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岩石弹性性质高温高压超声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耿建华 赵峦啸 +4 位作者 麻纪强 朱津琬 姚秋粮 高志前 何治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59-3974,共16页
面向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储层精细地震刻画问题,研发了高温(200℃)、高压(200 MPa)岩石弹性性质超声测量系统.收集塔里木盆地9块奥陶系超深碳酸岩储层岩石样品,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超声纵、横波速度测量发现,在围压保持69.0 MPa... 面向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储层精细地震刻画问题,研发了高温(200℃)、高压(200 MPa)岩石弹性性质超声测量系统.收集塔里木盆地9块奥陶系超深碳酸岩储层岩石样品,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超声纵、横波速度测量发现,在围压保持69.0 MPa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从25℃上升到200℃时,干岩石样品的纵、横波速度以及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纵波速度与体积模量最大降幅分别达到3.54%和7.54%,横波速度与剪切模量最大降幅分别达到4.57%和8.93%;在温度保持200℃不变情况下,当围压从69.0 MPa上升到137.9 MPa时,干岩石样品的纵、横波速度以及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随着围压的升高而升高,纵波速度与体积模量最大升幅分别达到1.78%和3.39%,横波速度与剪切模量最大升幅分别达到1.95%和5.26%.在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环境下,温度对碳酸盐岩岩石骨架弹性性质的影响可能超过围压对岩石骨架弹性性质的影响.岩石样品温度与围压循环实验表明,干岩石弹性性质与温度以及围压的变化关系不具可逆性,碳酸盐岩岩石样品弹性模量与温度之间总体上存在线性关系,其截距与斜率由碳酸盐岩岩石中方解石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储层 碳酸盐岩 弹性性质 高温高压 超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柱串联法分离地质样品中Sr-Nd-U 被引量:1
2
作者 骆正骅 李超 +5 位作者 赖正 王晨羽 郭玉龙 段知非 徐娟 杨守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品,一份用于Sr-Nd而另一份用于U的分离提纯。这种方法不但增加了样品用量,而且需要多次蒸干溶液转换介质,既延长了分离流程也增加了样品被污染的风险。为了提高样品利用率和分析效率,本文通过将树脂柱串联改进了分离流程,提出一种仅需消解一份样品,便可同时提取Sr、Nd、U三种元素的新方法。本方法中Sr的分离采用Sr特效树脂,包含Nd在内的稀土元素(REE)的分离采用AG50W-X8树脂,U的分离采用UTEVA特效树脂。实验中将三种树脂柱串联,采用3mol/L硝酸淋洗液淋洗,同步进行平衡树脂、上样、洗杂志,避免了蒸干操作。分离后的淋出液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元素含量。结果表明:U的回收率接近99.9%,Sr的回收率超过90%,Nd的回收率超过80%;同时三种树脂柱串联的分离流程,主要基体元素(K、Ca、Na、Ba、Fe、Rb等)的去除率均超过99%,降低了对Sr、Nd、U高精度同位素分析的干扰;REE中的Sm则可以通过后续使用Ln树脂等进一步去除。此外,本文还交换了Sr特效树脂和UTEVA树脂的位置,比对两种不同串联顺序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树脂柱串联顺序对目标元素的分离并无显著影响。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Sr、Nd、U的分离,在减少操作步骤的同时节省约一半的样品用量,提高了同位素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Nd U 串联树脂 柱回收率 同位素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层孔隙结构的岩石导电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堂晏 汤天知 +2 位作者 杜环虹 章海宁 王红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18-2826,共9页
经典Archie公式解决了测井数据的定量计算问题,但是,Archie公式只能用于孔隙结构相对简单的储层.面对日益复杂的油气勘探对象,Archie公式的计算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次研究,应用球管模型方法,针对不同孔隙结构研究了岩石饱和盐水及饱... 经典Archie公式解决了测井数据的定量计算问题,但是,Archie公式只能用于孔隙结构相对简单的储层.面对日益复杂的油气勘探对象,Archie公式的计算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次研究,应用球管模型方法,针对不同孔隙结构研究了岩石饱和盐水及饱和油气时的导电性质,得到了不同孔隙结构、具有不同流体饱和度时岩石导电性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次研究的数值模拟结果证明岩石孔隙结构是导致岩电实验数据发散现象的因素之一,对比孔隙结构不同而饱和度相同岩石的导电性质,证明复杂孔隙结构是形成低电阻油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阿尔奇公式 电阻定律 测井评价 饱和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强度及渗透系数场的反演识别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延浩 江思珉 吴自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203,共11页
在制定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时,污染源参数和渗透系数场是最重要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参数,但前人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类型参数的识别。文章中采用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MT3DMS)和数据同化方法(迭代局部更新集合平滑器,ILUES)构成地下水污染源识... 在制定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时,污染源参数和渗透系数场是最重要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参数,但前人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类型参数的识别。文章中采用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MT3DMS)和数据同化方法(迭代局部更新集合平滑器,ILUES)构成地下水污染源识别的求解框架,并利用Karhunen-Loève展开技术实现渗透系数场的参数降维,最后通过同化水头与浓度数据实现地下水污染源强和渗透系数场的联合反演。结果表明:(1)ILUES算法能精确识别污染源参数和渗透系数场,并且具有很高的普适性;(2)精确表征渗透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的非均质性,是预测污染物迁移路径、反演污染强度的关键;(3)ILUES算法参数影响着反演效果,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等,可以得到算例的最佳样本集合大小(Ne=4000)和ILUES算法最佳参数组合(局部临近样本集合占比α=0.4,相对权重b=4)。但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如果对精度的要求不是过高,经验组合(α=0.1,b=1)更值得推荐。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并可为后期地下水污染预测及地下水监测井网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参数反演 数据同化 集合平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岛H12孔百年来长江入海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原因 被引量:2
