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南部地区Down综合征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分析:附1例新发现的染色体异常核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丰 林玲 陈泽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92-2593,2595,共3页
目的探讨海南省南部地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儿染色体核型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海南省南部地区132例疑似DS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86例确诊为DS,其中单纯型占93.02%,嵌合型和易位型均占3.49%;91.86%... 目的探讨海南省南部地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儿染色体核型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海南省南部地区132例疑似DS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86例确诊为DS,其中单纯型占93.02%,嵌合型和易位型均占3.49%;91.86%的DS患儿由年轻母亲(<35岁)所生,仅8.14%由高龄产妇所生。另外,我们还发现了1例罕见的DS合并5号和8号染色体平衡易位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结论海南省南部地区DS患儿核型绝大多数为单纯型。患儿母亲呈现低龄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2
作者 张华 陈泽燕 陈海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16-2917,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给予干扰素a-2b100万IU肌注,每日一次,炎琥宁10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90例,给予静脉滴入利巴韦林10~15mg/(... 目的:探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给予干扰素a-2b100万IU肌注,每日一次,炎琥宁10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90例,给予静脉滴入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干扰素 炎琥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儿疗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海丹 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76-2279,2283,共5页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儿疗效及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d。比...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儿疗效及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Murray肺损伤评分、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和免疫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6.79%显著优于对照组66.0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D8^+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CD3^+T、CD4^+T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患儿,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 机械通气 急性肺损伤 肺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文 张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4-905,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二次复发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0例患儿均急性起病,均有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为流涎、流涕、咳嗽、低热,手掌及足...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二次复发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0例患儿均急性起病,均有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为流涎、流涕、咳嗽、低热,手掌及足底部皮肤出现散在斑丘疹,部分为小水疱。继而口腔、臀部、躯干部及膝部出现数个至数十个斑丘疹及水疱,色泽灰暗,部分脱屑。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升高为主。病毒阳性率低。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边缘欠清。结论与第一次发病相比,手足口病患儿二次复发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毒检出率低;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儿童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vet综合征患儿致病基因定位及GEFS+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华 陈海丹 +1 位作者 陈泽燕 唐江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5-668,共4页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Dravet综合征患儿的遗传特征。方法收集2015-2017年期间海南省18例Dravet综合征患儿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采用PCR扩增及Sanger测序法进行SCN1A基因检测,运用连锁分析应用软件GenomeStudio进行致病基因定位分型与连锁分析...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Dravet综合征患儿的遗传特征。方法收集2015-2017年期间海南省18例Dravet综合征患儿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采用PCR扩增及Sanger测序法进行SCN1A基因检测,运用连锁分析应用软件GenomeStudio进行致病基因定位分型与连锁分析;对Sanger测序法未发现SCN1A基因突变的患儿,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方法分析SCN1A基因片段缺失或重复,并筛查父母SCN1A基因,分析其突变来源。结果 18例Dravet综合征患儿及父母基因定位扫描结果完全符合亲子间的孟德尔遗传关系。SCN1A基因突变患儿可定位到5号、9号、22号染色体3个候选突变区域。其中5号染色体区域位于SNPRs 4957954至Rs 728937,在Rs 1459085处可获取到最大LOD值2. 13;9号染色体区域位于SNPRs 720974至Rs 1220087,在Rs 71332677处可获取到最大LOD值1. 92;22号染色体区域位于SNPRs 756658至Rs 713751,在Rs 374225处可获取到最大LOD值1. 91。18例患儿中,12例SCN1A基因突变,其中6例CDS区域的第5383位碱基呈现杂合变异(G→A),4例13号外显子和CDS区域的第2292位碱基纯合变异(T→C),2例SCN1A基因非编码区域碱基纯合变异(A→T)。结论海南Dravet综合征患儿的基因定位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关系,推测Rs4957954至Rs728937、Rs720974至Rs1220087、及Rs756658至Rs713751区域是Dravet综合征的可能致病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VET综合征 致病基因 定位检测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U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海丹 张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病监护病房(PICU)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新生儿HIE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的186例HIE患儿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6例)和预后良好组(13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 目的探讨儿童重病监护病房(PICU)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新生儿HIE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的186例HIE患儿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6例)和预后良好组(13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HIE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IE患儿的预后不良率为30.1%(56/186);多因素结果显示,CT分度(OR=2.081)、5分钟Apgar评分(OR=3.924)、昏迷(OR=4.059)、惊厥(OR=2.570)、中枢性呼吸衰竭(OR=2.354)、多脏器损伤(OR=5.824)为HIE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早期治疗干预(OR=0.280)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CT分度高、5分钟Apgar评分低、严重症状(昏迷、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脏器损伤及未早期治疗干预是HIE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独立危险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儿 预后 危险因素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糖、血清钠和钙值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张华 陈泽燕 周文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糖、血清钠、钙的变化及其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对78例VE患儿进行血糖、血清钠、钙动态监测,并依病情轻重进行分组分析,其中以47例重症VE患儿为观察组,31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糖、血清钠、钙的变化及其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对78例VE患儿进行血糖、血清钠、钙动态监测,并依病情轻重进行分组分析,其中以47例重症VE患儿为观察组,31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VE患儿易患高血糖(SHG)、低钠血症(HN)、低钙血症(HC)。血糖的升高及血钠、血钙的降低与VE患儿病情轻重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VE患儿存在电解质紊乱,且与病情发展及转归关系密切。重症VE患儿存在应激损伤,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亦可引起血清电解质的改变,从而加重内环境紊乱,故控制过度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对重症VE患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血糖 血清钠 血清钙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致急性溶血1例
8
作者 许志有 符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贫血 溶血性 氨基酚类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