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载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汞离子的去除
1
作者
邹文清
何松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采用浸渍法将咪唑基离子液体固载于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制备得到固载离子液体复合材料Fe_(3)O_(4)@SiO_(2)@IL。采用Fe_(3)O_(4)@SiO_(2)@IL去除水环境中的Hg^(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及Hg^(2+)初始浓度对Hg^(2+)去除率的...
采用浸渍法将咪唑基离子液体固载于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制备得到固载离子液体复合材料Fe_(3)O_(4)@SiO_(2)@IL。采用Fe_(3)O_(4)@SiO_(2)@IL去除水环境中的Hg^(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及Hg^(2+)初始浓度对Hg^(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SiO_(2)@IL适用pH值范围宽,pH=7.2~9.5时,Hg^(2+)去除率达99.1%以上。Fe_(3)O_(4)@SiO_(2)@IL对Hg^(2+)的吸附速度快,只需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于25 mL浓度2μg/mL的Hg^(2+)溶液,加入20 mg吸附剂即可基本去除其中Hg^(2+),Fe_(3)O_(4)@SiO_(2)@IL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Hg^(2+)的饱和吸附量为548.3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离子液体
磁性纳米颗粒
咪唑
汞离子
吸附
静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活性砂滤罐深度脱氮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分析
2
作者
李桂荣
李智
+2 位作者
乔海兵
贾胜勇
方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为进一步减少氮污染物排放,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提标改造的需求,本研究使用新型活性砂滤罐以二沉池出水为对象进行深度脱氮试验,考察不同调控因子对总氮(TN)去除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水力停留时间(HRT)为...
为进一步减少氮污染物排放,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提标改造的需求,本研究使用新型活性砂滤罐以二沉池出水为对象进行深度脱氮试验,考察不同调控因子对总氮(TN)去除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28 h,最佳碳氮比(C/N)为6:1,在此条件下出水TN浓度低于1.5 mg/L,优于现有深度脱氮工艺;为节约运行成本,HRT可调整至0.13~0.23 h,C/N参数不变,TN出水浓度低于4 mg/L。使用乙酸钠时微生物的响应时间比使用甲醇时更短,但高C/N条件下使用甲醇时脱氮效果比使用乙酸钠更好。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为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Anaerolineaceae、Longilinea、Rhodocyclaceae、Chlorobium、Thiobacillus、Betaproteobacteria等,Anaerolineaceae主要聚集于装置底部。反冲洗会导致中下部生物膜量较高,但滤床循环运行的方式能将装置底部的反硝化菌转移至滤料顶部,使微生物在装置内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保证较好的深度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砂滤罐
深度脱氮
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载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汞离子的去除
1
作者
邹文清
何松珉
机构
海南绿境高科环保有限公司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文摘
采用浸渍法将咪唑基离子液体固载于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制备得到固载离子液体复合材料Fe_(3)O_(4)@SiO_(2)@IL。采用Fe_(3)O_(4)@SiO_(2)@IL去除水环境中的Hg^(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及Hg^(2+)初始浓度对Hg^(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SiO_(2)@IL适用pH值范围宽,pH=7.2~9.5时,Hg^(2+)去除率达99.1%以上。Fe_(3)O_(4)@SiO_(2)@IL对Hg^(2+)的吸附速度快,只需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于25 mL浓度2μg/mL的Hg^(2+)溶液,加入20 mg吸附剂即可基本去除其中Hg^(2+),Fe_(3)O_(4)@SiO_(2)@IL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Hg^(2+)的饱和吸附量为548.37 mg/g。
关键词
固载离子液体
磁性纳米颗粒
咪唑
汞离子
吸附
静电作用
Keywords
immobilized ionic liqui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imidazole
mercury ions
adsorption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活性砂滤罐深度脱氮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分析
2
作者
李桂荣
李智
乔海兵
贾胜勇
方芳
机构
郑州大学生态与环
境
学院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
有限公司
海南绿境高科环保有限公司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12102310071,212102110112)资助。
文摘
为进一步减少氮污染物排放,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提标改造的需求,本研究使用新型活性砂滤罐以二沉池出水为对象进行深度脱氮试验,考察不同调控因子对总氮(TN)去除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28 h,最佳碳氮比(C/N)为6:1,在此条件下出水TN浓度低于1.5 mg/L,优于现有深度脱氮工艺;为节约运行成本,HRT可调整至0.13~0.23 h,C/N参数不变,TN出水浓度低于4 mg/L。使用乙酸钠时微生物的响应时间比使用甲醇时更短,但高C/N条件下使用甲醇时脱氮效果比使用乙酸钠更好。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为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Anaerolineaceae、Longilinea、Rhodocyclaceae、Chlorobium、Thiobacillus、Betaproteobacteria等,Anaerolineaceae主要聚集于装置底部。反冲洗会导致中下部生物膜量较高,但滤床循环运行的方式能将装置底部的反硝化菌转移至滤料顶部,使微生物在装置内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保证较好的深度脱氮效果。
关键词
活性砂滤罐
深度脱氮
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Keywords
activated sand filter tank
deep denitrification
microorganisms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载离子液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汞离子的去除
邹文清
何松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活性砂滤罐深度脱氮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分析
李桂荣
李智
乔海兵
贾胜勇
方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