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海洋酸化研究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芃 陈新军 +1 位作者 陈长胜 胡飞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68-3381,共14页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为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客观地揭示海洋酸化的研究态势,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 analysis)的方法,以海洋酸化概念提出后(2004年以后)ISI Web of Science期刊引文数据库...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为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客观地揭示海洋酸化的研究态势,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 analysis)的方法,以海洋酸化概念提出后(2004年以后)ISI Web of Science期刊引文数据库中涉及到海洋酸化研究的所有文献为样本,对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描述统计,并基于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及突变分析的方法探究海洋酸化的热点关注方向随时间的变动及研究前沿。描述统计表明:海洋酸化概念提出的这十多年来,涉及海洋酸化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激增的态势,研究学科交叉明显,海洋酸化对珊瑚礁的影响是这十年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从基于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可以看到,在海洋酸化研究初期(2004—2009年),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礁生物及浮游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对海洋酸化现象的认识;中期(2010—2015年),研究内容与初期相似,研究重点往海洋生物上倾斜,同时有新的热点研究区域和研究方向的出现;近期(2016年以后),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依旧占据着主流研究方向。对基于突变分析得到的当前(2018年2月)海洋酸化研究的热点关注的文献分析发现,当前海洋酸化的研究存在以下5个前沿方向:(1)在探究海洋酸化与生物的关系之时需结合多因子讨论;(2)探索生物在海洋酸化下的内在应对机制;(3)海洋酸化影响下的生物响应的综合评估及预测;(4)探索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5)对海洋酸化概念的挑战——海洋酸化形成原因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气候变化 文献计量分析 共词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海洋摄食生态研究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振方 胡贯宇 +2 位作者 陈新军 梁佳伟 方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56,共15页
为探明海洋摄食生态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全球范围内海洋生物摄食生态学方向的发文数量、机构合作、期刊分布、关键词时区分布等方面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自1995年起至今,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美国... 为探明海洋摄食生态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全球范围内海洋生物摄食生态学方向的发文数量、机构合作、期刊分布、关键词时区分布等方面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自1995年起至今,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而我国在此方向的研究稍显薄弱;从作者合作情况来看,主要形成3个合作团体,其中以CHEREL Y为核心的团体发文量最多;关键词突变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热点主要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包括:种间捕食竞争及化学生态学;小型海洋生物的营养生态学;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摄食的影响;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摄食的影响。分析认为,传统胃含物分析法、脂肪酸分析法、DNA序列分析法等是目前此领域的主要研究手段。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胃肠道微生物检测可能会成为未来热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洋生物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摄食生态 海洋生物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柔鱼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贯宇 赵振方 +2 位作者 陈新军 梁佳伟 刘必林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茎柔鱼(Dosidicusgigas)从太平洋阿拉斯加湾到智利南部海域均有分布,是该海域特有的种类[1-3],也是该海域种群最丰富的海洋无脊椎动物[2,4-5],其特点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生命周期一般只有1年,有些种群的较大个体生命周期较... 茎柔鱼(Dosidicusgigas)从太平洋阿拉斯加湾到智利南部海域均有分布,是该海域特有的种类[1-3],也是该海域种群最丰富的海洋无脊椎动物[2,4-5],其特点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生命周期一般只有1年,有些种群的较大个体生命周期较长,可达2年[6]。由于该物种对外界环境变化(温度和氧气)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使其生活海域的扩展成为可能[7-9],例如1997年入侵加利福尼亚水域[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摄食 环境因子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环境变化及对资源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胜男 余为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根据日本渔业机构提供的2002-2011年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秋生群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产卵场环境数据以及厄尔尼诺指数(Ni1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NI)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指数(PDOI),利用交相关函数分析NI和PDOI与太平洋褶... 根据日本渔业机构提供的2002-2011年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秋生群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产卵场环境数据以及厄尔尼诺指数(Ni1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NI)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指数(PDOI),利用交相关函数分析NI和PDOI与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CPUE)、产卵场海表温度(SST)、叶绿素a(Chl-a)浓度以及适宜产卵场面积(Ps)之间的关系,检验不同气候条件下太平洋褶柔鱼产卵场环境变化。结果表明,NI与CPUE和Ps均显著正相关,与产卵场SST显著负相关,但与Chl-a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DOI与CPUE显著正相关,与SST显著负相关,与产卵场Ps和Chl-a浓度相关性均不显著。PDO位于正位相或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的产卵场SST偏低,Chl-a浓度偏高,Ps增大,提供了有利的资源量补充条件,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增加;而PDO位于负位相或发生拉尼娜事件时,产卵场SST上升,Chl-a浓度降低,Ps减小,不利于资源量的补充,其资源丰度相应降低。研究表明,PDO模态转换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环境和资源丰度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褶柔鱼 资源丰度 产卵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