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学的水下惯性导航系统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艳峰 鲍敬源 +1 位作者 韩云峰 李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随着海洋开发的进程推展,自主式水下潜航器(AUV)的导航技术也在日益进步。随着技术的探索,发现惯性导航的声学导航结合的导航模式才是未来的主要导航方向。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声学的水下惯性导航系统(INS)校准方法,其定位精度由惯导精度... 随着海洋开发的进程推展,自主式水下潜航器(AUV)的导航技术也在日益进步。随着技术的探索,发现惯性导航的声学导航结合的导航模式才是未来的主要导航方向。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声学的水下惯性导航系统(INS)校准方法,其定位精度由惯导精度、安装偏差和声学定位精度综合决定。结果显示,在水下平台采用高精度光纤惯导并精确测量安装偏差的条件下,此方法能够获取不大于100 m的定位精度,能够很好地为水下平台提供导航系统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声学导航 声学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纬度下惯导极区性能模拟测试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文者 卞鸿巍 +1 位作者 马恒 臧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20-2627,共8页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极区性能试验难以实地开展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模拟测试的方法,并基于横向坐标系编排给出了以组合导航系统作为测量基准的惯导模拟测试方案。首先分析了模拟测试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然后根据轨迹形变最小原则详细推导了基...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极区性能试验难以实地开展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模拟测试的方法,并基于横向坐标系编排给出了以组合导航系统作为测量基准的惯导模拟测试方案。首先分析了模拟测试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然后根据轨迹形变最小原则详细推导了基于横向坐标系编排的极区模拟测试转换公式,之后针对测试中采用不同基准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转换算法,并提出以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NS/GNSS)为参照基准的一种具体测试方案,最终完成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模拟测试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基准误差不计的情形下,试验导航参数误差与惯导实地横向编排解算误差相当。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法替代极区实地试验进行精度性能评估的可行性,为后续极区模拟测试评估研究奠了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极区导航 横向坐标系 模拟测试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瞄准线动态跟踪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清海 沈晓洋 +1 位作者 冉承平 何磊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光电吊舱陀螺稳定平台在惯性稳定的状态下只能补偿飞机的姿态变化,无法补偿飞机的线性运动影响。飞行过程中,光电吊舱瞄准线随着飞机的运动快速移动,这对操作员快速捕获瞄准目标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希望对某固定区域进行较长时间的观... 光电吊舱陀螺稳定平台在惯性稳定的状态下只能补偿飞机的姿态变化,无法补偿飞机的线性运动影响。飞行过程中,光电吊舱瞄准线随着飞机的运动快速移动,这对操作员快速捕获瞄准目标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希望对某固定区域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需要操作员不断地操纵吊舱使瞄准线始终指向目标,这就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和操作难度。介绍了一种基于惯性信息的动态跟踪算法,将飞机的线性运动速度投影到平台坐标系下,计算出平台的动态补偿角速度并进行实时补偿,驱动光电吊舱运动保证瞄准线始终指向地面固定场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惯性信息的动态补偿技术能快速实时补偿飞机的线性运动,保证光电吊舱成像场景稳定,极大地方便了操作员的操作,减轻了其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瞄准线 跟踪 动态补偿 惯性导航系统 坐标变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3模型压缩的交通标志实时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鲍敬源 薛榕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02-210,共9页
YOLOv3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能够实现对交通标志的实时检测。但由于YOLOv3模型要求设备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及较大的内存,难以直接部署在车辆等资源受限平台上。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Strong Tiny-YOLOv3目标检测模型,该... YOLOv3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能够实现对交通标志的实时检测。但由于YOLOv3模型要求设备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及较大的内存,难以直接部署在车辆等资源受限平台上。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Strong Tiny-YOLOv3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FireModule层进行通道变换,在减小模型参数的同时能够加深模型深度。同时,模型在FireModule层之间加入short-cut来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保持较高检测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减小YOLOv3模型对设备的依赖。与Tiny-YOLOv3模型相比,Strong Tiny-YOLOv3模型的参数量减少了87.3%,实际内存大小减少了77.9%,在GeForce 940MX上的检测速度提高了22.8%,且在GTSDB和CCTSDB交通标志数据集上的检测mAP分别提高了12%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模型 Tiny-YOLOv3模型 目标检测 模型压缩 交通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内埋武器弹射发射多柔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清海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深入研究载机在全包线发射条件下的导弹分离安全性,针对一种新型的双平行四边形弹射构型,采用基于ABAQUS和ADAMS的联合多柔体发射动力学仿真方法,得到导弹分离速度、角速度、过载、关键部件的动态载荷及弹架系统横向变形量。仿真结果... 为深入研究载机在全包线发射条件下的导弹分离安全性,针对一种新型的双平行四边形弹射构型,采用基于ABAQUS和ADAMS的联合多柔体发射动力学仿真方法,得到导弹分离速度、角速度、过载、关键部件的动态载荷及弹架系统横向变形量。仿真结果表明,横向过载对弹架分离安全性、武器与载机的结构相容性有重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弹架系统横向变形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弹射 多柔体动力学 机构构型 横向变形 结构相容性 内埋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的低频声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强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有限元/无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以及金属加筋圆柱壳低频声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了不同波数情况下加筋圆柱壳和非加筋圆柱壳的散射情况,其中加筋情况分别采用了两种处理方法,包括梁单元建模与壳单元建模,结... 采用有限元/无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以及金属加筋圆柱壳低频声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了不同波数情况下加筋圆柱壳和非加筋圆柱壳的散射情况,其中加筋情况分别采用了两种处理方法,包括梁单元建模与壳单元建模,结果表明加强筋的建模方法对于计算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一些频率点甚至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限元 无限元 声散射 目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板风及偏流板角度对舰载机尾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鲍敬源 钱超 +1 位作者 李仁府 张园园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为了解甲板风及偏流板偏转角对航空母舰舰载机发动机尾流分布的影响,以国外舰载机发动机尾喷口和航空母舰偏流板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该舰载机发动机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 为了解甲板风及偏流板偏转角对航空母舰舰载机发动机尾流分布的影响,以国外舰载机发动机尾喷口和航空母舰偏流板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该舰载机发动机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尾流场中的高温高速气流主要分布在偏流板与尾喷口之间的区域,随着偏流板偏转角由50°减小为40°,尾流向上偏转的效果随之减弱,且流线的展向分布范围减小,偏流板两侧的非安全区域由31.9 m减小为20.2 m,而偏流板后方的非安全区域则由13.5 m增大为19.4 m;随着甲板风速由0 m/s增大为15 m/s,偏流板后方的非安全区域由17.5 m增大为53.1 m,偏流板两侧的非安全区域由32.4 m减小为17.8 m。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以及舰面设备布局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偏流板 尾喷流 尾流场 安全区域 航空母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事故分析及防护措施
8
作者 武光江 赵熙 +4 位作者 陈东宾 高宜朋 侯政良 刘瀚 王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3-757,共5页
介绍了核事故的分类、分期和分级,重点分析阐述了核设施在事故情况下,不同事故阶段应采用的防护措施,重点分析了各种防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风险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提供了为保护公众快速合理地选择有效防护的一些... 介绍了核事故的分类、分期和分级,重点分析阐述了核设施在事故情况下,不同事故阶段应采用的防护措施,重点分析了各种防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风险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提供了为保护公众快速合理地选择有效防护的一些方法,为应急救援人员了解核事故的辐射危害、掌握事故发展规律、做到应急干预行动的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 事故阶段 辐射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