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河流域治水精神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1
作者 凌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1-3,I0005,共4页
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海河流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水文化,孕育了催人奋进的治水精神。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正确看待和理解治水精神,用治水精神指导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新时代的治水精... 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海河流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水文化,孕育了催人奋进的治水精神。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正确看待和理解治水精神,用治水精神指导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新时代的治水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海河流域治水精神及其内涵,分析海河流域治水精神具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5个共同特征,并从大力弘扬“根治海河”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顶层思维、充分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强科学研究、加大水土保持精神的宣传教育力度6个方面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水精神 新时代 水土保持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工作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凌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4期11-13,30,共4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是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精神,推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也是贯彻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的主要抓手。总结了2018年以来海河流域水土保...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是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精神,推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也是贯彻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的主要抓手。总结了2018年以来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形势和要求,提出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的思路和措施,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监督性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性监测 水土保持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质量控制方法与实践——以海河流域2019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妍 王文轩 齐建怀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6期55-58,I0003,共5页
随着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逐年有序开展,对其阶段和最终成果的合规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海河流域2019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从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分阶段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和建立质量控制保障措施3... 随着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逐年有序开展,对其阶段和最终成果的合规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海河流域2019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从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分阶段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和建立质量控制保障措施3个方面探讨了做好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以期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以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重庆段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红 谢成名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6期18-19,26,共3页
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思路和要求是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监管上来,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重庆段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水土... 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思路和要求是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监管上来,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重庆段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其主要做法有利用高新技术、创新监测制度与机制、制定数据采集及数据提取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遥感 无人机 郑州至万州铁路重庆段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水土保持率阶段目标值测算与实现途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敬东 王文轩 钟莉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8期52-55,共4页
以2020年北京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以2025年为阶段目标年,通过各类数据在空间单元上的组合,按照水土流失对生产、生活、生态影响由小到大的原则,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等因素,划分不同水土流失区域,计算阶段目标年可... 以2020年北京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以2025年为阶段目标年,通过各类数据在空间单元上的组合,按照水土流失对生产、生活、生态影响由小到大的原则,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等因素,划分不同水土流失区域,计算阶段目标年可以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确定水土保持率阶段目标值。结果表明:北京市不适宜人工治理水土流失区域主要为高坡度不宜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区域,不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区域主要是人为扰动区,可以完全治理水土流失区域包括耕地、园地、部分林草地和部分建设用地等;至2025年末,可以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4.93万hm 2,水土保持率阶段目标值为90.30%。提出从坚持政策制度引领、探索治理新方法、强化监督管理和创新工作模式等方面入手,确保如期实现北京市水土保持率阶段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阶段目标值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控制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和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段伟 王保平 +2 位作者 乔杰 周海江 王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3,39,共6页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灌溉,CK),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楸叶泡桐苗期主要生长性状和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下,楸叶泡桐胸径、苗高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均呈现出T1>T3>T2>CK,且T1处理下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说明适宜的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T3处理楸叶泡桐苗期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大于T2处理,表明与肥料相比,水分对楸叶泡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更大。