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氧和饲料脂肪水平对罗非鱼生理机能的交互作用
1
作者 王丹丹 黄凯 +3 位作者 刘婷 郭睿婕 李昱达 李祥丽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溶氧含量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免疫指标以及肝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重为(7.62±0.29)g的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置低氧[(2.0±0.1)mg/L,A组]... 本研究旨在探究溶氧含量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免疫指标以及肝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重为(7.62±0.29)g的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置低氧[(2.0±0.1)mg/L,A组]和正常溶氧[(5.0±0.1)mg/L,B组]养殖环境,并分别饲喂5种脂肪水平(1~5组:1.57%、4.41%、7.61%、10.51%和13.01%)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养殖60 d。结果显示,随着脂肪水平升高,A组与B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A2组、B3组达到最大值;同一脂肪水平下,B组WGR和SGR显著高于A组。溶氧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肝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A组CAT和T-AOC活性低于B组,MDA含量高于B组;且A1组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A组。溶氧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还显著影响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甘油三酯(TG)和肝脂酶(HL)含量,A组中HK、PK和HL均显著低于B组,但TG含量高于B组;A组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且不受脂肪水平的影响。随着脂肪水平升高,B组肝脏组织脂滴空泡逐渐增多,A2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正常,A3组、A4组和B5组均有大量的脂滴空泡、细胞核溶解和偏移的现象。综上所述,在本研究范围内,投喂脂肪水平为4.41%左右的饲料有利于缓解罗非鱼由低氧环境造成的氧化应激,而在常氧环境中,投喂脂肪水平为7.61%左右的饲料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溶氧 脂肪水平 交互作用 肝功能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对畜禽肠道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睿铭 连英丽 +4 位作者 唐家毅 王健 王永强 林影 史宝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肠道健康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畜禽养殖产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模式发展,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的稳定逐渐引起了养殖从业者的重视。区别于传统益生菌(probiotics),后生元(postbiotics)作为一种不含活菌的营... 肠道健康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畜禽养殖产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模式发展,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的稳定逐渐引起了养殖从业者的重视。区别于传统益生菌(probiotics),后生元(postbiotics)作为一种不含活菌的营养补充剂与饲料添加剂,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后生元逐渐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动物保健领域,展现出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采食与饲料效率等多种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与生产性能。文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后生元的分子类型、促进肠道健康的潜在机制,及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畜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促进作用,以期为后生元制剂在畜禽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畜禽 饲料添加 肠道健康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在家禽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3
作者 汪珩 贺喜 +1 位作者 刘琳 卞国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86,共7页
甜菜碱作为一种稳定无毒的天然物质,含有三个活性甲基,在体内主要作为甲基供体和渗透压调节剂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可调控家禽生长、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抗应激等,已被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应用。本文就甜菜碱在家禽中的应用... 甜菜碱作为一种稳定无毒的天然物质,含有三个活性甲基,在体内主要作为甲基供体和渗透压调节剂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可调控家禽生长、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抗应激等,已被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应用。本文就甜菜碱在家禽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甜菜碱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家禽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家禽 应用效果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净能水平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鲁茗源 赵小刚 +1 位作者 石宝明 刘兆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日粮净能水平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54头二元母猪随机分成5组,日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66、9.92、10.17、10.42、10.67 MJ/kg,测定冬季日粮不同净能水平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55头二元母猪随机分成5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日粮净能水平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54头二元母猪随机分成5组,日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66、9.92、10.17、10.42、10.67 MJ/kg,测定冬季日粮不同净能水平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55头二元母猪随机分成5组,日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50、9.79、10.08、10.38、10.67 MJ/kg,测定夏季日粮不同净能水平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冬季日粮净能水平9.66、9.92、10.17 MJ/kg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总赖氨酸摄入量显著高于10.67 MJ/kg组(P<0.05),仔猪平均日增重随着日粮净能水平的降低呈线性增加(P=0.03);日粮净能水平9.66、10.67 MJ/kg组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日粮净能水平升高乳脂含量呈线性提高(P=0.05)。夏季日粮净能水平10.38 MJ/kg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净能摄入量、总赖氨酸摄入量显著高于9.79、10.08、10.67 MJ/kg组(P<0.05);各组之间断奶仔猪窝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降低冬季日粮净能水平可以提高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断奶仔猪窝增重,提高夏季日粮净能水平可以提高母猪净能摄入量;推荐冬季日粮净能水平为9.66 MJ/kg,夏季日粮净能水平为10.38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净能水平 泌乳母猪 生产性能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肥套餐对玉米抗盐性能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刘燕妮 刘知利 +2 位作者 陈晶 吕国华 王海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7-30,33,共5页
