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核表达小熊猫IFN-γ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素慧 高洋 +3 位作者 赵玄多 邵良平 陈玉村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9,共4页
为鉴定小熊猫IFN-γ原核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以纯化的小熊猫IFN-γ原核表达产物为材料,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ELISA,分别测定了IFN-γ对小熊猫淋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μL浓度分别为10-1×1.5... 为鉴定小熊猫IFN-γ原核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以纯化的小熊猫IFN-γ原核表达产物为材料,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ELISA,分别测定了IFN-γ对小熊猫淋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μL浓度分别为10-1×1.56mg/mL、10-2×1.56mg/mL的纯化IFN-γ能够显著刺激淋巴细胞增殖(P<0.05);经热变性处理(煮沸10min)、浓度为10-1×1.56mg/mL的IFN-γ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5);淋巴细胞培养系统中加入浓度为10-1×1.56mg/mL的等体积IFN-γ,60h之内培养上清中的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小熊猫IFN-γ产物具有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IFN-γ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Γ干扰素 原核表达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犬细小病毒福州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素慧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127,共4页
为获得自然感染小熊猫的犬细小病毒(CPV)野毒株,以快速检测试纸确诊的且具有犬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的发病死亡小熊猫肛门棉拭子、口腔棉拭子和抗凝血为病料进行CPV的PCR检测后,将病料预处理并接种于F81细胞盲传至培养细胞出现病变,收集... 为获得自然感染小熊猫的犬细小病毒(CPV)野毒株,以快速检测试纸确诊的且具有犬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的发病死亡小熊猫肛门棉拭子、口腔棉拭子和抗凝血为病料进行CPV的PCR检测后,将病料预处理并接种于F81细胞盲传至培养细胞出现病变,收集细胞毒并进行PCR鉴定,接种细胞毒给2月龄健康幼犬进行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小熊猫肛门棉拭子、口腔棉拭子和抗凝血的CPV PCR检测均为阳性。病料接种F81细胞盲传第5代时,细胞病变明显,细胞接毒72h后出现拉网、皱缩、崩解、脱落。细胞毒的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已经发表的CPV-js23和2010-BJ-A64毒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接种细胞毒的幼犬出现了犬细小病毒病特征性症状。结果表明,获得了对小熊猫毒力较强的CPV野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小熊猫 病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紫色色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刘蓓 罗伟铭 +5 位作者 王隆柏 徐素慧 周伦江 林琳 何晓聪 修云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建立小熊猫紫色色杆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紫色色杆菌毒力T3SS效应因子OspC家族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引物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小熊猫病料和兽舍环境样品检测。结果... 建立小熊猫紫色色杆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紫色色杆菌毒力T3SS效应因子OspC家族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引物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小熊猫病料和兽舍环境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PCR方法能特异性检测小熊猫紫色色杆菌,从小熊猫饲养环境和死亡小熊猫体内分离出其他菌株未扩增出条带;最低可检测出0.98 pg/μL的紫色色杆菌DNA,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该检测方法从饲养环境和小熊猫病料中检测到的结果与传统的分离培养和测序比对的结果一致。所建立的PCR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快速高效检测出紫色色杆菌,可用于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病病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紫色色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病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园园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6期48-50,共3页
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于1977年开始引进大熊猫,积累了丰富的大熊猫饲养经验,尤其是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先后饲养6只老年大熊猫。本文从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环境、饲料组成及饲喂方法、日常管理、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 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于1977年开始引进大熊猫,积累了丰富的大熊猫饲养经验,尤其是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先后饲养6只老年大熊猫。本文从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环境、饲料组成及饲喂方法、日常管理、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探索老年大熊猫饲养管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大熊猫 饲养管理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小熊猫源色杆菌的鉴定及其耐药性和致病性分析
5
作者 修云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5-943,共9页
