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宁市水稻-小龙虾绿色种养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金海刚 钱伦 +5 位作者 苏烨琴 姚振海 刘银萍 阮赞誉 孙洁明 王雯婷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102-103,110,共3页
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为促进水稻-小龙虾绿色种养模式在浙江省海宁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田间条件、茬口安排、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环节,对海宁市水稻-小龙虾绿色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 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为促进水稻-小龙虾绿色种养模式在浙江省海宁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田间条件、茬口安排、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环节,对海宁市水稻-小龙虾绿色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农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龙虾 种养技术 海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宁市稻鳖共生试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钱伦 杨剑立 沈晨飞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1期30-32,共3页
稻鳖共生作为稻田生态循环农业的一种技术模式,具有稳粮增效、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优点,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宁市于2012年建立稻鳖共生试点,实现稻谷产量6.58t/hm2、中华鳖1.83t/hm2,产值13.55万元/hm2,利润4.78万元/hm... 稻鳖共生作为稻田生态循环农业的一种技术模式,具有稳粮增效、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优点,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宁市于2012年建立稻鳖共生试点,实现稻谷产量6.58t/hm2、中华鳖1.83t/hm2,产值13.55万元/hm2,利润4.78万元/hm2。通过同单季稻对比,发现试点增效4.51万元/hm2,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共生 技术 效益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宁市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王雯婷 沈晨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9期18-18,136,共2页
近年来,海宁市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工作重点,加大现代化设施渔业投入力度、积极推广新型水产养殖技术模式、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有力推动环境友好型渔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全市渔业和渔业经济又好又快... 近年来,海宁市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工作重点,加大现代化设施渔业投入力度、积极推广新型水产养殖技术模式、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有力推动环境友好型渔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全市渔业和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发展 现状 对策 海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虾共作技术模式
4
作者 刘银萍 周建忠 +1 位作者 吴宗贤 钱伦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44-44,共1页
莲虾共作通过利用宣莲种植塘的水体空间,同时套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以繁育虾苗为主。宣莲、水草等丰茂环境可遮阳、防鸟,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可实现早出苗、出大苗。小龙虾的残饵、粪便也可作为宣莲的养分,有效减少化... 莲虾共作通过利用宣莲种植塘的水体空间,同时套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以繁育虾苗为主。宣莲、水草等丰茂环境可遮阳、防鸟,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可实现早出苗、出大苗。小龙虾的残饵、粪便也可作为宣莲的养分,有效减少化肥使用。一、关键技术1.田块要求田块四周无污染,面积以20~30亩为宜,进、排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 化肥使用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5
作者 王荣先 钱伦 +3 位作者 王雯婷 沈晨飞 张燕平 周家升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4期114-115,共2页
为扩大红螯鳌虾人工繁育量,满足市场需求,该文总结了繁育准备、繁育管理、抱卵后管理、苗种培育、出苗运输、尾水排放等关键技术,以期给基层养殖户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人工繁育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鳅-鸭”共作试验
6
作者 王雯婷 钱伦 +2 位作者 周治国 黄俊杰 王荣先 《水产养殖》 2025年第3期38-40,共3页