为探究含海藻多糖肥料对玉米抗盐胁迫性能调控及产量的影响,以盐碱地玉米为试验对象,对比分析施用海藻肥套餐与常规复混肥料对玉米生长情况、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海藻肥套餐14 d后,试验地土壤pH值降低了0.65;与常... 为探究含海藻多糖肥料对玉米抗盐胁迫性能调控及产量的影响,以盐碱地玉米为试验对象,对比分析施用海藻肥套餐与常规复混肥料对玉米生长情况、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海藻肥套餐14 d后,试验地土壤pH值降低了0.65;与常规复混肥料对照组相比,施用海藻肥套餐14 d后,玉米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4.89%、12.85%、10.43%,收获期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4.04%、8.04%、20.08%;与常规复混肥料对照组相比,施用海藻肥套餐,玉米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酶(PAL)活性分别提高28.79%、4.23%、19.80%、31.99%,脯氨酸(Pro)含量提高12.72%,丙二醛(MDA)含量降低18.85%,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玉米植株产生的负面效应;与常规复混肥料对照组相比,施用海藻肥套餐,玉米旗叶鲜重、穗鲜重、平均穗粒数及百粒重分别提高18.16%、11.83%、5.10%、10.61%,产量提高了8.92%,增产效果显著。海藻肥套餐对提高玉米抗盐胁迫性能及产量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海藻肥套餐 抗氧化酶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抗的制备及d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樊振江 王丽莎 +1 位作者 孟楠 张华青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黄曲霉毒素B1(AFB1)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建立AFB1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cELISA)检测方法。试验选用自制人工抗原AFB1-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阳性杂交瘤筛选技术建立AFB1 mAb杂交瘤细胞株,... 研究旨在制备黄曲霉毒素B1(AFB1)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建立AFB1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cELISA)检测方法。试验选用自制人工抗原AFB1-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阳性杂交瘤筛选技术建立AFB1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AFB1 mAb,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应用AFB1 mAb建立AFB1 dcELISA检测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AFB1 mAbs 1F6-3C8和3G9-2B6 2株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F6-3C8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好,间接非竞争ELISA(inELISA)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6.4×10^(3))和1∶(1.28×10^(6)),对AFB1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32μg/L,除与黄曲霉毒素B2(AFB2)有15.37%的交叉反应率(CRR)外,与黄曲霉毒素(AFs)其他同系物的CRR均小于3.0%,与其他霉菌毒素的CRR小于0.02%;在优化的条件下,AFB1 dcELISA的检测限(LOD)为0.11μg/L,检测范围为0.15~7.01μg/L;玉米粉、豆饼粉、猪饲料和蛋鸡饲料的批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07%、86.58%、89.35%和93.62%,批间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97%、88.07%、91.35%和92.48%,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s)值分别为11.08%、11.67%、11.45%和10.40%,批间平均CVs值分别为11.37%、12.61%、11.87%和10.94%,AFB1 dcELISA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用AFB1 dcELISA和LC-MS/MS检测40个实际样品和6个已知阳性样品,两者的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AFB1 dcELISA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人工抗原 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dcELISA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致病性以及免疫原性研究
7
作者 东笑 陶攀 +4 位作者 李康健 李佳昕 朱杰 孙明华 贾爱卿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研究采集疑似患有牛支原体肺炎的病变肺脏进行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通过菌落形态观察、PCR鉴定、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1株牛支原体,命名为YJ-22株。生化特性研究发现:分离株不能利用葡萄糖、精氨酸、明胶、尿素... 本研究采集疑似患有牛支原体肺炎的病变肺脏进行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通过菌落形态观察、PCR鉴定、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1株牛支原体,命名为YJ-22株。生化特性研究发现:分离株不能利用葡萄糖、精氨酸、明胶、尿素、甘露醇等营养物质,但可以利用乳糖,与牛支原体生化特性相符。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牛支原体YJ-22株在37℃培养9 h可达对数生长期,在18~45 h处于平台期。使用牛支原体YJ-22株对3月龄犊牛进行气管注射攻毒,可产生典型的牛支原体肺炎症状和病变,说明该分离株可以感染犊牛。使用牛支原体YJ-22株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兔子后产生的IgG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128,说明该分离株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分离得到1株牛支原体,该株牛支原体对犊牛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牛支原体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分离 鉴定 生长曲线 致病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E^(rns)和E2蛋白的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的建立
8
