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Ⅲ.播期对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胡代文 高明泉 +3 位作者 张红 张召荣 李娟 肖莉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4期20-21,52,共3页
以4个品种为试材,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播期对茎瘤芥不同品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适时播种产量较高,播期过迟,产量急剧下降。涪杂1号、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3个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14日,... 以4个品种为试材,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播期对茎瘤芥不同品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适时播种产量较高,播期过迟,产量急剧下降。涪杂1号、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3个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14日,涪丰14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9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中海拔 适宜播种期 主要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Ⅱ·品种、密度与肥料对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胡代文 李娟 +3 位作者 高明泉 张红 张召荣 肖莉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3期23-24,47,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施磷量、品种和密度对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茎瘤芥主要性状及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N为20kg/667m2,P2O5为6kg/66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施磷量、品种和密度对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茎瘤芥主要性状及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N为20kg/667m2,P2O5为6kg/667m2,品种为涪杂1号,密度为7000株/667m2,产量可达252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中海拔 栽培措施 产量 主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Ⅰ.适宜品种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代文 张红 +3 位作者 高明泉 张召荣 肖莉 李娟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2期13-13,46,共2页
用6个茎瘤芥品种在涪陵中海拔地区进行了试验,分析比较了营养生长期、株型、单株鲜重、单个瘤茎重、菜形指数、茎叶比、产量等主要性状,筛选出了适于中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涪杂1号、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
关键词 茎瘤芥 品种 中海拔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榨菜根肿病的危害与产量损失测定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明泉 彭洪江 +2 位作者 王旭祎 韩海波 张建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3,共3页
  1999~ 2 0 0 0年通过系统观察病情明确 ,榨菜全生育期均能感染根肿病 ,侵染时期早迟与病害症状发展及产量损失程度差异较大。根据榨菜肿瘤显现部位、大小及整株受害程度和产量损失 ,将榨菜根肿病病情严重度分为0~
关键词 榨菜 根肿病 危害 产量损失 植物病理学 涪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义华 冷蓉 +2 位作者 张召荣 高明泉 肖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2-444,454,共4页
以23个茎瘤芥地方品种为试材估算了15个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及遗传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力从大到小顺序为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茎/叶、菜皮百分率、瘤茎产量、叶宽、瘤茎横径、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株鲜重、瘤茎纵径、叶... 以23个茎瘤芥地方品种为试材估算了15个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及遗传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力从大到小顺序为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茎/叶、菜皮百分率、瘤茎产量、叶宽、瘤茎横径、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株鲜重、瘤茎纵径、叶长、菜形指数、开展度、瘤茎空心率、株高。瘤茎空心率、茎/叶、菜皮百分率和瘤茎产量的遗传变异较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在5%的选择率下,可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综合试验结果认为,瘤茎膨大期、营养生长期、茎/叶宜在早代进行一次性单株选择,菜皮百分率、瘤茎产量、叶宽等性状可适当加强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数量性状 遗传力 遗传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蒋晓英 张致力 +2 位作者 陈旭 雷开荣 赵正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21-123,135,共4页
综述了抗稻瘟病育种及其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和栽培管理等稻瘟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高温高湿地区的稻瘟病无害化防控技术和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稻瘟病 无害化防控 分子育种 生物技术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各生育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义华 周光凡 +2 位作者 范永红 王彬 林合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633-635,共3页
以21个茎瘤芥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几乎均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始期株鲜重与其叶长、叶宽、瘤茎生长量、纵径,中期瘤茎生长量与其株鲜重,单株产量与始期... 以21个茎瘤芥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几乎均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始期株鲜重与其叶长、叶宽、瘤茎生长量、纵径,中期瘤茎生长量与其株鲜重,单株产量与始期瘤茎生长量、现蕾期叶长、茎/叶、纵径、横径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偏相关;始期瘤茎生长量与纵径、横径,始期叶宽与中期株鲜重,纵径与横径,单株产量与始期株鲜重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偏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始期、中期瘤茎生长量以及现蕾期的叶长、横径、纵径等五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和通径系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横径对单株产量作用最大,其次为纵径>现蕾期叶长>中期瘤茎生长量>始期瘤茎生长量,同时这五个农艺性状之间大多为负的偏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高产育种应以增大瘤茎横径为其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榨菜)产量生境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义华 周光凡 +3 位作者 范永红 彭福英 李娟 张建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4-377,共4页
