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藻共生生物膜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则伍各 李铁军 +3 位作者 乔玲 袁涛 郭远明 任成喆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40,共14页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1],2022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6.87×10^(7)t,其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为5.57×10^(7)t,占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的81%以上[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1],2022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6.87×10^(7)t,其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为5.57×10^(7)t,占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的81%以上[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养殖人员会向养殖水域中投入外源性饵料,但投入的饵料只有少部分会被吸收利用,大约75%的饵料则以氮和磷的形式残留在养殖水体中[3-4],从而导致养殖水质恶化[5],不仅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尾水直接排放还会破坏邻近海域的生态平衡,威胁水体生物的多样性[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水产养殖 尾水处理 生态修复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海洋动物体中多溴联苯醚
2
作者 唐莉 孙秀梅 +5 位作者 金衍健 宋素平 郝青 朱剑 李铁军 郭远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868,共10页
为同时测定海洋动物体中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本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方法。取2 g动物样品与13C12标记的8种同位素混合内标溶液混合,用正己烷-二氯甲烷(3∶1,V/V)混合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酸化处理后经复合... 为同时测定海洋动物体中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本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方法。取2 g动物样品与13C12标记的8种同位素混合内标溶液混合,用正己烷-二氯甲烷(3∶1,V/V)混合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酸化处理后经复合层析柱净化及正己烷-二氯甲烷(3∶1,V/V)混合溶剂洗脱,利用GC-NCI/MS的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分析测定13种PBDEs。结果表明13种PBDEs在0.1~2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除BDE-206的r^(2)>0.98外),方法检出限(S/N=3)为0.01~0.46μg·kg^(-1),定量限(S/N=10)为0.02~1.52μg·kg^(-1)。应用该方法对采集的海洋动物样本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13种PBDE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浓度范围为2.95~10.03μg·kg^(-1),中低溴代PBDEs含量较高。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对海洋动物样品中包括BDE-209在内的13种PBDEs的准确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 多溴联苯醚 海洋动物体 同位素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雌性鸢乌贼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艺翔 朱凯 +3 位作者 王孟佳 王嘉浩 陈峰 朱文斌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为了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补充量和种群变动规律,对雌性鸢乌贼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样品采集时间为2021年11—12月、2022年3—5月,采集海域为14°33′~18°55′N、61°21′~63°57′E... 为了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补充量和种群变动规律,对雌性鸢乌贼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样品采集时间为2021年11—12月、2022年3—5月,采集海域为14°33′~18°55′N、61°21′~63°57′E,测定样本的胴长、体质量、性腺成熟度,III期以上的样本对其性腺质量、缠卵腺质量、输卵管质量进行测定,性腺与输卵管中卵子进行计数并选取30~50粒测量卵径。结果显示,西北印度洋雌性鸢乌贼胴长分布范围为128~512 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77.1~4311.5 g;性腺指数为0.03%~5.76%,缠卵腺指数为5.00%~55.27%;个体繁殖力范围为2019~1002927粒,批次排卵量为90691~526809粒;胴长相对繁殖力范围为7.8~2550.6粒·mm^(-1),体质量相对繁殖力范围为3.2~453.7粒·g^(-1);卵巢卵母细胞长径0.095~1.714 mm,短径0.038~1.135 mm;输卵管卵子长径0.483~1.461 mm,短径0.280~0.900 mm。结果表明,缠卵腺指数与性腺指数均随性腺发育而增大,繁殖力随着胴长与体质量增大而增大。卵巢卵母细胞卵径随性腺发育成熟而增大,卵径与性腺重量呈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资源评估和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潜在繁殖力 繁殖生物学 西北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伟康 梁君 +3 位作者 张亚洲 吴昊 周永东 吴天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58-568,582,共12页
