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宁市元胡—水稻高效模式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志昂
孙洁明
苏烨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79-80,共2页
根据元胡的生长特性,在浙北平原地区研究元胡—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减少季节性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本地区应用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元胡—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根据元胡的生长特性,在浙北平原地区研究元胡—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减少季节性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本地区应用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元胡—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元胡、水稻的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
水稻
轮作
栽培技术
浙江海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洁明
金海刚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4期93-94,共2页
通过介绍浙江省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情况,分析了海宁市现行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调整的必要性,并结合海宁市经济社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优化完善的整体思路,...
通过介绍浙江省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情况,分析了海宁市现行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调整的必要性,并结合海宁市经济社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优化完善的整体思路,并阐述了修编工作取得的成果,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区
修编
海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宁市种粮大户冬季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海浪
李育
+1 位作者
周根生
沈志昂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867-870,共4页
通过对海宁市种粮大户的调查,分析其耕地冬季闲置基本状况、产生原因,提出扩大种粮大户冬季种植的对策,包括加强扶持、倾斜政策,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解决规模生产机械配套,推广适宜冬季种植作物和品种,优化有利于规模生产的土地流转机...
通过对海宁市种粮大户的调查,分析其耕地冬季闲置基本状况、产生原因,提出扩大种粮大户冬季种植的对策,包括加强扶持、倾斜政策,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解决规模生产机械配套,推广适宜冬季种植作物和品种,优化有利于规模生产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健全规模生产配套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大户
冬季种植
现状
对策
海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烨琴
金海刚
倪添
《食用菌》
2019年第3期6-8,共3页
分析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并为促进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
食(药)用菌
海宁市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莲虾共作技术模式
5
作者
刘银萍
周建忠
+1 位作者
吴宗贤
钱伦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44-44,共1页
莲虾共作通过利用宣莲种植塘的水体空间,同时套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以繁育虾苗为主。宣莲、水草等丰茂环境可遮阳、防鸟,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可实现早出苗、出大苗。小龙虾的残饵、粪便也可作为宣莲的养分,有效减少化...
莲虾共作通过利用宣莲种植塘的水体空间,同时套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以繁育虾苗为主。宣莲、水草等丰茂环境可遮阳、防鸟,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可实现早出苗、出大苗。小龙虾的残饵、粪便也可作为宣莲的养分,有效减少化肥使用。一、关键技术1.田块要求田块四周无污染,面积以20~30亩为宜,进、排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
化肥使用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迷你型甘薯秋季栽培技术试验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光兴
蔡文梅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为了摸索新引进迷你型甘薯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2006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品种试验、密度试验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浙北海宁市围垦海涂砂土类土壤栽培,扦插期7月25日,心香品种表现较佳,其适宜移栽密度为6.0HD万~6.75万株/h...
为了摸索新引进迷你型甘薯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2006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品种试验、密度试验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浙北海宁市围垦海涂砂土类土壤栽培,扦插期7月25日,心香品种表现较佳,其适宜移栽密度为6.0HD万~6.75万株/hm^2;适宜施肥方法为硫酸钾0.30t/hm^2、过磷酸钙0.45t/hm^2、菜饼0.45t/hm^2作基肥,栽后30dE右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养分含量各15%)0.30t/hm^2和尿素0.075t/hm^2,在单薯重50~250g比例达到65%时为开始收获期,表现早熟性好、品质优、外观好、产量较高,全生育期99d,薯形为纺锤形,紫红皮黄肉,薯形均匀,皮色鲜亮,质地细腻,口味甜糯,适合现代家庭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迷你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果型番茄在海宁试种初报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琦
陈俊朝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952-953,共2页
选择6个硬果型番茄品种在海宁进行试种,根据植株、果实、产量等性状指标,初步认为倍盈品种表现较好。
关键词
硬果型番茄
品种
海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低优质油菜浙双6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孙光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X期116-117,共2页
浙双6号曾用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于2000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3018kg/hm^2,比ck汇油50增产219kg,增幅7.82%;2003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2917.5kg/hm^2,比c...
