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润烧伤膏对麻风病并发足溃疡患者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邢少云 李思琦 琚新梅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应用于麻风病并发足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其治疗效果提供新方法。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院麻风病区麻风病并发足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应用于麻风病并发足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其治疗效果提供新方法。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院麻风病区麻风病并发足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诊疗措施,对照组创面给予常规红霉素软膏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持续30 d。评估两组患者溃疡的治疗效果、新发病率和复发率、自我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和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新发溃疡及2个月后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自护能力及满意度均亦高于对照组,而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在麻风病并发足部溃疡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且费用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足部溃疡 湿润烧伤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红色毛癣菌对5种抗真菌药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文爱 乔凤 唐小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检测本地区红色毛癣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LSI M38-A2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对本地区浅部感染分离的103株红色毛癣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测定,每株菌每个药物浓度均同时重复2孔。结果:体... 目的:检测本地区红色毛癣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LSI M38-A2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对本地区浅部感染分离的103株红色毛癣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测定,每株菌每个药物浓度均同时重复2孔。结果: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红色毛癣菌对5种药物表现出良好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其中特比萘芬(GM MIC 0.0095 mg/L,MIC范围0.001~0.5 mg/L)具有最强的抗真菌活性。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药敏结果统计显示酮康唑GM MIC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域分离的菌株结果显示特比萘芬GM MIC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菌株MIC值超过药物实验浓度上限,集中表现在股癣分离株。结论: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特比萘芬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本地区红色毛癣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有部分菌株存在抗药性的问题,因此结合当地的同种真菌药敏试验调查报告来制定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药物敏感试验 微量液基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景 莫俊俏 +2 位作者 宋艳 周欣 黎咏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8-665,共8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血府逐瘀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TCMSP数据库筛选血府逐瘀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相关数据库分析IPF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后获得血府逐瘀汤治疗IPF的关键靶点;通过ST...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血府逐瘀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TCMSP数据库筛选血府逐瘀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相关数据库分析IPF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后获得血府逐瘀汤治疗IPF的关键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血府逐瘀汤潜在活性成分-靶点调控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取血府逐瘀汤治疗IPF的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预测血府逐瘀汤治疗IPF的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构建IPF大鼠模型,进行HE和Masson染色,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并对富集分析筛选出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取血府逐瘀汤治疗IPF的158个关键靶点,拓扑分析后,得到核心靶点20个,主要富集于病毒感染相关通路。动物实验表明,血府逐瘀汤能改善IPF大鼠肺泡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并降低Kaposi’s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中关键蛋白STAT3、ERK和TLR3的表达。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影响病毒感染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特发性肺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STAT3 ERK TL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长凯 叶宝飞 +1 位作者 张志伟 胡万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调查海口市老年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提高OP 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904 例海口市老年OP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OP ... 目的调查海口市老年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提高OP 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904 例海口市老年OP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OP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应用ROC 曲线评价Logistic 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将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情况、劳动类型、体质量指数( bone mass index,BMI)、病程、睡眠情况、家庭经济情况、骨折史、每天运动时间、关节疼痛和驼背情况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 2. 604,95% CI:1. 702 ~3. 913)、病程( OR= 5. 205,95% CI:3. 705 ~ 8. 614)、家庭经济情况( OR= 2. 411,95% CI:1. 518 ~ 3. 361)、每天运动时间( OR=4. 216, 95% CI:3. 102~ 6. 104)、关节疼痛( OR= 7. 115, 95% CI:5. 283~ 13. 726)、驼背( OR= 5. 702,95% CI:4. 108~ 8. 263)是影响老年OP 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ROC 曲线评价Logistic 回归模型效果,其AUC 及95% CI 为0. 925( 0. 861~ 0. 984)。结论海口市老年OP 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OP 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群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尼克何德霉感染14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文爱 徐和平 +4 位作者 乔凤 吴伟伟 杨先旭 唐小正 林昌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目的报道14例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的临床特征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皮损(皮/甲屑)镜检和培养,通过测序确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析患者的感染途径、临床特征和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14例患者分离的14株真... 目的报道14例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的临床特征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皮损(皮/甲屑)镜检和培养,通过测序确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析患者的感染途径、临床特征和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14例患者分离的14株真菌经测序鉴定均为威尼克何德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几何均值为:伊曲康唑0.0657 mg/L,伏立康唑0.0363 mg/L,特比萘芬0.0381 mg/L,酮康唑0.0488 mg/L,氟康唑3.2813 mg/L。患者的感染途径大部分与密切接触含盐的沙土有关,特比萘芬和酮康唑擦拭皮损部位1周内有明显疗效,伊曲康唑对于甲感染的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威尼克何德霉是掌黑癣的致病菌外,还可引起甲真菌病。