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腐蚀防护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雄 岳晓晴 +3 位作者 马璐 张险峰 张一晗 张海兵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0期110-117,共8页
综合概述了海上风电设施装备腐蚀防护技术及应用方法研究进展。基于海上风电设备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进程,系统归纳了海上风电工程设施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规律的研究,分析了海上风电腐蚀机理、典型腐蚀特点,总结了近年来海上风电腐蚀防... 综合概述了海上风电设施装备腐蚀防护技术及应用方法研究进展。基于海上风电设备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进程,系统归纳了海上风电工程设施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规律的研究,分析了海上风电腐蚀机理、典型腐蚀特点,总结了近年来海上风电腐蚀防护技术,介绍了海上风电工程腐蚀防护应用研究现状,为助力海上风电腐蚀防护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海上风电装备面临多种腐蚀区域影响,在腐蚀特性及应对策略上也存在差异显著,针对实际工况和结构特点开发综合防护技术将极大改善典型结构腐蚀问题,海上风电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仍面临一定挑战。海上风电结构材料腐蚀规律尚不明确,腐蚀监测与评估技术薄弱,海生物污损问题尚无法解决,海上风电腐蚀防护技术仍需进行系统研究和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牺牲阳极 涂层 腐蚀防护 腐蚀机理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及其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机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辛嘉木 范林 +1 位作者 刘亚鹏 马力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0期127-136,共10页
铜及其合金以其良好的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可成形性,已成为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的关键结构和部件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螺旋桨、海水管道、泵、阀门以及冷却系统上都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然而,复杂严酷的海洋环境和不断... 铜及其合金以其良好的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可成形性,已成为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的关键结构和部件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螺旋桨、海水管道、泵、阀门以及冷却系统上都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然而,复杂严酷的海洋环境和不断提升的使用强度使得铜合金的服役条件日益苛刻,关键结构和部件的安全可靠性面临巨大威胁。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常用铜合金的分类、应用,着重总结了纯铜、黄铜、白铜、青铜海洋环境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对新型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海洋环境 腐蚀机理 影响因素 氧化膜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海洋环境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低合金钢电偶腐蚀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康康 白雪寒 +4 位作者 彭文山 李显超 范林 任海滔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 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舰船应用时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 a期的自然曝晒试验,进而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其与低合金钢的电偶腐... 目的 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舰船应用时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 a期的自然曝晒试验,进而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其与低合金钢的电偶腐蚀效应,结合老化机制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对其与钢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在青岛大气环境曝晒不同周期的复合材料试样,开路电位与低合金钢相差较大,存在较高的电偶腐蚀倾向。随曝晒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表面微裂纹不断产生、扩展,导致电化学反应活性点增多,两者电偶电流密度随之增大。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2 a后,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与低合金钢的电偶电流为0.356 9μA/cm^(2),两者的电偶腐蚀敏感性达到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海洋大气 碳纤维复合材料 低合金钢 腐蚀老化 电偶电流 腐蚀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森林算法的船用钢腐蚀速率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张彭辉 彭文山 +2 位作者 刘少通 丁康康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4期117-124,共8页