海洋渔业资源关乎人类的优质蛋白获取量,实施渔业资源评估是摸清“家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有效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种类仅占所有渔业的10%,且部分是在数据有限或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断加强,渔业资源评估模... 海洋渔业资源关乎人类的优质蛋白获取量,实施渔业资源评估是摸清“家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有效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种类仅占所有渔业的10%,且部分是在数据有限或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随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断加强,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也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模型繁多和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按时间发展顺序,阐述了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模型对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的优点和不足、应用对象与使用区域等。参考主流分类方法将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系统分为单物种、多物种和生态系统三大类,整理了不同模型的应用场景,概述了对目标种群进行评估的最佳适配模型,为将来渔业资源进行精准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评估 模型 种群动态 生态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微塑料研究现状及在渔业生产中的防控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加贝 赵强 +3 位作者 杨国华 王鹤 常婧婷 王力勇 《科学养鱼》 2020年第2期58-60,共3页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品具加工性好、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但是,多数塑料产品回收率低且难以分解,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严重...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品具加工性好、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但是,多数塑料产品回收率低且难以分解,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的逐渐深入,塑料产品对海岸带的污染及治理成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产品 高分子化合物 海洋开发利用 产品回收率 加聚 渔业生产 废弃塑料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卫平 薄治礼 +1 位作者 周婉霞 朱文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根据2艘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7年连续5年渔业调查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帆式张网船有1 100~1 200艘,产量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43%~10.02%。作业海区... 根据2艘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7年连续5年渔业调查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帆式张网船有1 100~1 200艘,产量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43%~10.02%。作业海区在29°31′~33°30′N、122°30′~126°30′E之间海域,渔获物由小黄鱼、带鱼、鲳鱼等多种经济鱼类和甲壳类、头足类以及多种小型低值杂鱼组成。经济效益有年间波动,以2007年为最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控制生产规模,进行网具改革等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式张网 渔业现状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域常见水母种类及旺发年份对渔业生产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卫平 薄治礼 +1 位作者 周婉霞 薛利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根据5艘(定置张网、帆张网各2艘、拖网1艘)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6年在浙江海域对水母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本海域常见的水母种类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水母隶属5个目、9个科,共12种,对每一种类作了描述。并阐述... 根据5艘(定置张网、帆张网各2艘、拖网1艘)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6年在浙江海域对水母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本海域常见的水母种类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水母隶属5个目、9个科,共12种,对每一种类作了描述。并阐述了大型水母对浙江省渔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种类 调查监测 浙江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洪亮 潘国良 +1 位作者 姚光展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97-401,406,共6页
对灯光围网调查船2002-2005年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舟山市渔业统计资料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历年来的上层鱼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28°~32°N、122... 对灯光围网调查船2002-2005年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舟山市渔业统计资料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历年来的上层鱼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28°~32°N、122°~125°E之间的海域,渔期一般为每年的7~9月;鲐鲹鱼占总渔获的年均比例为98.97%;根据历史资料粗略推算,调查海域鲐鲹鱼等中上层鱼类的资源量约为12×104t,最大持续产量为5.8~6.7 t,最佳捕捞船数315组左右。目前,东海北部渔场的鲐鲹鱼资源已有被过度开发利用的迹象,灯光围网渔船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建议今后对灯光围网渔业的管理应由过去的扶持、鼓励向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渔业 灯光围网 鲐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灯光敷网渔业现状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龙 张洪亮 朱文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根据2010-2014年调查监测资料,对舟山灯光敷网渔业现状和主要渔获对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灯光敷网主要生产月份集中在7-12月,其中以9月份日均网次最高,12月份日均产量最高;高产渔区位于舟山渔场、舟外渔场和大沙渔场;渔获组成以... 根据2010-2014年调查监测资料,对舟山灯光敷网渔业现状和主要渔获对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灯光敷网主要生产月份集中在7-12月,其中以9月份日均网次最高,12月份日均产量最高;高产渔区位于舟山渔场、舟外渔场和大沙渔场;渔获组成以鲐鲹类、鮀鲣类、带鱼和头足类为主,近几年主要渔获物产量的变化趋势是,鲐鱼产量占总渔获物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而鮀鲣类的产量占总渔获物比例有所下降,带鱼和头足类产量占总渔获物比例随着年份不同上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敷网 舟山 发展现状 资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海洋线虫个体干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梦迪 陈建春 +3 位作者 郭玉清 陆志强 李先姗 常喻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6,共8页
