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随同化方法在中国近海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秀敏 魏泽勋 +2 位作者 吕咸青 王永刚 方国洪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53,共9页
简述了几种常用的资料同化方法,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伴随同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其在潮汐模式中、在海水温度场中和在海洋生态模型中的应用等三方面综述了伴随方法在中国近海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伴随方法的应用... 简述了几种常用的资料同化方法,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伴随同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其在潮汐模式中、在海水温度场中和在海洋生态模型中的应用等三方面综述了伴随方法在中国近海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伴随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评述,指出该方法可对海洋观测方案的优化发挥重要作用,其在生态学流动力学模式中的应用亦应得到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方法 中国近海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浪混合参数化的渤海、黄海、东海水动力环境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好国 袁业立 万振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32,共14页
在浪-流耦合的概念下,对PrincetonOceanModel(POM)模式进行改进,增加特征波参数下的海浪混合作用,并把潮流和环流同时模拟,得到了渤海、黄海、东海典型的环流和水文特征,特别是夏季黄海的温跃层现象,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路径以及我国东... 在浪-流耦合的概念下,对PrincetonOceanModel(POM)模式进行改进,增加特征波参数下的海浪混合作用,并把潮流和环流同时模拟,得到了渤海、黄海、东海典型的环流和水文特征,特别是夏季黄海的温跃层现象,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路径以及我国东部海域冬季和夏季典型环流等.研究表明,海浪的作用使海洋上层混合得更均匀,潮流的作用使海洋底层混合得更均匀,二者是温跃层形成的重要原因;考虑潮效应模拟流场,由于潮扩散和潮余流的作用,长江冲淡水路径与实际观测更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 混合 数值模拟 渤海 黄海 东海 水动力环境 P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潮流能资源的数值估算——以胶州湾口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吕新刚 乔方利 +1 位作者 赵昌 夏长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在回顾国际上现有的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案基础上,提出利用三维潮流数值模式估算潮流能的思路,并在胶州湾进行了应用。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建立了胶州湾潮汐潮流三维数值预报模型,对研究海区的潮汐和潮流做出了较为准确的模拟。数值模拟... 在回顾国际上现有的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案基础上,提出利用三维潮流数值模式估算潮流能的思路,并在胶州湾进行了应用。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建立了胶州湾潮汐潮流三维数值预报模型,对研究海区的潮汐和潮流做出了较为准确的模拟。数值模拟得到的胶州湾口最大可能潮流速度为2m/s,具有一定的潮流能开发潜力;湾口水道上多年平均潮流能蕴藏量为16MW,大潮期间的瞬时值和大潮周日平均值可分别达135和49MW.潮流资料时间序列的长度对潮流能储量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由于潮流现象具有强烈的时变性和多种周期,估算潮流能的平均储量应积累一年以上的资料为宜。研究表明,潮流数值模式能够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潮流数据,有效弥补潮流实测资料稀缺的不足,因而可作为潮流能资源评价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资源估算 数值模拟 胶州湾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tJS开发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转玲 刘海行 +4 位作者 代亮 张平 韩彬 贾贞 周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共6页
为了改善系统界面友好性、增强系统功能性并提高开发效率,运用ExtJS框架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青岛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专项数据库系统的前台界面。系统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开发效率高,维护规范。
关键词 专项数据库 EXTJS 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与海洋环境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振波 石学法 +1 位作者 高爱国 鞠小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4-31,共8页
通过对白令海 1 2个表层沉积物中微体生物化石放射虫的分析 ,共鉴别放射虫 2 4 72枚 ,计36属、45种。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分布特点为 :1 .浅水陆架 -陆坡上部区的粉砂、细砂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数量少且属种单调。2 .陆坡下部区的火山... 通过对白令海 1 2个表层沉积物中微体生物化石放射虫的分析 ,共鉴别放射虫 2 4 72枚 ,计36属、45种。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分布特点为 :1 .浅水陆架 -陆坡上部区的粉砂、细砂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数量少且属种单调。2 .陆坡下部区的火山碎屑及浊流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亦不丰富。3.海盆区粘土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化石丰度高且分异度高。本区陆架放射虫化石的优势种为Spongotrochus glacialis.影响放射虫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海流、地形、水深、水温等。另外 ,该区沉积物的物源主要为陆源沉积物、生物源沉积物和火山源沉积物 ,它们主要来源于俄罗斯东部的勘察加半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海 放射虫化石 海表层沉积物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泉湾水动力环境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景松 吴伦宇 +2 位作者 乔方利 蔡爱民 唐闻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4-724,共11页