作者 向蕊 朱利塞 +3 位作者 赵小刚 应碧云 王贵平 贾爱卿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本研究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了猪瘟病毒(CSFV)E^(rns)和E2串联蛋白,通过切胶纯化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ELISA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与商品化试剂盒以及IFA试验进... 本研究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了猪瘟病毒(CSFV)E^(rns)和E2串联蛋白,通过切胶纯化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ELISA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与商品化试剂盒以及IFA试验进行平行比较,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好、准确率高且适用于临床猪瘟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E^(rns)蛋白 串联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韩守方 邢星 +3 位作者 李道全 马长彬 葛鑫 周袁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89,共4页
牛至精油是从牛至中提取的一种含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广谱抗菌性等功能。在畜牧生产中,牛至精油能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增加饲料利用率,改善肉质品质,增强免疫力等。牛至精... 牛至精油是从牛至中提取的一种含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广谱抗菌性等功能。在畜牧生产中,牛至精油能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增加饲料利用率,改善肉质品质,增强免疫力等。牛至精油是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到单胃动物的营养调控中,但在反刍动物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就牛至精油功能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试验探究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低碳饲料开发、抗生素替代品以及提高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反刍动物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7、9型西藏小型猪感染模型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王娟 张玮 +4 位作者 王星晨 朱利塞 王贵平 孙明华 贾爱卿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为探索西藏小型猪作为猪链球菌2型、7型、9型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用2型、7型、9型猪链球菌分别以2×10^(8)、7×10^(9)、2×10^(9)CFU的剂量颈部肌肉接种60日龄的西藏小型猪,对照组猪同样方式接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5... 为探索西藏小型猪作为猪链球菌2型、7型、9型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用2型、7型、9型猪链球菌分别以2×10^(8)、7×10^(9)、2×10^(9)CFU的剂量颈部肌肉接种60日龄的西藏小型猪,对照组猪同样方式接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5头仔猪。接种后定期监测仔猪的临床症状和血液中带菌情况,30 d后安乐死全部组别仔猪,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仔猪均表现出发热、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攻毒后仔猪血液带菌的时间为3~6 d,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2型猪链球菌对西藏小型猪的致病力最强,其次为7型,病变主要集中在肺脏,脑、肝脏或关节等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本研究初步确定西藏小型猪可作为猪链球菌2型、7型、9型人工感染模型,可为临床猪链球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和动物模型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西藏小型猪 感染模型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高伟 李高 《今日养猪业》 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索酶解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以期实现豆粕减量替代,提升其他蛋白原料品质与利用效率,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酶解技术,根据不同植物蛋白原料特性,添加相应的酶制剂进行预消化处理,阐述酶解机理并分析其在畜牧... 【目的】探索酶解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以期实现豆粕减量替代,提升其他蛋白原料品质与利用效率,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酶解技术,根据不同植物蛋白原料特性,添加相应的酶制剂进行预消化处理,阐述酶解机理并分析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方法。【结果】酶解技术显著提升了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同时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强饲料营养价值与安全性。【结论】酶解技术作为新型饲料加工技术,在畜牧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经酶解处理,既能减少豆粕使用量、降低饲料成本,又能提升其他蛋白原料品质和利用率,助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生产性能 畜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趋化因子基因ccl8的克隆、鉴定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和多子小瓜虫感染的表达响应
12
作者 何梦韩 李越 +1 位作者 岑伊莛 郭书权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4期235-243,共9页
为丰富草鱼趋化因子免疫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克隆了草鱼趋化因子基因ccl8,其全长为675 bp,开放阅读框为315 bp,编码104个氨基酸。该基因具有典型的趋化因子超家族特征,在第31、32、55和71个氨基酸位置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氨基... 为丰富草鱼趋化因子免疫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克隆了草鱼趋化因子基因ccl8,其全长为675 bp,开放阅读框为315 bp,编码104个氨基酸。该基因具有典型的趋化因子超家族特征,在第31、32、55和71个氨基酸位置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草鱼的ccl8基因与团头鲂的ccl8-like基因同源性较高,为88.3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cl8基因在健康草鱼的10个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免疫组织肝胰脏和脾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头肾、皮肤、肠、鳃、心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在血液、脑和肌肉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这表明ccl8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草鱼肝胰脏中ccl8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6 h后迅速升高,头肾和脾在感染9 h和12 h后才出现峰值,而在皮肤、鳃等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经多子小瓜虫感染后,草鱼皮肤和脾组织中ccl8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48 h最高,而鳃和头肾在感染36 h时相对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ccl8基因在鱼体被嗜水气单胞菌和多子小瓜虫感染后在不同组织中有快速响应且与入侵部位相关,可能参与了免疫调节反应,在抗病原体感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ccl8 趋化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嗜水气单胞菌 多子小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有机铜、有机锌对肉鸭生长性能、组织微量元素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虎 左建军 +2 位作者 王顺祥 郭吉余 冯定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有机铜、有机锌对肉鸭生长性能、组织器官铜、锌、铁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10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为42 d。