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中学地理课程的国防教育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丁生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59,共3页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分别对各个学段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教育价值 地理课程 中学 民族凝聚力 国家主权 社会活动 国防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式教研”案例及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仲广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对话式教研” 认知图式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创设教研情境的探索与思考
3
作者 仲广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教研活动 创设 培训会议 新教材 小学数学 特色分析 组织安排 注意点 观摩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教研情境模拟现场会
4
作者 仲广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6-28,51,共4页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明晰乡镇教研人员的工作思路,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形...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明晰乡镇教研人员的工作思路,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形式。然而,我们担心仅限于口头与书面的研讨还不足以提高学员的实践性知识水平,结合具体的教研场景的探讨或许会更有针对性,思考会更为深入,于是便有了利用培训现场进行教研活动情境模拟的设想。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新的培训形式的尝试,能让处在“类真实”场景中的教研员,对有效教研的涵义有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人员 情境模拟 现场会 培训活动 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 专家讲座 经验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68
5
作者 郑明达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7-109,共3页
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如何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组织至关重要。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组织"这一关键环节为研究出发点,分别对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基本评价形式的组织与实施进... 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如何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组织至关重要。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组织"这一关键环节为研究出发点,分别对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基本评价形式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三种评价形式各自在过程性评价中承载的作用,着重强调了学生自评中的"反省"作用、同学互评中的"借鉴"作用和教师评价中的"诊断"作用;其次,结合过程性评价实施组织中的评价案例,分别就有效组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提出了基本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评价组织 信息技术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团队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个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永侃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8,31,共4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和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研组及年级备课组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的中间组织,然而如何根植于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和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研组及年级备课组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的中间组织,然而如何根植于教学一线更好地通过教学团队管理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却很少,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性知识 教学团队 知识生成 个案 教育领域 教育改革 中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前置 教材后移”教学实践研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永侃 于忠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2,共3页
提出了“探究前置,教材后移”的教学构想,并阐述了实践价值;呈现并简析了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案例.
关键词 探究前置 教材后移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审视高考文言文阅读 被引量:2
8
作者 颜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共5页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原指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本文借以概括对三十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总体印象,并表达对当前文言文考查重“言”轻“文”,渐趋刻板僵化的现状的审视、反思和批评,旨在廓清一些显在与隐性的问题,探...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原指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本文借以概括对三十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总体印象,并表达对当前文言文考查重“言”轻“文”,渐趋刻板僵化的现状的审视、反思和批评,旨在廓清一些显在与隐性的问题,探寻更多的有价值的考查路径与命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高考 回归 “文” “言” 文采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地理概念教学的误区与矫正 被引量:6
9
作者 丁生军 《地理教学》 2016年第9期10-13,共4页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表明,当前的地理概念教学存在着被弱化、偏重记忆、脱离生活、忽视前概念等误区。其背后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主要包括忽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应试思想的影响和基本教育理论的缺乏等。因此,必须在重视地理概念教学的...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表明,当前的地理概念教学存在着被弱化、偏重记忆、脱离生活、忽视前概念等误区。其背后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主要包括忽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应试思想的影响和基本教育理论的缺乏等。因此,必须在重视地理概念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重视并加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概念学习的生活性、概念理解的过程性和概念体系的整体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概念教学 误区分析 矫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认知能力及其养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生军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1期7-10,共4页
