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安市智慧水网“一张图”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宋亚威 黄一昀 +2 位作者 徐伟 李登富 卢扣 《江苏水利》 2023年第6期40-43,48,共5页
以海安市智慧水网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海安市水网工程“一张图”为核心,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成水利数据资源的汇集、整合、存储与管理,从数字地形、水利工程、流域“一张图”等多个方面阐述水利信息数字... 以海安市智慧水网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海安市水网工程“一张图”为核心,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成水利数据资源的汇集、整合、存储与管理,从数字地形、水利工程、流域“一张图”等多个方面阐述水利信息数字映射,实现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数字孪生智慧水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慧水网 “一张图” 数据底板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安市农田灌溉“以电折水”计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扣明 张英建 胡春杰 《水利发展研究》 2020年第8期31-33,68,共4页
针对江苏省海安市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方法中存在的情况复杂、统计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以电折水"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方法,以电灌泵站为基本单元进行水电转换系数率定,实现了采用"以电折水"方法计量灌区用水量,并建... 针对江苏省海安市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方法中存在的情况复杂、统计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以电折水"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方法,以电灌泵站为基本单元进行水电转换系数率定,实现了采用"以电折水"方法计量灌区用水量,并建设一套先进、低成本、高可靠的农田灌溉用水信息平台,实现对农田灌溉用水的计量、水费征收、管理及运行维护的一体化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以电折水” 计量 应用 江苏省海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安市交界河道河长制工作思路与实践
3
作者 于立忠 章本林 李阳 《中国水利》 2020年第10期23-24,27,共3页
在调研海安市与周边县(市、区)交界河道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交界河道治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从协调合作机制、三级河长同发力、创新整治水环境等方面梳理了海安市交界河道河长制工作开展的创新实践,并提出若干思考与启示,以期为交界河道... 在调研海安市与周边县(市、区)交界河道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交界河道治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从协调合作机制、三级河长同发力、创新整治水环境等方面梳理了海安市交界河道河长制工作开展的创新实践,并提出若干思考与启示,以期为交界河道河长制工作及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水环境治理 创新实践 交界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河流生态廊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扬州古运河为例
4
作者 黄一昀 宋亚威 +3 位作者 朱长青 徐伟 卢扣 刘畅 《江苏水利》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以扬州古运河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河流生态廊道为核心,综合运用数字孪生和智慧水利技术,利用高精度的Lidar数字高程模型与水下多波束扫测数据共同构建陆地水下一体化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完整的古运河生态廊道数据底板,建立和完善“数字孪生... 以扬州古运河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河流生态廊道为核心,综合运用数字孪生和智慧水利技术,利用高精度的Lidar数字高程模型与水下多波束扫测数据共同构建陆地水下一体化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完整的古运河生态廊道数据底板,建立和完善“数字孪生古运河(扬州段)生态廊道数据底板”系统平台,并实现对物理空间数据进行数字化映射更新,后期可为古运河规划保护、构建古运河生态基底提供数字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慧水利 数据底板 扬州古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农田灌溉用水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扣明 胡春杰 +1 位作者 张英建 李承 《江苏水利》 2021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困难与复杂的问题,开展了基于ArcGIS的农田灌溉用水监测系统设计。通过对灌溉泵站电量的测量,配合人工率定以电折水转换系数,从而准确地换算得到用水量,再采用Internet/GPRS网络相结合的传输方式传送到后台服务... 为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困难与复杂的问题,开展了基于ArcGIS的农田灌溉用水监测系统设计。通过对灌溉泵站电量的测量,配合人工率定以电折水转换系数,从而准确地换算得到用水量,再采用Internet/GPRS网络相结合的传输方式传送到后台服务器,实现用水量、电量、水价的显示查询以及网络共享等功能,并通过在海安市灌区试点证明了该系统运行稳定与可靠,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效果,可为水资源公报和统计用水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ARCGIS 用水量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