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叶绿素铜钠盐染绿色毛织物的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侯秀良 赵宽 +2 位作者 赵国英 李昭楠 胡晓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9,共5页
基于可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染得绿色毛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适合采用直接染色方法及铝媒前、后媒染方法染得绿色毛织物,染浴pH值为7;直接染色方法染料用量应... 基于可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染得绿色毛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适合采用直接染色方法及铝媒前、后媒染方法染得绿色毛织物,染浴pH值为7;直接染色方法染料用量应不超过1%(o.w.f),铝前媒染染色方法铝离子媒染剂用量应不超过5%(o.w.f),染料用量应不超过2%(o.w.f);所染毛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耐汗渍、耐热压及耐摩擦牢度,但耐光牢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叶绿素铜钠盐 毛织物 绿色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在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国英 侯秀良 +3 位作者 张新龙 杨自治 胡晓峰 徐晓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共5页
研究了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采用该纤维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的关键技术难点,与羊毛混纺精纺面料的吸水速干性、除异味性能以及发射负离子等功能。所开发的30%竹炭涤纶/70%羊毛、50%竹炭涤纶/50%羊毛混纺精纺面料... 研究了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采用该纤维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的关键技术难点,与羊毛混纺精纺面料的吸水速干性、除异味性能以及发射负离子等功能。所开发的30%竹炭涤纶/70%羊毛、50%竹炭涤纶/50%羊毛混纺精纺面料产品内在质量达到FZ/T24008—1998《精梳高支轻薄型毛织品》一等品标准,抗起球性能好,达到4~5级。30%竹炭涤纶/70%羊毛精纺毛织物具有吸水快干、发射负离子的功能;50%竹炭涤纶/50%羊毛精纺织物还具有除异戊酸异味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改性涤纶 功能性 精纺毛织物 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槐米染料的精制及其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世朋 王璐 +3 位作者 李娟 贾舜华 周启澄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26,共4页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由精制槐米色素所染试样的光泽度得以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色素 ADS-5树脂 精制 光泽度 羊毛织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染料的提取及其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位丽 侯秀良 +2 位作者 周启澄 张新龙 胡晓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文章以茜草染料染毛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茜草染液的提取方法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 h后,采用酒精提取的茜草染液所染毛织物颜色更红更深;茜草提取液在100℃沸水中能稳定存在2 h,但其耐酸、碱稳定性较差;... 文章以茜草染料染毛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茜草染液的提取方法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 h后,采用酒精提取的茜草染液所染毛织物颜色更红更深;茜草提取液在100℃沸水中能稳定存在2 h,但其耐酸、碱稳定性较差;茜草染料染毛织物的优化工艺为:染液用量6 ml,染液用量与铝离子媒染剂比例1∶2,染色温度100℃,pH值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天然染料 染色性能 羊毛针织物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植物HT-CT色素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解新生 王璐 +3 位作者 张新龙 胡晓峰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共5页
文章对植物HT-CT色素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浴比对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植物HT-CT色素的优化工艺,主要参数为: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超声波功... 文章对植物HT-CT色素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浴比对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植物HT-CT色素的优化工艺,主要参数为: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超声波功率200 W、浴比1∶50。实验结果表明:50℃优化工艺条件下的超声波提取比100℃的常规提取效率高,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提取 植物色素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荆芥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娟 王璐 +3 位作者 李世鹏 贾舜华 周启澄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共5页
鉴于人类对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重视,研究开发具有环保、天然生态特性的植物染料来代替部分有毒合成染料,开发环保纺织品,对于羊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植物染料荆芥,用水煮法提取荆芥染料进... 鉴于人类对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重视,研究开发具有环保、天然生态特性的植物染料来代替部分有毒合成染料,开发环保纺织品,对于羊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植物染料荆芥,用水煮法提取荆芥染料进行染色实验,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了浓度、温度、pH值、媒染剂等因素对染色质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并且对上染后的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荆芥对羊毛织物染色的各项牢度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羊毛 染色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植物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解新生 王璐 +3 位作者 张新龙 胡晓峰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9,共5页
为开拓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植物ML-CT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为例,研究了其在超声波辅助作用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对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可以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料用... 为开拓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植物ML-CT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为例,研究了其在超声波辅助作用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对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可以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料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染色牢度,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染色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染色 常规染色 上染率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羊绒面料与粘合衬配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婧 张渭源 徐锡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选取 5种粘合衬与含羊绒面料进行粘合 ,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压烫工艺 ,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压烫 ,形成服装复合材料 ,测其剥离强力、水洗干洗后尺寸变化及外观。通过计算测试结果 。