对采自2012-2013年4个季度,福建九龙江口和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海洋线虫进行了分选和制片,对其优势属的全部个体进行了体长和体宽的测量。利用体积换算法,获得了线虫群落成体干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海洋... 对采自2012-2013年4个季度,福建九龙江口和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海洋线虫进行了分选和制片,对其优势属的全部个体进行了体长和体宽的测量。利用体积换算法,获得了线虫群落成体干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海洋线虫群落优势属个体成体干质量在0.14~4.88μg之间,幼体的变化范围在0.17~1.46μg之间,平均的个体干质量为0.826μg。海洋线虫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幼体所占比例是影响线虫个体干质量估算的主要因素。建议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海洋线虫生物量的估计当以实测为最佳,如采用经验系数则建议使用个体平均干质量0.8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海洋线虫 个体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海洋微藻对石油烃的降解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玉荣 徐丹 李子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53-256,273,共5页
为了筛选出可以降解石油类的海洋微藻,将微绿球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在不同浓度的石油烃溶液中培养后测定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SOD酶变化以及结束石油烃的剩余量,结果表明微绿球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浓度在低于2 mg/... 为了筛选出可以降解石油类的海洋微藻,将微绿球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在不同浓度的石油烃溶液中培养后测定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SOD酶变化以及结束石油烃的剩余量,结果表明微绿球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浓度在低于2 mg/L的石油烃中能够较好的生长,可以用来利用降解一定含有一定浓度石油烃的污染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海洋微藻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重心预测研究
12
作者 李建雄 戴乾 +5 位作者 陈峰 朱文斌 张洪亮 李德伟 余为 周为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9,共10页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大洋洄游性鱼类,其渔场分布与多种环境因子存在一定联系。根据2016−2021年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利用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lation Index,SOI)、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大洋洄游性鱼类,其渔场分布与多种环境因子存在一定联系。根据2016−2021年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利用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lation Index,SOI)、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chlorophyll-a,CHLA)浓度、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等海洋遥感资料,把时空和环境因子作为输入层,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作为输出层,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结构为9-13-1的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预测的均方误差(MSE)和R2分别为0.0074和0.397,均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分析显示,SST和DO浓度是长鳍金枪鱼渔场重心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CPUE较高的渔场SST范围为18~20℃,DO浓度范围为210 mmol/m^(3)以上。预测与实际渔场重心基本一致,且标准化的CPUE与名义CPUE的时间变化趋势总体一致。研究表明,GA-BP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预测长鳍金枪鱼的渔场,为金枪鱼渔业生产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标准化 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我国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哲 朱文斌 +3 位作者 陈峰 李德伟 刘连为 张洪亮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80-85,92,共7页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是利用水声学方法对水生生物资源量与种群变动进行调查、评估的重要研究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便捷、对生态环境友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概述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内陆、近海和远洋...