基础日粮为...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有机铜、有机锌对肉鸭生长性能、组织器官铜、锌、铁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10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为42 d。基础日粮为不额外添加铜、锌,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24和36 mg/kg的蛋氨酸螯合铜(以铜元素计)和24、48和72 mg/kg的蛋氨酸螯合锌(以锌元素计)。结果显示:72 mg/kg蛋氨酸螯合锌组肉鸭1~21日龄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48 mg/kg蛋氨酸锌组(P<0.05);饲粮添加铜可显著提高肉鸭血清铜水平(P<0.05);饲粮添加铜和锌对肉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饲粮以蛋氨酸螯合锌形式添加72 mg/kg锌可提高1~21日龄肉鸭日增重,以蛋氨酸螯合铜形式添加36 mg/kg铜可提高肉鸭血清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雌虾肝胰腺脂代谢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亚顺 徐斌 +2 位作者 刘嘉欣 罗智 宋玉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虾青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肝胰腺脂代谢和卵巢发育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种不同虾青素含量(0、40、80和120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并进行了30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80 mg/kg组显...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虾青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肝胰腺脂代谢和卵巢发育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种不同虾青素含量(0、40、80和120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并进行了30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80 mg/kg组显著提高雌虾增重率、性腺指数和平均产卵量(P<0.05),而在120 mg/kg组中无显著影响(P>0.05),并伴有肝胰腺萎缩现象。添加80 mg/kg虾青素能显著增加T-AOC活性和T-SOD含量(P<0.05),提高雌虾抗氧化能力。添加80 mg/kg虾青素还能显著降低肝胰腺中SFA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MUFA、EPA和ARA的含量(P<0.05),降低雌虾肝胰腺中fas和srebp1的表达(P<0.05),并提高fabp1和fatp的表达(P<0.05)。通过对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甘油磷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此外,与对照组相比,80 mg/kg组在gls、pla2和mfe等氨基酸代谢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在120 mg/kg组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研究表明,在凡纳滨对虾雌虾饲料中添加80 mg/kg虾青素,能减少脂肪酸合成和沉积,促进脂肪酸的吸收转运;更能够促进雌虾性腺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提高雌虾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脂代谢 卵巢发育 转录组 凡纳滨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威 马秋刚 +1 位作者 朱选 王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7,共15页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已逐步实现由生物质向生物燃料、饲料原料和其他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及应用,这样的高值转化与综合利用成为“走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然而,木质纤维素的天...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已逐步实现由生物质向生物燃料、饲料原料和其他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及应用,这样的高值转化与综合利用成为“走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然而,木质纤维素的天然抗降解屏障及其独特的理化性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组分的刚性网络一直是高效转化的瓶颈所在,合理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则是资源化进程的关键步骤。本文落脚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性分析,在总结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传统预处理方法优劣势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蒸汽爆破的发展历程、加工类型、适用范围、工作原理、反应阶段、技术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参数和可能的副产物效应等,以及在生物质的纤维改性、结构变化、溶解特性、低聚糖制备、活性成分提取与反刍饲料化利用层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指出蒸汽爆破辅以真菌、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以及糖酶外源添加的后处理流程的发展趋势。最后,归纳了蒸汽爆破在未来商业化、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推广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提出相应的突破点和解决策略。并就蒸汽爆破技术对常见副产物类型饲料原料的降解效果,及其在单胃动物日粮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对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增值、饲料化应用的诸多潜能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预处理 蒸汽爆破 后处理流程 抗降解屏障 纤维改性 饲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明 王胜 +2 位作者 贠彪 解绶启 钱雪桥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使用复合蛋白源(猪血球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和酶解脱脂黑水虻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免疫性能和耐氨性的影响。挑选初重(1.01±0.01)g健康有活力的凡纳滨对虾14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使用复合蛋白源(猪血球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和酶解脱脂黑水虻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免疫性能和耐氨性的影响。挑选初重(1.01±0.01)g健康有活力的凡纳滨对虾14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凡纳滨对虾。复合蛋白源分别等氮、等脂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分别命名为M1组、M2组、M3组、M4组、M5组和M6组。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M4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M1组(P<0.05)。M2组、M3组和M4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M1组(P<0.05)。M6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M1组(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M1组(P<0.05)。