“稻-渔”综合种养是以稻渔之间的互利共生及其养分的循环利用为主要依据,构建的新型复合立体农田生态模式。在稳定水稻种植、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构建多元化水产品供给体系等方面作用凸显,成效显著。按照水产养殖对象可... “稻-渔”综合种养是以稻渔之间的互利共生及其养分的循环利用为主要依据,构建的新型复合立体农田生态模式。在稳定水稻种植、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构建多元化水产品供给体系等方面作用凸显,成效显著。按照水产养殖对象可分为“稻-鱼”“稻-虾”“稻-鳖”“稻-蟹”“稻-鳅”“稻-蛙”等,其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结合,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现在“稻-鳅”种养的基础上增养麻鸭,充分利用稻田空间,实现三者互惠共生,一水三用、一田三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利共生 土地利用率 水产品养殖 水产养殖 互惠共生 水稻种植 农田生态 产品供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协作”促共富种养结合谱新章——访浙江誉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7
作者 王雯婷 钱伦 +2 位作者 王荣先 杜叶红 吴宗贤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3期87-89,共3页
浙江誉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嘉兴海宁,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与开发。公司从180亩(12 hm^(2))稻田养殖小龙虾起步,现已扩展至1860亩(124 hm^(2)),并成功开发莲虾共生、莲鳖共生等立体化种养模式,形成了以荷花和鲜... 浙江誉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嘉兴海宁,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与开发。公司从180亩(12 hm^(2))稻田养殖小龙虾起步,现已扩展至1860亩(124 hm^(2)),并成功开发莲虾共生、莲鳖共生等立体化种养模式,形成了以荷花和鲜食莲籽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多元化经营、精准化管理、人才化培养和市场化运作,公司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还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公司基地成为“山海协作”成果展示窗口,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协作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水产养殖尾水实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钱伦 姚振海 +2 位作者 王雯婷 王荣先 陆珠润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6期66-67,共2页
水产养殖尾水及其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海宁市海昌街道水产养殖区块采用人工潜流湿地结合沉淀池、生态净化池等综合性净化系统来处理养殖尾水,实现氨氮最终净化率72.57%~90.54%,总磷最终净化率83.18%~93.97%,高锰酸盐... 水产养殖尾水及其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海宁市海昌街道水产养殖区块采用人工潜流湿地结合沉淀池、生态净化池等综合性净化系统来处理养殖尾水,实现氨氮最终净化率72.57%~90.54%,总磷最终净化率83.18%~93.97%,高锰酸盐指数最终净化率10.23%~5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 集水池 生态塘 水产养殖 沉淀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淡水龙虾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姚振海 钱伦 +1 位作者 沈晨飞 钱豪杰 《科学养鱼》 2018年第5期29-30,共2页
澳洲淡水龙虾,即红螯螯虾,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销售市场不断成熟,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采用的澳洲淡水龙虾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模式,具有幼苗存活率高、商品虾平均规格大、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 池塘 养殖技术模式 幼苗存活率 红螯螯虾 销售市场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淡水龙虾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伦 王雯婷 +1 位作者 钱豪杰 周家升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6期28-28,32,共2页
澳洲淡水龙虾是一种极具推广潜力的水产新品种。目前,因人工繁育的苗种数量较少,市场供不应求。海宁市水产技术服务站和海宁市鸿海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掌握了较成熟的澳洲淡水龙虾人工繁育技术。海宁基地育苗大棚面积1 500 m2... 澳洲淡水龙虾是一种极具推广潜力的水产新品种。目前,因人工繁育的苗种数量较少,市场供不应求。海宁市水产技术服务站和海宁市鸿海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掌握了较成熟的澳洲淡水龙虾人工繁育技术。海宁基地育苗大棚面积1 500 m2,2018年投放亲虾2 250 kg,人工繁育澳洲淡水龙虾虾苗380万尾,总产值266万元,利润13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 水产技术 海宁市 苗种数量 供不应求 育苗大棚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养殖小龙虾轮作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雯婷 宋王松 +1 位作者 钱伦 陆珠润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6期56-57,共2页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新型农作模式,具有稳粮增效、生态安全等特点,符合当前产业发展导向,有助于推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稻田养小龙虾轮作模式是目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利用水稻种植...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生态高效的新型农作模式,具有稳粮增效、生态安全等特点,符合当前产业发展导向,有助于推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稻田养小龙虾轮作模式是目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利用水稻种植前的田块闲置时间养殖一茬小龙虾,与共作模式相比,轮作不用开挖环沟,不影响种稻面积和产量,具有投入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小龙虾 闲置时间 稻田养殖 生态高效 水稻种植 生态安全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二茬养殖技术模式
