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ethylRAD-Seq技术对仿刺参DNA甲基化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玉强 王睿甲 +6 位作者 李语丽 孙红振 李仰平 牟闯 吕佳 王师 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50,共10页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其在生物体诸多生理生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维持胚胎正常发育、染色体结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也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其在生物体诸多生理生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维持胚胎正常发育、染色体结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也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在脊椎动物领域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无脊椎动物的甲基化规律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本研究以棘皮动物门中仿刺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新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MethylRAD-Seq技术探究了仿刺参三种组织的甲基化状况,得到了甲基化标签数量、甲基化位点分布以及甲基化标签密度等信息;此外通过整合仿刺参甲基化文库数据和表达谱数据发现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表达水平之间存在弱的正相关性,这暗示了无脊椎动物基因组DNA甲基化可能起到促进基因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MethylRAD 仿刺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基因及其在软体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师 杨志辉 +4 位作者 李语丽 程陶然 刘平平 米雪 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30,共8页
Hox基因是动物基因组内高度保守的一类转录因子,在动物体轴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类重要的发育调控基因。动物形态的进化和多样性与Hox基因数目、序列及其表达模式密切相关,Hox基因在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于软体动物... Hox基因是动物基因组内高度保守的一类转录因子,在动物体轴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类重要的发育调控基因。动物形态的进化和多样性与Hox基因数目、序列及其表达模式密切相关,Hox基因在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于软体动物中Hox基因及其功能的了解还相对较少。软体动物具有高度的躯体结构多样性,研究软体动物的Hox基因及其功能对于理解和解释其形态多样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Hox基因的研究概况、软体动物中Hox基因的分布、功能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理解及深入研究软体动物的发育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基因 软体动物 形态多样性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的克隆及转录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利兵 刘志鸿 +5 位作者 吴彪 周丽青 孙秀俊 杨爱国 田吉腾 董迎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研究的常规免疫基因,在许多物种都有过报道。本研究从构建的魁蚶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的HSP90基因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 HSP90),以期明确魁蚶HSP90基因的结构特征、组... 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研究的常规免疫基因,在许多物种都有过报道。本研究从构建的魁蚶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的HSP90基因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 HSP90),以期明确魁蚶HSP90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及其对病原菌刺激的免疫变化规律。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该c DNA全长2707bp,编码一个由7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含有HSP90家族共有的5个签名序列,C端高度保守的MEEVD短肽序列和ATPase结构域;预测蛋白的分子量(Mw)为83.72k Da,理论等电点(p I)为4.85;预测该蛋白无信号肽,具有4个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及系统分析表明,Sb HSP90基因与软体动物的HSP90相似性达到83%以上,其中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相似度最高达86%,与甲壳动物HSP90的相似度都在81%左右,与脊椎动物HSP90-α和HSP90-β的同源性都很接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表明:Sb HSP90 m RNA在魁蚶血细胞、斧足、鳃、外套膜、闭壳肌和肝胰腺和中均有表达,斧足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注射鳗弧菌后,相对于对照组,Sb HSP90基因在所检测的每个组织中m RNA水平上的表达量都显著上调(P<0.01),而且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瞬时表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热休克蛋白90 基因表达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和碟状体的急性及慢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葛建龙 孟乾 +4 位作者 陈四清 刘琨 刘长琳 谭杰 边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9-814,共6页