汇泉湾是青岛市最主要的海水浴场,湾区浴场的沙滩沙质退化及细沙流失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研究上述现象的成因,为汇泉湾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我们于2015年1月和9月在汇泉湾进行了水文、泥沙和悬浮物的综合观... 汇泉湾是青岛市最主要的海水浴场,湾区浴场的沙滩沙质退化及细沙流失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研究上述现象的成因,为汇泉湾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我们于2015年1月和9月在汇泉湾进行了水文、泥沙和悬浮物的综合观测,并基于FVCOM建立了汇泉湾高分辨率的水动力模式,模拟了汇泉湾及其临近海域的水动力环境。结果显示:汇泉湾常年存在一顺时针(即反气旋)环流,它有利于携带泥沙从湾的西侧进入而从东侧流出;环流中心区流速弱,泥沙不容易被带走,沉积物粒径较小。汇泉湾海域沙滩沙质粗化且流失的原因主要为:波致流引起的沿岸输沙将湾口西侧岩石剥蚀的较粗的细砂和粉砂搬运至浴场沙滩,而较细的泥沙容易地从东侧流出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泉湾 水动力环境 数值模拟 FV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混合方案对全球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舒启 乔方利 宋振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3,共7页
利用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4(MOM4)海洋环流模式设计了2个全球海洋-海冰耦合的数值实验,以分析比较Pacanowski and Philander(PP)和K-Profile Parameterization(KPP)两种不同垂直混合方案在全球海洋上层模拟中的表现。实验结果表... 利用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4(MOM4)海洋环流模式设计了2个全球海洋-海冰耦合的数值实验,以分析比较Pacanowski and Philander(PP)和K-Profile Parameterization(KPP)两种不同垂直混合方案在全球海洋上层模拟中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PP和KPP方案在中纬和高纬海域模拟海温差别较大,后者模拟结果好于前者;在低纬海域差别较小,但赤道断面PP方案模拟结果较好;KPP方案能很好地模拟太平洋赤道潜流,而PP方案模拟的赤道潜流位置偏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混合方案 MOM4 PP K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物理海洋观测
8
作者 连展 乔方利 +4 位作者 魏泽勋 王海员 冯颖 杨效东 高立宝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5-428,共14页
介绍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物理海洋部分的观测情况,包括航次站点位置、观测方式、观测内容、仪器设备和部分观测结果。整个航次顺利完成了预定工作内容,获得的数据可反映出观测海区的水团、环流等海洋特性。数据初步分析显示:南... 介绍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物理海洋部分的观测情况,包括航次站点位置、观测方式、观测内容、仪器设备和部分观测结果。整个航次顺利完成了预定工作内容,获得的数据可反映出观测海区的水团、环流等海洋特性。数据初步分析显示:南极半岛海域存在明显逆温层,普里兹湾P1断面观测时段可能不存在底层水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28次南极大洋考察 物理海洋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深层水动力环境调查技术回顾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家钢 徐晓庆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5,共5页
深水海域是21世纪人类重要的能源基地,走向深水是世界石油、也是中国石油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海洋深部洋流体系给海底管道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威胁,海底油气管道一旦发生破坏,不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将造成严重的环境... 深水海域是21世纪人类重要的能源基地,走向深水是世界石油、也是中国石油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海洋深部洋流体系给海底管道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威胁,海底油气管道一旦发生破坏,不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将造成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深海海洋观测是我们认识深海水动力环境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回顾了对海洋深层水动力环境调查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环境 海洋观测 环境调查 技术 海底油气管道 管道安全运行 深水海域 石油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近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滕飞 方国洪 +2 位作者 王新怡 魏泽勋 王永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9,共14页
利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计算了印尼近海的M2,S2,K1,O1分潮的分布,计算范围从20°S~20°N,90°~150°E,计算网格分辨率在印尼海域岛屿平均为1/12度,在大陆边界平均为1/5度,在开边界平均为1/2度。计算结果与104个TOPEX/P... 利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计算了印尼近海的M2,S2,K1,O1分潮的分布,计算范围从20°S~20°N,90°~150°E,计算网格分辨率在印尼海域岛屿平均为1/12度,在大陆边界平均为1/5度,在开边界平均为1/2度。计算结果与104个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交叉点数据和79个验潮站数据进行比较,符合良好;与高度计交叉点比较,M2分潮振幅的均方根差为6cm,迟角为7°;S2分潮的振幅偏差为3cm,迟角偏差为8°;K1分潮振幅的偏差为6cm,迟角偏差为10°;O1分潮振幅偏差为3cm,迟角偏差为10°。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4个分潮的潮汐、潮流、潮余流和潮能通量密度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海 潮汐 潮流 数值模拟 FV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湾及邻近海域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頔 方国洪 +1 位作者 崔欣梅 滕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本文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模拟了泰国湾及其周边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采用47个验潮站实测调和常数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所得4个分潮的均方差分别为4.06cm、3.76cm、8.22cm和4.71cm,符合良好。... 本文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模拟了泰国湾及其周边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采用47个验潮站实测调和常数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所得4个分潮的均方差分别为4.06cm、3.76cm、8.22cm和4.71cm,符合良好。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泰国湾及其周边海域的潮汐、潮流的分布特征和潮波的传播特征。数值试验表明,现有的数字水深资料(ETOPO1,ETOPO5,DBDB-V)的准确度不足以合理地模拟泰国湾潮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 潮汐 潮流 泰国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水交换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振华 夏长水 乔方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3,共10页
