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ID理念的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忠广 黄津辉 +1 位作者 林超 向文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2,88,共5页
为寻求解决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双重问题的措施,以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为例,根据其气候特征,制定了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设计量化目标,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以人工湿地为主要手段的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方法,并选用PCSWMM模型对经济区... 为寻求解决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双重问题的措施,以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为例,根据其气候特征,制定了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设计量化目标,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以人工湿地为主要手段的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方法,并选用PCSWMM模型对经济区降雨和水资源分配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的建立可达到水平衡、防洪与水质指标的要求,可见基于LID的城市综合水资源管理规划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资源综合管理 低影响开发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Ⅰ--修复模式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雯 黄岁樑 +3 位作者 张胜红 林超 刘德文 车洪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9,共6页
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及河流天然形态遭到破坏,海河流域大多数平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破坏。因而,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建立相应生态修复模式体系对其进行指导。文中总结了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从中筛选出13种适宜于海河流... 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及河流天然形态遭到破坏,海河流域大多数平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破坏。因而,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建立相应生态修复模式体系对其进行指导。文中总结了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从中筛选出13种适宜于海河流域的修复技术。依据功能不同,将其分为水量调整技术、水质净化技术和生境改善技术3类。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水量入手,综合考虑河流水质与生境现状,提出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4种修复类型(即管理保护、直接修复、补水修复和生态系统替代)和9种修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平原河流 生态修复 水环境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Ⅱ--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汪雯 黄岁樑 +3 位作者 张胜红 林超 刘德文 车洪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应用"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的生态修复。北运河、永定河和卫河是海河流域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受损河流。以这3条河流为例,通过分析它们的水量、水质、生境现状,结合建立的修复模式体系,提出相... 应用"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的生态修复。北运河、永定河和卫河是海河流域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受损河流。以这3条河流为例,通过分析它们的水量、水质、生境现状,结合建立的修复模式体系,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并提出海河流域其它18条平原河流的的生态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北运河 永定河 卫河 生态修复模式 水环境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富营养水库中藻类生物量与营养盐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亚 黄津辉 +2 位作者 戚蓝 王立明 林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解释为什么蓝藻在淡水藻类群体中会异军突起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假设中,1983年由Smith提出的'氮磷比理论'可能是最流行的,然而一些质疑的观点也逐渐出现.因此,以天津市于桥水库为例,分析了降雨水文过程与营养盐负荷之间的关系,... 在解释为什么蓝藻在淡水藻类群体中会异军突起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假设中,1983年由Smith提出的'氮磷比理论'可能是最流行的,然而一些质疑的观点也逐渐出现.因此,以天津市于桥水库为例,分析了降雨水文过程与营养盐负荷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点源和面源污染对水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水库的污染源类型.探讨了氮磷比以及无机氮源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于桥水库污染源属于面源污染型,夏季第1场降雨来临的时间决定了夏秋季水库中藻类暴发的时间和程度;水库中充足的营养盐是藻类暴发的诱导因子,低氮磷比不是藻类增殖的条件,而是藻类增殖的结果;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ρ(NH3-N)∶ρ(3NO--N+2NO--N)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藻类生长大量消耗的无机氮源为3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氮磷比 无机氮源 降雨 于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以张家口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丽峰 林超 +1 位作者 刘德文 高小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分析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概述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并以张家口市为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市COD和NH3-N的承载能力分别为1.18×107kg/a和5.04×105kg/a。... 分析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概述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并以张家口市为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张家口市COD和NH3-N的承载能力分别为1.18×107kg/a和5.04×105kg/a。张家口市污染物入河量远远超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NH3-N,其入河量已超过承载能力的10倍,已经形成资源型和水质型双重缺水的严峻形势。在下一步治理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NH3-N的控制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市 水环境 承载能力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戚蓝 彭晶 +1 位作者 林超 刘德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22,共3页