楸叶泡桐苗期各生长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根系提供的水肥是楸叶泡桐苗期生长的关键条件,可为楸叶泡桐苗期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叶泡桐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物种植冠种子库动态及其生态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东丽 焦菊英 +3 位作者 陈宇 寇萌 尹秋龙 于卫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3-1520,共8页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环境并应对外界干扰的种子生态策略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12种主要植物植冠种子库动态,结果表明:杠柳不具有植冠种子库,其他11种植物均具有植冠种子库;除了黄刺玫种子在翌年5月达到脱落高峰,其他植物大部分种...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环境并应对外界干扰的种子生态策略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12种主要植物植冠种子库动态,结果表明:杠柳不具有植冠种子库,其他11种植物均具有植冠种子库;除了黄刺玫种子在翌年5月达到脱落高峰,其他植物大部分种子在冬季脱落,其中杠柳、达乌里胡枝子、茭蒿、黄柏刺和水栒子的大部分种子脱落集中偏早,铁杆蒿和土庄绣线菊的大部分种子脱落集中偏晚;植冠宿存对大部分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对植冠宿存响应差异较大;9种植物种子在植冠上宿存至翌年2月底,其种子活力仍能维持达60%以上;该区植物表现出不同的植冠种子库策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减少干扰的威胁,提高成功萌发与更新的几率,它们或具有较大规模的宿存量、或调控种子萌发特性、或提高种子维持活力的百分比。此外,全面了解该区植物形成植冠种子库的机理及对应的生态策略还有待于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冠种子库 宿存量 种子活力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解译标志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凌峰 王敬贵 孙云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1期16-20,共5页
面向对象的解译方式在遥感解译中得到普遍应用,解译标志的建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截至目前,矿山开发、土地资源、围填海等解译标志已相继建立,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扰动图斑解译标志仍未系统化整理。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qu... 面向对象的解译方式在遥感解译中得到普遍应用,解译标志的建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截至目前,矿山开发、土地资源、围填海等解译标志已相继建立,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扰动图斑解译标志仍未系统化整理。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扰动图斑解译标志建立的工作流程,以典型生产建设项目扰动为例,建立了解译标志库,并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开展后续项目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管 扰动图斑 解译标志 "天地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朱梓弘 杨程 +2 位作者 谢银财 王群 朱同彬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2-849,共8页
本文以云南省蒙自市西北勒乡碧色寨村石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岩溶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介于0.14~1.7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有较... 本文以云南省蒙自市西北勒乡碧色寨村石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岩溶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介于0.14~1.7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有较大差异;(2)研究区土壤12项养分指标可归结为3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90.69%,其中PC1主要包含了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PC2主要综合了有机碳、全氮、全钙和有效锌,有效铁对PC3具有较大的贡献。(3)对不同用地类型土壤养分的主成分得分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火龙果地>林地>封育草地>玉米地,表明植树造林及火龙果种植等方式能有效改善石漠化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建议对样区的石漠化治理应以封山育土为前提,以生态恢复为目的,通过种植火龙果与修复林地改善样区土壤状况,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径流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妍 王秀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6,共8页
研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重点断面的径流情势变化及其成因,为引黄口重点断面水资源管理和促进该工程建设水生态效益的发挥提供参考。采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变化范围法(IHA/RVA法),对1958-2005年工程建设影响前、2006-2016... 研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重点断面的径流情势变化及其成因,为引黄口重点断面水资源管理和促进该工程建设水生态效益的发挥提供参考。采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变化范围法(IHA/RVA法),对1958-2005年工程建设影响前、2006-2016年工程建设影响后2个阶段的33个单项水文指标及改变度进行对比分析;基于6种Budyko假设公式,量化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改变的贡献率。结果显示:8项单项水文指标达到67%以上的高度改变,整体径流情势改变度达到61.72%;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41.79%和58.21%。人类活动是影响"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重点断面径流情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异指标法/变化范围法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公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被格局下的坡面流水力学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梦华 马岚 +4 位作者 刘京晶 张金阁 孙旭 王福星 张旖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9,共7页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草被格局(随机格局、草方格、带状、斑块状及光滑玻璃对照)下的坡面流水力学特性变化。试验在8种流量(0.15,0.30,0.45,0.60,0.75,0.90,1.05,1.20 L/s)和3种坡度(3°,6°,9°)下进行。结果表明...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草被格局(随机格局、草方格、带状、斑块状及光滑玻璃对照)下的坡面流水力学特性变化。试验在8种流量(0.15,0.30,0.45,0.60,0.75,0.90,1.05,1.20 L/s)和3种坡度(3°,6°,9°)下进行。结果表明:(1)与光滑玻璃面相比,草被覆盖坡面可以雍高水位1.02~1.38倍,减缓流速6.52%~36.73%;随着流量和坡度的增大,流速呈幂函数递增(R^(2)>0.95)。(2)雷诺数与流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9),与坡度和草被格局无明显相关关系;草被覆盖可以有效降低坡面弗劳德数。(3)随流量和坡度的增大,草被覆盖下的坡面流型态从层流—缓流或急流过渡到紊流—急流。(4)随着流量的增大,坡面流阻力系数呈幂函数递减(R^(2)>0.86),坡度对坡面流阻力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5)不同草被格局雍高水位的作用为随机格局>斑块状>草方格>带状,对流速的减缓作用为随机格局>带状>斑块状>草方格,坡面弗劳德数为斑块状>带状>草方格>随机格局,抗蚀能力为随机格局>草方格>带状>斑块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放水冲刷 草被格局 水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