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元的采空诱发山体滑塌失稳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杰 何开明 +1 位作者 常文斌 邢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9,共9页
采空诱发的山体崩滑是煤矿山区常见的一类灾害形式,为明确采动作用下采空山体的变形失稳模式,对典型采空控制型滑坡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模拟单层采空与三层采空两种工况下反倾煤层斜坡的失稳破坏过程,并对斜坡变形过程中裂... 采空诱发的山体崩滑是煤矿山区常见的一类灾害形式,为明确采动作用下采空山体的变形失稳模式,对典型采空控制型滑坡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模拟单层采空与三层采空两种工况下反倾煤层斜坡的失稳破坏过程,并对斜坡变形过程中裂纹扩展及岩体破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层开挖工况中,煤层开挖后顶板区域会产生拱圈型的变形带并随之演化为冒落岩体,多层开挖的采空区间隔岩体则会发生弯曲状沉陷垮落,形成大面积的岩体破碎;(2)不同开挖工况下,冒落带形成及应力重分布初期,斜坡内部裂纹演化及岩体破碎皆较为缓慢,顶板冒落及岩层弯曲断裂阶段为岩体断裂破碎的关键阶段;(3)反倾煤层采空控制型山体失稳模式主要为煤层采空-顶板拱圈状冒落-内部岩层弯曲沉陷-后缘拉裂破碎-坡脚锁固区失效-破碎岩体浅层滑动。研究结果为采空控制型斜坡失稳机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矿区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诱发 山体崩滑 岩体破碎 失稳模式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涡激振动响应机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毛良杰 刘清友 +3 位作者 周守为 姜伟 刘正礼 彭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开展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涡激振动实验,分析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涡激振动特征参数及振动响应机理。实验中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技术采集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在流向和横向的涡激振动响应,实验数据处理时消除了实测信号中隔水管轴向预张力... 开展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涡激振动实验,分析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涡激振动特征参数及振动响应机理。实验中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技术采集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在流向和横向的涡激振动响应,实验数据处理时消除了实测信号中隔水管轴向预张力的影响并采用模态分析法求取隔水管位移响应。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剪切流作用下:隔水管不同位置处同一方向涡激振动响应频率一致;涡激振动锁定现象发生在涡泄频率对应的最大阶次固有频率附近且涡激振动受该阶次固有频率主导;受模态竞争的影响,剪切流涡激振动呈现多频响应形式;隔水管在流向的主导频率是横向主导频率的2倍;受相位角影响,实验中隔水管单个振动周期的运动轨迹呈扁斜"8"字形,多个轨迹重叠后呈"新月"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剪切流 涡激振动 模态分析法 深水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F&LM算法的串联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辨识与状态估计 被引量:14
3
作者 葛云龙 陈自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271-4280,共10页
电池组中单体间存在的不一致性是电池状态估计问题中的一大难点。针对串联锂离子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rong tracking filter,STF)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相结合的电池组不一致性辨识与状态估计的新方法。首... 电池组中单体间存在的不一致性是电池状态估计问题中的一大难点。针对串联锂离子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rong tracking filter,STF)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相结合的电池组不一致性辨识与状态估计的新方法。首先针对"参考单体"给出了一阶等效电路模型与开路电压–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特性关系曲线,通过STF算法得到其状态估计与参数估计;其次建立不同单体的"电压相似函数",并引入LM算法对SOC、极化电压、欧姆内阻3种不一致因素进行辨识;最后对2组5个LiFePO4单体串联的电池组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各单体的状态与内阻估计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电池组不一致性辨识与状态估计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组 不一致性 状态估计 强跟踪滤波器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随动控制的风电机组最优发电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娄尧林 蔡旭 +1 位作者 叶杭冶 何国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84-1893,共10页
