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与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崔红 刘沅林 陈亮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DBC)与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BC患者59例,IDP患者5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血流情... 目的 探讨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DBC)与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BC患者59例,IDP患者5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血流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及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结果IDP以及DBC患者的导管形态(χ^(2)=25.69.2,P<0,001)、导管走行(χ^(2)=20.321,P<0.001)、导管壁回声(χ^(2)=6.052,P=0.014)及钙化灶情况(χ^(2)=34.552,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41,P<0.001),但两组血流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导管、导管走行、导管壁回声、钙化、血流分布均是DBC诊断的重要因素。结论超声对DBC与IDP患者具有较强的鉴别诊断意义,导管增粗、导管走行不规则、导管壁回声不清晰、钙化不明显、血流分布均是DBC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型乳腺癌 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颈部透明层增厚结合Tei指数诊断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 被引量:4
2
作者 崔红 朱小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 研究超声检测颈部透明层(NT)增厚结合Tei指数对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及诊断准确率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2月在本院进行孕早期筛查的先天性疾病孕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孕检的正常产妇101例作为... 目的 研究超声检测颈部透明层(NT)增厚结合Tei指数对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及诊断准确率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2月在本院进行孕早期筛查的先天性疾病孕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孕检的正常产妇10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NT以及Tei指数的差异,研究NT以及Tei指数联合诊断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响诊断准确率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T(t=16.780,P<0.001)和Tei指数(t=7.406,P<0.001)高于对照组;NT以及Tei指数联合诊断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NT以及Tei指数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同时通过临界值分析,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NT的临界值为2.56 mm,Tei指数的临界值为0.51;准确诊断与假阳性以及假阴性患者的筛查时机、医生专业技能、胎儿体位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筛查时机、医生专业技能、胎儿体位均是造成患者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超声检测NT增厚结合Tei指数对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诊断中,筛查时机较小、医生专业技能较低、胎儿体位不配合均是影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颈部透明层 超声 TEI指数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网膜素1检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万峰 王德琴 吉飞跃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网膜素1(Omentin-1)检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V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250例,根据是否合并LEV...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网膜素1(Omentin-1)检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LEV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250例,根据是否合并LEVD分为T2DM组(118例)和T2DM-LEVD组(132例);选择同期体检的10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列入正常组(NC组)。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行CDU检查获得双下肢血流动力学、斑块形成率、足背动脉狭窄率,测定血清hs-CRP和Omentin-1水平,比较3组上述指标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 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2DM-LEVD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U联合血清hs-CRP、Omentin-1检测对T2DM-LEVD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3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LEVD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尿素氮(BUN)水平,斑块形成率和足背动脉狭窄率、以及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高于NC组;T2DM-LEVD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白蛋白(ALB),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以及血清Omentin-1水平均低于T2DM组和NC组,T2DM组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HbA1c、FPG、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hs-CRP、Omentin-1为影响T2DM-LEVD发生的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DU、hs-CRP、Omentin-1联合诊断T2DM-LEV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任一单项效能(P<0.05)。结论CDU联合血清hs-CRP和Omentin-1水平检测对老年T2DM合并LEV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敏C反应蛋白 网膜素1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PAPP-A、LRP-1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鲁桂玲 刘爱华 +1 位作者 王文琴 崔红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妊娠相关的血浆蛋白A(PAPP-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至2021年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胎妊娠孕产妇180例,根据产后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分别纳入非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妊娠相关的血浆蛋白A(PAPP-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至2021年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胎妊娠孕产妇180例,根据产后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分别纳入非胎盘植入者90例和胎盘植入者9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孕妇年龄28~40岁,平均年龄34.75岁;单胎妊娠,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28例、62例(2次40例,3次22例);剖宫产史者16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5.01岁;单胎妊娠,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31例、59例(2次38例,3次21例);剖宫产史者18例。在手术前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清PAPP-A、LRP-1表达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清PAPP-A诊断、LRP-1诊断和三者联合诊断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孕妇血清PAPP-A、LRP-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孕妇的剖宫产史比例明显更高(P<0.001),且其超声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胎盘后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胎盘后肌层变薄甚至消失、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前置、胎盘陷窝、子宫-膀胱交界线不规则、胎盘附着处可见局部向子宫外凸包块等(P<0.05)。血清PAPP-A预测胎盘植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95%可信区间(CI)0.737~0.864],最佳截断值为4056.5 mU/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8%、70.0%;血清LRP-1预测胎盘植入的AUC为0.675(95%CI 0.715~0.846),最佳截断值为4.12μ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2.2%、74.4%;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PAPP-A、血清LRP-1三者联合诊断的ROC AUC为0.887(95%CI 0.821~0.93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4%、67.8%,灵敏度显著高于各单一指标检测。结论相比单一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PAPP-A、LRP-1诊断对胎盘植入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在术前筛查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与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文琴 杨月华 刘倩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B超在诊断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的B超及MSCT影像资料,分析B超及MSCT对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对...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B超在诊断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的B超及MSCT影像资料,分析B超及MSCT对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敏感性与结石大小关系,并一步分析B超对输尿管结石引起其它MSCT征象诊断的敏感性。结果MSCT对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3%vs 70%,P<0.05);B超对结石直径≥6 mm与<6 mm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P<0.05),且MSCT对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积水,输尿管扭曲,肾周渗出征像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P<0.05)。结论MSCT对门诊或急诊可疑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具有更可靠的诊断价值,推荐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绞痛 输尿管结石 超声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