关键词 粘合衬 羊绒 面料 高档 强力 干洗 尺寸变化 条件 服装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涤纶纤维的热学性能浅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启国 侯秀良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6,共3页
竹炭涤纶纤维具有吸水快干、发射负离子、抗菌、除异味等功能性。文章比较了竹炭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测试了染色竹炭涤纶/羊毛混纺面料经干热熨烫后2种纤维颜色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竹炭涤纶纤维的熔点比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 竹炭涤纶纤维具有吸水快干、发射负离子、抗菌、除异味等功能性。文章比较了竹炭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测试了染色竹炭涤纶/羊毛混纺面料经干热熨烫后2种纤维颜色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竹炭涤纶纤维的熔点比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低约7℃,染色竹炭涤纶纤维经200℃干热熨烫30 s后,颜色即变浅,变透明。因此,竹炭涤纶/羊毛混纺织物在烧毛、热定形等后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涤纶 热学性能 熔点 熨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络筒机气动捻接器基准的调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素俭 周青 《现代纺织技术》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介绍了自动络筒机的气动捻接器基准的调节方法 ,即每台车设定一个统一的基准 ,整台车按此基准调试 ,省去了逐锭调节 ,从而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自动络筒机 气动捻接器 基准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轻薄毛织物起翘
11
作者 张新龙 陈亚建 +1 位作者 杨自治 白唯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借助对比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 ,对轻薄毛织物起翘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适当调整纱线规格及后整理张力等工艺 。
关键词 毛织物 起翘 消除方法 纱线规格 纱线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抗菌剂与芳香制剂复合整理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俊静 张斌 +3 位作者 王璐 杨自治 张建良 赵国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以中药材提取物WG-CT为天然抗菌剂、MHZ微胶囊为芳香整理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和芳香复合整理,研究了不同复合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香整理对织物的抗菌效果影响不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90%;对大肠... 以中药材提取物WG-CT为天然抗菌剂、MHZ微胶囊为芳香整理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和芳香复合整理,研究了不同复合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香整理对织物的抗菌效果影响不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8%,数值略低。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抗菌整理工艺,采用中药材提取物WG-CT和KF-CT按2∶1的比例复配,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抗菌性,当抗菌剂按2∶1复配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进一步研究WG-CT和KF-CT复配抗菌剂和芳香整理的复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实验方案下能使织物保持抗菌性(抑菌率90%以上),当WG-CT和KF-CT以2∶1复配做抗菌剂,再经芳香整理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抗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 复合整理 抑菌率 复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均匀设计在毛纱上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伟锋 张斌 +3 位作者 王璐 赵国英 杨自治 胡晓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0-703,739,共5页
随着毛纺产品的日益轻薄化,纱线线密度越来越小,在生产加工中单纱将取代传统的股线,因此必须解决单纱织造难题,而毛纱上浆是有效方法之一.采用氧化淀粉、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酰胺组成的复配浆料,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15种配方,选取... 随着毛纺产品的日益轻薄化,纱线线密度越来越小,在生产加工中单纱将取代传统的股线,因此必须解决单纱织造难题,而毛纱上浆是有效方法之一.采用氧化淀粉、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酰胺组成的复配浆料,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15种配方,选取耐磨性和毛羽作为主要质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组分的影响,进而得出适合试样毛纱上浆的浆料最佳配比为氧化淀粉质量分数为43%、PVA质量分数为29%和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毛纱 浆料 配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勇 王璐 +4 位作者 贾舜华 张新龙 周启澄 胡晓峰 赵国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应用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染色,研究了复合染色在植物染料上的应用。对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染料用量、媒... 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应用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染色,研究了复合染色在植物染料上的应用。对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染料用量、媒染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羊毛织物色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还对还原性植物染料DL-CT新型染色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通过复合染色可以得到不同的染色色泽,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氧化 复合染色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2O_2氧化青黛染色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勇 王璐 +4 位作者 张新龙 贾舜华 周启澄 胡晓峰 赵国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96,共5页