目的对深度森林算法在材料海水环境腐蚀数据预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对深度森林算法的原理进行介绍,以船用钢在我国近海海域的腐蚀试验数据为样本进行应用,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深度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与... 目的对深度森林算法在材料海水环境腐蚀数据预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对深度森林算法的原理进行介绍,以船用钢在我国近海海域的腐蚀试验数据为样本进行应用,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深度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与传统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相比,其性能和预测准确度均较高,并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结论深度森林算法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和通用性,可满足海水环境腐蚀数据预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森林 预测模型 船用钢 海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生物的高性能仿生黏接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思堑 黄凯龙 梁宇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首先简要描述了贻贝、被囊和章鱼等典型海洋生物的主要黏接机理,然后综合概述了功能性涂层、组织黏合剂、水下胶黏剂、可穿戴设备及防腐涂层仿生黏接材料的设计思路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典型海洋生物的关键促进基团和结构片段的添加方式... 首先简要描述了贻贝、被囊和章鱼等典型海洋生物的主要黏接机理,然后综合概述了功能性涂层、组织黏合剂、水下胶黏剂、可穿戴设备及防腐涂层仿生黏接材料的设计思路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典型海洋生物的关键促进基团和结构片段的添加方式、添加量、性能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汇总了仿生黏接材料在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黏接机理 仿生 黏接材料 设计思路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峰 宋弘清 +4 位作者 黄政然 范亚洲 林岳凌 龙紫筠 许立坤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76-81,88,共7页
目的研究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体系的腐蚀失效行为,评估涂层的防护性能,为铁塔防护涂层寿命体系评定和修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热镀锌、热镀锌/冷涂锌复合涂层、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三种技术方案,对铁塔角钢材料进行防腐保护... 目的研究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体系的腐蚀失效行为,评估涂层的防护性能,为铁塔防护涂层寿命体系评定和修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热镀锌、热镀锌/冷涂锌复合涂层、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三种技术方案,对铁塔角钢材料进行防腐保护,采用中性盐雾方法模拟沿海环境对试样进行耐蚀性测试,通过试样表面形貌观察、极化曲线、以及阻抗谱等电化学手段对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热镀锌、热镀锌/冷涂锌复合涂层在盐雾150 h出现大面积腐蚀,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在盐雾2000 h未发生明显腐蚀。结论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的耐蚀性能优于热镀锌/冷涂锌漆和热镀锌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沿海地区 防腐蚀涂层 盐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下电偶腐蚀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娟 侯文涛 +3 位作者 许立坤 辛永磊 王应发 李相波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67-70,91,共5页
主要分析了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下干湿比、间浸频率、盐分浓缩、腐蚀产物等因素对电偶腐蚀的影响。简单介绍了电偶腐蚀研究方法如浸泡法、电化学实验法,以及近年来电偶腐蚀研究新技术,指出电偶腐蚀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电偶腐蚀研究方... 主要分析了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下干湿比、间浸频率、盐分浓缩、腐蚀产物等因素对电偶腐蚀的影响。简单介绍了电偶腐蚀研究方法如浸泡法、电化学实验法,以及近年来电偶腐蚀研究新技术,指出电偶腐蚀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电偶腐蚀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电偶腐蚀 干湿比 间浸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P神经网络在铜合金海洋腐蚀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彭辉 肖攸安 +2 位作者 赵建仓 丁康康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2期73-78,共6页
目的充分利用海洋腐蚀数据,深入分析数据规律。方法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以克服神经网络模型固有缺陷,提高预测精度和训练速度。结果对GA-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以铜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数据为例,应用GA-BP人工... 目的充分利用海洋腐蚀数据,深入分析数据规律。方法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以克服神经网络模型固有缺陷,提高预测精度和训练速度。结果对GA-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以铜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数据为例,应用GA-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海水腐蚀预测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结论预测结果表明,模型能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P 人工神经网络 铜合金 海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为民 樊洪 +4 位作者 丁康康 刘少通 彭文山 许立坤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24-33,共10页