针对漳河下游河道因水资源短缺而长期断流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根据该地区气候特性,提出了适合漳河下游干涸河道的以绿代水、湿润河道的生态修复模式,并采用HEC-RAS(河流分析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修复模式合理可行,... 针对漳河下游河道因水资源短缺而长期断流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根据该地区气候特性,提出了适合漳河下游干涸河道的以绿代水、湿润河道的生态修复模式,并采用HEC-RAS(河流分析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修复模式合理可行,对漳河下游干涸河道能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同类型河道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涸河道 生态修复模式 绿化 湿化 HEC—RAS(河流分析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耐冷低温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慧峰 黄津辉 +2 位作者 周绪申 林超 罗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204-1206,1292,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两株耐冷低温菌对污水CODCr的降解效果。[方法]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分离获得了两株对污水具有降解能力的耐冷细菌,并对筛选出的单菌株在6℃条件下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两株耐... [目的]初步研究两株耐冷低温菌对污水CODCr的降解效果。[方法]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分离获得了两株对污水具有降解能力的耐冷细菌,并对筛选出的单菌株在6℃条件下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两株耐冷菌初步鉴定为K 36睾丸酮假单胞菌,K 38居泉沙雷氏菌。单个菌株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去除率存在差异,菌株K 36去除率为23%,菌株K 38的降解率为53%。生长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活性。[结论]K 36和K 38存在在污水治理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耐冷细菌 CODCr降解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植物现存量表征指标间相关性研究Ⅰ:叶绿素a与生物量 被引量:38
8
作者 杜胜蓝 黄岁樑 +5 位作者 臧常娟 吴敏 高峰 林超 郭勇 罗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实验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天然水体三个方面,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与生物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叶绿素a与生物量一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 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实验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天然水体三个方面,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与生物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叶绿素a与生物量一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优势藻种发生明显变更时,二者相关性不明显甚至不相关;现有资料显示,野外围隔实验水中,叶绿素a与生物量一般呈显著正相关。在天然水体中,叶绿素a与生物量可能相关或不相关。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关系将在续文中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围隔 叶绿素A 生物量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植物现存量表征指标间相关性研究Ⅱ:叶绿素a与藻密度 被引量:32
9
作者 杜胜蓝 黄岁樑 +5 位作者 臧常娟 吴敏 高峰 林超 郭勇 罗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44-49,共6页
在前文研究叶绿素a与生物量基础上,本文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天然水体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与藻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验室内藻类纯培养或... 在前文研究叶绿素a与生物量基础上,本文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天然水体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与藻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验室内藻类纯培养或共培养优势藻种稳定单一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优势藻发生变更时,二者可能相关或不相关;围隔实验水体及天然水体中优势藻种稳定单一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一般显著正相关,而藻种发生明显更替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可能相关或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围隔 叶绿素A 藻密度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等环境因素对Alafia河表层沉积物磷释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璐 黄岁樑 +2 位作者 罗阳 宋永会 C.D. Stanleyt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8-2184,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混合均匀的Alafia河表层沉积物并以蒸馏水为上覆水进行沉积物磷释放模拟试验,研究了溶解氧、有机碳和金属铝对沉积物磷(PO4-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厌氧条件下沉积物磷释放量明显高于好氧条件下。厌氧条件...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混合均匀的Alafia河表层沉积物并以蒸馏水为上覆水进行沉积物磷释放模拟试验,研究了溶解氧、有机碳和金属铝对沉积物磷(PO4-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厌氧条件下沉积物磷释放量明显高于好氧条件下。厌氧条件下,未添加金属铝、添加有机碳源的试验组中沉积物释放平衡时水中磷浓度为5.93mg.L-1;好氧条件下,平衡时水中磷浓度为2.39mg.L-1。研究还发现,未添加金属铝的试验组,无论好氧还是厌氧条件下,未添加有机碳源时,沉积物磷释放量高于添加碳源条件;而在添加金属铝后,添加有机碳源的试验组中磷释放量略高于未添加碳源的试验组。