本研究采用静水实验法,在水温21℃、盐度30、pH8.10条件下,分析了水体氨氮对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螅状体以及碟状体的急性毒性作用,并且探讨了慢性氨氮胁迫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生殖的影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氨氮毒性效应与... 本研究采用静水实验法,在水温21℃、盐度30、pH8.10条件下,分析了水体氨氮对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螅状体以及碟状体的急性毒性作用,并且探讨了慢性氨氮胁迫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生殖的影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氨氮毒性效应与浓度和胁迫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螅状体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5.60、164.26、62.67和25.44mg/L,氨氮对碟状体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9.96、31.53、24.54和21.43mg/L,螅状体与碟状体的总氨氮安全浓度分别为2.54和2.14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分别为0.13和0.11mg/L。慢性氨氮毒性实验显示,实验组螅状体产生的子代螅状体数少于对照组,而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螅状体繁殖子体的速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氨氮对海月水母具有毒性作用,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不是海月水母暴发的直接原因;此外,海月水母螅状体可能具有一定的适应慢性氨氮胁迫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月水母 氨氮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类固醇激素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周期的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欣冉 张玲玲 +4 位作者 孙红振 张阳 李婉茹 张美溦 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25,共6页
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脊椎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部分软体动物中也参与生殖调控。本文分析了3种主要性类固醇激素(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首先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虾夷扇贝性... 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脊椎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部分软体动物中也参与生殖调控。本文分析了3种主要性类固醇激素(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首先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虾夷扇贝性腺4个发育阶段的周年分布:休止期(7—9月)、增殖期(10—12月)、生长期(1—2月)、成熟期(1—6月)。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虾夷扇贝性腺各发育阶段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性腺中激素含量呈现孕酮>雌二醇>睾酮,它们分别约占激素总含量的60%、30%、10%;精巢中3种激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卵巢中仅孕酮和睾酮之间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虽然3种激素含量在性别、发育阶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睾酮比例和雌二醇/睾酮在生长期的精巢和卵巢之间差异显著,精巢睾酮比例高于卵巢,而卵巢的雌二醇/睾酮高于精巢。以上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很可能参与虾夷扇贝生殖调控,在性腺发育、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睾酮 雌二醇 虾夷扇贝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虾夷扇贝FOXL2的相互作用蛋白
6
作者 张阳 张玲玲 +4 位作者 李若佼 谢欣冉 李仰平 李婉茹 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9,共6页
FOXL2是脊椎动物的雌性决定基因,在多种无脊椎动物中也被认为是雌性决定与分化的关键基因,但其在无脊椎动物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晰。本文利用Clontech酵母双杂交系统筛查虾夷扇贝FOXL2的相互作用蛋白。研究首先构建诱饵质粒pGBKT7-FO... FOXL2是脊椎动物的雌性决定基因,在多种无脊椎动物中也被认为是雌性决定与分化的关键基因,但其在无脊椎动物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晰。本文利用Clontech酵母双杂交系统筛查虾夷扇贝FOXL2的相互作用蛋白。研究首先构建诱饵质粒pGBKT7-FOXL2,并检测诱饵蛋白的毒性及自激活活性,结果显示诱饵蛋白对酵母菌株无毒,也无自激活活性。利用该诱饵质粒,本研究从虾夷扇贝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筛选得到17个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得到12个读码框正确的阳性克隆,它们来自4种蛋白:COP9信号复合体亚基5、钠/钾ATP酶β3、哺乳动物室管膜相关蛋白1和胰脂肪酶相关蛋白2。研究进一步将诱饵质粒与4种蛋白的猎物质粒进行共转化验证,结果均为阳性,表明这4种蛋白与虾夷扇贝FOXL2都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本文为研究FOXL2在无脊椎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L2 虾夷扇贝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银虾康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朱洪洋 张正 +5 位作者 王春元 王印庚 袁春营 于永翔 张杨 赵伟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3,68,共7页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稳定性和用药安全,研究并制定榆银虾康散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组方中地榆、黄柏、黄芩、山银花;采用光散射法对榆银虾康散粒度分布进行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显...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稳定性和用药安全,研究并制定榆银虾康散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组方中地榆、黄柏、黄芩、山银花;采用光散射法对榆银虾康散粒度分布进行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显示,TLC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小于75μm的颗粒比例超过99.0%;黄芩苷在9.94~99.41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36881X-29331(R^(2)=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5%。结果表明,本试验对地榆、黄柏、黄芩、山银花进行定性鉴别,粒度分布检查以及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榆银虾康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银虾康散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