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米染料的染色性能及对毛织物的染色工艺 被引量:28
1
作者 侯秀良 周启澄 +4 位作者 张新龙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2,共5页
为研究槐米染料的产业化应用,测试了天然槐米染料的化学成分以及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制... 为研究槐米染料的产业化应用,测试了天然槐米染料的化学成分以及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就能得到纯度高、耐热稳定性较好的槐米粉末染料;采用优化的铝预媒染色工艺可染得色泽鲜艳、牢度较好的黄色毛织物,且染色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功能,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槐米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染色工艺 抗菌性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叶绿素铜钠盐染绿色毛织物的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侯秀良 赵宽 +2 位作者 赵国英 李昭楠 胡晓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9,共5页
基于可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染得绿色毛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适合采用直接染色方法及铝媒前、后媒染方法染得绿色毛织物,染浴pH值为7;直接染色方法染料用量应... 基于可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染得绿色毛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适合采用直接染色方法及铝媒前、后媒染方法染得绿色毛织物,染浴pH值为7;直接染色方法染料用量应不超过1%(o.w.f),铝前媒染染色方法铝离子媒染剂用量应不超过5%(o.w.f),染料用量应不超过2%(o.w.f);所染毛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耐汗渍、耐热压及耐摩擦牢度,但耐光牢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叶绿素铜钠盐 毛织物 绿色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在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国英 侯秀良 +3 位作者 张新龙 杨自治 胡晓峰 徐晓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共5页
研究了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采用该纤维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的关键技术难点,与羊毛混纺精纺面料的吸水速干性、除异味性能以及发射负离子等功能。所开发的30%竹炭涤纶/70%羊毛、50%竹炭涤纶/50%羊毛混纺精纺面料... 研究了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采用该纤维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的关键技术难点,与羊毛混纺精纺面料的吸水速干性、除异味性能以及发射负离子等功能。所开发的30%竹炭涤纶/70%羊毛、50%竹炭涤纶/50%羊毛混纺精纺面料产品内在质量达到FZ/T24008—1998《精梳高支轻薄型毛织品》一等品标准,抗起球性能好,达到4~5级。30%竹炭涤纶/70%羊毛精纺毛织物具有吸水快干、发射负离子的功能;50%竹炭涤纶/50%羊毛精纺织物还具有除异戊酸异味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改性涤纶 功能性 精纺毛织物 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槐米染料的精制及其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世朋 王璐 +3 位作者 李娟 贾舜华 周启澄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26,共4页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由精制槐米色素所染试样的光泽度得以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色素 ADS-5树脂 精制 光泽度 羊毛织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染料的提取及其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位丽 侯秀良 +2 位作者 周启澄 张新龙 胡晓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文章以茜草染料染毛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茜草染液的提取方法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 h后,采用酒精提取的茜草染液所染毛织物颜色更红更深;茜草提取液在100℃沸水中能稳定存在2 h,但其耐酸、碱稳定性较差;... 文章以茜草染料染毛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茜草染液的提取方法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 h后,采用酒精提取的茜草染液所染毛织物颜色更红更深;茜草提取液在100℃沸水中能稳定存在2 h,但其耐酸、碱稳定性较差;茜草染料染毛织物的优化工艺为:染液用量6 ml,染液用量与铝离子媒染剂比例1∶2,染色温度100℃,pH值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天然染料 染色性能 羊毛针织物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茜草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秀良 位丽 +5 位作者 张新龙 周启澄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7,共4页
文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等热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详细研究了植物染料茜草的耐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测试了茜草染色毛织物的耐热压色牢度和耐罐蒸色牢度。结果表明,茜草色素在100℃沸水... 文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等热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详细研究了植物染料茜草的耐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测试了茜草染色毛织物的耐热压色牢度和耐罐蒸色牢度。结果表明,茜草色素在100℃沸水中至少可以稳定2h,茜草染料可采用100℃沸水染色;茜草粉末染料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有可能在145℃分解,350℃炭化;茜草染色毛织物的耐热压色牢度及耐罐蒸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茜草色素酒精提取浓缩液可以在室温下保存90天以上,其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颜色有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茜草 稳定性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荆芥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娟 王璐 +3 位作者 李世鹏 贾舜华 周启澄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共5页
鉴于人类对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重视,研究开发具有环保、天然生态特性的植物染料来代替部分有毒合成染料,开发环保纺织品,对于羊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植物染料荆芥,用水煮法提取荆芥染料进... 鉴于人类对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重视,研究开发具有环保、天然生态特性的植物染料来代替部分有毒合成染料,开发环保纺织品,对于羊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植物染料荆芥,用水煮法提取荆芥染料进行染色实验,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了浓度、温度、pH值、媒染剂等因素对染色质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并且对上染后的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荆芥对羊毛织物染色的各项牢度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羊毛 染色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自立与自我图式、他人图式 被引量:16