浙双6号曾用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于2000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3018kg/hm^2,比ck汇油50增产219kg,增幅7.82%;2003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2917.5kg/hm^2,比ck中杂油1号增产510kg,增幅21.18%;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hm^2,平均产量2401.5kg/hm^2;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hm^2,平均产量2578.8kg/hm^2,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产量3078.3kg/hm^2(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优质油菜
浙双6号
高产栽培技术
浙江省农科院
评比试验
示范种植
油菜品种
汇油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沪油杂1号杂交制种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育
刘银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31-832,835,共3页
油菜沪油杂1号制种重点要做好调整父母本播种期,确立适宜的父母本移栽行比,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大规模放蜂4条技术措施来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
关键词
杂交制种
油杂1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沪油杂1号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孙光兴
李育
左亚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6年在海宁市试种,表现熟期中熟偏早,植株高,单株有效分枝多、单株有效荚数多,菌核病抗...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6年在海宁市试种,表现熟期中熟偏早,植株高,单株有效分枝多、单株有效荚数多,菌核病抗性强,产量高,品质达到国际双低油菜标准。沪油杂1号栽培技术为适当迟播,培育壮秧;适期早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促早发稳长;防虫病,降湿害;适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油杂1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省大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11
作者
宋林光
刘银萍
+5 位作者
李育
宋剑松
汪军妹
岳文浩
刘磊
蔡康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03-907,共5页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皮37号的平均产量超过5 500 kg·hm^(-2),株高较矮且生育期较短,在浙北地区有较为良好的推广种植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产量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分析
被引量:
18
12
作者
张冉
曹娟娟
+2 位作者
濮超
李育
金海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4,52,共8页
分析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情况,以期为我国菜籽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近年,我国油菜籽收获面积相对稳定、产量小幅增长,但在全球占比呈下降趋势;我国油菜籽压榨出油率低于其他菜籽油主要生产国,油菜籽压榨量和菜籽油...
分析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情况,以期为我国菜籽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近年,我国油菜籽收获面积相对稳定、产量小幅增长,但在全球占比呈下降趋势;我国油菜籽压榨出油率低于其他菜籽油主要生产国,油菜籽压榨量和菜籽油产量在全球占比也呈下降趋势。2008年及以后,我国每年油菜籽进口量均在100万t以上,出口量均不到0.5万t。2018—2020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均在100万t以上,出口量3年累计不足3万t。我国油菜籽、菜籽油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国是加拿大,2016—2020年间我国进口的油菜籽和菜籽油来自加拿大的分别占90%和70%。将我国油菜籽净进口折油与菜籽油净进口量合计考虑,2020/2021年度该数值达359万t。我国对油菜籽及菜籽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相对紧张的耕地资源对油菜生产的限制与乡村小榨坊菜籽油特殊市场的存在也是我国油菜产业的重要特点。对外,我国应对具有油菜生产潜力的国家进行长远投资,以丰富油菜籽和菜籽油的进口来源;对内,应重视国内乡村地区对小榨坊菜籽油的需求,并对其工艺和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菜籽油
生产
进出口
供需
小榨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浙油50移栽密度和薹肥用量试验
被引量:
3
13
作者
孙光兴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475-476,共2页
油菜浙油50密度和薹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浙北海宁前作单季晚稻,土质黃斑田,肥力中等偏上的土壤种植,9月20日播种,11月20日移栽,最佳移栽密度为9.0万~12.0万株.hm-2,其个体和群体较协调,达到增加单位面积总有效荚数而取得高产;在全生...
油菜浙油50密度和薹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浙北海宁前作单季晚稻,土质黃斑田,肥力中等偏上的土壤种植,9月20日播种,11月20日移栽,最佳移栽密度为9.0万~12.0万株.hm-2,其个体和群体较协调,达到增加单位面积总有效荚数而取得高产;在全生育期氮肥总用量折碳酸氢铵(含纯N 17%)1 950 kg·hm-2,基肥、苗肥和腊肥氮肥用量占总用量72%条件下,薹肥施180 kg·hm-2尿素,后期单株生长清秀,群体生长整齐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油50
移栽密度
薹肥用量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榨菜潮丰1号的提纯复壮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
3
14
作者
孙光兴
周根生
章国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526-527,共2页
潮丰1号是浙江省海宁市地方品种红卫半碎叶经过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优良榨菜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株形紧凑,较适合密植;株高46.5 cm,开展度52.0 cm,叶色深,半碎叶;单个瘤茎重236.5 g,茎形指数1.01,空心率较低,较抗病和耐抽薹,商品率较...
