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造五公祠——双泉、围墙与琼园变迁研究
- 1
-
-
作者
许家瑞
陈小锋
汪耀龙
许先升
-
机构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海口市五公祠管理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
出处
《广东园林》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数字技术的海口历史性城市景观空间感知与游憩体验研究”(编号:725RC790)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编号:hnjmk2024303)。
-
文摘
琼园是海南现存最早的民国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延续中式古典传统,多被视为五公祠的附属园林,其造园手法与意匠有待深入了解。通过梳理五公祠及琼园变迁,结合文字与图像史料,复原民国初年到20世纪末琼园在初创、微调和复建3个时期的园林布局结构,探讨并对比各时期布局与功能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琼园布局与浮粟、洗心双泉紧密相关,洗心轩前鲤化池水源即洗心泉;2)琼园以鲤化池为中心,围绕水池布置洗心轩、羡鱼台、游仙洞、粟泉亭与林木花卉,从而形成“洗心去欲、儒道互补”的景观空间;3)琼园用围墙隔开浮粟泉,不仅是为了分开教化、游赏与饮用、灌溉功能,还避免了心性哲学与民俗信仰的混杂。朱为潮通过再造五公祠,利用心性哲学弥补清末民初儒家一体化结构被破坏后的城乡公共空间,反映出其对海南道德空间的重塑;以海南简称“琼”为园名,在景观表象下隐藏着救亡图存的家国思想与政治主张。
-
关键词
海南园林
五公祠
琼园
心性哲学
道德空间
-
Keywords
Hainan gardens
Five Ancestral Temple
Qiong Garde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nature
Moral space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