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是利用水声学方法对水生生物资源量与种群变动进行调查、评估的重要研究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便捷、对生态环境友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概述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内陆、近海和远洋等水域的渔业资源声学研究现状,强调了目标强度研究的重要性,并对今后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评估 声学调查 目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休闲渔业的演进路径与研究热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慧 周永东 +2 位作者 王忠明 朱文斌 龙进霞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86-92,共7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休闲渔业作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服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均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基于CitespaceV.5.7 R2软件,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所收录“中国休闲渔业”研究论文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休闲渔业作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服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均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基于CitespaceV.5.7 R2软件,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所收录“中国休闲渔业”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从聚类可视化图谱、研究热点等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旨在廓清研究发展轨迹和捕捉领域前沿动态,为推动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起步晚,发展快,研究范围有待拓宽,机构、作者间合作亟待加强,跨学科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和可持续研究仍是中国休闲渔业研究的热点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渔业 知识图谱 演进路径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内加尔近海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15
作者 崔凤琛 郭爱 +1 位作者 朱文斌 许永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4,共10页
为探究塞内加尔近海渔场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根据2018—2020年我国远洋入渔塞内加尔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数据,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及地统计插值方法研究了塞内加尔近海渔场的时空变化,并结合海洋遥感数据[海表温度(SST)及叶绿素... 为探究塞内加尔近海渔场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根据2018—2020年我国远洋入渔塞内加尔拖网渔船的渔捞日志数据,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及地统计插值方法研究了塞内加尔近海渔场的时空变化,并结合海洋遥感数据[海表温度(SST)及叶绿素a(Chl-a)],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时空、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8—2020年塞内加尔近海渔场主要分布于12°00′~16°00′N、16°30′~18°00′W的海域,每年1—6月渔场重心向北部渔场迁移、7—12月渔场重心迁移至南部渔场;2)GAM模型累计偏差解释率为17.8%。年份(Year)、月份(Month)、纬度(Lat)、经度(Lon)和SST对CPUE有显著影响(P <0.05);3)塞内加尔近海渔场最适SST范围为22~24℃,最适Chl-a浓度范围为2~3 mg·m^(-3)。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塞内加尔近海渔场资源时空变化规律、指导过洋性远洋渔业科学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加尔近海渔场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广义可加模型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刀鲚繁殖生物学研究
16
作者 李霞芳 印瑞 +4 位作者 蒋日进 兰丹 郝辉擘 张秋宏 赵芃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为了解瓯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5—8月在瓯江口水域采集了311尾刀鲚样本,分析其体长、体质量、性比、性腺成熟度、相对条件因子(K_n)、性腺指数(GSI)、繁殖力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刀鲚的平均体长为(235.0&... 为了解瓯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5—8月在瓯江口水域采集了311尾刀鲚样本,分析其体长、体质量、性比、性腺成熟度、相对条件因子(K_n)、性腺指数(GSI)、繁殖力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刀鲚的平均体长为(235.0±47.8)mm,平均体质量为(63.6±38.7)g;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5.77×10^(-7)L^(3.3625)(R^(2)=0.9732)。所有鉴定出性别的个体间雌雄性比为2.5∶1,不同月份均以雌性个体占优势。雌性个体不同月份的性腺发育期组成存在差异,5月卵巢发育以Ⅱ期为主。刀鲚繁殖群体的绝对繁殖力F范围为11890~57843粒,平均值为(31388±9750)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_(L)范围为47~192粒·mm^(-1),平均值为(109±31)粒·mm^(-1);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_(W)范围为158~456粒·g^(-1),平均值为(281±68)粒·g^(-1)。K_n在不同体长组、不同月份的值均接近或大于1。刀鲚的卵径范围为0.40~0.98 mm,卵径的分布频率只出现一个峰值,由此推测刀鲚为一次性产卵鱼类。GSI在6月达到最大值,7月开始下降,说明6月为繁殖高峰期。采用逻辑斯蒂方程拟合得到刀鲚雌性个体的初次性成熟体长(L_(50))为236.8 mm。刀鲚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和卵巢重均呈幂函数相关,与卵巢重的相关性最高。研究结果丰富了瓯江口刀鲚生物学资料,可为后期禁渔效果评估、刀鲚资源的保护以及管理策略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瓯江口 繁殖力 生物学特征 初次性成熟体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繁殖特性的研究