从深海实海环境试验、模拟试验、原位电化学测试、数值仿真等方面阐述了深海环境试验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深海腐蚀研究使用的试验装置种类,各类装置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并以试验装置为平台,发展了金属材料深海原位电... 从深海实海环境试验、模拟试验、原位电化学测试、数值仿真等方面阐述了深海环境试验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深海腐蚀研究使用的试验装置种类,各类装置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并以试验装置为平台,发展了金属材料深海原位电化学测试技术及深海测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技术。介绍了实验室模拟深海环境腐蚀试验技术由单因素模拟到多因素模拟,并结合力学及实时测试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数值仿真技术在深海环境腐蚀研究方面的应用,推介了2项ISO深海环境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回顾了近期在材料深海环境腐蚀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面向深海装备应用的需求,从新试验技术发展出发,探讨了深海试验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腐蚀 实海试验 模拟试验 试验标准 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杨家东 许凤玲 +2 位作者 侯健 蔺存国 陈守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59-65,113,共8页
探讨了金属材料在微生物作用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通过在实验室内构建微生物环境来模拟自然状态下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回溯了微生物腐蚀的研究历史,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膜在金属腐蚀过程中的特性,并针对滨海工业用循... 探讨了金属材料在微生物作用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通过在实验室内构建微生物环境来模拟自然状态下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回溯了微生物腐蚀的研究历史,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膜在金属腐蚀过程中的特性,并针对滨海工业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材料的MIC,介绍了相关的防腐蚀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自然海水中,微生物倾向于附着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它在金属/溶液界面扮演着双重角色。金属的微生物腐蚀通常由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尤其是防护性涂层方法才能达到控制腐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微生物腐蚀 生物膜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典型材料腐蚀形貌识别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文山 侯健 +4 位作者 郭为民 丁康康 张彭辉 程文华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获得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典型材料的表面腐蚀形貌参数,分析其腐蚀规律。方法采用室外大气暴露试验,研究5052铝合金、304不锈钢和EH36低合金钢在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形貌及腐蚀规律,并采用图像数字处理方法识别试样表面腐蚀特征... 目的获得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典型材料的表面腐蚀形貌参数,分析其腐蚀规律。方法采用室外大气暴露试验,研究5052铝合金、304不锈钢和EH36低合金钢在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形貌及腐蚀规律,并采用图像数字处理方法识别试样表面腐蚀特征。结果EH36钢的大气腐蚀形貌以均匀腐蚀和腐蚀坑为主,而5052铝合金以及304不锈钢以点蚀为主,EH36低合金钢的腐蚀速率明显高于5052铝合金和304不锈钢。三种典型材料腐蚀面积百分比与腐蚀坑面积百分比的变化趋势相同,5052铝合金和EH36低合金钢的腐蚀面积百分比和腐蚀坑面积百分比与二者腐蚀速率变化规律一致,而304不锈钢的腐蚀面积百分比和腐蚀坑面积百分比与其腐蚀速率变化规律相反。5052铝合金和EH36低合金钢1年周期试样的腐蚀坑数目均大于2年周期试样,而对于304不锈钢,1年周期试样的腐蚀坑数目与2年周期试样差别不大。结论西沙大气环境中,三种典型材料的腐蚀速率、腐蚀面积百分比、腐蚀坑面积百分比均有明显不同,对同一种材料,其正面的腐蚀面积百分比、腐蚀坑面积百分比、腐蚀坑数与背面也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 海洋大气 腐蚀 图像处理 腐蚀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岛礁海洋环境中典型不锈钢 浪花飞溅区腐蚀规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文山 张彭辉 +4 位作者 李开伟 程文华 郭为民 侯健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1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南海岛礁环境浪花飞溅区中典型不锈钢的腐蚀规律。方法在南海岛礁进行现场腐蚀试验,利用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分析及失重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304、316L和2205不锈钢在浪花飞溅区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结... 目的研究南海岛礁环境浪花飞溅区中典型不锈钢的腐蚀规律。方法在南海岛礁进行现场腐蚀试验,利用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分析及失重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304、316L和2205不锈钢在浪花飞溅区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结果在浪花飞溅区,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最大,316L不锈钢次之,2205不锈钢最小;在浪花飞溅区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局部腐蚀主要以点蚀和缝隙腐蚀为主,2205不锈钢耐腐蚀性良好,局部腐蚀不明显;三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包括α-FeOOH、γ-FeOOH、γ-Fe_(2)O_(3)。结论三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基本相同,但2205不锈钢腐蚀速率变化趋势与另外两种不锈钢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浪花飞溅区 不锈钢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金属材料西沙海洋飞溅区腐蚀行为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康康 郭为民 +3 位作者 张彭辉 范林 逄昆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51-57,共7页