12
作者 杨剑立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5-46,共2页
浙江省海宁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有5000余亩,由于罗氏沼虾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养殖面积一直稳中有升。2006年我们开始探索罗氏沼虾新的养殖技术,现推广面积已达2000多亩。
关键词 养殖技术模式 罗氏沼虾 二茬 养殖面积 生长速度 海宁市 浙江省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青虾——渔稻共生技术模式
13
作者 钱伦 姚振海 +1 位作者 沈晨飞 苏晓逸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7期116-116,129,共2页
该文介绍了池塘青虾—渔稻共生技术模式及具体做法及成效。该技术模式促养增粮成果显著,实现产渔稻2190kg/hm^2、青虾825kg/hm^2、商品鱼1425kg/hm^2,产值85620元/hm^2、利润34020元/hm^2。
关键词 青虾 渔稻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龟-水芙蓉共生清洁养殖试验
14
作者 王雯婷 王荣先 +1 位作者 钱伦 姚振海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乌龟(Mauremys reevesii),别名中华草龟、大头乌龟、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拟水龟属,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集药膳食疗功效于一体。传统的乌龟池塘养殖密度较大,特别是成... 乌龟(Mauremys reevesii),别名中华草龟、大头乌龟、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拟水龟属,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集药膳食疗功效于一体。传统的乌龟池塘养殖密度较大,特别是成龟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自净能力差,每到夏季高温季节,龟摄食量增大,排泄物增多,池塘的微生态平衡容易被打破,导致养殖水体变黑发臭,病害频发。现开展池塘龟-水芙蓉共生清洁养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平衡 脊索动物门 水芙蓉 龟鳖目 集约化养殖 摄食量 池塘养殖 爬行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表型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红林 秦高婵 +2 位作者 楼宝 钱豪杰 姚振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54-2161,共8页
为研究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von Martens)不同生长时期的表型特征,统计了3月龄、4.5月龄和6月龄3个生长时期红螯螯虾的体重Y 1、肝胰腺质量Y 2、全长X 1、头胸甲长X 2、头胸甲宽X 3、腹节总长X 4、第一腹节长X 5、第一腹节... 为研究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von Martens)不同生长时期的表型特征,统计了3月龄、4.5月龄和6月龄3个生长时期红螯螯虾的体重Y 1、肝胰腺质量Y 2、全长X 1、头胸甲长X 2、头胸甲宽X 3、腹节总长X 4、第一腹节长X 5、第一腹节宽X 6和掌节长X 7共9个性状,对比3个生长时期各表型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各表型性状在雌性与雄性群体间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表型性状与体重的关系,并构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头胸甲和腹节的长度比例在幼虾和成虾中保持一致,而宽度指标(头胸甲宽、第一腹节宽)在6月龄阶段显著(P<0.05)增长。随着红螯螯虾的生长,大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降低,雌雄群体间表型性状的差异逐渐增加。3月龄阶段的回归方程为Y1=-31.33+0.73X2+0.91X3;4.5月龄阶段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65.25+1.29X3+0.89X4+1.46X6(雌性)、Y1=-69.67+1.17X3+0.40X7+1.77X6+0.59X4(雄性);6月龄阶段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79.77+1.01X1-1.89X6+1.15X7(雌性)、Y1=-98.02+0.72X1+1.22X7(雄性)。从3个生长时期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各表型性状在不同时期与体重的相关性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红螯螯虾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表型性状 雌雄差异 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多茬套养模式介绍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振海 钱伦 +1 位作者 王雯婷 陆珠润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6期33-34,共2页
1养殖场基本信息海宁市王富强水产养殖场,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共有7个养殖塘口,净水面2.23 hm^2;3个保温大棚,面积2 200 m^2。该农场2017年采用罗氏沼虾多茬套养模式,共分三次放养虾苗340万尾,分四次起捕,共捕获罗氏沼虾14 550 kg... 1养殖场基本信息海宁市王富强水产养殖场,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共有7个养殖塘口,净水面2.23 hm^2;3个保温大棚,面积2 200 m^2。该农场2017年采用罗氏沼虾多茬套养模式,共分三次放养虾苗340万尾,分四次起捕,共捕获罗氏沼虾14 550 kg。2模式介绍利用钢管大棚加温保温,实现提早放苗,延长虾类生长时间,通过轮捕轮放、多茬套养从而达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养模式 罗氏沼虾 多茬 水产养殖场 保温大棚 生长时间 轮捕轮放 海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嘉善县2016年养殖渔情信息采集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育强 吴春其 +1 位作者 孟庆辉 钱伦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6期28-32,共5页
