗放。1现有饲喂方式基本上分三个阶段。乳猪阶段,买点乳猪颗... 重庆边远山区,山多地少,多种植玉米,养殖形式多以自给自足的散养为主。有的养殖户养一两头母猪,自繁自养;有的从其他农户处买几头小猪来育肥,养殖少、规模小、饲喂方式比较粗放。1现有饲喂方式基本上分三个阶段。乳猪阶段,买点乳猪颗粒料,兑一部分玉米粥,饲喂乳猪,虽然乳猪不拉稀,但营养低,乳猪生长缓慢;仔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喂方式 边远山区 养殖户 重庆 养殖形式 自繁自养 生长缓慢 乳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