针对传统的空气氧化制约了植物染料青黛现代化生产的问题,研究用含天然靛蓝的植物染料青黛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并利用双氧水代替空气对其进行氧化,探索青黛染料染色的工业化生产可能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双氧水浓度、氧化温度、氧... 针对传统的空气氧化制约了植物染料青黛现代化生产的问题,研究用含天然靛蓝的植物染料青黛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并利用双氧水代替空气对其进行氧化,探索青黛染料染色的工业化生产可能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双氧水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液pH值、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双氧水氧化和空气氧化的效果。结果显示双氧水氧化后染样的K/S值较高,染色牢度与染色重现性较好。与传统的空气氧化相比,采用双氧水氧化易于控制生产工艺,更适用于现代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双氧水 氧化 颜色特征值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染料W-CT对羊毛针织物的染色性及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沙香玉 王璐 +2 位作者 张新龙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由天然植物染料W-CT的萃取实验可得,W-CT热稳定性较好。文章还确定了萃取W-CT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温度90℃,浴比1∶30,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随后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W-CT染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为对大肠杆菌的MIC≤1.953 mg/ml... 由天然植物染料W-CT的萃取实验可得,W-CT热稳定性较好。文章还确定了萃取W-CT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温度90℃,浴比1∶30,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随后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W-CT染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为对大肠杆菌的MIC≤1.95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1.953 mg/ml;醇提法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1.953 mg/ml。在此基础上同时探讨了W-CT染色工艺,实验表明:无媒染时浴比对颜色特征的影响很小,在铝媒染中染液的pH值对颜色特征的影响较大,W-CT色素对织物染色色牢度普遍符合国家标准。最后通过测试织物细菌减少率,表明用W-CT染色可以赋予织物较好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羊毛织物 染色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苎麻粗支时尚花呢的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唯义 杨自治 +1 位作者 陶建忠 徐仁忠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1-33,共3页
羊毛纤维柔软、膨松、自然亮泽,苎麻纤维具有坚挺、吸湿、透气性好的特性,采用缆型纺纱技术纺制毛单纱与苎麻纱进行交织,运用精纺工艺技术路线进行深加工,开发的面料外观粗犷、手感挺括、纹路清晰、粒子饱满,整体风格独特、时尚。文章... 羊毛纤维柔软、膨松、自然亮泽,苎麻纤维具有坚挺、吸湿、透气性好的特性,采用缆型纺纱技术纺制毛单纱与苎麻纱进行交织,运用精纺工艺技术路线进行深加工,开发的面料外观粗犷、手感挺括、纹路清晰、粒子饱满,整体风格独特、时尚。文章主要介绍毛 苎麻粗支花呢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要点及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 苎麻纱 缆型纺纱技术 毛单纱 羊毛纤维 苎麻纤维 纺制 膨松 开发 柔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HT-O98/1型蒸纱机的性能及维修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青 张素俭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57,共3页
在精毛纺工艺中,蒸纱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它能提高纱线的质量,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织物的光泽和手感。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纺织品对蒸纱的要求越来越高。瑞士HT-O98/1型蒸纱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蒸纱机之一,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执行... 在精毛纺工艺中,蒸纱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它能提高纱线的质量,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织物的光泽和手感。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纺织品对蒸纱的要求越来越高。瑞士HT-O98/1型蒸纱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蒸纱机之一,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执行工艺准确、蒸纱效果好等优点。文章介绍了瑞士索雷拉HT-O98/1型蒸纱机的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纱机 性能 结构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毛条中粗腔毛、死毛的染色同色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丽敏 刘学文 张廷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21,共2页
文章介绍了粗腔毛、死毛的成因及影响其染色性能的机理。采用盐酸做预处理,并采用阿白格B参与媒介染料染色的染色工艺。实验证明此工艺可以明显改善粗腔毛、死毛与正常羊毛的染色同色性,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并对阿白格B的作用机理做了... 文章介绍了粗腔毛、死毛的成因及影响其染色性能的机理。采用盐酸做预处理,并采用阿白格B参与媒介染料染色的染色工艺。实验证明此工艺可以明显改善粗腔毛、死毛与正常羊毛的染色同色性,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并对阿白格B的作用机理做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腔毛 死毛 染色 同色性 阿白格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防蛀染整制剂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王宗伟 王璐 +4 位作者 杨自治 劳继红 贾舜华 张建良 赵国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文章研究了植物源KC-CT制剂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放置稳定性,并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次数等提取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采用最优工艺进行提取,并且对上染后的羊毛织物进行防蛀性能... 文章研究了植物源KC-CT制剂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放置稳定性,并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次数等提取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采用最优工艺进行提取,并且对上染后的羊毛织物进行防蛀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KC-CT的热稳定性良好,放置稳定性较好;KC-CT在pH值为4~8时稳定性相对较好,在pH值为9~10时稳定性相对较差;KC-CT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温度100℃、时间90 min、料液比1∶20、提取2次;KC-CT制剂染后羊毛织物经过防蛀测试,其防虫蛀指标为1A级,防蛀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 防蛀剂 提取工艺 羊毛织物 防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