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通过下调miR-221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靳宜静 李堪董 +1 位作者 詹智晖 王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8-1694,共7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21(miR-22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LPS组(10µg/ml... 目的:探究微小RNA-221(miR-22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LPS组(10µg/ml LPS)、实验组(10µg/ml LPS+10、20、40、80µmol/L黄芩苷)、mimics NC组(10µg/ml LPS+转染mimics NC)、miR-221 mimics组(10µg/ml LPS+转染miR-221 mimics)、inhibitor NC组(10µg/ml LPS+转染inhibitor NC)、miR-221 inhibi‐tor组(10µg/ml LPS+转染miR-221 inhibitor)、10+miR-221 mimics组(10µg/ml LPS+10µmol/L黄芩苷+转染miR-221 mimics)、10+miR-221 inhibitor组(10µg/ml LPS+10µmol/L黄芩苷+转染miR-221 inhibitor),干预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ELISA、CCK-8、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miR-221表达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细胞活力、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测定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N)]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中的10µmol/L黄芩苷组中黄芩苷提高了LPS诱导的细胞活力(P<0.05),因此选择LPS+10组进行后续实验。miR-221 mimics组中miR-221水平高于mimics NC组(P<0.05),在miR-221 inhibitor组中miR-221水平低于inhibitor NC组(P<0.05),证明miR-221 mimics组和miR-221 inhibitor组转染成功。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增殖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miR-221表达水平、细胞迁移数、IL-6和TNF-α水平及p-PI3K、p-AKT、N-cadherin、F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PS+10组较LPS组显著扭转了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10+miR-221 mimics组较LPS+10组miR-221 mimics削弱了黄芩苷在LPS诱导细胞中的上述作用(P<0.05),而10+miR-221 inhibitor组中的miR-221 inhibitor增强了黄芩苷在LPS诱导细胞中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黄芩苷通过下调miR-221表达抑制心肌细胞H9C2的迁移、炎症并促进其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1 心力衰竭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7 位作者 廖旺 吴钟伟 王裕岱 黄修献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单核细胞亚群和MPA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血小板表面标志CD41的表达,利用绝对计数管中的荧光微球,进一步对单核细胞及3个亚群进行MPA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检验方法分析。结果 IPTE组CD14+CD16++单核细胞较非IPTE组明显减少,且占总单核细胞百分比下降。与非IPTE组患者相比,IPTE组MPA、各亚群与MPA以及结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各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PA结合比率以及各亚群MPA结合比率对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IPTE组患者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较非IPTE组患者显著减少,MPA结合比率及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合比率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对于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术中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治疗后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运起 郑伟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择期行PCI后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我院住院并成功进行择期PCI术的2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支组(85例)、双支组(71例)及多支组(52... 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择期行PCI后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我院住院并成功进行择期PCI术的2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支组(85例)、双支组(71例)及多支组(52例)。分别于PCI前及PCI后3 d,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血栓素B2(TXB2)]、内皮素、细胞凋亡相关分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及其sFas配体(sFasL)、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炎性反应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斑块稳定性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组织蛋白酶K(Cat K)、五聚素3(PTX3)]。结果PCI后,单支组Bcl-2、NO均显著高于双支组、多支组[(8.50±1.03)ng/L vs(7.80±0.95)ng/L和(6.87±0.91)ng/L,(83.58±6.87)ng/L vs(77.76±6.18)ng/L和(70.51±6.12)ng/L,P<0.05],且双支组显著高于多支组(P<0.05);PCI后,单支组内皮素、TXB2、sFas、sFasL、MMP-9、hs-CRP、IL-6、Cat K、PTX3、Lp-PLA2、LOX-1均显著低于双支组、多支组(P<0.05),且双支组显著低于多支组(P<0.05)。结论择期PCI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引发炎性反应,并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致使斑块稳定性降低,且病变支数越多,越不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 血管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3p靶向RELB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
4
作者 吴钟伟 赵圣吉 +1 位作者 李春富 刘超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742-748,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6a-3p如何通过核因子κB亚基(RELB)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方法:高脂配方饲料饲养方案建立载脂蛋白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动... 目的:探讨miR-146a-3p如何通过核因子κB亚基(RELB)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方法:高脂配方饲料饲养方案建立载脂蛋白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组织与对照小鼠内皮组织中miR-146a-3p的表达量差异;通过TargetScanHuman分析miR-146a-3p与RELB的匹配情况,然后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146a-3p是否靶向RELB;在miR-146a-3p mimics过表达或者miR-146a-3p inhibitor敲低的情况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2(IL-2)、白介素-3(IL-3)、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白介素-9(IL-9)、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 p40(IL-12 p40)、白介素-12 p70(IL-12 p70)、白介素-13(IL-13)、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5(MCP-5)、小诱导性细胞因子A5(RANT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组织中miR-146a-3p的表达量降低(P<0.05);miR-146a-3p靶向RELB的3'UTR;过表达miR-520a-3p后,RELB的表达水平下降,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GCSF、GM-CSF、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 p40、IL-12 p70、IL-13、IL-17、IFN-γ、MCP-1、MCP-5、RANTES、TNF-α水平下降(P<0.05);敲低miR-520a-3p后,RELB的表达水平上升,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GCSF、GM-CSF、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 p40、IL-12 p70、IL-13、IL-17、IFN-γ、MCP-1、MCP-5、RANTES、TNF-α水平上升(P<0.05)。结论:miR-146a-3p通过靶向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RELB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3p RELB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碱通过调节RIP1-RIP3-MLKL通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坏死性凋亡
5
作者 李明芳 唐碧波 +1 位作者 杨才进 刘超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Leo)通过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其余大鼠结扎左冠状...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Leo)通过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其余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MIR模型后随机分为MIR组、Leo组(15 mg/kg)、Compound 6i组(1 mg/kg RIP1-RIP3-MLKL通路激活剂Compound 6i)、Leo+Compound 6i组(15 mg/kg Leo+1 mg/kg Compound 6i),每组15只。MIR组和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超声心电图观察心功能指标;ELISA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损伤情况;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RIP1-RIP3-MLKL通路蛋白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心肌细胞完整,排列有序;MIR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和肿胀,肌原纤维收缩,肌膜被破坏,较Sham组射血分数(EF)及心输出量(CO)水平显著降低(P<0.05),Mb、cTnⅠ、CK-Mb含量、IL-6、IL-18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RIP1、RIP3及MLK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组相比较,Leo组细胞排列杂乱和水肿现象改善,EF、CO水平显著升高(P<0.05),Mb、cTnⅠ、CK-Mb含量、IL-6、IL-18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RIP1、RIP3及ML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Compound 6i组趋势相反;Leo+Compound 6i组与MIR组心肌组织结构相似,Compound 6i消除了Leo对MIR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结论:Leo可能通过下调RIP1-RIP3-MLKL通路缓解MIR大鼠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进而对MIR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RIP1-RIP3-MLKL通路 心肌缺血再灌注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