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滋阴养阴汤联合吡格列酮在2 型糖尿病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仕银 胡朋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评价滋阴养阴汤联合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及对胰岛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月来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4例)和参照组(64例)。参照组患者口服吡格列酮,30 ... 目的评价滋阴养阴汤联合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及对胰岛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月来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4例)和参照组(64例)。参照组患者口服吡格列酮,30 mg/次,1次/d,并结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滋阴养阴汤治疗。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气阴两虚证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和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口渴多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和口干咽燥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功能指标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tion,HOMA-β)高于参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ic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降低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滋阴养阴汤联合吡格列酮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的改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养阴汤 吡格列酮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贺小卉 张少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89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ASA分级Ⅰ~Ⅱ级)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加用针灸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89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ASA分级Ⅰ~Ⅱ级)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46例)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各亚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下肢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各亚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为62.8%,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用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助于缓解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瘫痪 针灸 推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贺小卉 张少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447-2449,共3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法治疗,观察组则给...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温针灸治疗。分别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气虚血瘀 中风后遗症 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清TGF-β1、VEGF指标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仕银 胡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DN病人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入院后两组病人均实施生活方式相关的指导,包括体质量控制、运动、戒烟酒等,给予脂质的代谢紊乱相关纠正、血糖控制、血压等基础的治疗,对照组实施盐酸贝那普利片的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TGF-β_(1)和VEGF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ALB、UACR、β_(2)-MG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LB、UACR、β_(2)-MG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TNF-α、IL-6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_(1)和VEGF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和HbAlc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TGF-β_(1),VEGF指标,降低蛋白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通络汤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血清TGF-Β1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息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陈仕银 胡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 考察通腑息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息风汤,疗程4周。检测BI评分、NIHSS评分、CAT、VEGF、bFGF、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 目的 考察通腑息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息风汤,疗程4周。检测BI评分、NIHSS评分、CAT、VEGF、bFGF、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缺血半暗带体积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BI评分、CAT、VEGF、bFGF升高(P<0.05),NIHSS评分、血压变异性降低(P<0.05),缺血半暗带体积减小(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通腑息风汤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稳定血压,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息风汤 常规治疗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小言 夏鹰 +5 位作者 金虎 陈伟明 陈晓东 聂柳 郑忠涛 林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1月医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各36例,均采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1月医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各36例,均采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白虎汤加味日一剂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20 mL静脉滴注,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浆S100β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72.22%(26/36)与观察组91.67%(33/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S100β蛋白、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S100β蛋白、hs-CRP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清IL-6、TNF-α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确切,降低血hs-CRP、S100β蛋白及炎症因子,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加味 小牛血清去蛋白 脑出血急性期 超敏C反应蛋白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针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先进 王瑾茜 刘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观察体针配合口服葛根芩连汤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的疗效,为该病证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二甲双胍片及苯扎贝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体针及口服葛根芩... 目的:观察体针配合口服葛根芩连汤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的疗效,为该病证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二甲双胍片及苯扎贝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体针及口服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个月后,两组FPG、TC、TG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尚未达标,治疗组BMI和Hb A1c均恢复正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口服降糖降脂药基础上,联合体针及口服中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可进一步改善血糖、血脂及体重控制,并能更好地缓解各项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针 肥胖型糖尿病 湿热困脾证 葛根芩连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符芳姿 许振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比较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分子靶向药物阿昔替尼能否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优选药物。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60例晚期肾癌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阿... 目的:比较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分子靶向药物阿昔替尼能否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优选药物。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60例晚期肾癌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阿昔替尼,对照组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DCR、ORR、PFS、OS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完成试验并进行结果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的DCR分别为83.33%和80.00%、ORR分别为20.00%和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8个月和10.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22.2个月和2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高血压、全身反应、手足皮肤综合征、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子靶向药物阿昔替尼较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更能延长患者中位PFS,两药治疗后患者的DCR、ORR、OS及不良反应相似,阿昔替尼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肾癌 阿昔替尼 索拉非尼 一线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