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通过下调miR-221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靳宜静 李堪董 +1 位作者 詹智晖 王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8-1694,共7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21(miR-22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LPS组(10µg/ml... 目的:探究微小RNA-221(miR-22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LPS组(10µg/ml LPS)、实验组(10µg/ml LPS+10、20、40、80µmol/L黄芩苷)、mimics NC组(10µg/ml LPS+转染mimics NC)、miR-221 mimics组(10µg/ml LPS+转染miR-221 mimics)、inhibitor NC组(10µg/ml LPS+转染inhibitor NC)、miR-221 inhibi‐tor组(10µg/ml LPS+转染miR-221 inhibitor)、10+miR-221 mimics组(10µg/ml LPS+10µmol/L黄芩苷+转染miR-221 mimics)、10+miR-221 inhibitor组(10µg/ml LPS+10µmol/L黄芩苷+转染miR-221 inhibitor),干预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ELISA、CCK-8、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miR-221表达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细胞活力、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测定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N)]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中的10µmol/L黄芩苷组中黄芩苷提高了LPS诱导的细胞活力(P<0.05),因此选择LPS+10组进行后续实验。miR-221 mimics组中miR-221水平高于mimics NC组(P<0.05),在miR-221 inhibitor组中miR-221水平低于inhibitor NC组(P<0.05),证明miR-221 mimics组和miR-221 inhibitor组转染成功。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增殖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miR-221表达水平、细胞迁移数、IL-6和TNF-α水平及p-PI3K、p-AKT、N-cadherin、F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PS+10组较LPS组显著扭转了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10+miR-221 mimics组较LPS+10组miR-221 mimics削弱了黄芩苷在LPS诱导细胞中的上述作用(P<0.05),而10+miR-221 inhibitor组中的miR-221 inhibitor增强了黄芩苷在LPS诱导细胞中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黄芩苷通过下调miR-221表达抑制心肌细胞H9C2的迁移、炎症并促进其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1 心力衰竭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的胃肠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严敏 陈和月 +1 位作者 王登玲 李华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29,735,共4页
目的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胃肠肝胆外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和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胃肠肝胆外科接... 目的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胃肠肝胆外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和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胃肠肝胆外科接受PICC置管的56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256例(设为感染组),未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5347例,设为未感染组。收集可能影响PICC导管感染的指标,进行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路径分析法构建模型。结果年龄≥60岁、糖尿病、盲穿法(穿刺方法)、导管维护周期有延迟、导管留置时间≥4个月、静脉炎史、导管堵管为胃肠肝胆外科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对胃肠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总体影响按照大小依次为:导管堵管、静脉炎史、盲穿法、导管维护周期延迟、导管留置时间≥4个月、糖尿病、年龄≥60岁。结论导管因素、年龄因素、糖尿病等为胃肠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导管因素对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肝胆外科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