目的对分离自小熊猫内脏的2株菌进行分类鉴定及耐药性与致病性分析。方法从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检测、通过16S rRNA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分类,并进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预测。结果从小熊猫体内分离的2株... 目的对分离自小熊猫内脏的2株菌进行分类鉴定及耐药性与致病性分析。方法从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检测、通过16S rRNA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分类,并进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预测。结果从小熊猫体内分离的2株菌分别命名为CV08与CV20,经鉴定CV20为紫色色杆菌,CV08是色杆菌新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菌对大多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氨基糖苷类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高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菌均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2株菌具有高致病性,CV20毒性强于CV08。结论分离自小熊猫的2株色杆菌有很强的致病性,具有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小熊猫色杆菌病的研究与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色杆菌 鉴定 致病性 耐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报告
6
作者 黄杭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57-59,共3页
该文介绍一例大熊猫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通过对大熊猫不同时期血液学检查,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采用甲泼尼龙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大熊猫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卵巢肥大细胞与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修云芳 王全溪 +3 位作者 邵良平 李碧春 徐素慧 陈玉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99,共4页
为了解小熊猫卵巢肥大细胞分布情况,收集15只成体小熊猫的卵巢,按常规组织学技术制作组织切片。根据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血管壁与卵泡动脉外膜的结缔组织中,其数量随着发情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发情期最高,乏情期次之,妊... 为了解小熊猫卵巢肥大细胞分布情况,收集15只成体小熊猫的卵巢,按常规组织学技术制作组织切片。根据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血管壁与卵泡动脉外膜的结缔组织中,其数量随着发情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发情期最高,乏情期次之,妊娠期数量最少,不同时期之间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阿尔新蓝-番红花红(AB-S)染色将肥大细胞可分为黏膜型、结缔组织型与混合型。肥大细胞可能对小熊猫的受精,胚胎着床,妊娠有调节作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小熊猫卵巢有组胺阳性细胞,这些细胞分布也是随着发情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卵母细胞和生殖上皮细胞呈现小鼠脉管同系物(MVH)阳性反应,说明小熊猫卵巢内存在生殖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卵巢 肥大细胞 生殖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IL-17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玄多 徐素慧 +4 位作者 杨雯昱 高洋 修云芳 陈玉村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4,共5页
为制备小熊猫白介素17(IL-17)表达产物,提取活化的小熊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合成cDNA,以此为模板克隆IL-17的成熟肽编码序列,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将其转入到BL-21(DE3)中,进行序列分析。重组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 为制备小熊猫白介素17(IL-17)表达产物,提取活化的小熊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合成cDNA,以此为模板克隆IL-17的成熟肽编码序列,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将其转入到BL-21(DE3)中,进行序列分析。重组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结果显示,小熊猫IL-17的CDS区由462bp组成,含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重组IL-17由130个氨基酸组成。SDS-PAGE显示,原核表达产物在诱导温度25℃,IPTG浓度0.5mmol/L,诱导时间20h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最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白介素 17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纯化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修云芳 徐素慧 +4 位作者 王隆柏 罗伟铭 何晓聪 周伦江 曾显成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6期85-86,共2页
自2020年7月9日以来,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发现饲养的20只小熊猫群体中,陆续有6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卧地不起、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及死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疫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 自2020年7月9日以来,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发现饲养的20只小熊猫群体中,陆续有6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卧地不起、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及死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疫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紫色色杆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相应紧急防控措施,疫情最终获得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色杆菌 小熊猫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丰容对圈养小熊猫个体刻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杭 林琳 +2 位作者 郑舒桓 张弥 何晓聪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第3期30-34,共5页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亚洲特有的濒危动物。