潮丰1号是浙江省海宁市地方品种红卫半碎叶经过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优良榨菜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株形紧凑,较适合密植;株高46.5 cm,开展度52.0 cm,叶色深,半碎叶;单个瘤茎重236.5 g,茎形指数1.01,空心率较低,较抗病和耐抽薹,商品率较高;生育期180 d,产量51 t/hm2左右。总结了潮丰1号的栽培要点,即适当推迟播期,提高移栽密度,窄塄深沟种植,合理施肥,防病治虫,及时采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潮丰1号
提纯复壮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增产剂对单季晚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5
作者
周海浪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308-309,共2页
单季晚稻使用富硒增产剂具有增产、富硒效果。使用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5%-3.9%,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比对照增产5.6%~7.4%。使用富...
单季晚稻使用富硒增产剂具有增产、富硒效果。使用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5%-3.9%,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比对照增产5.6%~7.4%。使用富硒增产剂处理的稻米硒含量比清水对照高0~0.42mg/kg,供试的2个单季晚稻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上如要通过使用富硒增产剂来达到预定的稻米硒含量指标,宜预先做试验,以确定具体的使用量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富硒增产剂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硫·戊唑醇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防效
被引量:
2
16
作者
林蔚红
居梦婷
+2 位作者
沈秋兰
阮赞誉
金海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2246-2247,共2页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在水稻破口前10 d使用,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破口前10 d与破口期进行2次防治的稻曲病穗防效与病指防效均优于只在破口前10 d进行1次施药处理。
关键词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
稻曲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
被引量:
1
17
作者
钱伦
金海刚
+1 位作者
姚振海
王雯婷
《科学养鱼》
2019年第8期26-26,共1页
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3-5月是小龙虾主要生长期,6-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初收割水稻后再灌水养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
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3-5月是小龙虾主要生长期,6-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初收割水稻后再灌水养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田间改造(1)以50亩左右为一个单元,沿田块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宽3米、底宽2米、深度为1.5米左右,面积占总面积6%~8%,并在田块一边留出4米左右宽的机械便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田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宁市元胡—水稻高效模式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志昂
孙洁明
苏烨琴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79-80,共2页
文摘
根据元胡的生长特性,在浙北平原地区研究元胡—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减少季节性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本地区应用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元胡—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元胡、水稻的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元胡
水稻
轮作
栽培技术
浙江海宁
分类号
S567.04.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洁明
金海刚
机构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4期93-94,共2页
文摘
通过介绍浙江省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情况,分析了海宁市现行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调整的必要性,并结合海宁市经济社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优化完善的整体思路,并阐述了修编工作取得的成果,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区
修编
海宁市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宁市种粮大户冬季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海浪
李育
周根生
沈志昂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867-870,共4页
文摘
通过对海宁市种粮大户的调查,分析其耕地冬季闲置基本状况、产生原因,提出扩大种粮大户冬季种植的对策,包括加强扶持、倾斜政策,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解决规模生产机械配套,推广适宜冬季种植作物和品种,优化有利于规模生产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健全规模生产配套服务等。
关键词
种粮大户
冬季种植
现状
对策
海宁市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烨琴
金海刚
倪添
机构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食用菌》
2019年第3期6-8,共3页
文摘
分析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并为促进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
食(药)用菌
海宁市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莲虾共作技术模式
5
作者
刘银萍
周建忠
吴宗贤
钱伦
机构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海宁市
周王庙镇农业农村办
浙江誉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海宁市
水产
技术
服务站
出处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44-44,共1页
文摘
莲虾共作通过利用宣莲种植塘的水体空间,同时套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以繁育虾苗为主。宣莲、水草等丰茂环境可遮阳、防鸟,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可实现早出苗、出大苗。小龙虾的残饵、粪便也可作为宣莲的养分,有效减少化肥使用。一、关键技术1.田块要求田块四周无污染,面积以20~30亩为宜,进、排水方便。
关键词
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
化肥使用