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氟康唑对该菌的MIC值均较低,这些药物在临床上治疗威尼克何德霉感染导致的掌黑癣均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克何德霉 掌黑癣 甲真菌病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1株甲真菌病病原菌临床分布及体外药敏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文爱 乔凤 +1 位作者 唐小正 吴伟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甲真菌病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某院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甲屑标本,通过培养、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对检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甲真菌病患者348... 目的了解海南省甲真菌病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某院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甲屑标本,通过培养、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对检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甲真菌病患者348例,检出病原菌351株。病原菌以酵母样菌属为主(53.28%),其中优势菌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22%)和白假丝酵母菌(11.40%);其次是皮肤癣菌属(29.63%),其中优势菌为红色毛癣菌(25.07%)。检出病原菌的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30岁(86株)、31~40岁(77株)、41~50岁(49株);患者男女比例1∶1.52。甲真菌病患者临床分型主要为以远端侧缘甲下型(47.41%)、浅表白甲型(18.97%)、全甲破坏型(15.80%)为主。红色毛癣菌和指(趾)间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MIC几何均数最低,茄病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的MIC几何均数最低,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几何均数均较低。结论海南岛2016—2018年甲真菌病病原菌以酵母样菌属为主,由其引起的甲真菌病可首选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真菌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致HLA-B^(*)58:01阴性的慢性肾病患者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莹 牛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6-279,共4页
报告别嘌醇致HLA-B^(*)58:01阴性的慢性肾病患者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患者女性,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行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阴性。使用别嘌醇治疗,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予以停用别嘌醇以及血浆置换联... 报告别嘌醇致HLA-B^(*)58:01阴性的慢性肾病患者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患者女性,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行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阴性。使用别嘌醇治疗,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予以停用别嘌醇以及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 别嘌醇 HLA-B*58:01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 被引量:1
8
作者 牛牧 黄瑞叶 邓冬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659,共3页
报告1例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患者男,29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及斑块1年。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丘疹、结节及斑块,躯干和四肢散在暗红色丘疹斑块,皮损表面无糜烂或破溃。实验室检查:HIV初筛、确诊试验均(+)。背部... 报告1例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患者男,29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及斑块1年。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丘疹、结节及斑块,躯干和四肢散在暗红色丘疹斑块,皮损表面无糜烂或破溃。实验室检查:HIV初筛、确诊试验均(+)。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表皮明显萎缩、变薄。真.表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可见大量泡沫样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上皮样细胞浸润。神经及附属器大部分被破坏。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杆状菌。诊断: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治疗:予多菌型麻风治疗,患者拒绝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半年后该患者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偏瘤型界线类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伴黏液沉积
9
作者 牛牧 杨先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报告1例先天性巨大色素痣伴黏液沉积。患儿男,2月龄,躯干黑色斑块2个月。皮肤科检查:背部、腰部、双侧臀部、右侧外阴及右侧大腿近端可见黑色斑片,表面有稀疏毛发分布,边界清楚,部分皮损上分布黄豆至鸡蛋大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 报告1例先天性巨大色素痣伴黏液沉积。患儿男,2月龄,躯干黑色斑块2个月。皮肤科检查:背部、腰部、双侧臀部、右侧外阴及右侧大腿近端可见黑色斑片,表面有稀疏毛发分布,边界清楚,部分皮损上分布黄豆至鸡蛋大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角质形成细胞间散在色素颗粒,真皮内可见痣细胞散在或成巢分布,并见成熟现象,部分痣细胞包绕毛囊及附属器,真皮可见大量色素颗粒。阿辛蓝染色示真皮胶原间大量黏液样物质沉积。诊断:先天性巨大色素痣伴黏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痣 巨大 先天性 黏液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汗腺乳头状囊腺瘤1例
10
作者 张明 吴伟伟 +2 位作者 陆捷洁 牛牧 杨先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84-485,共2页
1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上唇结节10年。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上唇部出现黑色丘疹,逐渐缓慢增大,无溃疡及出血,无瘙痒及疼痛,未治疗。于2018年6月4日来我院门诊,既往体健,否认家族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触... 1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上唇结节10年。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上唇部出现黑色丘疹,逐渐缓慢增大,无溃疡及出血,无瘙痒及疼痛,未治疗。于2018年6月4日来我院门诊,既往体健,否认家族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触及增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上唇部一直径约1.2 cm的紫黑色结节,半球形,表面光滑(图1),质地偏硬,无明显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腺瘤 乳头状 大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殖器部位棘层松解性皮病
11
作者 牛牧 邓丽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3,共3页
报告1例外生殖部位棘层松解性皮病。患者女,54岁。外阴灰白色、肤色丘疹伴瘙痒8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侧大阴唇可见暗红色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红斑上散在线状排列的米粒至黄豆大肤色、苍白色圆形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部分丘疹融... 报告1例外生殖部位棘层松解性皮病。患者女,54岁。外阴灰白色、肤色丘疹伴瘙痒8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侧大阴唇可见暗红色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红斑上散在线状排列的米粒至黄豆大肤色、苍白色圆形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部分丘疹融合形成斑块,呈苔藓样变,散在抓痕、糜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灶性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棘细胞松解,角化不良,表皮下血管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阴性。诊断:外生殖器部位棘层松解性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层松解性皮病 外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
12
作者 牛牧 邓丽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7-350,共4页
报告1例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患者女,56岁。左上眼睑结节56年。皮肤科检查:左上眼睑一0.9 cm×0.9 cm黄褐色丘疹,质硬,表面结痂,边缘少许渗出,边界清楚;剥除表面痂皮后可见红色糜烂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叶... 报告1例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患者女,56岁。左上眼睑结节56年。皮肤科检查:左上眼睑一0.9 cm×0.9 cm黄褐色丘疹,质硬,表面结痂,边缘少许渗出,边界清楚;剥除表面痂皮后可见红色糜烂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叶状团块组成,肿瘤团块由基底样细胞和少量皮脂腺细胞构成。免疫组化:上皮特异抗原(Ber-EP4)(-)、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雄性激素受体(AR)(+++)、p53(+++)、增殖核抗原(Ki-67)(20%+)。诊断:先天性皮脂腺瘤恶变为皮脂腺癌。予手术扩大切除肿瘤,目前术后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瘤 先天性 皮脂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