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POM),以M2、S2、K1、O1、M4和MS46个分潮为驱动,建立了包含漫滩处理的高分辨率钦州湾水动力模式。与现场观测的数据对比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刻画钦州湾的水动力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质... 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POM),以M2、S2、K1、O1、M4和MS46个分潮为驱动,建立了包含漫滩处理的高分辨率钦州湾水动力模式。与现场观测的数据对比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刻画钦州湾的水动力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质模型,模拟钦州湾的水交换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钦州湾水交换能力整体上较强,整个湾平均的水体半交换时间约为18d,水体平均存留时间为45d。空间分布上,钦州保税港区以南海域水交换能力最强,半交换时间小于1d;沿着水道向北,水交换能力逐渐减弱;茅尾海中部半交换时间为26~28d;茅尾海的东、西、北3个部分存在水交换滞缓区,半交换时间超过50d。数值实验表明,采用漫滩技术对准确模拟钦州湾潮流速度和水交换能力非常重要,不考虑漫滩过程会低估钦州湾的潮流速度和水体交换能力。水平扩散系数对流速及交换时间都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数值模拟 水质模型 水交换能力 半交换时间 平均存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连展 魏泽勋 +2 位作者 王永刚 方国洪 王新怡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65,共16页
按照研究时间由早期到现代,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海洋数值模拟工作在中国近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通过数值模式已经能够基本合理地模拟中国近海的海洋环流,黑潮、台湾暖流、黄海暖流等的路径、流量,对马暖... 按照研究时间由早期到现代,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海洋数值模拟工作在中国近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通过数值模式已经能够基本合理地模拟中国近海的海洋环流,黑潮、台湾暖流、黄海暖流等的路径、流量,对马暖流源区等问题的特征在数值模拟结果中也逐渐清晰。通过分析已有的工作,认为还存在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并受对中国近海环流认知程度的限制,中国近海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未来的数值模拟研究中,通过变网格或多重网格嵌套技术,实现中国近海高分辨率的数值模式;应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海洋参数化方案,发展风-浪-流-潮耦合模式;结合资料同化技术,发展预报模式等都应是中国近海环流数值模拟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环流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OM的渤海潮波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尼建军 王新怡 +2 位作者 张凤烨 王永刚 连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4,共6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对渤海当前水深岸线状况下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式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好地提高了黄河口处网格分辨率,模拟了渤海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利用渤海沿岸19个验潮站的资料对模拟结... 基于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对渤海当前水深岸线状况下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式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好地提高了黄河口处网格分辨率,模拟了渤海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利用渤海沿岸19个验潮站的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K1分潮振幅绝均差2.39 cm,迟角绝均差4.36°,O1分潮振幅绝均差1.40 cm,迟角绝均差4.29°,M2分潮振幅绝均差为3.55 cm,迟角绝均差为5.69°,S2分潮振幅绝均差1.72 cm,迟角绝均差8.86°,结果显示各分潮模拟结果合理,较真实地反映了渤海海域四个分潮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 渤海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球系统模式FIO-ESM同化实验中北极海冰模拟的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舒启 乔方利 +1 位作者 鲍颖 尹训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40,共8页
本文评估了地球系统模式FIO-ESM(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Earth System Model)基于集合调整Kalman滤波同化实验对1992-2013年北极海冰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尽管同化资料只包括了全球海表温度和全球海面高度异常两类数据,而并... 本文评估了地球系统模式FIO-ESM(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Earth System Model)基于集合调整Kalman滤波同化实验对1992-2013年北极海冰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尽管同化资料只包括了全球海表温度和全球海面高度异常两类数据,而并没有对海冰进行同化,但实验结果能很好地模拟出与观测相符的北极海冰基本态和长期变化趋势,卫星观测和FIO-ESM同化实验所得的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1992-2013年间的线性变化趋势分别为-7.06×105和-6.44×105 km2/(10a),同化所得的逐月海冰覆盖范围异常和卫星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与FIO-ESM参加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实验结果相比,该同化结果所模拟的北极海冰覆盖范围的长期变化趋势和海冰密集度的空间变化趋势均与卫星观测更加吻合,这说明该同化可为利用FIO-ESM开展北极短期气候预测提供较好的预测初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FIO-ESM 气候变化 北极海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缆线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新怡 连展 +1 位作者 李淑江 魏泽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海洋观测是我们研究和认识海洋现象,掌握其中内在规律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和途径。