运用王夫玉等人提出的生境敏感性评价方法 ,初步研究了 6个茎瘤芥代表品种产量生境敏感性及其与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不同品种 ,产量生境敏感性不同 ;据此 ,可将茎瘤芥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 运用王夫玉等人提出的生境敏感性评价方法 ,初步研究了 6个茎瘤芥代表品种产量生境敏感性及其与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不同品种 ,产量生境敏感性不同 ;据此 ,可将茎瘤芥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种。参试品种中 ,涪丰 14和巴中羊角属生境钝感型 ;半碎叶、蔺市草腰子和涪杂 1号属生境弱感型 ;永安小叶属生境敏感型。 (2 )产量生境敏感性指数SI(SI愈小 ,品种对生境反应愈敏感 )与Ⅰ (8月 2 0日播种 )、Ⅱ (8月 30日播种 )期瘤茎纵径 ,与Ⅱ、Ⅲ (9月 9日播种 )期茎 /叶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84 8 、- 0 835 、- 0 872 、- 0 92 5 。本文初步提出在涪陵 8月 2 0日 - 8月 30日播种的瘤茎纵径和 8月 30日至 9月 9日播种的茎 /叶比可作为茎瘤芥产量生境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指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生境 播种 产量 代表品种 榨菜 主要性状 永安 初步研究 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瘤茎增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义华 周光凡 +2 位作者 范永红 张红 彭福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以茎瘤芥涪杂1号为试材,研究了瘤茎膨大后瘤茎性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y=k(1+e(a+bt)-1能很好地描述瘤茎纵径、横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过程,而菜形指数的变化过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2。瘤茎纵径、横... 以茎瘤芥涪杂1号为试材,研究了瘤茎膨大后瘤茎性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y=k(1+e(a+bt)-1能很好地描述瘤茎纵径、横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长过程,而菜形指数的变化过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2。瘤茎纵径、横径、干样质量、鲜样质量线性增长始期分别出现在膨大后2.1-9.6d、17.8-19.7d、45.7~48.0d、46.0~50.5d,线性增长持续时间分别为61.6-78,1d、56.1~70.6d、32.9~34.8d、31.6~35.2d;增长高峰期出现在膨大后32.9-48.7d、45.8-55.0d、63.1~64.5d、63.5-66.3d,其最大增长速率分别高达每株每天0.17cm(纵径)、0.16cm(横径)、1.05g(Dw)、16.24g(Fw)。播种晚则瘤茎横径线性增长持续时间短,纵径、干鲜质量增长速率低,而菜形指数的变化由慢到快的递增演变为由快到慢的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过程 茎瘤芥 LOGISTIC方程 二次回归方程 线性增长 变化过程 持续时间 增长速率 纵径 横径 膨大 高峰期 鲜质量 指数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茎芥菜干物质和磷积累转运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小红 刘华强 +2 位作者 李昌满 何晓蓉 罗永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49-52,共4页
为弄清杂交茎芥菜干物质和磷积累规律,提出磷肥合理施用建议,采用了分期取样,化验分析,模型模拟的方法对茎芥菜杂交种JL92 3A×JL155干物质和磷积累及转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芥菜各器官干物质和P积累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 为弄清杂交茎芥菜干物质和磷积累规律,提出磷肥合理施用建议,采用了分期取样,化验分析,模型模拟的方法对茎芥菜杂交种JL92 3A×JL155干物质和磷积累及转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芥菜各器官干物质和P积累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其中干物质的旺盛积累期:茎为15 3~20 2叶龄,根为12 7~17 0叶龄,叶为12 6~16 9叶龄;P的旺盛积累期:茎为14 98~18 98叶龄,根为11 85~16 41叶龄,叶为12 3~15 94叶龄。各器官在干物质旺盛积累期积累干物质达65%以上,茎高达85 4%。各器官在P旺盛积累期积累的P高达65%以上。叶向茎转运的干物质达4 4%;转运的P达5 1%,提出了在茎芥菜杂交种生产上磷肥施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芥菜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转运 磷积累 磷转运 磷肥 合理施肥 叶龄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榨菜)瘤茎形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义华 张召荣 +2 位作者 冷容 李娟 肖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利用瘤茎形状有较大差异的4个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自交系作为亲本配置了2个杂交组合,并以瘤茎形状指数作为度量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其衍生后代家系群体P1、P2、F1、B1、B2和F2瘤茎形状进... 利用瘤茎形状有较大差异的4个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自交系作为亲本配置了2个杂交组合,并以瘤茎形状指数作为度量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其衍生后代家系群体P1、P2、F1、B1、B2和F2瘤茎形状进行了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杂交组合y203×b145的瘤茎形状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其遗传率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59.89%、26.18%和54.14%;而瘤茎形状在杂交组合y92×b146中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在B1、B2和F2家系群体中,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44%、58.06%和63.1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0.42%、4.36%和1.26%。这些结果表明,对瘤茎形状改良时要以主基因利用为主,且宜在中高世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瘤茎形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稻区稻瘟病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祎 彭洪江 +2 位作者 高明泉 韩海波 张建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7,共3页
经4年采用全国统一的鉴定方法和稻瘟病统一鉴别品种,对重庆稻区3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和19个水稻主栽品系进行抗瘟性监测明确,重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复杂多样,优势种群突出,优势小种不明显,主推水稻品种(系)抗性水平低.应用二次... 经4年采用全国统一的鉴定方法和稻瘟病统一鉴别品种,对重庆稻区3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和19个水稻主栽品系进行抗瘟性监测明确,重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复杂多样,优势种群突出,优势小种不明显,主推水稻品种(系)抗性水平低.