提高变速变桨风电机组的能效转化率是风电机组整机设计人员追求的重要目标。大型商业化机组中,通常采用转速-转矩查表法来实现最佳叶尖速比跟踪。由于受到发电机最小并网转速与额定转速的约束,查表法在这两个边界转速上,只能采用斜率较... 提高变速变桨风电机组的能效转化率是风电机组整机设计人员追求的重要目标。大型商业化机组中,通常采用转速-转矩查表法来实现最佳叶尖速比跟踪。由于受到发电机最小并网转速与额定转速的约束,查表法在这两个边界转速上,只能采用斜率较大的过渡曲线来表征转矩与转速的对应关系,这影响了输出功率的平稳性,缩短了最佳叶尖速区,减少了机组的发电量。提出一种转矩随动发电机转速变化的风电机组最优发电控制实现方法:在全风速运行范围内,基于一个统一比例积分(PI)转速转矩控制器,根据发电机转速,动态设定输出转矩限值的方法。该方法可解决风速的不可测量性、风速变化不可跟踪性等难题,实现额定风速以下最大风能捕获的控制目标。仿真分析与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动态性能,提升了机组的能效转化率。该控制算法逻辑实现简单,易于风电行业控制器推广,有较高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风能捕获 最佳叶尖速比 转矩随动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运动下悬垂立管动力响应及疲劳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天昊 付世晓 +1 位作者 张智奇 何玥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5,共8页
悬垂立管因其经济性被广泛应用在深海油气开发中。悬垂立管在顶端平台运动作用下,会不断产生横流向以及顺流向动力响应,循环累积造成疲劳损伤。为了研究悬垂立管在平台运动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特性,开展了大尺度悬垂立管模型试验。采用小... 悬垂立管因其经济性被广泛应用在深海油气开发中。悬垂立管在顶端平台运动作用下,会不断产生横流向以及顺流向动力响应,循环累积造成疲劳损伤。为了研究悬垂立管在平台运动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特性,开展了大尺度悬垂立管模型试验。采用小波分析、模态分析、雨流计数法等方法处理分析试验数据。分析平台运动下无内流作用下大尺度悬垂立管动力响应及疲劳损伤特性,发现横流向弯曲应变结果较为复杂,局部呈现行波特性,主导频率具有时变性。相比之下,顺流向弯曲应变结果比较有规律性,整体呈现行波特性,主导频率不具有时变性,并始终保持与顶端平台运动频率相同。平台运动引发的悬垂立管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和KC数有关。各点面内疲劳损伤值延管长分布趋势和面内应变RMS延管长分布趋势相似。横流向(CF方向)的疲劳损伤的数量级为顺流向(IL方向)的10-2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响应特性 疲劳损伤 悬垂立管 平台运动 振荡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平台疲劳热点应力长期分布参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锋 刘俊 +1 位作者 薛鸿祥 唐文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4,共5页
明确热点应力长期Weibull分布的参数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应用疲劳简化分析方法的关键之一。以某深水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体结构有限元计算得到热点应力传递函数,结合波浪散布图计算热点应力长期分布概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 明确热点应力长期Weibull分布的参数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应用疲劳简化分析方法的关键之一。以某深水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体结构有限元计算得到热点应力传递函数,结合波浪散布图计算热点应力长期分布概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热点应力长期Weibull分布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可为疲劳简化分析方法在半潜平台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平台 疲劳简化分析 热点应力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柱式钻井平台内孤立波载荷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旭 张新暑 尤云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6,共7页
在海洋内孤立波作用下,立柱式钻井平台会产生大幅度的运动响应,影响钻井平台的作业效率与安全,其中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的准确预测是关键。为此,以3类内孤立波理论(KdV、eKdV和MCC)的适用性条件为依据,通过构建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对立柱式... 在海洋内孤立波作用下,立柱式钻井平台会产生大幅度的运动响应,影响钻井平台的作业效率与安全,其中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的准确预测是关键。为此,以3类内孤立波理论(KdV、eKdV和MCC)的适用性条件为依据,通过构建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对立柱式钻井平台强非线性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模型试验分析了立柱式钻井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在大尺度条件下采用Morison公式和傅汝德-克雷洛夫公式分别计算内孤立波的水平力和垂向力仍然是可行的。此外,内孤立波载荷模型试验中,立柱式钻井平台内孤立波水平力及垂向力的尺度效应因流体黏性影响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受黏性影响较大的水平力尺度效应显著,而受黏性影响较弱的垂向力的尺度效应较弱,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平台 内孤立波 载荷 尺度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波浪力下6MW单柱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涛 何炎平 +2 位作者 孟龙 赵永生 刘亚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2,共8页
