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海安里下河地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晋炜 刘强 +5 位作者 任衍斌 丁小琴 杨贵芳 张松伟 胡利 张頔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成因尚不明确。以海安里下河地区为例,探讨平原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而指导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研... 【研究目的】近年来,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成因尚不明确。以海安里下河地区为例,探讨平原区富硒土壤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而指导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研究区1800组表层土壤样品和1000组土壤剖面样品地球化学数据,并给合以往研究资料,对数据开展了综合分析研究,采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演了母质沉积环境。【研究结果】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中Se含量最高达0.63 mg/kg,富集区(≥0.3 mg/kg)面积达66 km2。土壤垂向剖面上,耕作层(0~20 cm)、犁底层(20~40 cm)、心土层(50~80 cm)、底土层(80~100 cm)和深土层(150~180 cm)Se平均含量分别为0.23 mg/kg、0.18 mg/kg、0.13 mg/kg、0.12 mg/kg、0.11 mg/kg,表聚性十分明显;表层土壤Se含量与母质层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6~0.8(p<0.01)之间。地表高程与土壤Se含量出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p<0.01),地势越高,土壤Se含量越低;土壤有机质与Se呈显著的正相关,成壤过程对硒具有重要的吸附和固定作用。【结论】研究区母质层主要受古潟湖-砂坝沉积体系的控制,富硒土壤主要为发育于古潟湖相的母质经表生富集作用形成,潟湖相沉积环境控制了土壤硒富集边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揭示了土壤硒富集控制因素,其中土壤有机质对于研究区Se的富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土壤硒富集的贡献率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土壤有机质 潟湖 里下河 成因 江苏海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里下河平原地区富硒土地资源评价及开发潜力
2
作者 周欣 刘强 +2 位作者 丁小琴 杨贵芳 王丹菱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8-1118,共11页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评价标准还存在硒有效性评估不足和有机质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本次研究在1∶5万土地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海安里下河平原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区及开发潜力评价,... 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远离母岩的平原区富硒土壤评价标准还存在硒有效性评估不足和有机质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本次研究在1∶5万土地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海安里下河平原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区及开发潜力评价,以期为当地富硒农业布局规划及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潟湖相沉积区土壤硒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土壤,硒含量最高达0.63 mg·kg^(-1),富集区面积约66 km^(2);土壤硒与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地形条件及有机质(SOM)等均出现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36、-0.60和0.86(P<0.01)。土壤富硒成因为古潟湖相的母质经表生富集作用形成的,有机质在成壤过程中对硒具有重要的吸附和固定作用,为表层土壤硒富集的关键因素。采用改进富硒土壤评价方法,圈定了优质富硒区、一般富硒区和潜在富硒区分布范围,面积分别为9.87、23.42和32.96 km^(2);小麦富硒率分别为86.7%、63.3%、33.3%,稻米富硒率分别为50%、25%、5%,小麦籽粒Se最高含量为0.20 mg·kg^(-1),总体上较稻米更易吸附硒。研究区有机质丰富,土地综合质量较好,富硒区成片分布,具有开发天然富硒小麦和水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有效硒 里下河平原 有机质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
作者 顾铁生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12期69-69,77,共2页
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程的开展,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程的开展,需要依靠前期的土地测绘工作,因此在正式的建筑施工开始之前,行业内部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开展土地测绘相关工作,在进行土地测绘时,使用到地理信息... 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程的开展,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程的开展,需要依靠前期的土地测绘工作,因此在正式的建筑施工开始之前,行业内部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开展土地测绘相关工作,在进行土地测绘时,使用到地理信息系统,能帮助行业内的技术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图纸测绘方式,使用高端的信息系统作为辅助,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合理使用新的技术,还有助于构建网络信息系统,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土地测绘工作将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 信息系统 地理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