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技术推动下的GNSS实验室 被引量:4
1
作者 孔巧丽 韩李涛 +1 位作者 阳凡林 郭金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8-242,共5页
为了提高测绘专业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加深对GNSS课程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精神,更新和完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GNSS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高校GNSS实验室发展和建设的方向,详细设计了实验项目改... 为了提高测绘专业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加深对GNSS课程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精神,更新和完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GNSS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高校GNSS实验室发展和建设的方向,详细设计了实验项目改革和建设的内容,重点强调了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北斗导航与定位系统,以及多星兼容系统综合定位与导航实验,探讨了提高GNSS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几种途径,为培养测绘专业学生GNSS技术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GNSS综合应用技术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GPS 实验室建设 实验项目改革 专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巧丽 韩李涛 +1 位作者 刘智敏 郭金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6-239,252,共5页
随着对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的迅速增加,原有的繁琐粗放的手工仪器设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GNSS实验室管理的发展需求。为实现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改变现有的繁琐的手工记录和统计工作,针对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的... 随着对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的迅速增加,原有的繁琐粗放的手工仪器设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GNSS实验室管理的发展需求。为实现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改变现有的繁琐的手工记录和统计工作,针对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作业模式和设备管理的发展需求,提出了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的方案,详细设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如设备基本信息管理、静态设备管理、单基站RTK设备管理、CORS RTK设备管理,以Foxtable软件为平台,实现了GNSS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了GNSS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实验室 仪器设备 信息化管理 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POS辅助室内定轨移动摄影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波 李国玉 +1 位作者 景冬 刘凤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9-134,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POS辅助室内定轨移动摄影测量方法,应用RFID非接触识别功能确定曝光点,同时根据标签中存储的唯一编码进行单一识别确定曝光时刻事先获得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将其作为加权观测值参与摄影测量光束法... 研究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POS辅助室内定轨移动摄影测量方法,应用RFID非接触识别功能确定曝光点,同时根据标签中存储的唯一编码进行单一识别确定曝光时刻事先获得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将其作为加权观测值参与摄影测量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并给出了相应的误差方程,解决了某些特定环境下只能布设少量控制点的室内定轨移动摄影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室内定轨 摄影测量 定点曝光 外方位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交叉点的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金运 常晓涛 +2 位作者 黄金维 孙佳龙 韩延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82-2589,共8页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率50km上可以达到10^(-7)量级,才可能获得优于10cm/s的地转流速度.在低纬度或者纬度接近卫星轨道倾角的地区,由交叉点方法计算的地转流速度精度低于中纬度地区.以中国台湾东部黑潮为试验区,利用最新的中国台湾周边海域大地水准面模型参考场计算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高,利用TOPEX/Poseidon和Jason-1的GDR数据(2002~2005年)计算海面高,然后计算交叉点的动力高,确定交叉点的地转流速度,结果与中国台湾NCOR(National Center for Ocean Research)的流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交叉点 地转流 TOPEX/POSEIDON JASO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动态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反演 被引量:13
5