应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及微电脑技术,探讨稻瘟病常发重病区种植优质丰产感病品种(系),纯氮施用量X1、栽插密度X2、施药次数X3三因素五水平对其病情和产量的效应,建立了穗颈瘟病指(Y1)和产量(Y2)同可控栽培因子间的数学模型:Y1=18.122 4+0.560 1 X1-0.695 5 X3+0.529 4 X2 3;±0.739 8,Y2=386.604 3+9.368 1 X1+6.163 4 X2+15.407 8 X3~6.270 8 X2 1-8.620 8 X2 2±7.821 1,并提出了适合当地水稻控害丰产的优化组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稻区 稻瘟病 控制技术 生理小种 抗性水平 旋转设计 微电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不同品种在涪陵高海拔地区适应性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召荣 胡代文 +3 位作者 高明泉 张红 李娟 肖莉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地区适应性 品种选择 茎瘤芥 高海拔 涪陵区 蔬菜生产基地 先期抽薹现象 鉴定 加工原料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南沱茎瘤芥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朝贵 唐阵武 +4 位作者 王正银 李成琼 范永红 刘华强 杨学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涪陵南沱镇茎瘤芥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整体上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基本没受到汞和铬污染,但已受到了铜、铅、镉污染,特别是镉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相关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均表明土壤养分对...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涪陵南沱镇茎瘤芥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整体上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基本没受到汞和铬污染,但已受到了铜、铅、镉污染,特别是镉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相关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均表明土壤养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土壤重金属 回归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对涪陵红心萝卜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永统 陶洪英 +3 位作者 曾晓霞 勾治琴 彭玉梅 吕发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涪陵红心萝卜 主要性状 氮磷钾 食品添加剂 色素含量 胭脂萝卜 地方品种 天然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榨菜)瘤茎蜡粉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义华 张召荣 +2 位作者 赵守忠 肖丽 冉光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7-1299,共3页
以5个茎瘤芥自交系为亲本试材,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B1、B27个世代材料,对茎瘤芥营养生长期瘤茎蜡粉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瘤茎有蜡粉对无蜡粉为显性,由一对核基因控制。
关键词 茎瘤芥 瘤茎 蜡粉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和肥料对涪陵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的控防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冷容 沈进娟 +4 位作者 董战 汤勇 赵守忠 姚强 任小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2,共2页
榨菜的原料作物为芥菜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变种,俗称青菜头。2010年,重庆涪陵茎瘤芥种植4.4万hm2(66.5万亩),总产量145.5万t,鲜销37万t,加工成品榨菜38.5万t,出口2.5万t,是国内外最大榨菜种植生产加... 榨菜的原料作物为芥菜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变种,俗称青菜头。2010年,重庆涪陵茎瘤芥种植4.4万hm2(66.5万亩),总产量145.5万t,鲜销37万t,加工成品榨菜38.5万t,出口2.5万t,是国内外最大榨菜种植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茎瘤芥生产常受到根肿病的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涪陵 茎瘤芥 根肿病 榨菜 防效 肥料 药剂 JUN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茎瘤芥涪杂一号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红 刘义华 +2 位作者 范永红 胡代文 彭福英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48,共2页
涪杂一号是用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96118-3A与自交系92154杂交培育的新品种,虽产量高,品质好,但制种产量一直很低,严重制约该品种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播栽期父母本相差天行比5,1∶3,密度12000株/667m,母本现蕾和2抽薹时喷施300mg... 涪杂一号是用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96118-3A与自交系92154杂交培育的新品种,虽产量高,品质好,但制种产量一直很低,严重制约该品种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播栽期父母本相差天行比5,1∶3,密度12000株/667m,母本现蕾和2抽薹时喷施300mg·kg-1多效唑液,能够使制种产量达20~25kg/66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茎瘤芥 涪杂一号品种 选育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水英 肖崇刚 +1 位作者 杨静 韩海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538,共4页
采用rep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重庆地区的稻瘟病菌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显示 70个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 2~ 15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 ,在 0 .80遗传相似水平下 ,供试菌株划分为 9个遗传谱系。结合传统的植病学方法 ,测定了分布于各... 采用rep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重庆地区的稻瘟病菌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显示 70个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 2~ 15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 ,在 0 .80遗传相似水平下 ,供试菌株划分为 9个遗传谱系。结合传统的植病学方法 ,测定了分布于各个遗传谱系中的 4 0个稻瘟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 4 0个菌株共分为 5群 ,15个小种 ,其中ZA ,ZB群占优势 ,ZA1,ZA3 ,ZB1为优势小种。结果还发现菌株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间并不存在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遗传谱系可由多个不同的生理小种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稻瘟病菌 遗传谱系 生理小种 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冷容 范永红 +4 位作者 胡代文 刘义华 林合清 王旭祎 张召荣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8期32-33,共2页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俗称青菜头、榨菜,系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的原料,为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的特色农业资源。目前涪陵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产销区,其茎瘤芥常年栽培面积在80 000 hm...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俗称青菜头、榨菜,系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的原料,为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的特色农业资源。目前涪陵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产销区,其茎瘤芥常年栽培面积在80 000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江津至云阳的10余个区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榨菜 无公害栽培技术 青菜头 高产优质 早市 JUNCEA 农业资源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