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月娥 吴才标 +2 位作者 李育新 郑柏 桂茂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66,共5页
目的探讨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超声发现的有颈动脉斑块的320例黎族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 目的探讨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超声发现的有颈动脉斑块的320例黎族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62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差异。运用logisic回归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稳定斑块组年龄、是否吸烟、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1、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校正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DLC(OR=0.186,95%CI:0.110~0.136,P<0.001)、ApoA1(OR=0.177,95%CI:0.107~0.292,P<0.001)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保护因素;LDLC(OR=2.014,95%CI:1.372~2.954,P<0.001)是危险因素。Logisi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DLC、ApoA1、Hcy是黎族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DLC、ApoA1是黎族人群不稳定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年龄、LDLC、Hcy是黎族人群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超声 血脂 黎族 斑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