目的研究几种典型金属材料在西沙海洋飞溅区的腐蚀行为规律。方法通过外场暴露试验,分析3种钢、1种铜和3种铝合金材料暴露0.5,1,2 a后的腐蚀形貌与动力学规律。结果 3种钢的腐蚀质量损失与点蚀均较为严重,T2整个表面均匀减薄的同时,会... 目的研究几种典型金属材料在西沙海洋飞溅区的腐蚀行为规律。方法通过外场暴露试验,分析3种钢、1种铜和3种铝合金材料暴露0.5,1,2 a后的腐蚀形貌与动力学规律。结果 3种钢的腐蚀质量损失与点蚀均较为严重,T2整个表面均匀减薄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微小的腐蚀坑,3种铝合金发生以点蚀为主的局部腐蚀,伴随有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等。结论试验条件下,3种钢中Q235耐蚀性最差,T2整体耐蚀性较好,3种铝合金中5083耐点蚀性能最差,5052略优于6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 飞溅区 腐蚀 暴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酷海洋大气环境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腐蚀老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康康 杜建平 +4 位作者 王振华 刘少通 苗依纯 侯健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1期10-17,共8页
目的研究严酷海洋大气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老化规律。方法通过实海大气环境试验,分析了南海岛礁大气环境下,复合材料暴露不同周期后的腐蚀形貌特征以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腐蚀老化性能预测灰色模型GM(1,1),并... 目的研究严酷海洋大气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老化规律。方法通过实海大气环境试验,分析了南海岛礁大气环境下,复合材料暴露不同周期后的腐蚀形貌特征以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腐蚀老化性能预测灰色模型GM(1,1),并与青岛、厦门和三亚等典型海洋大气环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暴露时间的增长,南海岛礁大气环境下的复合材料发生严重的纤维裸露,其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基于弯曲强度建立的灰色模型GM(1,1)精度达到1级;与其他典型海洋大气环境相比,随着纬度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结论灰色模型GM(1,1)对复合材料在岛礁等严酷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老化性能预测精度较高。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最主要环境因素为辐照,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南海岛礁 海洋大气 腐蚀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洋环境中5083铝合金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文山 段体岗 +3 位作者 马力 谭振江 辛永磊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目的 研究某岛礁不同海洋区带环境中5083铝合金的腐蚀规律。方法 在某岛礁进行海洋多区带腐蚀试验,利用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分析、质量损失测试及点蚀深度测量等手段,对比分析铝合金在不同海洋区带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点蚀... 目的 研究某岛礁不同海洋区带环境中5083铝合金的腐蚀规律。方法 在某岛礁进行海洋多区带腐蚀试验,利用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分析、质量损失测试及点蚀深度测量等手段,对比分析铝合金在不同海洋区带中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和点蚀深度。结果 5083铝合金在某岛礁海洋全浸区带环境中的腐蚀速率最大,大气区带中的腐蚀速率最小,在潮差区带的腐蚀速率介于二者之间。试样在海洋不同区带主要发生局部腐蚀,大气区试样的最大点蚀深度最大,而潮差区试样的最大点蚀深度最小。在不同海洋区带,铝合金腐蚀产物和附着物的混合物中均含有钙元素,大气区钙元素含量远低于潮差区和全浸区,潮差区和全浸区铝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和附着物混合物中主要含有CaCO_(3)、CaSiO_(3)和Al_(2)O_(3)。结论 不同海洋区带环境中,5083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差别较大,潮差区和全浸区材料表面附着大量污损生物和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环境 海洋区带 铝合金 海洋腐蚀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金属材料西沙海洋全浸区腐蚀行为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康康 逄昆 +3 位作者 顾良华 张彭辉 侯建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65-71,共7页
目的研究几种典型金属材料在西沙海洋全浸区的腐蚀行为规律。方法通过外场暴露试验,分析EH36和CM690船用钢、316L不锈钢以及5083铝合金材料暴露0.5、1、2a后的腐蚀形貌与动力学规律。结果CM690腐蚀速率要大于EH36,而点蚀深度规律相反。3... 目的研究几种典型金属材料在西沙海洋全浸区的腐蚀行为规律。方法通过外场暴露试验,分析EH36和CM690船用钢、316L不锈钢以及5083铝合金材料暴露0.5、1、2a后的腐蚀形貌与动力学规律。结果CM690腐蚀速率要大于EH36,而点蚀深度规律相反。316L不锈钢发生较为严重缝隙腐蚀,5083铝合金则以局部腐蚀为主。结论试验条件下,EH36与CM690钢腐蚀质量损失与点蚀最为严重,316L不锈钢与5083铝合金生物污损严重,伴有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西沙 全浸区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X70管线钢的缝隙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泉兵 陈法锦 +3 位作者 胡杰珍 邓培昌 王贵 罗思维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9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X70管线钢在热带海洋大气实海环境下的缝隙腐蚀行为。