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肾益气排石协定方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霍振清 罗后宙 +3 位作者 梁冰 朱家利 汪溢 姚泽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77-2280,共4页
目的:评价固肾益气排石协定方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126例,根据Excel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评价固肾益气排石协定方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126例,根据Excel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固肾益气排石协定方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疗效、平均结石排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19%(P〈0.05);研究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在随访3个月时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随访半年及随访1年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益气排石协定方可以有效的促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排出,显著改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术后1年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残留结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的病情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后宙 陈国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于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170例PC患者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并随访1年。将随访期间进展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者纳入进展组,其余纳入稳定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LR、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等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进展至CRPC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NLR和PLR对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结束时排除14例失访及2例其他原因死亡患者,剩余154例中44例纳入进展组,110例纳入稳定组;两组Gleason评分、T分期、N分期例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NLR和PLR高于稳定组(P<0.05),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其最低值(PSA nadir)例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低N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NLR组(log-rankχ^(2)=5.094,P=0.024);低P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PLR组(log-rankχ^(2)=9.931,P=0.002);Gleason评分≥8分(OR=3.998,P=0.034)、PLR(OR=1.156,P<0.001)、NLR(OR=13.844,P<0.001)、T4分期(OR=16.252,P=0.048)为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预测PC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5和0.865,两者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基线NLR和PLR值与CRPC发生相关,二者未来可能成为预测CRPC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人肾癌786-O细胞自噬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桂宏 张智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2-558,共7页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可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但是白藜芦醇对786-O细胞自噬(autophagy)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体外培养786-O细胞,采用CCK-8检测786-O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786-O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可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但是白藜芦醇对786-O细胞自噬(autophagy)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体外培养786-O细胞,采用CCK-8检测786-O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786-O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786-O细胞自噬体;吖啶橙染色观察786-O细胞自噬小泡;GFP-LC3质粒转染分析观察786-O细胞自噬体;Western印迹检测LC3、beclin-1、PI3K、p-PI3K、Akt、p-Akt、mTOR和p-mTOR的表达。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786-O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使786-O细胞自噬增强;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LC3-II/LC3-I和Beclin-1显著增高(P<0.01),表明白藜芦醇导致786-O细胞自噬体积累。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使786-O细胞的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显著降低(P<0.01),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诱导786-O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肾癌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