添加金属铝能够明显抑制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未添加金属铝,厌氧条件下,平衡时水中磷浓度为6.91mg.L-1,好氧条件下,释放平衡时水中磷浓度为3.70mg.L-1;而添加金属铝的试验组,无论厌氧还是好氧条件下,上覆水中磷浓度均很小,接近于0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释放 溶解氧 有机碳 金属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分类器的水体有机污染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丽峰 高小红 +2 位作者 林超 刘德文 郭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利用1996年8月19日、1999年8月10日和2001年10月17日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96年8月16日的TM影像、1999年8月1日的ETM+影像和2001年10月9日的ETM+影像数据,对湟水河干流新宁桥—乐都段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遥感监测,建立了反映水体有机污染... 利用1996年8月19日、1999年8月10日和2001年10月17日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96年8月16日的TM影像、1999年8月1日的ETM+影像和2001年10月9日的ETM+影像数据,对湟水河干流新宁桥—乐都段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遥感监测,建立了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遥感信息模型,对湟水河干流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新宁桥—乐都段清洁水体很少,95%以上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其中轻度污染所占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分类器 遥感信息模型 有机污染 空间格局 湟水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翔 黄津辉 +1 位作者 张忠广 周绪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中仍含有大量N、P以及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等污染物,计划采用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城市景观用水的标准。利用中试试验模拟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出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发现:接种... 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中仍含有大量N、P以及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等污染物,计划采用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城市景观用水的标准。利用中试试验模拟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出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发现:接种微生物的湿地系统对尾水中的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效率,约为84.7%;悬浮物的去除与基质的吸附和物理沉淀作用有很大关系;接种微生物的湿地系统对尾水中的COD有较好的去除效率,达到44.8%,并且功能微生物的添加提高了对COD的去除能力;接种微生物的湿地系统对氨氮与总氮的去除效率均不理想,分别为12.3%和35.5%;溶解氧的增加有助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接种微生物的湿地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为52.3%,主要依靠基质的吸附和物理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降解 基质 砾石 煤渣 功能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功能区控制单元的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区划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肖瑶 黄岁樑 +2 位作者 孔凡青 刘明喆 李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8,共7页
以水功能区控制单元为基础,结合子流域划分工作单元。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环境分析模型构建环境风险源危险性指标体系,进行流域环境风险源识别及其危险性等级评价。增加"环境风险源下游特征"指标以考虑风险源流经下游重... 以水功能区控制单元为基础,结合子流域划分工作单元。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环境分析模型构建环境风险源危险性指标体系,进行流域环境风险源识别及其危险性等级评价。增加"环境风险源下游特征"指标以考虑风险源流经下游重要性不同的水功能区(工作单元)对其本身危险性等级的影响。结合指标数据、标准和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风险源的危险性(以及工作单元的脆弱性等级)。参考河流一维污染物衰减模型,建立工作单元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工作单元危险性等级由两部分叠加构成,即本单元风险源的危险性等级和上游风险源通过河流对下游工作单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工作单元的危险性和脆弱性等级,通过风险矩阵评价工作单元的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在同一水功能区控制单元,合并风险相同的工作单元,实现流域风险评价区划。将上述方法应用在滦河流域中上游。研究表明,滦河流域中上游共55个风险区,其中高风险区I有3个,较高风险区II有15个,较低风险区Ⅲ有14个,低风险区IV有23个,说明滦河流域中上游整体风险性偏低;并对不同等级风险区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流域 风险 水功能区控制单元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PC模型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连续日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14
作者 余翔 黄津辉 林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1-16,共6页
LSPC 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其作为TMDL 计划制定实施过程中估算污染物负荷最主要的模型之一, 在美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在中国此前尚无实际应用案例.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模... LSPC 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其作为TMDL 计划制定实施过程中估算污染物负荷最主要的模型之一, 在美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在中国此前尚无实际应用案例.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模式交织在一起使得该地区降雨径流形成过程非常复杂, 其水文模拟对模型物理过程表达的准确性及物理参数的率定都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研究LSPC 模型在中国半干湿地区的适用性, 根据水平衡理论提出了水平衡三步参数率定法, 并利用该方法对位于河北境内的武烈河流域进行了多年连续日径流的模拟研究.该模型在验证期的日径流模拟相对误差为10. 8%、决定系数为0. 78、纳什系数为0. 57.研究表明, 水平衡三步参数率定法可以较好得应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复杂的产汇流过程, 使其基流和峰值的模拟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说明LSPC 模型对水文循环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适用于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对长期连续日径流量的模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能在我国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PC模型 日径流模拟 参数敏感性分析 水平衡三步率定法 武烈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