繁育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645.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你型甘薯秋季栽培技术试验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光兴
蔡文梅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基金
2006年海宁市科技示范项目
文摘
为了摸索新引进迷你型甘薯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2006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品种试验、密度试验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浙北海宁市围垦海涂砂土类土壤栽培,扦插期7月25日,心香品种表现较佳,其适宜移栽密度为6.0HD万~6.75万株/hm^2;适宜施肥方法为硫酸钾0.30t/hm^2、过磷酸钙0.45t/hm^2、菜饼0.45t/hm^2作基肥,栽后30dE右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养分含量各15%)0.30t/hm^2和尿素0.075t/hm^2,在单薯重50~250g比例达到65%时为开始收获期,表现早熟性好、品质优、外观好、产量较高,全生育期99d,薯形为纺锤形,紫红皮黄肉,薯形均匀,皮色鲜亮,质地细腻,口味甜糯,适合现代家庭消费需求。
关键词
甘薯
迷你型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3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果型番茄在海宁试种初报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琦
陈俊朝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952-953,共2页
基金
海宁市科技项目(2008206)
文摘
选择6个硬果型番茄品种在海宁进行试种,根据植株、果实、产量等性状指标,初步认为倍盈品种表现较好。
关键词
硬果型番茄
品种
海宁
分类号
S641.20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低优质油菜浙双6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孙光兴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X期116-117,共2页
文摘
浙双6号曾用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于2000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3018kg/hm^2,比ck汇油50增产219kg,增幅7.82%;2003年评比试验测产,浙双6号平均产量2917.5kg/hm^2,比ck中杂油1号增产510kg,增幅21.18%;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hm^2,平均产量2401.5kg/hm^2;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hm^2,平均产量2578.8kg/hm^2,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产量3078.3kg/hm^2(见表1)。
关键词
双低优质油菜
浙双6号
高产栽培技术
浙江省农科院
评比试验
示范种植
油菜品种
汇油50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沪油杂1号杂交制种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育
刘银萍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31-832,835,共3页
文摘
油菜沪油杂1号制种重点要做好调整父母本播种期,确立适宜的父母本移栽行比,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大规模放蜂4条技术措施来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
关键词
杂交制种
油杂1号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沪油杂1号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孙光兴
李育
左亚群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海宁市
马桥街道农技
服务
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文摘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6年在海宁市试种,表现熟期中熟偏早,植株高,单株有效分枝多、单株有效荚数多,菌核病抗性强,产量高,品质达到国际双低油菜标准。沪油杂1号栽培技术为适当迟播,培育壮秧;适期早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促早发稳长;防虫病,降湿害;适时收获。
关键词
沪油杂1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4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大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11
作者
宋林光
刘银萍
李育
宋剑松
汪军妹
岳文浩
刘磊
蔡康锋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
与核
技术
利用研究所
海宁市
剑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农艺师学院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国家大麦改良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03-907,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旱粮)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64-3-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Q23C130010)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01A-06)。
文摘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皮37号的平均产量超过5 500 kg·hm^(-2),株高较矮且生育期较短,在浙北地区有较为良好的推广种植前景。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产量
生育期
Keywords
barley
agronomic traits
yield
growth period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分析
被引量:
18
12
作者
张冉
曹娟娟
濮超
李育
金海刚
机构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4,52,共8页
文摘
分析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情况,以期为我国菜籽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近年,我国油菜籽收获面积相对稳定、产量小幅增长,但在全球占比呈下降趋势;我国油菜籽压榨出油率低于其他菜籽油主要生产国,油菜籽压榨量和菜籽油产量在全球占比也呈下降趋势。2008年及以后,我国每年油菜籽进口量均在100万t以上,出口量均不到0.5万t。2018—2020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均在100万t以上,出口量3年累计不足3万t。我国油菜籽、菜籽油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国是加拿大,2016—2020年间我国进口的油菜籽和菜籽油来自加拿大的分别占90%和70%。将我国油菜籽净进口折油与菜籽油净进口量合计考虑,2020/2021年度该数值达359万t。我国对油菜籽及菜籽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相对紧张的耕地资源对油菜生产的限制与乡村小榨坊菜籽油特殊市场的存在也是我国油菜产业的重要特点。对外,我国应对具有油菜生产潜力的国家进行长远投资,以丰富油菜籽和菜籽油的进口来源;对内,应重视国内乡村地区对小榨坊菜籽油的需求,并对其工艺和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和提升。
关键词
油菜籽
菜籽油
生产
进出口
供需
小榨坊
Keywords
rapeseed
rapeseed oil
production
import and export
supply and demand