17
作者 王孟佳 徐开达 +1 位作者 胡桂森 朱凯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对在舟山市西轩养殖场采集的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的繁殖模式。用生物统计和模型拟合等方法对雄性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 对在舟山市西轩养殖场采集的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的繁殖模式。用生物统计和模型拟合等方法对雄性个体的有效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曼氏无针乌贼雄性个体的胴背长、体质量分布范围分别为32~102 mm、5.3~128.7 g;精巢成熟系数、精荚复合体指数分布范围分别为1.87%~3.64%、1.09%~4.00%,且二者均在Ⅲ-Ⅵ随性腺发育逐步增大;个体精荚囊长度为25~55 mm,精荚囊质量为0.30~1.54 g,两者成线性关系,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有效繁殖力为125~3824条,胴背长相对有效繁殖力为1.71~56.24条·mm^(-1),均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并在Ⅵ期时达到最大。精荚长度为1.74~12.87 mm,精荚质量为0.0001~0.0026 g,两者符合线性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曼氏无针乌贼 有效繁殖力 繁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研究
18
作者 朱粤媛 《河南农业》 2016年第11期123-123,共1页
我国渔民的就业形式主要是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但随着近几年自然资源的普遍衰退,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渔民纷纷转产转业,海洋及渔场污染的日益严重,给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对这些问题... 我国渔民的就业形式主要是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但随着近几年自然资源的普遍衰退,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渔民纷纷转产转业,海洋及渔场污染的日益严重,给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成为关系渔业可持续发展、渔区社会进步和渔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课题和全局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现状 就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19
作者 彭伟图 陈峰 +5 位作者 李建雄 赵艺翔 董钇江 戴乾 徐汉祥 朱文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0,共10页
秘鲁外海茎柔鱼是大洋性经济鱼类,其资源丰度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基于2018−2021年9−12月秘鲁外海茎柔鱼的渔捞日志数据,并结合卫星遥感获取海表温度(SST)、海表盐度(SSS)、海表高度(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 a)4个环境数据,运... 秘鲁外海茎柔鱼是大洋性经济鱼类,其资源丰度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基于2018−2021年9−12月秘鲁外海茎柔鱼的渔捞日志数据,并结合卫星遥感获取海表温度(SST)、海表盐度(SSS)、海表高度(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 a)4个环境数据,运用ArcGIS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1年9−12月茎柔鱼渔场重心分布范围集中于13°~21°S,76°~87°W海域,9−12月渔场重心呈现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趋势。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各月环境因子对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和分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最适SST范围16.3~18.5℃,最适SSS范围35.1~35.4,最适SSH范围0.55~0.60 m,最适Chl a浓度范围0.18~0.46 mg/m^(3),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的CPUE预测值与名义CPUE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适用于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了解该海域茎柔鱼资源变动规律、指导茎柔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随机森林模型 资源丰度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感染血卵涡鞭虫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许文军 谢建军 +2 位作者 施慧 张静 张家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6-402,共7页
通过现场取样、显微镜检、细菌培养、组织病理、电镜观察以及PCR检测等研究手段,对2008年9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塘混养的脊尾白虾"白浊病"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病虾体色发白,反应迟钝,血淋巴液呈浊... 通过现场取样、显微镜检、细菌培养、组织病理、电镜观察以及PCR检测等研究手段,对2008年9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塘混养的脊尾白虾"白浊病"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病虾体色发白,反应迟钝,血淋巴液呈浊白色,严重患病白虾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几乎没有或者极少,代之以大量与血细胞形似的寄生虫;组织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发现,病虾心脏、肝胰腺、肌肉、鳃部等组织寄生有大量单细胞寄生虫,该寄生虫虫体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宿主临床症状与本实验室之前研究报道的感染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的血卵涡鞭虫类似;采用已建立的针对血卵涡鞭虫ITS1基因的引物对"白浊病"病虾的血淋巴样品进行PCR检测,可扩增出585bp左右的特异条带。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确定该寄生虫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有关脊尾白虾感染该寄生虫的报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白浊病 病原 血卵涡鞭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