8
作者 夏凌翔 耿文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8,共11页
根据前期系列研究的结果提出了高个人自立者的自我图式、他人图式均比低个人自立者积极的假设,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方面分别设计实验对个人自立高分组和低分组各30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以检验该假设。研究1采用形容词4级评定任务,结果发现:... 根据前期系列研究的结果提出了高个人自立者的自我图式、他人图式均比低个人自立者积极的假设,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方面分别设计实验对个人自立高分组和低分组各30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以检验该假设。研究1采用形容词4级评定任务,结果发现:①在反应时指标上,高、低个人自立组的差异不显著;②在评价等级指标上,个人自立高分组对积极词的评价等级显著高于低分组,对消极词的评价等级边缘显著的低于低分组。研究2采用外来情绪Simon任务(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EAST),结果发现:①在反应时指标上,在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条件下,高、低个人自立组的EAST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在现在自我条件下,个人自立高分组的EAST分数显著高于低分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他人条件下,个人自立高分组的EAST分数均显著高于低分组。②在错误率指标上,高、低个人自立组的差异不显著。总的来看,两个子研究的结果均支持了研究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自立 自我图式 他人图式 积极图式 消极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植物HT-CT色素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解新生 王璐 +3 位作者 张新龙 胡晓峰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共5页
文章对植物HT-CT色素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浴比对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植物HT-CT色素的优化工艺,主要参数为: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超声波功... 文章对植物HT-CT色素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浴比对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植物HT-CT色素的优化工艺,主要参数为: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超声波功率200 W、浴比1∶50。实验结果表明:50℃优化工艺条件下的超声波提取比100℃的常规提取效率高,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提取 植物色素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色素的提取工艺及染色性能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慧慧 侯秀良 +2 位作者 张新龙 高卫东 高海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植物染料苏木在提取前的准备,优化苏木提取温度、时间、次数等,测试苏木染液的放置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苏木染液质量分数与电导率的关系,并对巴西林、苏木染液染毛织物的方法做了讨论。结果表明:苏木在提取前需将心材粉碎为... 研究植物染料苏木在提取前的准备,优化苏木提取温度、时间、次数等,测试苏木染液的放置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苏木染液质量分数与电导率的关系,并对巴西林、苏木染液染毛织物的方法做了讨论。结果表明:苏木在提取前需将心材粉碎为适当粒度,以保证原料混合均匀;100℃提取,每次提取60min,提取3次;苏木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变化很大;苏木染液质量分数在0-0.8%范围内,质量分数与其电导率成正比关系,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苏木染料适于采用铝前媒染染色方法染毛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植物染料 提取工艺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植物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新生 王璐 +3 位作者 张新龙 胡晓峰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9,共5页
为开拓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植物ML-CT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为例,研究了其在超声波辅助作用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对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可以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料用... 为开拓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植物ML-CT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为例,研究了其在超声波辅助作用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对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可以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料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染色牢度,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染色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染色 常规染色 上染率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涤纶纤维的热学性能浅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启国 侯秀良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6,共3页
竹炭涤纶纤维具有吸水快干、发射负离子、抗菌、除异味等功能性。文章比较了竹炭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测试了染色竹炭涤纶/羊毛混纺面料经干热熨烫后2种纤维颜色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竹炭涤纶纤维的熔点比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 竹炭涤纶纤维具有吸水快干、发射负离子、抗菌、除异味等功能性。文章比较了竹炭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测试了染色竹炭涤纶/羊毛混纺面料经干热熨烫后2种纤维颜色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竹炭涤纶纤维的熔点比普通涤纶纤维的熔点低约7℃,染色竹炭涤纶纤维经200℃干热熨烫30 s后,颜色即变浅,变透明。因此,竹炭涤纶/羊毛混纺织物在烧毛、热定形等后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涤纶 热学性能 熔点 熨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羊绒面料与粘合衬配伍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婧 张渭源 徐锡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选取 5种粘合衬与含羊绒面料进行粘合 ,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压烫工艺 ,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压烫 ,形成服装复合材料 ,测其剥离强力、水洗干洗后尺寸变化及外观。通过计算测试结果 。