small crush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浙油50移栽密度和薹肥用量试验
被引量:
3
13
作者
孙光兴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475-476,共2页
基金
浙江省海宁市重点科研项目(2009103)
文摘
油菜浙油50密度和薹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浙北海宁前作单季晚稻,土质黃斑田,肥力中等偏上的土壤种植,9月20日播种,11月20日移栽,最佳移栽密度为9.0万~12.0万株.hm-2,其个体和群体较协调,达到增加单位面积总有效荚数而取得高产;在全生育期氮肥总用量折碳酸氢铵(含纯N 17%)1 950 kg·hm-2,基肥、苗肥和腊肥氮肥用量占总用量72%条件下,薹肥施180 kg·hm-2尿素,后期单株生长清秀,群体生长整齐而高产。
关键词
浙油50
移栽密度
薹肥用量
油菜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榨菜潮丰1号的提纯复壮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
3
14
作者
孙光兴
周根生
章国荣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海宁市
盐官镇农业
技术
服务
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526-527,共2页
基金
海宁市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潮丰1号是浙江省海宁市地方品种红卫半碎叶经过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优良榨菜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株形紧凑,较适合密植;株高46.5 cm,开展度52.0 cm,叶色深,半碎叶;单个瘤茎重236.5 g,茎形指数1.01,空心率较低,较抗病和耐抽薹,商品率较高;生育期180 d,产量51 t/hm2左右。总结了潮丰1号的栽培要点,即适当推迟播期,提高移栽密度,窄塄深沟种植,合理施肥,防病治虫,及时采收等。
关键词
榨菜
潮丰1号
提纯复壮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37.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增产剂对单季晚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5
作者
周海浪
机构
浙江省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308-309,共2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2004D70036)
文摘
单季晚稻使用富硒增产剂具有增产、富硒效果。使用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5%-3.9%,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比对照增产5.6%~7.4%。使用富硒增产剂处理的稻米硒含量比清水对照高0~0.42mg/kg,供试的2个单季晚稻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上如要通过使用富硒增产剂来达到预定的稻米硒含量指标,宜预先做试验,以确定具体的使用量及方法。
关键词
单季晚稻
富硒增产剂
硒含量
分类号
S511.41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硫·戊唑醇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防效
被引量:
2
16
作者
林蔚红
居梦婷
沈秋兰
阮赞誉
金海刚
机构
海宁市
土肥植保能源
技术
服务站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2246-2247,共2页
文摘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在水稻破口前10 d使用,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破口前10 d与破口期进行2次防治的稻曲病穗防效与病指防效均优于只在破口前10 d进行1次施药处理。
关键词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
稻曲病
防效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
被引量:
1
17
作者
钱伦
金海刚
姚振海
王雯婷
机构
海宁市
水产
技术
服务站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
出处
《科学养鱼》
2019年第8期26-26,共1页
文摘
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3-5月是小龙虾主要生长期,6-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初收割水稻后再灌水养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田间改造(1)以50亩左右为一个单元,沿田块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宽3米、底宽2米、深度为1.5米左右,面积占总面积6%~8%,并在田块一边留出4米左右宽的机械便道。
关键词
小龙虾
田面水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宁市元胡—水稻高效模式关键栽培技术
沈志昂
孙洁明
苏烨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8年海宁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的实践与思考
孙洁明
金海刚
《南方农业》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宁市种粮大户冬季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周海浪
李育
周根生
沈志昂
《浙江农业科学》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苏烨琴
金海刚
倪添
《食用菌》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莲虾共作技术模式
刘银萍
周建忠
吴宗贤
钱伦
《科学养鱼》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迷你型甘薯秋季栽培技术试验
孙光兴
蔡文梅
《浙江农业科学》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硬果型番茄在海宁试种初报
陈琦
陈俊朝
《浙江农业科学》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双低优质油菜浙双6号高产栽培技术
孙光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油菜沪油杂1号杂交制种技术
李育
刘银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油菜沪油杂1号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技术
孙光兴
李育
左亚群
《浙江农业科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浙江省大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宋林光
刘银萍
李育
宋剑松
汪军妹
岳文浩
刘磊
蔡康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分析
张冉
曹娟娟
濮超
李育
金海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油菜浙油50移栽密度和薹肥用量试验
孙光兴
《浙江农业科学》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榨菜潮丰1号的提纯复壮及栽培要点
孙光兴
周根生
章国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富硒增产剂对单季晚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影响
周海浪
《浙江农业科学》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丙硫·戊唑醇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防效
林蔚红
居梦婷
沈秋兰
阮赞誉
金海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
钱伦
金海刚
姚振海
王雯婷
《科学养鱼》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