作者 范士杰 刘焱雄 +2 位作者 高兴国 冯义楷 张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7,92,共5页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对海洋上空大气可降水量(PWV)信息反演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游走过程估计方法,动态模拟船载GPS接收机天顶对流层湿延迟(ZWD)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随机变化。利用渤海湾船载动态GPS测量数据和同步气象观测数...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对海洋上空大气可降水量(PWV)信息反演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游走过程估计方法,动态模拟船载GPS接收机天顶对流层湿延迟(ZWD)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随机变化。利用渤海湾船载动态GPS测量数据和同步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海洋动态环境,以渤海湾MM5模式积分水汽为参考值,详细分析不同随机过程噪声约束和卫星截至高度角等因素对PWV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槡2~5mm/h的随机过程噪声约束以及7°~10°的卫星截至高度角,海上船载动态PWV反演结果与MM5模式积分水汽基本一致,其偏差的绝对值均小于3 mm,均方根误差优于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气象学 精密单点定位 随机游走过程 天顶对流层湿延迟 大气可降水量 信息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海域EnviSat卫星测高波形重定的Threshold优化算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金运 高永刚 +1 位作者 常晓涛 黄金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7-814,共8页
波形重定是改善近岸海域卫星测高数据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了EnviSat雷达测高波形重定算法,并对Threshold算法进行了优化,开发了波形重定程序;以地中海为实验区,利用几种波形重定方法,对近岸海域的EnviSat测高波形进行重定,认为优化... 波形重定是改善近岸海域卫星测高数据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了EnviSat雷达测高波形重定算法,并对Threshold算法进行了优化,开发了波形重定程序;以地中海为实验区,利用几种波形重定方法,对近岸海域的EnviSat测高波形进行重定,认为优化的Threshold算法是几种波形重定算法中最稳健的重定算法,适合于地中海近岸海域EnviSat测高波形的重定,对其他近岸海域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SAT 卫星测高 波形重定 Threshol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GPS多普勒测速模型比较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单瑞 赵铁虎 +2 位作者 于得水 杨源 李攀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17,共4页
讨论GPS单点测速的观测方程,重点讨论基于多普勒频移测速的两种方法,分析其误差来源及对测速精度的影响;然后用静态数据模拟动态测速试验,数据处理采用自编单点测速软件。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原始多普勒观测值进行测速时因接收机型号... 讨论GPS单点测速的观测方程,重点讨论基于多普勒频移测速的两种方法,分析其误差来源及对测速精度的影响;然后用静态数据模拟动态测速试验,数据处理采用自编单点测速软件。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原始多普勒观测值进行测速时因接收机型号的不同,结果差异较大,较差者可达17 cm/s左右;而采用高频导出多普勒值进行测速的精度可以达到1 cm/s左右,甚至可以达到mm/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单点测速 多普勒观测值 模型比较 误差分析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超 秦其明 +2 位作者 江涛 蒋洪波 张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9-635,共7页
在分析当前主要的图像配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点特征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对参考图像进行分块,每块提取一定数量的特征点,以确保各块图像特征点分布均匀;根据已知的同名点对,拟合变换方程,将待配准点代入变换方程得到... 在分析当前主要的图像配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点特征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对参考图像进行分块,每块提取一定数量的特征点,以确保各块图像特征点分布均匀;根据已知的同名点对,拟合变换方程,将待配准点代入变换方程得到粗匹配点坐标,再以粗匹配点为中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搜索,根据相似性测度进行精配准,确定正确的同名点位置,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遥感图像配准。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变形较大和传感器位移较大的光学遥感图像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光学遥感图像之间的配准问题,降低特征点提取和同名点匹配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图像镶嵌 图像配准 特征点 同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局部重力图逼近的组合匹配算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童余德 边少锋 +1 位作者 蒋东方 向才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17-2924,共8页
惯性导航系统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发散,利用重力场辅助惯性导航已成为组合导航领域的新方向,该技术对实现潜艇无源定位意义重大.首先利用二维高斯基函数对局部离散格网重力异常基准图进行逼近获取其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相关极值... 惯性导航系统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发散,利用重力场辅助惯性导航已成为组合导航领域的新方向,该技术对实现潜艇无源定位意义重大.首先利用二维高斯基函数对局部离散格网重力异常基准图进行逼近获取其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相关极值匹配算法进行重新建模,采用拟牛顿BFGS非线性寻优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解算,最终完成基于连续解析形式重力异常基准图的相关极值匹配算法设计.为进一步提高算法性能进行以下两点改进:(1)采用TERCOM算法进行预匹配以缩小寻优范围提高寻优速度;(2)采用差分法减小实测过程中Etvs效应对重力匹配的影响.最后在2′×2′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异常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三组对比仿真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重力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及初始定位误差较大的情况下,通过该组合匹配算法获得的匹配定位仍能以较高的精度跟踪真实航迹,且其性能较传统单一匹配算法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重力图逼近 组合匹配算法 相关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精密单点定位中影响收敛时间的因素及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作亚 党亚民 +2 位作者 卢秀山 郭金运 阳凡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在GPS实时单点定位参数估计中,待估参数的收敛时间及稳定性与定位精度同样重要,如果参数解算花费很长时间,则不能满足实时定位要求。