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的负泊松比设计与抗高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进 张芸 +6 位作者 马衍轩 李梦瑶 王鹏 张建 王公斌 张鹏 高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58-2870,共13页
为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骨架进行负泊松比设计,得到两种内凹角数量不同的六肋及星型钢筋混凝土。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抗高速冲击性能测试,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场变化... 为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骨架进行负泊松比设计,得到两种内凹角数量不同的六肋及星型钢筋混凝土。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抗高速冲击性能测试,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场变化及微观泊松比进行分析,得到内凹角数量对钢筋混凝土破坏形态、承载力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在抗高速冲击作用下出现了负泊松比,分别为-0.50和-1.00;从应变场来看,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应变均出现在内凹角附近,且以内凹角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随着钢筋结构内凹角数量的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和能量耗散能力显著增强。单位体积内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的耗能分别为1.76×10^(5)和1.86×10^(5) J/m^(3),是方形钢筋混凝土的1.17倍和1.23倍,表明负泊松比钢筋混凝土的耗能能力随钢筋内凹角数量的增多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钢筋混凝土 内凹结构 抗高速冲击性能 变形行为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