由于圈养小熊猫活动空间受限、环境单调等因素,时常有刻板行为表现。本研究依据小熊猫自然行为特性及动物福利要求,以环境、食物、气味等因素进行多重丰容,观察频繁出现刻板行为的2只圈...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亚洲特有的濒危动物。由于圈养小熊猫活动空间受限、环境单调等因素,时常有刻板行为表现。本研究依据小熊猫自然行为特性及动物福利要求,以环境、食物、气味等因素进行多重丰容,观察频繁出现刻板行为的2只圈养小熊猫个体的行为修正效果。应用聚集动物取样法,从9:00到17:00,全事件记录并观察小熊猫行为。观察发现,受试小熊猫主要表现摇晃与踱步两种刻板行为。通过丰容前与三个阶段的丰容后刻板行为发生率比较,丰容后的刻板行为均显著低于丰容前,而探究行为和修饰行为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多重丰容可以减少圈养小熊猫刻板行为的发生,促进自然行为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小熊猫 刻板行为 丰容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常见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琳 黄杭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第3期48-50,共3页
福州熊猫世界于1994年开始引进小熊猫进行人工饲养,目前存栏24只,其中雄性7只,雌性17只。该文介绍小熊猫常见的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以及真菌病的防治,可为其他亚热带地区饲养小熊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熊猫 常见疾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疥螨病的诊疗报告
12
作者 罗伟铭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50-50,共1页
小熊猫在我国属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疥螨可引起小熊猫脱毛、皮肤结痂等症状,严重影响小熊猫的生存与观赏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确诊后进行治疗,将小熊猫患部及周围剪毛,除去污垢及痂皮,用0.2%来苏尔液清洗患部后再用药物治疗。按每... 小熊猫在我国属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疥螨可引起小熊猫脱毛、皮肤结痂等症状,严重影响小熊猫的生存与观赏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确诊后进行治疗,将小熊猫患部及周围剪毛,除去污垢及痂皮,用0.2%来苏尔液清洗患部后再用药物治疗。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 mg,7 d后重复注射1次;同时以12.5%双甲脒溶液温水稀释500倍进行药浴;3周后重复治疗1次。经治疗,疥螨病症状消失,取样镜检未发现虫卵,疥螨病已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疥螨 伊维菌素 双甲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常用消毒剂对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的杀菌效果试验
13
作者 刘蓓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25-27,共3页
为比较常用消毒剂对紫色色杆菌的杀灭效果,预防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病的再次发生,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评价八种消毒剂百毒杀、84、聚维酮碘、新洁尔灭、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酚和甲酚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季铵盐类消毒... 为比较常用消毒剂对紫色色杆菌的杀灭效果,预防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病的再次发生,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评价八种消毒剂百毒杀、84、聚维酮碘、新洁尔灭、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酚和甲酚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季铵盐类消毒剂百毒杀、新洁尔灭、月苄三甲氯铵和戊二醛癸甲溴铵的杀菌效果较好,对人体无害且刺激性小,可在饲养场所使用以杀灭紫色色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消毒剂 紫色色杆菌 杀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评价
14
作者 林琳 刘蓓 +7 位作者 徐素慧 周伦江 王隆柏 罗伟铭 何晓聪 陈云钦 黄杭 修云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防控小熊猫色杆菌病,按细菌灭活疫苗制备程序将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2008年、2020年分离的2株色杆菌CV08毒株和CV20毒株经条件优化后灭活,分别制备成灭活菌液与铝胶佐剂联用制备成灭活疫苗。以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建立色杆... 为防控小熊猫色杆菌病,按细菌灭活疫苗制备程序将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2008年、2020年分离的2株色杆菌CV08毒株和CV20毒株经条件优化后灭活,分别制备成灭活菌液与铝胶佐剂联用制备成灭活疫苗。以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建立色杆菌感染模型,用2种方式接种CV20毒株灭活疫苗,比较2种接种途径效果。进一步设计2株色杆菌半数致死量(LD_(50))梯度对二免后小鼠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同时进行交叉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CV20毒株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效果优于皮下注射。CV08毒株和CV20毒株对每只小鼠的LD_(50)分别为3.2×108、5×10^(7)CFU。色杆菌CV08毒株灭活疫苗对不同LD 50攻毒小鼠的保护率为83%、70%、60%;色杆菌CV20毒株灭活疫苗对不同LD_(50)攻毒小鼠的保护率为75%、70%、10%。试验制备的CV08、CV20毒株疫苗含菌量均为4×10^(9)CFU·mL^(-1),安全检验合格,能对自身菌株感染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但无交叉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色杆菌 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