影响实时单点定位参数解算收敛时间的因素包括观测数据质量、采样间隔、误差模型、卫星空间几何构型以... 在GPS实时单点定位参数估计中,待估参数的收敛时间及稳定性与定位精度同样重要,如果参数解算花费很长时间,则不能满足实时定位要求。影响实时单点定位参数解算收敛时间的因素包括观测数据质量、采样间隔、误差模型、卫星空间几何构型以及用户所要求达到的精度等,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收敛时间的措施,并进行了相关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收敛 参数估计 影响因素 采样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聚类分析的卫星测高波形分类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浩 汪海洪 +2 位作者 罗志才 周波阳 周林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结合卫星测高回波波形特征,以移动最小欧氏距离为相似度统计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聚类分析原理的雷达测高波形分类算法——最短距离法,实现了对雷达测高波形的有效分类。利用穿过台湾海峡的T/P波形数据,对比分析Beta-5和脉冲峰值方法... 结合卫星测高回波波形特征,以移动最小欧氏距离为相似度统计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聚类分析原理的雷达测高波形分类算法——最短距离法,实现了对雷达测高波形的有效分类。利用穿过台湾海峡的T/P波形数据,对比分析Beta-5和脉冲峰值方法分类结果,验证了该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了近海测高波形合理分类的K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波形分类 T/P卫星 动态聚类分析 最短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的一种改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春敏 刘国林 +2 位作者 于胜文 刘伟科 周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90-93,97,共5页
基于最小二乘相位解缠原理,针对现有的加权和不加权最小二乘在残差点过多时计算结果平滑问题,提出利用相位导数变化图对其进行加权改进。结合真实数据,通过现有的加权与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比较和分析,证明该改进算法能有效处理残差点... 基于最小二乘相位解缠原理,针对现有的加权和不加权最小二乘在残差点过多时计算结果平滑问题,提出利用相位导数变化图对其进行加权改进。结合真实数据,通过现有的加权与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比较和分析,证明该改进算法能有效处理残差点过多的情况,解缠精度高,解缠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相位解缠 加权最小二乘 相位导数变化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有周期项的预报模型及其在GPS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郑作亚 党亚民 +1 位作者 卢秀山 徐维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有效进行GPS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除了考虑卫星原子钟频移、频漂和频漂率等物理性质外,还应考虑到卫星钟差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在二次多项式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周期项因素,构造了新的预报模型.选取部分GPS卫星铯钟(Cs... 为了有效进行GPS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除了考虑卫星原子钟频移、频漂和频漂率等物理性质外,还应考虑到卫星钟差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在二次多项式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周期项因素,构造了新的预报模型.选取部分GPS卫星铯钟(Cs.clock)和铷钟(Rb.clock)钟差资料,根据钟差变化趋势分3种情况,按不同时间长度进行钟差预报分析,并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预报结果比较分析,大量数据分析表明:附有周期项的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报精度优于二次多项式模型,铷钟预报精度略优于铯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N的CORS基准站网络构造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英 程鹏飞 吕洪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1,115,共5页
基于已有的Delaunay三角网构网算法,总结了CORS基准站网络构造过程,给出了CORS基准站在平面、球面和椭球面的投影函数,推导了投影点的坐标表达式;对于多点共圆的特殊基准站子集,研究了相应的最佳构网方法;针对相邻CORS网的拼接需求、网... 基于已有的Delaunay三角网构网算法,总结了CORS基准站网络构造过程,给出了CORS基准站在平面、球面和椭球面的投影函数,推导了投影点的坐标表达式;对于多点共圆的特殊基准站子集,研究了相应的最佳构网方法;针对相邻CORS网的拼接需求、网内删除和增添基准站(子网)的需要,研究了一种新的局部网络更新算法,并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运行基准站服务系统(CORS) Delaunay三角网(DTIN) 基准站网络 网络更新 投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性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郁聪冲 边少锋 《海洋测绘》 2012年第5期74-76,共3页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发射9颗卫星,其中投入使用的3颗GEO和3颗IGSO在亚太地区组成了一个"3+3"的星座。研究系统可用性,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期建设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STK和mathematica对该星座的DOP值...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发射9颗卫星,其中投入使用的3颗GEO和3颗IGSO在亚太地区组成了一个"3+3"的星座。研究系统可用性,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期建设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STK和mathematica对该星座的DOP值和可见星数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现阶段"3GEO+3IGSO"星座在服务区域内可见性和定位精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DOP 可见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夹角余弦的电离层TEC混沌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佳龙 郭金运 郭淑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1,共4页
