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晓阳 万梦婕 陈方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1-625,共5页
自美国医学会2011年发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以来,我国率先依据询证医学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进行更新。近几年有许多突破性的临床研究成果被公布,尤其是中国血液工作者为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 自美国医学会2011年发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以来,我国率先依据询证医学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进行更新。近几年有许多突破性的临床研究成果被公布,尤其是中国血液工作者为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尚缺少文献对于儿童、成人、老年、孕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系统药物介绍,仍有部分患者对于一、二线药物治疗无反应。故本文结合文献对指南进行解读,探索各个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探讨临床治疗的瓶颈,方便指南的执行和理解,为及时更新下一版指南探路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指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素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B淋巴瘤CD23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琳 吴斌 +1 位作者 苏春晓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 :研究B淋巴瘤CD2 3基因表达。方法 :SP免疫组化选出 2 0例B淋巴瘤并进行CD2 3基因蛋白(膜CD2 3)检测 ,地高辛素标记CD2 3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CD2 3mRNA。结果 :膜CD2 3的阳性率 90 % ,CD2 3mRNA的阳性率 90 %。结论 :CD2 3在B淋巴... 目的 :研究B淋巴瘤CD2 3基因表达。方法 :SP免疫组化选出 2 0例B淋巴瘤并进行CD2 3基因蛋白(膜CD2 3)检测 ,地高辛素标记CD2 3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CD2 3mRNA。结果 :膜CD2 3的阳性率 90 % ,CD2 3mRNA的阳性率 90 %。结论 :CD2 3在B淋巴瘤中高表达 ,这为研究CD2 3在B淋巴瘤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地高辛配基 DNA探针 B细胞淋巴瘤 IGE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急性白血病分型2016版与2008版区别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晓阳 万梦婕 陈方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253-3256,共4页
时隔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白血病分型进行了修改,本文介绍了WHO急性白血病分型2016版与2008版的区别,结合细胞遗传学和预后等分析了2016版对2008版进行删除或增加的原因。WHO急性白血病分型2016版能更好地结合和指导临床。为了临... 时隔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白血病分型进行了修改,本文介绍了WHO急性白血病分型2016版与2008版的区别,结合细胞遗传学和预后等分析了2016版对2008版进行删除或增加的原因。WHO急性白血病分型2016版能更好地结合和指导临床。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掌握最新急性白血病分型,并积极为医学创新做准备,本文比较分析WHO急性白血病分型2016版与2008版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世界卫生组织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3例
4
作者 陈晓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细胞分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余锋 姚子龙 +5 位作者 李猛 李艳芬 李艳 李文君 李红华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目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间1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10例慢性髓系... 目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间1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1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中位年龄32.5(23-73)岁;9例有慢性病史,中位慢性期17(4-84)个月。10例患者均有脾脏肿大,B超结果显示中位脾厚5.2(4-7.8)cm,中位脾长14.6(11.4-19.8)cm;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时中位外周血白细胞数41.705(11.9-344.41)×10^9/L,中位血小板数159(13-2326)×10^9/L。10例患者均可检测到Ph+染色体及BCR-ABL1融合基因。染色体检查结果中,5例可检测到附加染色体异常,1例为低二倍体,2例为复杂核型。10例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ABL1突变检测,其中2例检测到ABL1T315I突变;基因检查中1例合并P53缺失。中位随访时间10.5(0.2-78)个月。5例联合或不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TKI的化疗并序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3例达第二个慢性期(CP2),其中2例无进展存活至今(分别为移植后67和69个月),1例死于移植相关疾病(移植后7个月脑出血);2例在移植前为NR,移植后均死于疾病复发进展(分别移植后1和3个月)。5例联合或不联合TKI的化疗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死于疾病进展,中位活存时间6(0.2-22)个月。结论: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行联合TKI化疗诱导达CP2状态,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 PH^+ BCR-ABL1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脾脏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余锋 杨晓阳 +5 位作者 万梦婕 雷美清 孙令凤 韩勖 李文锦 陈方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7-1483,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通过凝血常规检测、凝血因子活力检测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高内涵成像技术探讨长链多聚磷...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通过凝血常规检测、凝血因子活力检测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高内涵成像技术探讨长链多聚磷酸钠盐的作用机制。结果:长链多聚磷酸盐可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凝血因子FⅧ、FⅨ、FⅪ、FⅫ活力,阻滞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内钙离子及TXA2浓度。结论:人工合成长链多聚磷酸盐可抑制内源性凝血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内钙离子及TXA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多聚磷酸盐 凝血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