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扭荷载作用下刚性扩大基础设计计算方法
1
作者 刘江波 伍晗曦 +3 位作者 尹平保 贺炜 谭李俊英 方敏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3期75-82,共8页
多杆合一杆件基础在风荷载作用下受到水平力、弯矩及扭矩的作用,而现行杆件基础设计中并未考虑扭矩,这可能导致基础发生扭转破坏。根据杆件基础的受力形式,建立了对应的简化计算模型,对水平力⁃偏心弯矩、扭矩两种承载工况下基础受力与... 多杆合一杆件基础在风荷载作用下受到水平力、弯矩及扭矩的作用,而现行杆件基础设计中并未考虑扭矩,这可能导致基础发生扭转破坏。根据杆件基础的受力形式,建立了对应的简化计算模型,对水平力⁃偏心弯矩、扭矩两种承载工况下基础受力与变形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得到推扭荷载作用下扩大刚性基础的破坏包络线。分析不同高长比对其破坏包络线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拟合,得到其理论解答。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基础 破坏包络线 水平荷载:扭矩 承载特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2
作者 黄泓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7期152-154,共3页
为了探究全过程造价管理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本文以海口市某全装配式住宅小区项目为实例,通过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及运维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展开介绍。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优化设计、精细化管理预制构件生产与运输、实... 为了探究全过程造价管理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本文以海口市某全装配式住宅小区项目为实例,通过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及运维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展开介绍。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优化设计、精细化管理预制构件生产与运输、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与材料浪费,并引入运维阶段成本控制,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总造价为7.67亿元,比预算节约1300万元,造价偏差仅1.67%,远低于行业标准;施工阶段材料损耗率为4.8%,建筑垃圾排放量减少31%,工期提前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造价管理 装配式建筑 BIM技术 绿色建筑 造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C模式的工程项目造价动态管理
3
作者 黄泓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5期160-162,共3页
为了有效控制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造价,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研究了EPC模式下的造价动态管理方法。通过介绍全生命周期造价动态监控、BIM与大数据应用以及风险预警机制,提出了一套综合性造价控制方案。研究表明... 为了有效控制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造价,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研究了EPC模式下的造价动态管理方法。通过介绍全生命周期造价动态监控、BIM与大数据应用以及风险预警机制,提出了一套综合性造价控制方案。研究表明,通过动态监控和实时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预算偏差;BIM与大数据的结合优化了设计和资源配置,提升了施工效率;风险预警机制则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模式 造价动态管理 市政基础设施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杆合一矩形基础水平承载特性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谭李俊英 尹平保 +2 位作者 伍晗曦 刘江波 方敏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4期51-55,59,共6页
多杆合一基础受力模式复杂,且极易受水平荷载作用产生失稳破坏,亟待开展深入研究。文中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多杆合一基础的承载特性与变形特征,分析土体压实度、基础埋置深度对矩形基础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 多杆合一基础受力模式复杂,且极易受水平荷载作用产生失稳破坏,亟待开展深入研究。文中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多杆合一基础的承载特性与变形特征,分析土体压实度、基础埋置深度对矩形基础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压实度的增大,基础地面处水平位移减小,基础前侧最大土反力增大,侧土压力分布形式由抛物线分布逐渐转变为线性分布,而基底脱开比值与基底土反力无明显变化;随着基础埋置深度的增大,基础受力和变形减小,侧土压力分布形式由抛物线分布逐渐转变为线性分布,基底土反力分布形式由三角形向梯形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矩形基础 水平荷载 承载特性 多杆合一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孔构造岩石裂隙渗透特性及其渗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娟 涂树杰 +1 位作者 刘晓明 鄢鹏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62,共8页
低雷诺数下岩石光滑裂隙渗流流量可用立方定律描述,而气孔构造岩石裂隙的渗透特性与之不同,需进一步研究。为此,首先开展了气孔构造裂隙渗透试验,获得了气孔构造单裂隙渗流流量与不同水力坡降、等效水力缝宽、气孔最大深度、气孔等效直... 低雷诺数下岩石光滑裂隙渗流流量可用立方定律描述,而气孔构造岩石裂隙的渗透特性与之不同,需进一步研究。为此,首先开展了气孔构造裂隙渗透试验,获得了气孔构造单裂隙渗流流量与不同水力坡降、等效水力缝宽、气孔最大深度、气孔等效直径、气孔面积占比5个因素共382组试验数据;然后分别采用传统的回归分析和新出现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气孔构造岩石裂隙渗流量预测方法,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气孔构造裂隙渗流量预测公式;最后基于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气孔构造岩石裂隙渗流流量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影响气孔构造岩石裂隙渗流量的各因素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影响气孔构造岩石裂隙渗流流量的主要因素为水力坡降和等效水力缝宽,其他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之和小于15%;回归所得流量预测公式形式简洁,抓住了主要影响因素,但其拟合优度不是很高(R^(2)=0.90),这是因为回归分析会忽略其中的次要影响因素;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包含次要因素的影响,预测效果(R^(2)=0.97)显著优于回归预测公式,在预测复杂裂隙构造渗流量预测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构造玄武岩 裂隙渗流 流量预测公式 随机森林(R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