为了实现在中等深度海域浮式风力发电机的规模应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针对设计出的新型6MW海上单柱浮式风力机的生存能力进行探讨,利用Sesam软件获取二阶波浪力计算时所需的wamit文件,利用气-液-固-弹性数值软件FAST对该浮式风力发电机... 为了实现在中等深度海域浮式风力发电机的规模应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针对设计出的新型6MW海上单柱浮式风力机的生存能力进行探讨,利用Sesam软件获取二阶波浪力计算时所需的wamit文件,利用气-液-固-弹性数值软件FAST对该浮式风力发电机进行时域耦合运动响应仿真模拟.分别就不同浪向下平台各自由度的运动响应、二阶平均波浪力和二阶慢漂波浪力对平台各自由度运动响应的影!响、二阶平均波浪力和二阶慢漂波浪力对锚链张力和机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摇运动随浪向角增大而增大,而波浪入射角对其他各自由度运动影响较小;二阶慢漂力对垂荡运动影响显著,且易激发较大的纵摇运动响应,并诱发较大的锚链张力;采用delta-line的系泊系统能够避免产生过大的首摇响应,且系泊系统的最大张力远在破断张力以下,整个风力机系统在恶劣海况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力机 波浪慢漂力 平台运动响应 锚链力 机舱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流作用下三立柱轻型半潜式生产平台涡激运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田辰玲 吕海宁 +2 位作者 王晋 刘明月 白彦彬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3,共12页
三立柱轻型半潜式生产平台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平台,可广泛用于中等水深及深水边际油气田开发。但在一定的来流条件下,立柱后方会产生漩涡脱落,导致平台发生涡激运动现象,从而影响平台的海上作业。基于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 三立柱轻型半潜式生产平台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平台,可广泛用于中等水深及深水边际油气田开发。但在一定的来流条件下,立柱后方会产生漩涡脱落,导致平台发生涡激运动现象,从而影响平台的海上作业。基于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简称DES)方法,对具有三立柱和深吃水特点的非传统型半潜式生产平台的涡激运动响应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从运动响应幅值和频率、运动轨迹及水动力系数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在不同流向角和不同折合速度下涡激运动响应的关键特征和锁定范围。研究表明,三立柱轻型半潜式生产平台的横向运动响应由其受到的脉动升力主导,在折合速度7.0≤Ur≤10.0区间内发生锁定现象,且在180°流向角时幅值达到最大,约为立柱直径的59%;首摇运动在0°流向角时达到最大响应幅值4.9°,且锁定区内的响应频率接近其首摇运动固有频率;其运动轨迹主要表现为沿着横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立柱 轻型半潜式生产平台 涡激运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力紧张情形下的网约车跨区域订单分配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宇 朱俊武 +2 位作者 姜艺 高欣 孙茂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6-1781,共6页
在网约车平台中,匹配是一个核心功能,平台需要尽可能增加匹配订单的数量;但网约车的需求分布通常极度不均匀,订单的起点或终点在某些时间段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因此,提出一种带预警的激励机制鼓励司机跨区域接单,以达到平台跨区域... 在网约车平台中,匹配是一个核心功能,平台需要尽可能增加匹配订单的数量;但网约车的需求分布通常极度不均匀,订单的起点或终点在某些时间段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因此,提出一种带预警的激励机制鼓励司机跨区域接单,以达到平台跨区域运力再平衡的目的。该机制通过对订单信息进行分析,建立邻近区域运力预警机制,并在区域运力紧张时,激励邻近区域的司机接受跨区域订单,以减少运力紧张时期区域内的未匹配订单数量,提高平台效用和乘客满意度。通过算例将跨区域运力再平衡机制与Greedy(贪心机制)、Surge(暴涨定价)机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再平衡机制较Greedy和Surge机制在平均效用上分别提高了15%和38%,说明跨区域运力再平衡机制可以提高平台收益和司机效用,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平衡了区域间供需关系,能为网约车平台在宏观上的供需关系平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需求分布 跨区域订单分配 运力预警 运力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铰摩擦的太阳翼展开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柳成 李海泉 +1 位作者 刘晓峰 蔡国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8-1319,共12页
研究了空间漂浮航天器太阳翼的展开动力学与控制问题.采用单项递推组集方法建立了太阳翼展开与锁定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虚功率原理推导了铰摩擦对系统动力学方程的贡献,通过补充含摩擦铰物体的系统动平衡方程构建了系统封闭的动力学方... 研究了空间漂浮航天器太阳翼的展开动力学与控制问题.采用单项递推组集方法建立了太阳翼展开与锁定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虚功率原理推导了铰摩擦对系统动力学方程的贡献,通过补充含摩擦铰物体的系统动平衡方程构建了系统封闭的动力学方程.通过与ADAMS软件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显示,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太阳翼的展开过程进行描述,铰摩擦会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产生影响,PD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太阳翼展开所引起的航天器的姿态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 展开动力学 单项递推组集 摩擦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qus二次开发在管件中频热弯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冬 刘俊 +1 位作者 邹双桂 唐文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4,159,共6页