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地理能力之一,是人类对存在于空间背景中的地理事象的科学认识。认知内容主要为地理事象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和地理事象本身的性质。可以通过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存在的理解、认知模型的建构等途径培养、提升... 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地理能力之一,是人类对存在于空间背景中的地理事象的科学认识。认知内容主要为地理事象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和地理事象本身的性质。可以通过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存在的理解、认知模型的建构等途径培养、提升空间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认知能力 空间概念 空间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开放题的形式及答题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於德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3,共3页
为了体现开放的课程理念,近年来各地中考阅读题中开放性试题成为热点。开放性阅读试题打破“就文读文”的封闭阅读状态,将文本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敞开,多维度考查学生借助丰富阅读资源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由于开放性试题的敞开性... 为了体现开放的课程理念,近年来各地中考阅读题中开放性试题成为热点。开放性阅读试题打破“就文读文”的封闭阅读状态,将文本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敞开,多维度考查学生借助丰富阅读资源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由于开放性试题的敞开性以及答案的多样性,导致学生答题时浮滑飘忽,难有着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题 阅读题 答题策略 开放性试题 课程理念 阅读状态 阅读试题 阅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作文开放性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国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开放性教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说导学案设计中的“偏、过、疏、失”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永侃 《化学教学》 CAS 2010年第9期16-17,共2页
当课改步入纵深的时候,原有的教学方法运用、乃至教师的课堂生存等诸多活动已日新月异,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导学案"正逐渐替代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传统“教案”。然而,在日常调研和参与优质课评比活动... 当课改步入纵深的时候,原有的教学方法运用、乃至教师的课堂生存等诸多活动已日新月异,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导学案"正逐渐替代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传统“教案”。然而,在日常调研和参与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导学案”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现选择其中部分例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 设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师 优质课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教师职业角色与课程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生军 《地理教学》 2014年第23期10-14,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是课程具体的实践者,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准确理解是课程有效实践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踏实的课程实施、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等实践行为来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职业角色 地理教师 课程理解 课程实践 课程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学习标准编制初探
15
作者 陈今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13,共3页
小学数学学习标准编制初探江苏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陈今晨教育评价在教学领域内的实施是教学评价。而建立学习标准,是实施正常的教学评价的必要前提。不建立一个公认的、准确体现教育行政要求的学习标准体系,所谓有效的教学评价将会落... 小学数学学习标准编制初探江苏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陈今晨教育评价在教学领域内的实施是教学评价。而建立学习标准,是实施正常的教学评价的必要前提。不建立一个公认的、准确体现教育行政要求的学习标准体系,所谓有效的教学评价将会落空。美国30年代以泰勒为代表的"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标准 小学数学学习 标准编制 教学评价 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 课程计划 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尝试教学理论”引导“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陈今晨 李成忠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25,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 尝试教学法从问世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都参加推广和应用这一教法。众多实践证明了尝试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显示出其无比的优越性,成为我国... 一、问题的提出 尝试教学法从问世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都参加推广和应用这一教法。众多实践证明了尝试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显示出其无比的优越性,成为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界各具特色的教学法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教学理论 目标教学 尝试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 实验研 尝试题 实验教学 教师 对照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编写特点
17
作者 殷俊 《教育学报》 1999年第11期7-8,共2页
本文从新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所具有的前瞻性、编排体系、科学性、材料的丰富性和中国特色、体现时事热点问题、注意学习方法指导几个方面论述了其编写特点。
关键词 面向新世纪 科学性 丰富性 编排体系 时代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分析人物形象的“端点思维”
18
作者 於德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
针对人们思考问题爱走极端的现象,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先生提出了“端点思维”的概念。“端点思维”说白了,就是思考问题时,非此即彼,执于一端,没有中间状态。
关键词 点思维 人物形象 特级教师 非此即彼 中间状态 李卫东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愤悱之境”的创设与运用
19
作者 於德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3,共3页
“愤悱”之说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 “愤悱”之说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将学生所处的这种“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思考状态称为“愤悱之境”,本文试图针对这一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阐释。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悱” 启发式教学 后世影响 语文教学 学生 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20
作者 丁生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1,共3页
对于同一内容标准,参与"同课异构"的老师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这之后也引发了关于教师理解的"自主性"与课标的"规定性"等的关注与追问,特别是其中有关如何平衡教学内容选择的自主性与课程... 对于同一内容标准,参与"同课异构"的老师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这之后也引发了关于教师理解的"自主性"与课标的"规定性"等的关注与追问,特别是其中有关如何平衡教学内容选择的自主性与课程的规定性的问题。在理解教学内容概念的基础上,领会与贯彻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是一线教师教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教学内容 选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