M6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M1组、M2组和M3组(P<0.05)。氨氮胁迫18 h后,M6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比例为60%时,可以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比例过高(超过80%)会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饲料利用率、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酶解脱脂黑水虻粉 玉米蛋白粉 猪血球蛋白粉 鱼粉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明 贠彪 +1 位作者 钱雪桥 解绶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用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组... 试验旨在研究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用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组和D6组),饲养初始平均体重为(171±1)g的斑点叉尾鮰67 d。结果表明:与D1组相比,D5组和D6组的末均重和增重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D3组、D5组和D6组的肝体比显著低于D1组(P<0.05);D6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1组(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存活率、肥满度、脏体比和肌肉的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棉籽蛋白100%替代鱼粉比例时,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各组之间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肠道组织学中,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肠道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00 g/kg的基础饲料中,棉籽蛋白可以有效替代60%的鱼粉不会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肠道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棉籽蛋白 鱼粉替代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明 贠彪 +2 位作者 钱雪桥 肖伟伟 解绶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试验研究了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用酶解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33.3%、66.6%和100%的鱼粉,并在100%替代组的基础上添加0.5 g... 试验研究了酶解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及添加单宁酸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设计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用酶解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33.3%、66.6%和100%的鱼粉,并在100%替代组的基础上添加0.5 g/kg和1 g/kg的单宁酸,配制成6组等蛋白饲料(D1、D2、D3、D4、D5组和D6组),饲养初始平均体重为(172.6±1.6)g的斑点叉尾鮰67 d。结果表明:D4、D5和D6组的末体重和增重率较D1组显著下降(P<0.05),D4和D6组的饵料系数较D1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存活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和肌肉常规成分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斑点叉尾鮰后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优势菌群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对比不同处理组发现,D4组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5组(P<0.05),D4组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1、D2和D5组(P<0.05)。各组斑点叉尾鮰肠道的组织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中,酶解棉籽蛋白可以有效替代66.6%的鱼粉而不会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0.5 g/kg单宁酸能有效改善无鱼粉组斑点叉尾鮰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酶解棉籽蛋白 鱼粉替代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对动物皮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和局 赵小刚 +1 位作者 郭吉余 吴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2-156,共5页
皮毛状况是评判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健康的动物常表现出皮肤红润、毛发油亮的特点。维生素参与的代谢通路在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维生素还直接影响动物的皮毛状况。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可调节角质层死细胞... 皮毛状况是评判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健康的动物常表现出皮肤红润、毛发油亮的特点。维生素参与的代谢通路在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维生素还直接影响动物的皮毛状况。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可调节角质层死细胞剥落和表皮层活细胞增殖,促进皮肤细胞更新,增强皮肤弹性。维生素C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皮肤的损伤,也能够通过调节皮肤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维生素D通过调节表皮分化与增殖,维持皮肤正常新陈代谢及毛发生长,形成稳定屏障,防止水分流失并阻止微生物入侵。维生素E能够防止皮肤细胞膜脂质氧化,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B族维生素主要作为细胞的辅酶,对皮肤弹性、皮肤免疫、皮毛颜色与顺滑度具有调节作用。维生素虽在饲料配方中占比较低,但在动物皮毛发育等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维生素对动物皮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为动物皮毛的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皮肤 毛发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氮排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江水 张家才 +1 位作者 齐德生 郭吉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6-169,共4页
低蛋白日粮技术凭借降低饲料成本及蛋白饲料用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三大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低蛋白日粮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文章就低蛋白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氮排... 低蛋白日粮技术凭借降低饲料成本及蛋白饲料用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三大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低蛋白日粮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文章就低蛋白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氮排泄的影响,以及影响低蛋白日粮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日粮技术在蛋鸡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日粮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氮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