鱼情信息是一个地区水产养殖情况的汇总,其中包括了养殖品种、面积、时间、规模、效益等与水产相关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对该地区总体养殖情况的总结及下一年度开展水产养殖工作安排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尤其在目前各行业都在进行的大数... 鱼情信息是一个地区水产养殖情况的汇总,其中包括了养殖品种、面积、时间、规模、效益等与水产相关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对该地区总体养殖情况的总结及下一年度开展水产养殖工作安排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尤其在目前各行业都在进行的大数据采集的大背景下,该工作的开展也是顺势而为。下面就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嘉善县为例,探讨鱼情采集的基本工作,以期为相关从业者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信息采集 嘉善县 浙江省 养殖品种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养殖红螯螯虾营养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福勇 张煜 +3 位作者 梁骁 钱伦 钱豪杰 楼宝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470-473,共4页
对同一苗种来源、同样饵料投喂的红螯螯虾,分别采用池塘和稻虾综合种养2种模式进行养殖,对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池塘组红螯螯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组,池塘养殖红螯螯虾异亮氨酸和组氨酸、精氨酸均显... 对同一苗种来源、同样饵料投喂的红螯螯虾,分别采用池塘和稻虾综合种养2种模式进行养殖,对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池塘组红螯螯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组,池塘养殖红螯螯虾异亮氨酸和组氨酸、精氨酸均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组红螯螯虾,池塘组红螯螯虾肌肉中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组,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显著低于稻虾共作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组,2种养殖模式的红螯螯虾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池塘组红螯螯虾肌肉中K、Zn和F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稻虾共作组,Mg、Se和Cu矿物元素含量,池塘组红螯螯虾均显著低于稻虾共作组。2种模式养殖的红螯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存在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池塘养殖和稻虾共作环境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养殖模式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浙江省淡水名优鱼渔情信息采集专题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春其 陆珠润 +1 位作者 孟庆辉 钱伦 《科学养鱼》 2017年第6期1-2,共2页
按照农业部渔业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09年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淡水池塘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试点工作,浙江省成为全国10个试点省份之一。2016年,浙江省列入渔情信息采集的县(市、区)有16个,设置了采集点76个,其中淡... 按照农业部渔业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09年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淡水池塘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试点工作,浙江省成为全国10个试点省份之一。2016年,浙江省列入渔情信息采集的县(市、区)有16个,设置了采集点76个,其中淡水名优鱼采集点23个,分布在余杭、慈溪、嘉善等10个县(市、区),共采集名优鱼品种27个,其中主养品种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池塘养殖 信息采集 名优鱼 浙江省 专题 农业部渔业局 水产技术推广 主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渔共生模式构建试验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琼毓 陆珠润 +1 位作者 徐育强 钱伦 《科学养鱼》 2021年第5期42-43,共2页
近年来,嘉善县从转变养殖方式、改善养殖环境和强化生产监管3个方面着手,大力推广种养结合、设施养殖、尾水处理等绿色养殖模式,以渔业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兴旺。池塘种稻是种养结合的一种模式,以其增粮增效、提质净水等作用受到养殖户的... 近年来,嘉善县从转变养殖方式、改善养殖环境和强化生产监管3个方面着手,大力推广种养结合、设施养殖、尾水处理等绿色养殖模式,以渔业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兴旺。池塘种稻是种养结合的一种模式,以其增粮增效、提质净水等作用受到养殖户的喜爱。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仅提高水稻品质,同时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2020年笔者在嘉善县陶庄镇西潘荡家庭农场开展了稻渔共生试验,通过3种模式构建及效益分析,以选出最佳模式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模式 家庭农场 种养结合 尾水处理 养殖环境 水稻品质 最佳模式 养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