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实践
1
作者 李维华 熊昌富 +10 位作者 陈太梵 何滨 殷大鹏 曾雪霞 林锋 陈碧玉 曾小妹 吴彪 江娟 钟璐 张毓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肝炎大众人群687.5万人,筛查率为95.6%;发现HBs Ag阳性者184710例,其中确诊复核检测156772例,诊断率为84.9%;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742例,其中建立乙型肝炎专病档案进行健康管理42921例,建档率84.6%;抗病毒治疗31553例,治疗率62.2%。累计筛查丙型肝炎重点人群250.3万人,其中抗-HCV阳性4870例,HCV RNA检测3858例,诊断率为79.2%;发现HCV RNA阳性1824例,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1194例,治疗率65.5%。对HBsAg和抗-HBs阴性、年龄在20~40岁人群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59301人。通过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的实施,海南省短期内发现、治疗和管理了一大批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加快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动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公共卫生工作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海南省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静静 熊昌富 +4 位作者 王春雷 符彩云 罗兴雄 陈成江 陈亚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各市(县)门诊登记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方法对海南省各市(县)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发现登记的34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送至海南省疾病预防...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各市(县)门诊登记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方法对海南省各市(县)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发现登记的34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送至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in)、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in)]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各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耐多药率、耐药顺位,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耐药率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省登记的34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共获得结核分枝杆菌菌株268株,总耐药率为25.75%(69/268),总耐多药率为10.07%(27/268)。初始耐药率及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9.OO%(42/221)和57.45%(27/47),获得性耐药率高于初始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1,P〈0.01)。耐单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m(16.42%,44/268)、INH(15.30%,41/268)、RFP(11.19%,30/268)、Ofx(8.58%,23/268)、EMB(5.60%,15/268)、Km(1.49oA,4/268)。268例患者中,18岁组患者118例,耐药41例(34.75%);40岁组患者100例,耐药35例(35.00%);≥60岁组患者50例,耐药20例(40.00oA),各年龄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776)。患者中男207例,耐药55例(26.57%);女61例,耐药14例(22.95%),不同性别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70)。结论海南省结核病患者总体耐药水平较高,需继续加强对海南省结核病患者耐药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人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组成及体外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远春 张越 +4 位作者 曾祥洁 贺文从 邱倩 赵雁林 李燕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且初步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共计97株。菌株均分离自深圳市第三...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且初步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共计97株。菌株均分离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收集的疑似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标本。采用PCR及基因测序鉴定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使用Sensititre?SLOWMYCO药敏板测定菌株对13种药品(克拉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利福布汀、乙胺丁醇、链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异烟肼、乙硫异烟胺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97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最多[63.92%(62/97)],其次为奇美拉分枝杆菌[18.56%(18/97)]和副胞内分枝杆菌[17.53%(17/97)]。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胞内分枝杆菌的MIC50和MIC_(90)值最低的是利福布汀(0.5和8μg/ml),最高的是链霉素(32和64μg/ml);亚种胞内分枝杆菌和副胞内分枝杆菌的MIC_(90)均为2μg/ml,而奇美拉分枝杆菌则高达64μg/ml。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利福布汀、链霉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总的耐药率分别为9.28%(9/97)、44.33%(43/97)、42.27%(41/97)、15.46%(15/97)、36.08%(35/97)、11.34%(11/97)、38.14%(37/97)和46.39%(45/97);奇美拉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27.78%(5/18)]明显高于亚种胞内分枝杆菌[4.84%(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6,P=0.012)。结论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对各药品的敏感性有差异,且各亚种对同一药品的敏感性也不同,建议临床治疗前应鉴定至亚种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分枝杆菌感染 细菌分型技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