为提高管件中频热弯数值模拟的效率,基于Python和Abaqus GUI Toolkit语言进行Abaqus的二次开发,通过Python语言编写脚本插件和Abaqus GUI Toolkit语言制作图形用户界面,开发了前处理和后处理两个模块,由于热弯分析过程采用顺序耦合的分... 为提高管件中频热弯数值模拟的效率,基于Python和Abaqus GUI Toolkit语言进行Abaqus的二次开发,通过Python语言编写脚本插件和Abaqus GUI Toolkit语言制作图形用户界面,开发了前处理和后处理两个模块,由于热弯分析过程采用顺序耦合的分析方法,需要将热分析得到的温度场导入应力分析中,因此前处理开发了热分析步和应力分析步两个子模块,实现了热弯模拟的快速建模分析和自动后处理功能,大大加快了模拟分析的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后续的中频热弯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热弯 PYTHON ABAQUS GUI TOOLKIT 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浪向下LNGC旁靠FLNG作业时水动力干扰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珂 胡志强 赵东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23,共10页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旁靠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系统(FLNG)卸载作业时,两船体之间会产生明显的相互水动力干扰。由于单点系泊的风标效应,目前大多数研究针对迎浪条件下水动力分析.在实际环境中,斜浪对两船运动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利用...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旁靠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系统(FLNG)卸载作业时,两船体之间会产生明显的相互水动力干扰。由于单点系泊的风标效应,目前大多数研究针对迎浪条件下水动力分析.在实际环境中,斜浪对两船运动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利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在两船间自由液面添加人工阻尼的方法,对迎浪和斜浪条件下间隙水体的共振现象和两船的一阶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中场法计算两船的二阶水动力参数,揭示浪向对FLNG和LNGC平均漂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浪向的变化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不影响自由面阻尼的取值,但是对间隙水体的共振模态和幅值有影响.浪向的改变影响两船间的遮蔽效应,使得FLNG对LNGC在斜浪下的运动响应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不同浪向下两船平均漂移力的主要成分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NG 旁靠 遮蔽效应 阻尼盖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附近浮式平台运动响应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可 万德成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7,32,共9页
利用基于开源平台Open FOAM自主开发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性能求解器naoe-FOAM-SJTU,数值模拟了近岛礁环境下规则波的演化特性以及带有系泊系统的浮式平台在相应波浪作用下的水动力性能。对于平台的水动力性能的研究发现,仿真结果与... 利用基于开源平台Open FOAM自主开发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性能求解器naoe-FOAM-SJTU,数值模拟了近岛礁环境下规则波的演化特性以及带有系泊系统的浮式平台在相应波浪作用下的水动力性能。对于平台的水动力性能的研究发现,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平台自由衰减运动固有周期及RAO(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方面吻合良好。对于波浪在近岛礁地形下的演化现象的研究,分析了波浪演化不对称性特性的成因,并分别给出了不同参数下波浪在地形上爬升时演化的具体特性,对于波高变化及波浪演化的频率成分进行量化的探究。研究发现,波浪周期越大,波高变化越明显,演化的非线性现象越明显,且波浪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演化出的阶数也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岛礁地形 浮式平台 波浪演化 naoe-FOAM-SJTU求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船绝缘层对晃荡载荷缓冲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嫣然 刘俊 +1 位作者 庄志鹏 唐文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文章采用动力学响应对比方法研究LNG船绝缘层对晃荡载荷的缓冲效应。首先引入缓冲系数概念,然后建立No96型LNG船液货舱有绝缘层模型和无绝缘层模型,通过晃荡软件计算晃荡载荷,对比两种模型在相同晃荡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得出缓冲系数,... 文章采用动力学响应对比方法研究LNG船绝缘层对晃荡载荷的缓冲效应。首先引入缓冲系数概念,然后建立No96型LNG船液货舱有绝缘层模型和无绝缘层模型,通过晃荡软件计算晃荡载荷,对比两种模型在相同晃荡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得出缓冲系数,并通过讨论晃荡载荷参数确定No96型LNG船舷侧处绝缘层缓冲系数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船绝缘层 晃荡载荷 缓冲系数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溃坝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昭炀 罗磊 +2 位作者 刘宁 何家能 邢爱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2017年3月12日凌晨2时20分,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西北角发生了局部溃坝事故,下泄尾砂泥浆约50万m3。