5
作者 段知非 李超 +3 位作者 毕磊 何中发 李芳亮 杨守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4-1214,共11页
地质历史时期长江入海沉积物的来源和组成特征是探讨东亚边缘海地区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崇明岛H12钻孔沉积物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Nd同位素、Eu异常、Cr/Th、Sc/Th等指标在1858—1906年间明显波动... 地质历史时期长江入海沉积物的来源和组成特征是探讨东亚边缘海地区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崇明岛H12钻孔沉积物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Nd同位素、Eu异常、Cr/Th、Sc/Th等指标在1858—1906年间明显波动,波动的年份与文献记载的洪水事件发生时间基本一致;而在1906年之后沉积物中以上各地球化学指标趋于稳定。结合长江不同支流的沉积地球化学组成特征,运用物源混合模型进行判别,结果显示过去150年来长江入海沉积物主要来自上游支流及汉江,不同支流的洪水信号可以通过入海沉积物通量和化学组成来提取。20世纪以来H12钻孔沉积的各物源指标波动明显减小,推测与崇明岛当地的人类活动逐渐增强有关,防护堤、海塘等工程修建改变了长江入海沉积物在崇明岛的沉积方式,使得洪水时期沉积物无法在岛上淤积,因而钻孔记录中很难再发现洪水事件信号,沉积地球化学物源指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沉积物来源 洪水事件 崇明岛 物源指标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硅酸盐碎屑组分^(234)U/^(238)U测试前处理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松阳 李超 +3 位作者 王晨羽 郭玉龙 段知非 杨守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沉积物不同组分(化学相态)的精确提取是还原其所经历地质过程或环境要素的关键。本文比较了两种针对铀系同位素(^(234)U/^(238)U)测试开发的沉积物碎屑组分提取方法,结果表明Francke提出的方法对岩石样品淋洗效果更好。对长江、黄河和... 沉积物不同组分(化学相态)的精确提取是还原其所经历地质过程或环境要素的关键。本文比较了两种针对铀系同位素(^(234)U/^(238)U)测试开发的沉积物碎屑组分提取方法,结果表明Francke提出的方法对岩石样品淋洗效果更好。对长江、黄河和台湾浊水溪沉积物样品,Dosseto和Francke建议的方法各有优势。此外,本文还发现台湾浊水溪流域岩石露头样品的(^(234)U/^(238)U)并没有如预期处于久期平衡状态,可能是因为岩石样品混入了部分次生物质,也可能与该岩石露头样品多为砂岩、孔隙较发育而产生了明显的优先淋滤有关。本研究对于表生环境下沉积物硅酸盐碎屑组分(^(234)U/^(238)U)的精确测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岩石铀系不平衡研究也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组分提取 顺序淋滤 (^(234)U/^(238)U) 岩石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底观测视频中鱼类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俊龙 曾国荪 覃如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6-381,共6页
针对海底环境恶劣、海底观测视频品质差导致视频中的海洋鱼类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鱼类识别方法。首先,将海底观测视频分解为图片,由于海底观测视频中存在较大比例的空白数据,使用背景差分法过滤不包含鱼类的图片,... 针对海底环境恶劣、海底观测视频品质差导致视频中的海洋鱼类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鱼类识别方法。首先,将海底观测视频分解为图片,由于海底观测视频中存在较大比例的空白数据,使用背景差分法过滤不包含鱼类的图片,缩短处理全部数据的时间;然后,考虑到海底拍摄环境亮度低、场景模糊的实际情况,对图片基于暗通道先验算法进行预处理提高品质;最后,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基础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并且提出了权重化特征的卷积过程,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面对较差品质的海底观测视频图片,在深度学习模型结构相同的条件下,与普通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使用权重化卷积作为隐层并且加入预处理过程后,对海洋鱼类识别准确率的提升幅度达到23%,有助于实现对海底观测视频图片中海洋鱼类的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 视频图片 图片品质 深度学习 鱼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层析反演的低频模型构建在深水区储层反演中的应用:以南海深水W构造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叶云飞 孙建国 +1 位作者 张益明 熊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3-1259,共7页
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是波阻抗反演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波阻抗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常规模型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受钻井数量影响明显,钻井数量越多,模型的准确性越高。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勘探费用昂贵,钻井数量非常少,... 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是波阻抗反演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波阻抗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常规模型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受钻井数量影响明显,钻井数量越多,模型的准确性越高。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勘探费用昂贵,钻井数量非常少,很难通过常规方法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特别是在沉积体横向特征变化较大时,地震反演的可靠性受到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立体层析速度反演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域、成像域立体层析速度反演的计算过程,综合数据域立体层析与成像域立体层析的优势获得了高精度速度模型;然后结合有限的钻井进行标定,构建出地震反演所需的低频模型,有效提升了低频模型的精度,使其达到可真实反映较大规模地质异常体的尺度;最后,将其应用于南海深水区W构造的勘探实践,提升了反演结果横向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层析 低频模型 速度谱 波阻抗 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