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经济赔偿对死刑执行类别的影响
1
作者 周兆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8,共7页
经济赔偿作为影响死刑执行类别的重要因素,在司法层面和理论层面都具有正当性。经济赔偿不同于以钱赎刑,与刑事和解具有本质区别。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应当将经济赔偿放置于整个量刑体系进行考量,只有当其确实能够直接影响被告人的已然之... 经济赔偿作为影响死刑执行类别的重要因素,在司法层面和理论层面都具有正当性。经济赔偿不同于以钱赎刑,与刑事和解具有本质区别。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应当将经济赔偿放置于整个量刑体系进行考量,只有当其确实能够直接影响被告人的已然之罪,并能够预防其再次犯罪时,才能够对量刑发挥作用。对被告人最终是否判处死刑,不以被害人方是否接受了经济赔偿为转移。对于具有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被告人具有极其严重人身危险性的犯罪,即便被告人存在经济赔偿等从轻处罚情节,也不能一律不适用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赔偿 死刑执行类别 刑事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生态修复制度的误解与矫正 被引量:47
2
作者 吴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2,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就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修复责任的承担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可以说实现了生态修复由实体到程序的制度完善过程。但是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就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修复责任的承担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可以说实现了生态修复由实体到程序的制度完善过程。但是随着《解释》的出台,生态修复制度研究中一些固有的认识错误也凸显出来。例如错误将生态修复看作生态恢复进而使用民法上的"恢复原状"作为生态修复责任的承担方式,将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理解为生态修复的费用进而限缩了生态修复的真实成本等。应当从立法逻辑和思维误区的矫正中认识到《解释》业已存在的问题并引以为鉴,以促进生态修复制度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 环境修复 环境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私人生活的合理规制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语言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强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共2页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提升为“国事”。这不仅是中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的专门立法,也是世界范围内首部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法律。在家庭教育中,所谓“言传身教”,语言扮演...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提升为“国事”。这不仅是中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的专门立法,也是世界范围内首部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法律。在家庭教育中,所谓“言传身教”,语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家长的语言会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和身心健康产生重大而久远的影响。在该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邀请法学、社会学、医学和教育学界的4位专家,围绕该法和家庭语言教育展开讨论,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私人生活 言行举止 言传身教 合理规制 促进法 教育学界 语言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