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生防菌GXMZU-5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防治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覃天涵 杨金新 +5 位作者 王璐 段莹泽 韦婧 李佳惠 朱英芝 李战彪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2-1479,共8页
为探究具有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ria)GXMZU-5生物防治的能力及其机制,通过对香蕉果实及盆栽苗细菌性软腐病病菌Dickeya zeae GR-1的防治试验验证其生物防治效果,通过测定生物膜含量、胞外多糖清除能力、生物膜代谢... 为探究具有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ria)GXMZU-5生物防治的能力及其机制,通过对香蕉果实及盆栽苗细菌性软腐病病菌Dickeya zeae GR-1的防治试验验证其生物防治效果,通过测定生物膜含量、胞外多糖清除能力、生物膜代谢活性抑制能力及QQ酶同源基因PCR扩增验证其生物防治机制。结果表明:GXMZU-5可有效降解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具有AHLs淬灭能力;在香蕉果实上进行的生物防治试验中,GXMZU-5的混菌处理组果实表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健康,未出现明显黑斑和软腐迹象,香蕉果实横切和纵切结果表明,处理组的病斑扩散面积大幅度减少;盆栽防治试验中,混菌处理组的香蕉假茎注射处无明显腐烂迹象,自然株高相比病原菌组恢复了56%,表明GXMZU-5具有显著抑制病原菌发病的作用。对其生物防治机制探究表明,混菌体系下的生物膜总含量、胞外多糖含量小于2种菌单独培养;MTT法测定生物膜代谢表明,GXMZU-5可有效地降低GR-1的生物膜代谢活动,且在混菌体系内占主要优势位置。说明GXMZU-5可通过淬灭效应降低GR-1生物膜生物量及活力,从而获得生物防治能力;对QQ酶同源基因进行扩增表明,GXMZU-5具有aii A内脂酶基因,可淬灭AHLs信号分子。本研究验证了GXMZU-5的生物防治能力,并初步探究了其防治机制,为淬灭菌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淬灭 伯克霍尔德菌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洋桔梗的烟草曲茎病毒分子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2
作者 王井园 梁小在 +7 位作者 谢慧婷 陈锦清 李祐聪 秦碧霞 莫翠萍 蔡健和 朱英芝 李战彪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40,共10页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南宁市洋桔梗呈现叶脉突起、叶片皱缩的病毒病原,并对病毒分离物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为花卉作物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株具有叶脉突起、叶片皱缩等典型双生病毒症状的洋桔梗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南宁市洋桔梗呈现叶脉突起、叶片皱缩的病毒病原,并对病毒分离物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为花卉作物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株具有叶脉突起、叶片皱缩等典型双生病毒症状的洋桔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生病毒通用简并引物(PA/PB)对洋桔梗叶片总DNA进行PCR检测,通过设计背靠背引物(TbCSV-F/TbCSV-R)、基因克隆获得相关病毒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使用BLASTn对拼接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应用生物学软件SnapGene、SDT和MEGA 7.0对相关病毒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及遗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利用PA/PB引物能从样品中扩增出1条约500 bp的特异目的条带,BLASTn分析发现,所得序列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各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在91%以上,证实所采集的洋桔梗植株受到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利用β卫星通用引物(β01/β02)未能扩增出条带,证实染病的洋桔梗叶片中不存在β卫星分子。利用TbCSV-F/TbCSV-R对感病样品总DNA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经纯化、克隆测序及序列拼接后获得1条长度为2743 bp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所得序列经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病毒分离物为TbCSV的1个分离物,命名为TbCSV-GX-YJG。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病毒正链编码的AV1和AV2基因与TbCSV-SHJ01(GenBank登录号:MW779539.1)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最高,为100%。进化树分析发现,TbCSV-GX-YJG与来自于广西(TbCSV-SHJ01)和四川(TbCSV-SC740,GenBank登录号:MH165181.1)的分离物聚在同一个小分支,说明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来自于云南(TbCSV-CN,GenBank登录号:KM383752.1)、孟加拉国(TbCSV-YT8,GenBank登录号:HG003650.1)、印度(TbCSV-WSF1和TbCSV-TC240,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Q407395.1和KF551584.1)的分离物处于不同的分支,说明TbCSV分离物具有一定的进化多样性。【结论】侵染广西洋桔梗表现叶脉突起、叶片皱缩的病毒病原为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的TbC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烟草曲茎病毒 遗传进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晶 李波 +3 位作者 黎柳萍 韦靖 姜明国 周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6,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对菌株分类学鉴定。测定其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91株,固氮及产氨菌171株,解有机磷菌66株,解无机磷菌62株,解钾菌28株,产铁载体菌98株,产IAA菌41株,产蛋白酶菌45株。抑菌试验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C32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IAA高产菌株川大肠杆菌0208对番茄和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玉米盆栽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1.49%、19.35%、42.98%、19.58%和56.67%,番茄盆栽分别增加53.51%、14.90%、12.28%、43.12%和48.62%。[结论]从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多株具有高效促生和防病功能的菌株,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促生作用 吲哚乙酸 拮抗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