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工艺对SPCC冷轧薄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尹红国 温德智 +2 位作者 吴光亮 陈振华 罗孟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对低碳铝镇静钢(SPCC)冷轧薄板进行了模拟罩式退火,分析其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SPCC的再结晶温度为560℃,再结晶温度范围为520~600℃。660~680℃双台阶退火1h后,ReL低于190MPa,Rm为300MPa,A为43%,达到了深冲压用... 对低碳铝镇静钢(SPCC)冷轧薄板进行了模拟罩式退火,分析其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SPCC的再结晶温度为560℃,再结晶温度范围为520~600℃。660~680℃双台阶退火1h后,ReL低于190MPa,Rm为300MPa,A为43%,达到了深冲压用钢的性能指标。采用全速加热(第一阶段300℃/h,第二阶段150℃/h)680℃保温1h后,性能完全满足一般用钢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板中链状分布的渗碳体主要来自于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的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冷轧薄板 渗碳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工艺对CSP微合金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鑫强 徐光 +1 位作者 薛正良 吴光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71-573,共3页
在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不同变形温度和冷却速度试验,研究低温区变形温度和冷却工艺对CSP生产线上微合金高强度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形应在单相奥氏体区内完成,适当降低变形温度有利于得到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冷却速... 在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不同变形温度和冷却速度试验,研究低温区变形温度和冷却工艺对CSP生产线上微合金高强度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形应在单相奥氏体区内完成,适当降低变形温度有利于得到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冷却速度对贝氏体组织有明显影响,冷却速度越快,贝氏体组织越细小,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 微舍金钢 变形温度 冷却工艺 贝氏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船板钢E40生产工艺模拟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会龙 赵刚 +1 位作者 叶传龙 廖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采用2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E40坯料,然后在实验室进行了控轧控冷的热轧试验和正火实验。对两种工艺生产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控轧控冷(TMCP)轧制的钢板相比,经同样轧制工艺后在910℃正火的钢,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 采用2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E40坯料,然后在实验室进行了控轧控冷的热轧试验和正火实验。对两种工艺生产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控轧控冷(TMCP)轧制的钢板相比,经同样轧制工艺后在910℃正火的钢,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且低于船级社的标准;而控轧控冷(TMCP)的E40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无论纵横向拉伸性能,以及-20~-60℃冲击韧性均完全满足船级社的性能标准。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生产的钢板显微组织基本为多边形铁素体和无碳化物贝氏体及少量珠光体的复合组织;只不过经正火处理的钢板晶粒较细小,其内的混晶组织得到改善,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40船板钢 控轧控冷工艺 正火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t转炉溅渣护炉水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倪红卫 喻淑仁 +3 位作者 邱玲慧 阎建新 谢集强 罗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溅渣护炉技术是提高转炉炉龄的有效措施。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 ,探索溅渣护炉操作的最佳工艺参数。得出溅渣优化工艺参数如下 :顶枪夹角为 1 2°;顶枪枪位为 1 5 0 0~ 1 80 0mm ;顶吹气体流量大于 1 9860m3 /h;渣池初始深度为 65 0m... 溅渣护炉技术是提高转炉炉龄的有效措施。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 ,探索溅渣护炉操作的最佳工艺参数。得出溅渣优化工艺参数如下 :顶枪夹角为 1 2°;顶枪枪位为 1 5 0 0~ 1 80 0mm ;顶吹气体流量大于 1 9860m3 /h;渣池初始深度为 65 0mm ;底吹气体流量为 3 1 2m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溅渣护炉 顶底复吹 水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对QT间期变异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小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06-307,共2页
探讨QT间期变异性在心力衰竭中的意义。对 1 7例心力衰竭患者、2 2例无心力衰竭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进行QT间期动态分析。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组的QT间期变异性 (QTV)明显大于无心力衰竭组 ,心力衰竭影响QT间期变异性。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QT间期变异性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