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经掌握了各类海洋观测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卫星观测只能得到海洋表层的数据资料;船舶观测可以得到较为详细的垂向断面数据,... 海洋观测是我们研究和认识海洋现象,掌握其中内在规律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和途径。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经掌握了各类海洋观测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卫星观测只能得到海洋表层的数据资料;船舶观测可以得到较为详细的垂向断面数据,但是其空间分辨率极为有限;Argo浮标所获得到的温盐数据空间分布也仅局限于其经过的路径轨迹,并且该浮标无法进入水深小于2 000 m的浅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 ARGO浮标 应用 缆线 海底 空间分辨率 海洋现象 内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技术的PANDA断面海洋主题数据库系统可视化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林 刘海行 +1 位作者 宋转玲 贾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91,共6页
在PANDA断面海洋主题数据库开发项目的背景下,通过对系统总体结构的分析,确认了多种查询方式的组合方案。基于WebGIS技术,经过个性化的定制和开发,提出并实现了可视化查询的解决思路,简要说明了可视化查询模块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 在PANDA断面海洋主题数据库开发项目的背景下,通过对系统总体结构的分析,确认了多种查询方式的组合方案。基于WebGIS技术,经过个性化的定制和开发,提出并实现了可视化查询的解决思路,简要说明了可视化查询模块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基于WebGIS能够高效地实现可视化网络数据共享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丰富系统的显示和查询手段,进而促进海洋环境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地理信息系统 可视化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下海面高度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连展 魏泽勋 +1 位作者 方国洪 孙宝楠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64,共10页
应用压力坐标下的MITgcm模式,建立了一个非Boussinesq近似下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应用ERSST数据集提供的全球1855—2010年的海表面温度数据作为强迫条件,对近156a来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且根据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 应用压力坐标下的MITgcm模式,建立了一个非Boussinesq近似下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应用ERSST数据集提供的全球1855—2010年的海表面温度数据作为强迫条件,对近156a来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且根据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对未来80a内全球海平面变化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如下的结论:1)全球海平面高度存在上升的现象。20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相对于常年(即1975—1993年)上升43.8mm,中国近海平均海平面相对于常年上升54.8mm。2)2010年全球海平面变化情况,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的区域主要为:西北太平洋、北太平洋中部、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3)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海平面上升幅度各不相同,黄东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略高,南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小。中国近海海平面上升速度慢于邻近的西北太平洋海区。4)若全球温度变化情况与预测相同,那么未来80a后,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远远超过现今水平。最后依据本文研究得到的结果,探讨了模拟长时间尺度过程海平面变化的数值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非Boussinesq近似 MITg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及其国际计划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尚 朱明远 马艳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文讨论了大海洋生态系概念和内涵的变化,介绍了全球主要大海洋生态系的分布,展示目前正在开展的大海洋生态系研究计划,重点介绍了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特征及其研究计划的最新动态。
关键词 大海洋生态系 黄海 生态系统管理 国际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破碎过程对油滴垂直混合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际验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宝楠 连展 杨永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9,共5页
针对波浪破碎对油滴垂直混合的影响问题,建立覆盖整个渤海海域的高分辨率海浪数值模式。根据波浪对油滴垂直混合影响的理论表达形式,基于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卷入海面以下的残油量对不同波动能量损耗率和卷入深度计算方案的敏感性。... 针对波浪破碎对油滴垂直混合的影响问题,建立覆盖整个渤海海域的高分辨率海浪数值模式。根据波浪对油滴垂直混合影响的理论表达形式,基于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卷入海面以下的残油量对不同波动能量损耗率和卷入深度计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采用Yuan等根据实际海况导出的破碎卷入深度和破碎能量损耗率表达式,可以更好地再现油滴在不同波浪破碎背景情况下下沉及上浮的整个过程。通过与Envisat SAR卫星的观测结果相对比,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重现溢油入海后海面残油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当考虑波浪效应后,估计海面残油量可由40%以上缩小至20%左右,与卫星观测结果中的约25%相比非常接近,进一步显示了波浪破碎过程对油滴垂直混合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溢油入海后海面残油量估计中考虑波浪破碎效应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油滴垂直混合 数值模拟 实际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