在大冶尾矿库溃坝现场考察和相关数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尾矿库的结构特征、地质环境特征与溃坝尾砂运动特征。利用无人... 2017年3月12日凌晨2时20分,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西北角发生了局部溃坝事故,下泄尾砂泥浆约50万m3。在大冶尾矿库溃坝现场考察和相关数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尾矿库的结构特征、地质环境特征与溃坝尾砂运动特征。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了大冶尾矿库溃坝后的地貌高程数据并建立尾矿库溃坝后的DSM模型,运用DAN3D软件建立了尾矿库溃坝的动力计算模型。通过对比Frictional模型、Bingham模型及Voellmy模型的模拟结果,认为Voellmy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溃坝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大冶尾矿库溃坝过程中尾矿泥石流运动持续时间为130 s,最大堆积深度为5 m,最大运动速度为2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溃坝 流变模型 DAN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解耦的额定风速附近发电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娄尧林 蔡旭 +1 位作者 叶杭冶 何立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886,共8页
为了便于控制器实现,变速变桨风电机组通常把转矩控制与变桨控制分开设计,在额定风速以下时,通过转矩控制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在额定风速以上时,通过变桨控制限制机组功率。因此在额定风速附近,转矩控制与变桨控制之间存在耦合问题,需进... 为了便于控制器实现,变速变桨风电机组通常把转矩控制与变桨控制分开设计,在额定风速以下时,通过转矩控制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在额定风速以上时,通过变桨控制限制机组功率。因此在额定风速附近,转矩控制与变桨控制之间存在耦合问题,需进行解耦,这是变速变桨控制算法设计难点。在分析了当前的解耦控制策略在额定风速附近风能损失问题之后,基于追求发电优化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功率解耦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额定风速附近功率损失与控制器误动作问题,而且在阵风工况下,可适当提前变桨动作,防止机组功率与转速超调。仿真与现场测试证明,该控制策略具有逻辑实现简单的优点,易于风电行业推广,有较高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优化控制 转矩控制 变桨控制 功率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s of Self-Propulsion in Waves of Fully Appended ONR Tumblehome Model 被引量:14
18
作者 WANG Jian-hua WAN De-cheng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5-1358,共14页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FD-based method coupled with the dynamic overset grid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fully appended ONR tumblehome ship model under self-propulsion co...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FD-based method coupled with the dynamic overset grid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fully appended ONR tumblehome ship model under self-propulsion condition in head waves. All the computations are carried out by our in-house CFD solver naoe-FOAM-SJTU and the overset grid module is used to update the ship motions with rotating propellers while a self-developed 3D wave tank module is applied to generate desired wave environment. The ship model is advancing at its model point obtained with previous CFD results in calm water and the simulation is according to the bench- mark case from the Tokyo 2015 CFD Workshop in ship hydrodynamics. The predicted results, i.e. ship motions and instantaneous advancing speed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 ble experimental data. Propulsion coefficients, Kr and KQ, as well as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flow field are also given to explain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during the self-propulsion in waves. Good agreements are achieved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approach is applicable for the direct simulation of self-propulsion in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f-propulsion in waves dynamic overset grid ship hydrodynamics naoe-FOAM-SJTU sol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Coupling Effects of FPSO Ship Motion and LNG Tank Sloshing in Low-Filling Conditions 被引量:9
