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区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倩 陈道斌 张炯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470 975例次,HIV确认阳性103例,阳性率为0.22‰。不同年份、地域的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3例HIV阳性确认者中以18~30岁组居多(65例,占63.11%),阳性率为0.33‰。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P<0.001)。HIV阳性确认者中男性95例,女性8例,男性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0.29‰)高于女性(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3,P<0.001)。HIV确认阳性者的职业类型主要为职工(20例,占19.42%),其次为学生(16例,占15.53%)及无业人员(6例,占5.83%)。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形势依然严峻,应通过加强献血前干预、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建立联网数据库等多种措施来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感染 艾滋病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槟榔种类与口腔黏膜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杜永秀 孙东业 +3 位作者 翦新春 毛秋华 程亚楠 徐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海南省海口地区嚼食干鲜槟榔嗜好的不同对口腔黏膜疾病发病和癌变的影响。方法将1 722例有咀嚼槟榔嗜好的人员按嚼食槟榔嗜好不同,分为嚼食鲜槟榔和嚼食干槟榔两组。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定期复诊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确定... 目的研究海南省海口地区嚼食干鲜槟榔嗜好的不同对口腔黏膜疾病发病和癌变的影响。方法将1 722例有咀嚼槟榔嗜好的人员按嚼食槟榔嗜好不同,分为嚼食鲜槟榔和嚼食干槟榔两组。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定期复诊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确定罹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口腔白斑(OLK)、口腔扁平苔藓(OLP)3种口腔黏膜疾病的年龄、人数、发病时间以及是否癌变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1 722例咀嚼槟榔人群中,嚼食干槟榔组(704例)与嚼食鲜槟榔组(1 018例)黏膜病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患病高峰年龄提前(P<0.01)。2)咀嚼干槟榔组5年内所致OSF、OLK和OLP的发病率及口腔黏膜疾病的总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咀嚼新鲜槟榔组(P<0.01)。3)嚼食干槟榔组口腔黏膜疾病癌变率高于嚼食鲜槟榔组(P<0.01)。结论嚼食干槟榔比嚼食鲜槟榔的致病性和致癌性更强,干槟榔中过多的有害成分在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和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槟榔 鲜槟榔 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癌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侄指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陆惠玲 孙宏钰 +3 位作者 欧雪玲 吕德坚 章雅清 陈丽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介绍计算叔侄指数的方法。方法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鉴定争议叔与孩子的叔侄关系,用引入血缘一致性系数法、引入共祖系数法和AI定律计算叔侄指数。结果引入血缘一致性系数法、引入共祖系数法以及AI定律计算叔侄指数的结果一致。结论不... 目的介绍计算叔侄指数的方法。方法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鉴定争议叔与孩子的叔侄关系,用引入血缘一致性系数法、引入共祖系数法和AI定律计算叔侄指数。结果引入血缘一致性系数法、引入共祖系数法以及AI定律计算叔侄指数的结果一致。结论不同情形下3种方法计算叔侄指数的结果一致,孩子母亲参与鉴定计算所得的叔侄指数往往比孩子母亲不参加鉴定的叔侄指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亲缘关系 叔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共有等位基因数判别叔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章雅清 陆惠玲 +2 位作者 陈维红 吴鸿彬 张敏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2-855,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共有等位基因数(A)的典型判别函数,并探讨其在叔侄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根据119对叔侄、119对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计算每对个体的共有等位基因数(A)和叔侄指数(AI),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有等位... 【目的】建立基于共有等位基因数(A)的典型判别函数,并探讨其在叔侄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根据119对叔侄、119对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计算每对个体的共有等位基因数(A)和叔侄指数(AI),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有等位基因数(A)在叔侄对和无关个体对中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共有等位基因数(A)建立的典型判别函数=0.437A-5.268,判别叔侄和无关个体的平均准确率为80.7%;采用lg AI建立的典型判别函数=1.021 lg AI+0.051,平均准确率为82.8%,两者判别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据共有等位基因数建立的典型判别函数的判别效能与ITO法相近,且计算简便、易于掌握,可以应用于叔侄关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叔侄关系 等位基因数 判别分析 IT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钠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对T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倩 黄锦桃 +1 位作者 谢富康 李朝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目的】观察苯甲酸钠(SB)对PC12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模型,以10~50 mmol/L不同浓度的SB加入PC12细胞,培养24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 【目的】观察苯甲酸钠(SB)对PC12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模型,以10~50 mmol/L不同浓度的SB加入PC12细胞,培养24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状况以及用Western blot检测TH蛋白表达。【结果】SB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活性,并诱导PC12细胞核形态呈凋亡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随着SB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低浓度(10 mmol/L)SB作用下PC12细胞中TH表达增强,而高浓度(40~50 mmol/L)SB作用下TH表达减弱,同时,高浓度(40 mmol/L)SB作用下TH的表达减弱可呈时间依赖性。【结论】SB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伴随TH的表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钠 PC12细胞 凋亡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血浆外泌体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倩 唐秋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98-2003,共6页