利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TEC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提出利用夹角余弦对相似相点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5维相空间中,该方法除在第4分向量略不及欧氏距离外,其余4个分向量均优于后者。利用夹角余弦选择的相似相点进行一阶局域预测时,该方法得到... 利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TEC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提出利用夹角余弦对相似相点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5维相空间中,该方法除在第4分向量略不及欧氏距离外,其余4个分向量均优于后者。利用夹角余弦选择的相似相点进行一阶局域预测时,该方法得到的STD(0.660 1TECU)和RMS(0.670 0TECU)均小于欧氏距离得到的STD和RMS,说明夹角余弦可以准确地搜索到与基准点相关性更强的相似相点,因此,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TEC 混沌特征 夹角余弦 加权一阶局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最优路径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李涛 牟乃夏 +1 位作者 戴洪磊 王振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77-82,共6页
由于大范围复杂虚拟城市环境中开放空间导航网络节点数量较多,导致了利用传统的A*算法或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搜索的效率较低。针对该问题,基于原始道路图构建了层次道路图,重点研究了适用于层次道路图的改进A*算法:依据最短路径搜索起... 由于大范围复杂虚拟城市环境中开放空间导航网络节点数量较多,导致了利用传统的A*算法或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搜索的效率较低。针对该问题,基于原始道路图构建了层次道路图,重点研究了适用于层次道路图的改进A*算法:依据最短路径搜索起始点所在位置的不同,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层次道路图的抽象层进行最短路径搜索,再把最短路径上的复合节点展开为原始子节点,从而获得最终的最短路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完成虚拟角色在虚拟城市环境中的全局路径规划,路径搜索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A*算法和Dijkstr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搜索 分层道路图 DIJKSTRA算法 改进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厚朴 边少锋 纪兵 《海洋测绘》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重力异常表示成双三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公式。以低纬度区域分辨率为2'×2'的重...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重力异常表示成双三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公式。以低纬度区域分辨率为2'×2'的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解算计算点所在的1个网格的中央区效应时,传统公式与本文导出公式计算结果差值的最大值达数E。该导出公式可为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垂直梯度 中央区效应 非奇异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测资料和卫星钟差对PPP参数收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作亚 党亚民 +2 位作者 卢秀山 阳凡林 郭金运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3-578,共6页
在GPS单点定位中,参数解算的收敛时间和收敛稳定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影响收敛时间和收敛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就观测资料的不同采样间隔、卫星钟差资料的不同采样间隔、不同的定位精度要求对精密单点定位中参数收敛时间的影响... 在GPS单点定位中,参数解算的收敛时间和收敛稳定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影响收敛时间和收敛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就观测资料的不同采样间隔、卫星钟差资料的不同采样间隔、不同的定位精度要求对精密单点定位中参数收敛时间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以中国上海GPS综合应用网中的12个测站资料为例,分析了采样间隔、定位精度要求与收敛时间的关系,并对不同采样间隔的收敛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钟差 精密单点定位 收敛 采样间隔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GPS相位非差运动学定轨中误差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作亚 党亚民 +1 位作者 卢秀山 阳凡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以CHAMP卫星的GPS观测资料为例,分析GPS精密星历、钟差、卫星相位中心改正、相对论效应和GPS卫星空间几何分布等各类误差对定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数据处理中心的GPS轨道相差很小,对LEO卫星定轨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一数据中心... 以CHAMP卫星的GPS观测资料为例,分析GPS精密星历、钟差、卫星相位中心改正、相对论效应和GPS卫星空间几何分布等各类误差对定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数据处理中心的GPS轨道相差很小,对LEO卫星定轨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一数据中心的相邻历元间的钟差变化很小,为1~2 cm,不同数据中心的钟差改正数差异较大;GPS卫星钟差改正精度优于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GPS 精密定轨 CHAMP 相位非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