19
作者 ZHUANG Yuan WAN De-cheng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8-1393,共16页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PSO ship motion coupled with LNG tank sloshing with low-filling ratios are conducted. The fully coupled problem is addressed with our own unsteady RANS solver: naoe-FOAM-SJTU d...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PSO ship motion coupled with LNG tank sloshing with low-filling ratios are conducted. The fully coupled problem is addressed with our own unsteady RANS solver: naoe-FOAM-SJTU developed based on the open source tool librar- ies of OpenFOAM. The internal tank sloshing and external wave flow are solved simultaneously. The FPSO model includes 2 LNG tanks. For the ship 3-DOFs are released in the regular beam waves. The filling ratios of the 2 tanks are 20% - 20%, lower than the external free surface. This kind of low-filling condition reduces ship roll motion significantly, and produces complex free surface shapes in tanks. 4 different incident wave frequencies are considered in the simul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data.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re- 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illing conditions with large wave amplitudes are studied further, and due to the coupling effect, violent sloshing occurs in tanks and impulsive pressure forms on bulk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sloshing coupled motion low-filling condition naoe-FOAM-SJTU sol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of Flow Past Tandem Cylinders 被引量:20
20
作者 ZHAO Wei-wen WAN De-cheng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2-1281,共10页
In this paper, 2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DES) approaches, namely SST-DES and SST-DDES are implemented, integrated in to the naoe-FOAM-SJTU solver whi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open source platform OpenFOAM. Flow p... In this paper, 2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DES) approaches, namely SST-DES and SST-DDES are implemented, integrated in to the naoe-FOAM-SJTU solver whi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open source platform OpenFOAM. Flow past 2 cylinders in tandem arrangement is selected as the benchmark case for the validation of the SST-DES and SST-DDES approaches. The experiment was previously conducted in 2 different wind tunnels at the NASA Langley Re- search Center. Time-averaged flow fields and some quantities of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com- pared with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the 3D instantaneous flow structures are also given and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SST-DES and SST-DDES is able to re- solve some characteristics for massively separated complex turbulent f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DES SST-DDES flow separation tandem cylinders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