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Ⅲ.播期对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胡代文
高明泉
张红
张召荣
李娟
肖莉
|
《耕作与栽培》
|
2006 |
8
|
|
2
|
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Ⅱ·品种、密度与肥料对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胡代文
李娟
高明泉
张红
张召荣
肖莉
|
《耕作与栽培》
|
2006 |
4
|
|
3
|
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Ⅰ.适宜品种筛选 |
胡代文
张红
高明泉
张召荣
肖莉
李娟
|
《耕作与栽培》
|
2006 |
4
|
|
4
|
涪陵榨菜根肿病的危害与产量损失测定 |
高明泉
彭洪江
王旭祎
韩海波
张建红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5
|
茎瘤芥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的初步研究 |
刘义华
冷蓉
张召荣
高明泉
肖丽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6 |
25
|
|
6
|
稻瘟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蒋晓英
张致力
陈旭
雷开荣
赵正武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09 |
22
|
|
7
|
茎瘤芥各生育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
刘义华
周光凡
范永红
王彬
林合清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4 |
8
|
|
8
|
茎瘤芥(榨菜)产量生境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
刘义华
周光凡
范永红
彭福英
李娟
张建红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4 |
6
|
|
9
|
茎瘤芥瘤茎增长过程的研究 |
刘义华
周光凡
范永红
张红
彭福英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0
|
杂交茎芥菜干物质和磷积累转运规律研究 |
孙小红
刘华强
李昌满
何晓蓉
罗永统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4
|
|
11
|
茎瘤芥(榨菜)瘤茎形状的遗传研究 |
刘义华
张召荣
冷容
李娟
肖丽
|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2
|
重庆稻区稻瘟病控制技术研究 |
王旭祎
彭洪江
高明泉
韩海波
张建红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3
|
茎瘤芥不同品种在涪陵高海拔地区适应性鉴定 |
张召荣
胡代文
高明泉
张红
李娟
肖莉
|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4
|
涪陵南沱茎瘤芥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 |
刘朝贵
唐阵武
王正银
李成琼
范永红
刘华强
杨学春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5
|
氮磷钾对涪陵红心萝卜主要性状的影响 |
罗永统
陶洪英
曾晓霞
勾治琴
彭玉梅
吕发生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6
|
茎瘤芥(榨菜)瘤茎蜡粉遗传的初步研究 |
刘义华
张召荣
赵守忠
肖丽
冉光葵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不同药剂和肥料对涪陵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的控防效果 |
冷容
沈进娟
董战
汤勇
赵守忠
姚强
任小平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杂交茎瘤芥涪杂一号制种技术研究 |
张红
刘义华
范永红
胡代文
彭福英
|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9
|
重庆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的关系研究 |
杨水英
肖崇刚
杨静
韩海波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20
|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
冷容
范永红
胡代文
刘义华
林合清
王旭祎
张召荣
|
《长江蔬菜》
|
2011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