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倍子/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梦星 饶秉钧 +3 位作者 高晶 王富军 王璐 黄颂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锐孔造粒法制备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芯材为五倍子提取物的五倍子/海藻酸钠/壳聚糖天然抗菌微胶囊。为凸显包覆五倍子药物后的抗菌效果,同等条件下制备了未包覆药物的对照微胶囊。采用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 采用锐孔造粒法制备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芯材为五倍子提取物的五倍子/海藻酸钠/壳聚糖天然抗菌微胶囊。为凸显包覆五倍子药物后的抗菌效果,同等条件下制备了未包覆药物的对照微胶囊。采用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测试标准对微胶囊的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五倍子/海藻酸钠/壳聚糖天然抗菌微胶囊对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并且包覆五倍子药物的微胶囊相对于未包覆药物的微胶囊的抗菌性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海藻酸钠 壳聚糖 五倍子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微胶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梦星 高晶 +2 位作者 王富军 王璐 薛海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6,共5页
简单介绍酸性染料、微胶囊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详述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壁材芯材的选取原则与种类,介绍染料微胶囊的释放机制,总结近年来微胶囊化染料在羊毛织物染色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以及能够有效解决印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 简单介绍酸性染料、微胶囊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详述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壁材芯材的选取原则与种类,介绍染料微胶囊的释放机制,总结近年来微胶囊化染料在羊毛织物染色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以及能够有效解决印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微胶囊化酸性染料可实现无助剂、免水洗染色,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目标。阐述了目前微胶囊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微胶囊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前景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酸性染料 羊毛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卵磷脂-微胶囊结构在羊毛染色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饶秉钧 张梦星 +4 位作者 吴静 王富军 劳继红 王璐 黄颂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3,共7页
探究了卵磷脂染色和微球染色的染色性能,并分析出大豆卵磷脂以及微胶囊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优势所在,为进一步优化微胶囊染色工艺奠定基础。制备出大豆卵磷脂和染料含量相等的卵磷脂染液和微球染液,并依照工艺条件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同... 探究了卵磷脂染色和微球染色的染色性能,并分析出大豆卵磷脂以及微胶囊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优势所在,为进一步优化微胶囊染色工艺奠定基础。制备出大豆卵磷脂和染料含量相等的卵磷脂染液和微球染液,并依照工艺条件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同时对上染百分率、染料结合效果、固色效率、固色率以及染色残液吸光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大豆卵磷脂作为壁材,并使用微胶囊染色技术,能够加强染料与羊毛的结合效果,提升染色的固色效率及固色率。虽然会导致上染百分率的降低,但染色残液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能过滤掉残液中绝大部分染料,具有环保效果。大豆卵磷脂以及微胶囊染色技术能够很好的应用在羊毛染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染料 羊毛 大豆卵磷脂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饶秉钧 张梦星 +4 位作者 吴静 劳继红 王富军 王璐 黄颂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4,共7页
介绍羊毛以及微胶囊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羊毛用微胶囊染料壁材的选取和制备方法、微胶囊染料的包封率和稳定性、微胶囊与羊毛的交互作用和结合效果,以及微胶囊染料的染色性能。总结了近年来微胶囊染料在羊毛染色上的研究应用情况,论述... 介绍羊毛以及微胶囊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羊毛用微胶囊染料壁材的选取和制备方法、微胶囊染料的包封率和稳定性、微胶囊与羊毛的交互作用和结合效果,以及微胶囊染料的染色性能。总结了近年来微胶囊染料在羊毛染色上的研究应用情况,论述微胶囊染色技术应用于羊毛染色的可行性,阐述微胶囊技术在羊毛染整加工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羊毛 染色 脂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毛/涤织物疏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军 李婉迪 +4 位作者 高晶 王璐 王富军 徐瑞芳 薛海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超疏水织物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以毛/涤织物为基材,探索不同粒径尺度溶胶整理毛/涤织物构造有效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改性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仪和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织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超疏水织物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以毛/涤织物为基材,探索不同粒径尺度溶胶整理毛/涤织物构造有效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改性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仪和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织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胶-凝胶工艺,可成功制备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将不同尺度纳米硅球原位结合到纤维表面,能够在纤维表面构造有效的微-纳米多级复合结构;再使用含疏水性长链的硅烷对粗糙表面进行改性,可开发具有超疏水特性的毛/涤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涤织物 超疏水 溶胶-凝胶技术 纳米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