关键词 粘合衬 羊绒 面料 高档 强力 干洗 尺寸变化 条件 服装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微滤膜在天然儿茶染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慧慧 侯秀良 +1 位作者 张新龙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100,共4页
为提高植物染料儿茶的纯度及其染色效果,采用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对儿茶染液进行精制,比较儿茶染液在膜分离前后的浑浊度及其所染毛织物、棉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并测试在该分离体系中儿茶染液透过液流量与运行时间、色素浓度与运行时间的... 为提高植物染料儿茶的纯度及其染色效果,采用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对儿茶染液进行精制,比较儿茶染液在膜分离前后的浑浊度及其所染毛织物、棉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并测试在该分离体系中儿茶染液透过液流量与运行时间、色素浓度与运行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VDF微滤膜分离技术降低了儿茶染液的浑浊度,提高了其对棉织物、毛织物的染色性能;该分离体系运行1 h后,儿茶染液膜通量降低,色素浓度下降,需对膜进行清洗;清洗剂选用强碱性NaOH为好,当膜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时,采用超声波清洗可提高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微滤膜 儿茶 染色 膜分离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HT-CT对毛织物染色性能及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秀良 位丽 +5 位作者 张新龙 周启澄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了HT-CT色素的耐沸水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染色方法以及各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毛织物颜色特征值、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T-CT色素在100℃沸水中稳定;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增深;染毛织物适宜采用铝离子后媒... 研究了HT-CT色素的耐沸水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染色方法以及各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毛织物颜色特征值、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T-CT色素在100℃沸水中稳定;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增深;染毛织物适宜采用铝离子后媒染色方法,主要工艺参数为:浴比1∶25,染料植物用量50%(owf),染色温度100℃,染浴pH值6,铝媒染剂用量5%;HT-CT染色毛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均较好,达到国家标准3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毛织物 染色性能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斌 王璐 +2 位作者 赵国瑛 杨自治 贾舜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1,107,共4页
介绍了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研究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剖析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指出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进行系统研究,以促进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发展。
关键词 浆料 接枝变性淀粉 经纱上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络筒机气动捻接器基准的调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素俭 周青 《现代纺织技术》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介绍了自动络筒机的气动捻接器基准的调节方法 ,即每台车设定一个统一的基准 ,整台车按此基准调试 ,省去了逐锭调节 ,从而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自动络筒机 气动捻接器 基准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轻薄毛织物起翘
18
作者 张新龙 陈亚建 +1 位作者 杨自治 白唯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借助对比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 ,对轻薄毛织物起翘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适当调整纱线规格及后整理张力等工艺 。
关键词 毛织物 起翘 消除方法 纱线规格 纱线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抗菌剂与芳香制剂复合整理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俊静 张斌 +3 位作者 王璐 杨自治 张建良 赵国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以中药材提取物WG-CT为天然抗菌剂、MHZ微胶囊为芳香整理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和芳香复合整理,研究了不同复合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香整理对织物的抗菌效果影响不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90%;对大肠... 以中药材提取物WG-CT为天然抗菌剂、MHZ微胶囊为芳香整理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和芳香复合整理,研究了不同复合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香整理对织物的抗菌效果影响不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8%,数值略低。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抗菌整理工艺,采用中药材提取物WG-CT和KF-CT按2∶1的比例复配,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抗菌性,当抗菌剂按2∶1复配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进一步研究WG-CT和KF-CT复配抗菌剂和芳香整理的复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实验方案下能使织物保持抗菌性(抑菌率90%以上),当WG-CT和KF-CT以2∶1复配做抗菌剂,再经芳香整理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抗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 复合整理 抑菌率 复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勇 王璐 +4 位作者 贾舜华 张新龙 周启澄 胡晓峰 赵国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应用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染色,研究了复合染色在植物染料上的应用。对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染料用量、媒... 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应用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染色,研究了复合染色在植物染料上的应用。对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染料用量、媒染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羊毛织物色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还对还原性植物染料DL-CT新型染色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通过复合染色可以得到不同的染色色泽,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氧化 复合染色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