外泌体是直径为30~150 nm的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外小囊泡,富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广泛分布于血浆、尿液、脑脊液等多种体液中,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分泌外泌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外泌体是直径为30~150 nm的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外小囊泡,富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广泛分布于血浆、尿液、脑脊液等多种体液中,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分泌外泌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不仅参与调控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且在疾病的诊断、发生发展和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来源于循环血浆的外泌体因更易于获取标本和开展实时检测,成为近年来外泌体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就循环血浆外泌体在相关疾病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促进循环血浆外泌体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血浆外泌体 疾病研究 临床应用 生物标志物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饶彩霞 陈红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29-530,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总结可实施的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12名无偿单采献血者采集过程进行全程监护,统计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312名单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36名,献血反应率为1.56%,其中发生轻度...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总结可实施的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12名无偿单采献血者采集过程进行全程监护,统计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312名单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36名,献血反应率为1.56%,其中发生轻度献血反应33名,占91.7%,中度献血反为3名,占8.3%,无重度献血反应发生。结论:针对不同原因的单采献血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采集 献血反应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1鉴定月经血 被引量:1
8
作者 章雅清 陆惠玲 姚亚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1,MMP-11)鉴定月经血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月经血痕、阴道拭子、外周血痕、唾液斑、尿液斑和精液斑中的MMP-11,考察MMP-11的组织特... 目的探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1,MMP-11)鉴定月经血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月经血痕、阴道拭子、外周血痕、唾液斑、尿液斑和精液斑中的MMP-11,考察MMP-11的组织特异性、稳定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月经血痕中MMP-11蛋白的检测阳性率为89.47%,阴道拭子、外周血痕、唾液斑、尿液斑和精液斑中均未检出MMP-11。当上样量为25μL时,蛋白质量浓度为1.329μg/μL,可检出MMP-11。4℃放置20个月的MMP-11阳性的月经血痕,检测阳性率为89.58%。结论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MMP-11蛋白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用于月经血与外周血、阴道液等常见斑痕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化学发光测定法 基质金属蛋白酶-11 月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加样系统出现样本拖带污染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慧 苏庆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36-737,共2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加样系统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82份抗-TP阳性标本OD值分3组:第1组OD值为0.105~1.000;第2组OD值为1.001~1.500;第3组OD值为1.500以上。将疑为拖带污染的标本进行双孔检测,分析拖带污染的原因。结果:82份阳... 目的:探讨全自动加样系统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82份抗-TP阳性标本OD值分3组:第1组OD值为0.105~1.000;第2组OD值为1.001~1.500;第3组OD值为1.500以上。将疑为拖带污染的标本进行双孔检测,分析拖带污染的原因。结果:82份阳性标本中,第1组20份(24.4%),第2组20份(24.4%),第3组42份(51.2%),其中有拖带的标本22份(26.8%),第2组2份(9.1%,2/22),第3组20份(90.9%,20/22)。结论:全自动加样系统遇到高浓度抗原、抗体的标本加样时存在有拖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加样系统 抗-TP 拖带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者晕厥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仕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65-66,共2页
为了探讨献血晕厥反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994~1997年对1430例献血者中65例晕厥反应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精神紧张是诱发晕厥反应的主要原因(占反应者47.6%),其它则为空腹、劳累、睡眠不足等。因此,改... 为了探讨献血晕厥反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994~1997年对1430例献血者中65例晕厥反应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精神紧张是诱发晕厥反应的主要原因(占反应者47.6%),其它则为空腹、劳累、睡眠不足等。因此,改善采血环境,消除献血者心理紧张以及避免空腹、劳累等是可以防止和减少献血反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晕厥 诱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抗-M抗体引起血型定型困难1例
11
作者 唐秋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IgM抗 M抗体 血型定型困难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病例报告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凤珍 陈倩 +1 位作者 薛芳 朱银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640,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血清铁蛋白(SF)及血红蛋白(Hb)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地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165例作为观察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CT及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及SF水平。另选取从未... 目的:调查研究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血清铁蛋白(SF)及血红蛋白(Hb)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地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165例作为观察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CT及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及SF水平。另选取从未献过血的健康体检人员15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RBC,HCT,Hb,SI及SF水平,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4.7±6.1岁,平均献血量3324±167 ml。2组中男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男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女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女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年龄与SF水平均无相关性(r=-0.034及0.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献血量与SF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3及-0.660)。结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铁蛋白水平低于不献血人群。需对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进行健康状况跟踪及营养管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献血 大量献血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