方法在距离湛江东海岛海岸50m和200 m处分别搭建楔型缝隙模型,安装大气环境Cl-收集装置和自动气象监测站。结果距离海岸越近,风速越大,大气中Cl-沉降速率也越大,X70管线钢缝... 目的研究X70管线钢在热带海洋大气实海环境下的缝隙腐蚀行为。方法在距离湛江东海岛海岸50m和200 m处分别搭建楔型缝隙模型,安装大气环境Cl-收集装置和自动气象监测站。结果距离海岸越近,风速越大,大气中Cl-沉降速率也越大,X70管线钢缝隙腐蚀越严重。X70管线钢在距离海岸50 m处发生缝隙腐蚀的最大缝宽约为0.96 mm,200 m处最大缝宽约为3.75 mm,50 m处缝隙腐蚀更严重。结论缝隙腐蚀区域形成了氧浓差电池,同时随着缝隙液中Cl-向缝隙内迁移,发生闭塞区电池自催化过程,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缝隙腐蚀区域较非缝隙腐蚀区域腐蚀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洋大气 X70管线钢 缝隙腐蚀 风速 Cl-沉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海洋环境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老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康康 陈志强 +4 位作者 姜浩 刘少通 郭为民 徐铖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45-52,共8页
目的研究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老化规律。方法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青岛、厦门和三亚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a的自然曝晒试验。基于拉伸、弯曲和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演变数... 目的研究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老化规律。方法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青岛、厦门和三亚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a的自然曝晒试验。基于拉伸、弯曲和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演变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构建环境损伤因子Rr,以综合评价其性能退化情况。结合形貌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其老化损伤机制。结果及结论海洋大气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表层树脂发生老化降解,该过程主要源于酯基的水解,水解产物有多元醇类和多元羧酸类化合物等,这导致复合材料内部纤维外露,且随时间增加和纬度降低,表面降解减薄程度增大。各地的环境损伤因子Rr表明,经青岛和厦门长周期暴露试验后,在光氧老化和湿热老化等环境“损伤效应”主导作用下,其力学性能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三亚恶劣海洋环境则更早地对复合材料造成老化损伤,0.5 a起力学性能即单调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 碳纤维 乙烯基酯 复合材料 老化 环境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溶解氧对7A09铝海水腐蚀行为影响
19
作者 刘爽 李若灿 +5 位作者 段体岗 杨龙 吴建国 张海兵 马力 侯健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开展了7A09铝合金材料在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的腐蚀实验,考察了温度和溶解氧浓度对7A09铝合金材料腐蚀形貌、腐蚀规律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7A09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大,导致腐蚀过程加剧,从点蚀逐渐趋向于均匀腐蚀... 开展了7A09铝合金材料在实验室模拟海洋环境的腐蚀实验,考察了温度和溶解氧浓度对7A09铝合金材料腐蚀形貌、腐蚀规律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7A09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大,导致腐蚀过程加剧,从点蚀逐渐趋向于均匀腐蚀。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7A09铝合金表面钝化膜的形成受到影响,腐蚀速率增加,点蚀现象加剧。适当的氧含量有助于增强钝化膜的修复能力,提高其稳定性,从而增强了抗点蚀和缝隙腐蚀的能力。这些发现为7A09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设计指导,有助于改进海洋装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9铝合金 模拟海洋环境 腐蚀行为 温度 溶解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低温冻融循环环境下高强钢的腐蚀行为研究
20
作者 辛永磊 彭文山 +2 位作者 温杰平 侯健 孙明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60-66,共7页
目的深入研究极地大气对高强钢腐蚀的影响,探清腐蚀机制。方法开展室内模拟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测试、电化学测试以及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研究Ni-Cr-Mo-V高强钢在极地大气‒45~5℃低温冻融循环环境中的腐蚀机理。结果随着试验周期的延长,... 目的深入研究极地大气对高强钢腐蚀的影响,探清腐蚀机制。方法开展室内模拟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测试、电化学测试以及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研究Ni-Cr-Mo-V高强钢在极地大气‒45~5℃低温冻融循环环境中的腐蚀机理。结果随着试验周期的延长,高强钢的腐蚀不同程度加深。2个月后,已形成相对较厚的锈层,内部有大量松散的腐蚀产物。在试验3个月后,发现金属表面已经被腐蚀产物覆盖,且表面的腐蚀层产生裂纹。交流阻抗测试和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高强钢的容抗弧半径和自腐蚀电位变化较大,耐腐蚀能力较弱。通过XRD和拉曼光谱对腐蚀成分进行表征发现,在低温冻融循环环境中,高强钢腐蚀产物主要为α-FeOOH、β-FeOOH、γ-FeOOH和Fe_(3)O_(4)/γ-Fe_(2)O_(3)。结论随着低温冻融循环时间增长,高强钢的耐蚀性持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环境 低温 高强钢 冻融循环 腐蚀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