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5
1
作者 马亚运 丁左缨 +2 位作者 卢晓平 田尧 张海银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2期65-71,共7页
目的 探讨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建立定量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ERC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3例于2017年1月-2021年1月行ERCP的患者为建模组,205例于2021年3月... 目的 探讨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建立定量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ERC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3例于2017年1月-2021年1月行ERCP的患者为建模组,205例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行ERCP的患者为验证组,根据亚特兰大标准,建模组45例ERCP后发生胰腺炎,验证组23例ERCP后发生胰腺炎。比较建模组胰腺炎患者与无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RCP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年龄、胃切除术史、胆总管结石、乳头孔类型、胰腺导丝通道、括约肌切开术、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切除术史(OR=6.417,95%CI:1.900~21.675,P=0.000)、胆总管结石(OR=3.442, 95%CI:1.496~7.917, P=0.000)、结节型乳头孔(OR=2.447, 95%CI:1.072~5.585,P=0.018)、胰腺导丝通道(OR=3.673,95%CI:1.609~8.383,P=0.000)、括约肌切开术(OR=1.758,95%CI:1.140~2.711,P=0.004)、总胆红素升高(OR=1.415,95%CI:1.084~1.847,P=0.008)和白蛋白降低(OR=1.239,95%CI:1.016~1.510,P=0.010),是ERCP后发生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Y=-1.023+1.859×(胃切除术史)+1.236×(胆总管结石)+0.895×(结节型乳头孔)+1.301×(胰腺导丝通道)+0.564×(括约肌切开术)+0.347×(总胆红素升高)+0.214×(白蛋白降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显示,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模型预测胰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和0.864。对模型中各个变量进行赋值后,分为低风险(0~5分)、中风险(5~10分)和高风险(≥10分),建模组与验证组中,高风险患者胰腺炎实际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风险患者,高风险患者胰腺炎实际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风险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切除术史、胆总管结石、结节型乳头孔、胰腺导丝通道、括约肌切开术、总胆红素升高和白蛋白降低,是ERCP后发生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建立的定量风险预测模型,对胰腺炎的预测效能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预测模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负性自动思维在社会疏离感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钱素莹 郝伶俐 +1 位作者 魏秀芹 孙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负性自动思维、社会疏离感和抑郁的现状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动思维问卷(ATQ)、一般疏离感量表(G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于2021年5月至12月对3家医院胃肠消化科收治的245例胃癌患者开展现场问卷调...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负性自动思维、社会疏离感和抑郁的现状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动思维问卷(ATQ)、一般疏离感量表(G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于2021年5月至12月对3家医院胃肠消化科收治的245例胃癌患者开展现场问卷调查。以SPSS 23.0及Mplus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胃癌患者ATQ得分为(62.14±9.75)分,GAS得分为(45.62±5.44)分,SDS得分为(55.35±7.28)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及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ATQ及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临床分期胃癌患者的G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TQ、GAS与SDS得分呈两两正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负性自动思维在社会疏离感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标准化中介效应值是0.121,占总效应比值为20.93%。结论社会疏离感对胃癌患者抑郁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负性自动思维在社会疏离感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负性自动思维 社会疏离 抑郁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氩等离子体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观察和术后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吉茜茜 田尧 马林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联合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迟发性出血(PPB)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行内镜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联合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迟发性出血(PPB)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行内镜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EMR联合APC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观察术中相关指标和术后康复指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延迟性出血(PPB)分成PPB组(n=11)和无PPB组(n=159),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术后PPB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术中肠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和PPB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指数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息肉EMR术后发生PPB与抗血栓治疗史、息肉直径、息肉形态、手术方式和术后进食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血栓治疗史、息肉直径>1.5 cm、息肉无蒂、手术方式和术后48 h内进食是结肠息肉患者EMR术后发生PP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EMR联合APC治疗能提高结肠息肉的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疾病预后。抗血栓治疗史、息肉直径>1.5 cm、息肉无蒂、手术方式和术后48 h内进食是结肠息肉术后发生PPB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 结肠息肉 疗效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